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优选店铺主页二维码
医路优选 微信认证
品种丰富的医学类书籍!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79.00
运费: 免运费
库存: 6 件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图0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图1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图2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图3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缩略图0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缩略图1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缩略图2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商品缩略图3

商品详情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作  者:李志道 编
定  价:89
出 版 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页  数:46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1431193

本书是普及与提高兼顾之作。主导思想以继承为先,深研古训,勤究医理,力求继承与发展,承古与创新,中医与西医相参,紧密结合临床,将我们的心得体会、不同见解等写入其中,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故名《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针灸临床,必须深谙理、法、穴、术四者。因此,虽然名为《针灸临床应用发挥》,相关基础知识必不可少。 全书共分三篇:上篇基础理论,中篇针灸技术,下篇疾病治疗。 上篇基础理论由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组成。 经络总论扼要介绍经络的组成、功能,侧重点则把我们对古代文献、与西医学的对照研究纳入其中,如《灵枢· 经脉》是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关于经络实质研究,认为中医的脉、卫气、经筋与西医的神经血管关系密切;在经络系统组成中,以往各医籍都将十二皮肤说成十二皮部,据我们研究,十二皮部的称谓是错的,本书恢复了《内经》的本意;从古至今,公认阴维脉起于筑宾穴,阳维脉起于金门,据考证“ 阴维起于诸阴交,阳维起于诸阳会”之语,诸阴交是指三阴交,诸阳会是指悬钟,此二穴处才是阴阳维脉的起点,一改以往传统之说等等。孤芳自赏,暂窃以为创新与提高。 腧穴总论扼要介绍腧穴的功能、分类、特定穴等相关内容。文中有不少我们的一管之见,如确定腧穴学形成年代,为其他文献所未及,认为《针灸甲乙经》的内容标志着腧穴学形成。该书虽为魏晋之作,根据序言,其内容应与《内经》同代,故腧穴学与经络学在《内经》时代同时形成。 经络腧穴各论包含两大部分,即十四经脉与腧穴、经外奇穴与组穴。 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首创“ 经络发明”一节,系统总结了全身各个脏腑、器官、部位都有哪些经络分布,对指导循经选穴,颇具深意。本书步趋麟趾,以各经为单位,进行“ 经络发明”,且对景岳之作补充了些许内容,针灸临床应用发挥为他书所未及。 经穴、经外奇穴均注明名称(注音)、国际代码及腧穴特性,设别名、穴名释义、定位、局部解剖、主治、刺灸法、针感、发挥8 个条目,较为全面地 概括了每个腧穴的内容。其中对《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GB/T 40997-2021)确定的51 个奇穴中的44 个及我们常用的夹承浆、颈臂、崇骨、下极俞、腰 奇、三商、环中、陵下8 穴,共计52 个经外奇穴进行详细介绍,设穴名释义项,更是古今医籍所未见。本书在校稿时已有《经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21)发布,较《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有不少完善之处,予以采纳。《李志道组穴》也已出版,择其要而纳之,并再次修订。 中篇针灸技术简要介绍了常规操作方法,提出了遗留针感法、分经得气法、阴性出针法、阳性出针法及驾驭针感法等新概念。针刺补泻最难,从古至今名人辈出,各抒己见。本书不知所宗,录以教材为代表的各家之言,以飨读者。将火针纳入其中,既是创新点,又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手段之一。 下篇疾病治疗分为治疗总论和治疗各论两部分。 治疗总论从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作用及针灸治疗处方三方面阐述。 其中在针灸治疗原则“ 三因制宜”之“ 因人制宜”的阐述中,把编者临证经验所得之驾驭针感法列入;在针灸治疗作用“ 热则疾之”的理解中,指出了 热性病证的针刺原则是疾刺出血,或是采用不留针法和阳性出针法,以使针感保留的时间长,达清热之效;在针灸治疗处方中,强调“ 理、法、穴、术” 四者结合的针灸处方原则。编者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提出了“ 经络横行说”,在治疗上为“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局部和邻近选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在常用选穴原则(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应选穴)等基础上发挥了“ 按穴名选穴”“根据解剖学选穴”及“特定穴选穴”。 治疗各论除设内、妇、儿、皮外等传统编次外,为了读者方便,在编排上又设四肢及躯干病症一节,涉及病症有所增加,如肱骨内外上髁炎、足跟痛、臀上皮神经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炎、股神经痛、闭孔神经病、腱鞘炎等。 每一病症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临证经验,提出以毫针为主的相关干预治疗方法和对病症治疗方面的体会。中风后诸症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专设一节,一改只有中脏、中经络、口眼歪斜等中医病名,结合西医学把常见后遗症基本囊括其中,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入笔者经验,多可收效。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2
第一节经络的组成2
一、十二经脉2
二、奇经八脉3
三、十五络脉3
四、十二经别4
五、十二经筋5
六、十二皮肤5
第二节经络的功能6
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6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7
三、抵御病邪,反应病候7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7
第三节经络系统的文献研究7
一、《足臂十一脉灸经》系经络学说之源8
二、经络存在纵行、横行和层次状三种分布形式11
三、经脉“是动病”“所生病”当改为“是动病”“是主病”更为合适12
四、对奇经八脉的研究15
五、卫气循行的系统研究作为探究经络实质的突破点18
第四节经络实质的文献研究20
一、经脉、络脉是血管21
二、经筋是神经22
三、卫气是神经功能的表现23
第二章腧穴总论26
第一节腧穴学的形成、发展、分类和命名26
一、腧穴学与《内经》同一时代形成26
二、腧穴学的发展27
三、腧穴的分类27
四、腧穴的命名27
第二节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28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28
二、经穴的主治规律29
第三节特定穴30
一、五输穴30
二、原穴30
三、络穴30
四、郄穴30
五、背俞穴31
六、募穴31
七、下合穴31
八、八会穴31
九、八脉交会穴32
十、交会穴32
第三章十四经脉与腧穴33
第一节手太阴肺经33
一、经络循行33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33
三、联络的部位33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33
五、本经腧穴35
中府/35云门/36天府/36
侠白/37尺泽/37孔最/38
列缺/39经渠/39太渊/40
鱼际/41少商/41
第二节手阳明大肠经42
一、经络循行42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42
三、联络的部位43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43
五、本经腧穴44
商阳/44二间/45三间/45
合谷/46阳溪/47偏历/47
温溜/48下廉/48上廉/49
手三里/49曲池/50肘髎/50
手五里/51臂臑/51肩髃/51
巨骨/52天鼎/52扶突/53
口禾髎/53迎香/54
第三节足阳明胃经54
一、经络循行54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55
三、联络的部位55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55
五、本经腧穴56
承泣/56四白/57巨髎/57
地仓/57大迎/58颊车/58
下关/59头维/59人迎/60
水突/60气舍/61缺盆/61
气户/62库房/62屋翳/62
膺窗/63乳中/63乳根/63
不容/63承满/64梁门/64
关门/64太乙/65滑肉门/65
天枢/65外陵/66大巨/66
水道/67归来/67气冲/67
髀关/68伏兔/69阴市/69
梁丘/70犊鼻/70足三里/70
上巨虚/72条口/73下巨虚/73
丰隆/74解溪/75冲阳/75
陷谷/76内庭/76厉兑/76
第四节足太阴脾经77
一、经络循行77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77
三、联络的部位77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77
五、本经腧穴78
隐白/78大都/79太白/79
公孙/80商丘/80三阴交/81
漏谷/82地机/82阴陵泉/83
血海/83箕门/84冲门/84
府舍/85腹结/85大横/85
腹哀/86食窦/86天溪/86
胸乡/87周荣/87大包/87
第五节手少阴心经88
一、经络循行88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88
三、联络的部位88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89
五、本经腧穴90
极泉/90青灵/90少海/91
灵道/92通里/92阴郄/93
神门/93少府/94少冲/94
第六节手太阳小肠经95
一、经络循行95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95
三、联络的部位95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95
五、本经腧穴96
少泽/96前谷/97后溪/97
腕骨/98阳谷/98养老/99
支正/99小海/100肩贞/100
臑俞/100天宗/101秉风/101
曲垣/101肩外俞/102肩中俞/102
天窗/102天容/103颧髎/104
听宫/104
第七节足太阳膀胱经105
一、经络循行105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105
三、联络的部位105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105
五、本经腧穴108
睛明/108攒竹/108眉冲/109
曲差/109五处/109承光/110
通天/110络却/111玉枕/111
天柱/111大杼/112风门/112
肺俞/113厥阴俞/113心俞/114
督俞/114膈俞/114肝俞/115
胆俞/115脾俞/115胃俞/116
三焦俞/116肾俞/116气海俞/117
大肠俞/117关元俞/118小肠俞/118
膀胱俞/118中膂俞/119白环俞/119
上髎/119次髎/120中髎/120
下髎/120会阳/121承扶/121
殷门/122浮郄/122委阳/123
委中/123附分/124魄户/124
膏肓/125神堂/125譩譆/125
膈关/126魂门/126阳纲/127
意舍/127胃仓/127肓门/128
志室/128胞肓/128秩边/129
合阳/129承筋/130承山/130
飞扬/130跗阳/131昆仑/131
仆参/132申脉/132金门/133
京骨/133束骨/133足通谷/134
至阴/134
第八节足少阴肾经135
一、经络循行135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135
三、联络的部位135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135
五、本经腧穴137
涌泉/137然谷/138太溪/138
大钟/139水泉/139照海/140
复溜/140交信/141筑宾/141
阴谷/142横骨/142大赫/143
气穴/143四满/143中注/144
肓俞/144商曲/144石关/145
阴都/145腹通谷/145幽门/146
步廊/146神封/146灵墟/146
神藏/147彧中/147俞府/147
第九节手厥阴心包经148
一、经络循行148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148
三、联络的部位148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148
五、本经腧穴149
天池/149天泉/150曲泽/150
郄门/150间使/151内关/152
大陵/152劳宫/153中冲/153
第十节手少阳三焦经154
一、经络循行154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154
三、联络的部位154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154
五、本经腧穴156
关冲/156液门/156中渚/157
阳池/157外关/157支沟/158
会宗/159三阳络/159四渎/159
天井/160清泠渊/160消泺/160
臑会/161肩髎/161天髎/161
天牖/162翳风/162瘈脉/162
颅息/163角孙/163耳门/163
耳和髎/164丝竹空/164
第十一节足少阳胆经165
一、经络循行165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165
三、联络的部位165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166
五、本经腧穴167
瞳子髎/167听会/168上关/168
颔厌/169悬颅/169悬厘/169
曲鬓/169率谷/170天冲/170
浮白/170头窍阴/171完骨/171
本神/171阳白/172头临泣/172
目窗/173正营/173承灵/173
脑空/174风池/174肩井/175
渊腋/176辄筋/176日月/177
京门/177带脉/178五枢/178
维道/178居髎/179环跳/179
风市/180中渎/181膝阳关/181
阳陵泉/181阳交/182外丘/182
光明/183阳辅/183悬钟/183
丘墟/184足临泣/185地五会/185
侠溪/185足窍阴/186
第十二节足厥阴肝经186
一、经络循行186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186
三、联络的部位186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187
五、本经腧穴187
大敦/187行间/188太冲/188
中封/189蠡沟/189中都/190
膝关/190曲泉/190阴包/191
足五里/191阴廉/192急脉/192
章门/192期门/193
第十三节任脉193
一、经络循行193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194
三、联络的部位194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194
五、本经腧穴195
会阴/195曲骨/196中极/196
关元/197石门/198气海/198
阴交/199神阙/199水分/200
下脘/200建里/200中脘/201
上脘/202巨阙/202鸠尾/202
中庭/202膻中/203玉堂/204
紫宫/204华盖/204璇玑/204
天突/205廉泉/205承浆/205
第十四节督脉206
一、经络循行206
二、联络的脏腑器官206
三、联络的部位206
四、脏腑、器官、部位与经络之间的联系206
五、本经腧穴207
长强/208腰俞/208腰阳关/208
命门/209悬枢/210脊中/210
中枢/210筋缩/211至阳/211
灵台/211神道/212身柱/212
陶道/212大椎/213哑门/214
风府/215脑户/216强间/216
后顶/217百会/217前顶/218
囟会/218上星/219神庭/219
印堂/219素髎/220水沟/220
兑端/220龈交/220
第四章经外奇穴与组穴222
第一节经外奇穴222
四神聪/223当阳/223鱼腰/223
太阳/224耳尖/224球后/225
上迎香/225内迎香/226牵正/226
夹承浆/226金津、玉液/227聚泉/227
海泉/228翳明/228颈百劳/228
颈臂/229崇骨/229定喘/230
夹脊/230胃脘下俞/231痞根/231
下极俞/232腰宜/232腰眼/232
十七椎/232腰奇/233子宫/233
四缝/234八邪/234十宣/235
三商/236大骨空/236小骨空/236
中魁/237外劳宫/237腰痛点/237
中泉/238二白/238肘尖/239
环中/239百虫窝/239髋骨/239
鹤顶/240内膝眼/240陵下/240
胆囊/241阑尾/241内踝尖/241
外踝尖/241八风/242独阴/242
气端/242
第二节组穴243
一、头面部组穴243
胆经四透/243脑空透风池/244百会外四神聪/244
项中四穴/245耳周六穴/246顶灵三穴/246
臂丛四穴/247颈夹脊/248咽喉三穴/249
二、胸腹部组穴250
胞宫七穴/250补三气穴/250丹田三穴/251
净府五穴/251通便四穴/252消食三穴/253
运中气穴/253
三、背腰部组穴255
心肺区/255肝胆区/255脾胃区/255
肾区/256
四、上肢组穴256
肩五穴/256肱二头肌三穴/257肱三头肌三穴/257
肩胛四穴/258肩胛冈三穴/258调心神三穴/258
正中神经六穴/259尺神经五穴/260桡浅五穴/261
桡深三穴/262前臂掌侧六穴/262前臂背侧六穴/263
落枕四穴/263
五、下肢组穴264
冲门三穴/264阴股三穴/265股前九穴/266
股后五穴/266臀三穴/267三风市/267
坐骨神经四穴/268腓总神经四穴/269腓深神经五穴/270
胫神经五穴/271小腿前外侧六穴/271滋阴三穴/272
腘下四穴/273肩凝症五穴/274丘墟透照海/275
内踝三穴/275痫证三穴/276足背胆经三穴/276
利趾六穴/277足阳明四穴/278足三阴七穴/279
中篇针灸技术
第五章针具282
第六章进针方法283
第一节进针法283
一、单手进针法283
二、双手进针法283
第二节刺手和押手283
一、刺手283
二、押手284
第七章针刺的关键点285
第一节针刺深度285
一、根据腧穴的部位决定针刺深度285
二、根据疾病证候的性质决定针刺深度285
第二节针刺角度286
第三节针刺方向286
第四节留针时间286
第五节出针287
第八章得气289
第一节医者的手下感289
第二节患者的得气感289
一、不同性质的针感289
二、不同强度的针感290
第九章驾驭针感291
第一节分经得气法291
第二节透刺法(双得气法)291
第三节遗留针感法292
第四节互动针法292
第五节阻力针法293
第十章针刺的补泻手法294
第一节单式补泻手法294
一、捻转补泻294
二、提插补泻295
三、开阖补泻296
四、徐疾补泻296
五、呼吸补泻297
六、迎随补泻297
七、平补平泻298
第二节复式补泻手法299
一、烧山火299
二、透天凉299
第十一章特殊刺法——火针疗法301
第一节火针疗法的基本知识301
一、历史源流301
二、治病机制与功用302
第二节火针针具及操作方法303
一、针具材质及规格303
二、针刺操作方法303
三、火针刺法分类305
四、火针操作注意事项及意外处理307
下篇疾病治疗
第十二章治疗总论310
第一节针灸治疗原则310
一、治病求本310
二、三因制宜310
第二节针灸治疗作用311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311
二、平衡阴阳313
第三节针灸治疗处方313
一、针灸处方原则313
二、刺灸方法的选择319
第十三章治疗各论320
第一节头面五官病症320
面瘫/320面肌痉挛/322三叉神经痛/323
牙痛/324咽喉肿痛/326假性近视/327
目赤肿痛/328视歧/329耳鸣耳聋/330
鼻渊/332
第二节四肢及躯干病症333
颈椎病/333肩周炎/337肱骨内、外上髁炎/339
腱鞘炎/340腰痛/341坐骨神经痛/343
膝关节痛/345足跟痛/347类风湿关节炎/348
臀上皮神经损伤/350股外侧皮神经炎/351股神经痛/353
闭孔神经病/354
第三节内科病症355
头痛/355眩晕/357癫狂/358
痫病/360癔病/362痴呆/363
感冒/365咳嗽/366支气管哮喘/369
心悸怔忡/370失眠/372健忘/373
胸痹/374呃逆/376呕吐/377
胃脘痛/379便秘/380泄泻/382
消渴/384郁证/385胁痛/386
多汗证/388肥胖/389慢性疲劳综合征/391
第四节中风后诸证392
中风后弛缓性瘫痪/393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95
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398中风后手精细动作障碍/399
中风后足内翻/401中风后构音障碍、吞咽障碍/402
中枢性面瘫/404中风后小便失禁/405
第五节儿科、妇科、男科病症406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406厌食/407小儿遗尿/408
乳痈/410乳腺增生/412缺乳/413
月经不调/414痛经/416带下病/417
绝经前后诸证/419不孕症/420尿频/421
尿崩症/422癃闭/423淋证/424
老年前列腺肥大/426阳痿/426早泄/428
第六节急性病症429
高热/429晕厥/431中暑/432
肾绞痛/433胆绞痛/434
第七节皮外科病症437
痤疮/437带状疱疹/438丹毒/440
湿疹/442斑秃/443扁平疣/445
囊肿/446结缔组织型外痔/446

内容介绍

本书涵盖针灸经络、腧穴、刺灸法、刺络拔罐、火针及临床常见病治疗等内容,具有完整的体系,内容充实丰富。本书发掘古代针灸典籍记载,并结合现代解剖、病生理等,揭示针灸治病机理,规范针灸操作,提高临床有效率,深入继承和发展针灸学术理论。本着原创性的宗旨,内容为作者本人及学生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的总结,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图书实用性强,书中之言结合临床实际,适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李志道 编

李志道,男,1941年出生,河北省大城县人,大学本科。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退休),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李志道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50余年,治学态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中医基础理论深厚,并不断吸取现代医学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主编著作11部,作为主审、副主编,参编著作20余部,《针灸处方学》(任主编)、《经络腧穴学》(任副主编)为全国中医院校本科教材,主编《常见病耳穴治疗图解》获北方十省市优秀图书二等奖,《针灸处方学》获优秀教材奖。主持校级、市级科研各一项,参与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长于针......

医路优选店铺主页二维码
医路优选 微信公众号认证
品种丰富的医学类书籍!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针灸临床应用发挥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qixielianmeng
医本好书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