商品详情
在科幻电影之中,有两部非常经典的作品经常被一并提起:
一个是《2001太空漫游》,另一个是同时代、与之并驾齐驱的《飞向太空》。
后者是从当时苏联至受欢迎和尊敬的科幻作家——莱姆的小说,《索拉里斯星》改编而来。
在当时被誉为“元科幻电影”,没上映多久,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1972年塔科夫斯基执导的电影《飞向太空》海报
《飞向太空》电影火爆以后,莱姆瞬时间声名远扬,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幻小说天才作家。
可国内对莱姆作品的引进极少,之前,商务印书馆曾翻译并出版了《索拉里斯星》,很快便售罄,多年来一直处于绝版状态。
在旧书网上,一本书的价格更是高的离谱。
很多看过原著的人都说,它深刻、富含哲学思辨,以及令人惊叹的想象力,非常精彩。
而今年正是莱姆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波兰科幻大师,国内也首次引入了《莱姆文集》。
套装共6本,包括:
《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无敌号》
《其主之声》《伊甸》《惨败》
还有海报和明信片赠送!
其火爆程度,超出想象!
莱姆文集在某抓鱼的宣传文章,首发半小时阅读量就突破了10W+,48小时内便突破了25w+。
库存刚上线就被瞬间秒空,买不到的读者后台狂催上货,当天就有2000余人预约到货提醒……
这是科幻迷和索莱里斯星粉的狂欢,也是对科幻大师莱姆最热烈的欢迎。
莱姆有多厉害呢?
他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
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他的作品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
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将波兰的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是波兰的国宝级作家。
他曾被授予波兰国家至高荣誉奖章“白鹰勋章”,就连波兰第一颗人造卫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纽约时报》曾评价他:
是与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说巨人 。
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也是莱姆的粉丝: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莱姆和一众美国科幻作家不同,他的作品’在文学上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他的书豆瓣评分也很高:
▲6本作品平均分高达9.1分
在很多钟爱科幻小说的人心里,莱姆才是NO.1,是真正的大象无形。
在科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要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位科幻作家,那么莱姆当仁不让。
莱姆确实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同时受到同行认可、读者喜爱的科幻作家。
他的知识面非常广:科学、哲学、社会、历史……一切前沿的理论,他都掌握。
他的作品涉及进化论、控制论、生物机制、社会体制的微观运作……一本书下来,你的知识水平也会有质一样的飞跃。
他关注现实,但不被现实束缚,从来不落俗套,不按套路出牌,又常常引人抵达丰富的哲学思考。
你是否曾想过,我们在宇宙中不断地寻找其他生命,究竟在期待找到什么?
有没有一种可能,当我们的登陆火星、月球时,脚下的那块岩石,其实就是那里的生命形态?
在莱姆的小说中,就作了这样大胆的想象:索拉里斯星那片胶质的大海,就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与我们认知想象中的不同,它没有四肢五官,体量更是天文级别的,整颗星球17万亿吨的海洋,就是一个生物体。
▲《飞向太空》剧照,图为索拉里斯星上海洋,被人们称为生命终极形态“稳态海洋”
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宁可否定它的存在,也不愿正视自己的局限,到头来,我们自以为是地满宇宙寻找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却连自己的内心都从未真正了解过。
正如梁文道曾说的: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
有粉丝说,莱姆的小说,就像是一场无法对话的梦。
那是因为,莱姆将这种可望而不可及之感,延伸到了科幻的深处——也就是人类的认知上。
在莱姆的《惨败》中,人类发现了一个外星行星,于是派出远征队,努力与外星人进行交流,但任凭怎么叩门,外星人都不作应答。
某种意义上,我们与外星人无限地接近,仿下一秒就要与他们照面,又好像永远无法抵达,人类要一直对着黑暗无边的宇宙自言自语。
它传递给读者一个讯号:大部分事物,我们都可以无限接近,但可能永远都无法触及,就比如人类一直在寻求的真理。
莱姆的作品极具前瞻性,那些现代人还在思索的哲学命题,他在70年前甚至就已提出。
比如,人类的边界究竟在哪?
在索拉里斯星上,主人公见到了自己已经去世十年的妻子,她是那样鲜活、真实,有着心跳血液,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还深深地爱着主人公。
但当在显微镜下观察她的血液时,竟然什么都看不到,她力大无穷,能够快速愈合伤口,甚至能重生……
那么,她究竟能不能被称作“人”呢?
▲来自 图像艺术家:Victo Ngai
索拉里斯星的海洋,正在探测来到此处的人类的内心世界,并将其具象化
同样的疑问,现在也不断在被提出:
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究竟该如何界定?倘若有一天他们有了人类的意识和感情,我们是否应该用人类的道德去对待和约束他们呢?
而那个与“假妻子”相爱的主人公,是否与现代社会中,与抱枕、电脑结婚的人,有着相似的内心呢?
莱姆说:我感兴趣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不是个体的命运。
所以,他总是能引领你,探讨深入灵魂的哲学问题——那些本质的,但总是被忽略的问题。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哲思,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那这一套作品,每一部你都得好好读一读。
正是莱姆这种幽默又犀利的语言风格,加上直抵太空想象天花板的高质量内容,让每一个读他的人,都会大呼过瘾。
很多读过莱姆的人都表示:这书后劲儿太大。
首先是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完的;然后是久久沉醉在小说的场景和问题当中,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睡觉,脑子里好像一直在想着。
那些闻所未闻的新奇环境、来回穿越的异时空、机器造反的世界、挤满各种奇怪生物的星球……强大的想象力令人连连惊叹。
莱姆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待发掘的宝藏:
《索拉里斯星》
人类的局限与边界
当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他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一片扑朔迷离中撞见自己已经过世十年的妻子……
人类永远也想不到,阻碍自己认识宇宙的,竟然是我们自己。
▲左为1972年,由塔科夫斯基执导的电影《飞向太空》海报;
中:2002年,好莱坞版的《索拉里斯》;
右为《索拉里斯星》的书封
《未来学大会》
对未来狂放流畅又幽默荒诞的幻想
这本书写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人口的担忧远超今日。莱姆对未来进行了大胆地幻想:人口爆炸,导致人均资源匮乏,只好把每个人沉浸到虚幻的幻象中去,让人们在幻境中享受宽裕自由的生活。
而刘慈欣也说过:人类技术发达后,人们可能会主动沉浸于科技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
这与莱姆的想象不谋而合,你怎么看呢?是愿意直面残酷的现实,还是宁愿永远生活在幻境中?
▲图为2013年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未来学大会》海报与图书封面
电影中真人与动画交织出现,分别代表现实与幻境
《其主之声》
人类与未知的较量
机缘巧合之下,科学家发现了来自外太空的一封中微子信件,也许这正是智慧生物的象征。
我们不知道发信人是谁,该如何解读这封信的内容呢?如果我们甚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发信人呢?
《其主之声》围绕谜团展开故事,扣人心弦,尤其与未知的较量,激发了对世界本质、人类本性和生命为何存在缺陷等基本问题的思考。
《伊甸》
不要自诩救世主
因为一个飞行事故,六位宇航员迫降伊甸星,一颗美丽但奇异的星球。
在令人困惑的建筑迷宫里,到处有死亡的图景:万人冢,沟渠和井中的尸体,成簇的卵状结构中填满骨骼……《伊甸》描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却又似曾相识的异星文明。
二战时期,莱姆的众多朋友在集中营被杀死,那惨烈的场景,是否或多或少与这异星文明有些相似呢?
《无敌号》
看清人性后,我无颜直面自己
太空巡航舰“无敌号”无意间走进了一个人类认知范畴之外的异星世界……在浩瀚的太空中,或许还隐藏着许许多多像这样人类尚不理解的非凡现象。
那我们是否需要征战四方,用一艘艘飞船搭载着毁灭性的力量,去粉碎任何一种与我们的理解背道而驰的事物?
莱姆说:不是所有地方的一切事物都是为我们而存在的。
曾开发出游戏《赛博朋克2077》的波兰游戏公司,正在开发新项目《无敌号》,游戏就是改编自莱姆同名小说。
《惨败》
人性是人类的惨败
昆塔星表面覆满怪异的土丘和形似蜘蛛网的物体,但人类科学家探测到昆塔文明可能拥有先进技术,便试图与其进行接触。
面对一个陌生的异星文明,人类远征队一步步将其逼入绝境,出于无畏,抑或无知。
宇宙会不会只是一个大馅饼,文明就是孩子,狼吞虎咽,吃得越快越好?
猜外星人会入侵,只不过是刚开化的猿人、掠食者侵略思想的残留。
这套莱姆文集,可以说是首次将这位大师带进国内,入选的六部作品都是莱姆的经典必读小说,其中5部是中文首译,其阅读和收藏价值都可以说是史诗级的。
这样经典的作品,当然也要用心设计,每本书的封面元素精心取材于书中的主要情节或核心意象,并加以抽象化,凸显现代感。
▲《索拉里斯星》的封面以蓝色的大洋为底色,呈现了红色太阳和蓝色太阳交替出现的画面,并用烫银折线画龙点睛地展示了送入大洋的脑电波
此外,还附赠六张明信片,以及一张莱姆百年诞辰纪念海报:
▲包括莱姆生平、主要作品列表以及相关评论文章
套装带有一个硬纸盒,纸盒内有贴心的厚塑料纸,保护好书不受伤。
▲对书爱护有加,加分~
莱姆作为科幻小说中的顶流大师,定是阅读科幻的首选,也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中一定要读的书目了。
买回家,和孩子一起读,让他的想象力拓宽到广阔的宇宙,受益一生;
工作生活闲暇时,自己阅读,摆脱物质与琐事,给生命增加更多智慧的星光;
买来送人,精致又很有意义,是难得的佳礼。
- 物道生活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中国精致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