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分析化学手册. 1. 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第三版)
定价:298.0
ISBN:9787122247674
作者:郭伟强 主编 张培敏,边平凤 副主编
版次:3
出版时间:2016-10
内容提要:
商品名称: | 分析化学手册. 1. 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第三版) |
营销书名: | 分析化学经典之作,分析化学与化验室工作者必备的权威工具书 |
作者: | 郭伟强 主编 张培敏、边平凤 副主编 |
定价: | 298.00 |
本店价格: |
|
折扣: |
|
ISBN: | 978-7-122-24767-4 |
关键字: | 分析化学手册;化学基础;实验室知识;实验室安全 |
重量: | 1873克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 | 16 | 装帧: | 精 |
出版时间: | 2016年10月 | 版次: | 3 |
页码: | 941 | 印次: | 1 |
《分析化学手册》是几代分析化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版编委会由主任汪尔康院士,副主任江桂斌院士、陈洪渊院士和张玉奎院士,以及三十余位活跃在分析化学领域的经验丰富的化学家组成。本分册是分析化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内容涵盖了日常分析化验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础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包括:分析化学中的常用数据;基本实验技术,试剂、溶液的制备;样品的采集及样品处理,分离与纯化;实验室操作安全;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数据量大,实用性强。强调实验室安全,新增了欧盟Reach法规中的高专注度物质、易制爆和易制毒化学品、致癌化学品、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允许浓度,以及危险化学品的标签要素,放射性辐射防护等内容.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删减,保持原手册10分册的基础上,拆分了其中3个分册成6册,最终形成13册。
本分册内容更加精练、充实。第一篇基础知识,采用了最新的原子量表,全面更新了相关分子摩尔质量等数据;采用了最新且有效的标准;同时,增加了与分析化学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信息源及相应的查询方法。第二篇准备工作及试剂,削减了电光天平的内容,增加了样品采集方法和样品预处理方法。第三篇安全知识,是此次变动最大的部分,丰富了化学危险品的内容,新增了欧盟REACH法规中的高关注度物质、易制爆和制毒化学品、致癌化学品、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允许浓度,以及危险化学品的标签要素,放射性辐射防护等内容。第四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按优良实验室新的认证考核标准提出了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的问题。第五篇分析数据处理及实验条件优化按数理统计基础、分析数据处理和实验方法设计重新进行了编排和扩展。
本书可供化学、材料、环境等领域的学生、科研人员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相关的从业人员查阅。
郭伟强,浙江大学,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分析化学(痕量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新方法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新型气相色谱柱研制,新型液相色谱柱材料的研究)、环境污染物监测(环境中微量污染物的新型检测方法研究)、超分子化学和化学计量学(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性质间相关关系研究,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研究)、天然物质提取、精细化学品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分析组成、结构等及相关信息的科学,即表征与测量与表征测量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含量测定、确定物质的结构形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化学已是一门社会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的、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综合性科学。现代分析化学必须回答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对现存的方法和技术的挑战,因此实际上已发展成为“分析科学”。
《分析化学手册》是一套全面反映现代分析技术,供化学工作者使用的专业工具书。《分析化学手册》第一版于1979年出版,有6个分册;第二版扩充为10个分册,于1996年至2000年陆续出版。手册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国内很多分析化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必备图书,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分析化学提出的种种要求,各种新的分析手段、仪器设备、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内涵、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为更好总结这些进展,为广大读者服务,化学工业出版社自2010年起开始启动《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的修订工作,成立了由分析化学界30余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这些专家包括了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各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在编委会的领导下,作者、编辑、编委通力合作,历时六年完成了这套1800余万字的大型工具书浩繁巨帙。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二版10分册的基本架构,将其中的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最终形成10分册13册的格局:
1 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 7A 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 化学分析 7B 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A 原子光谱分析 8 热分析与量热学
3B 分子原子光谱分析 9A 有机质谱分析
4 电化学分析化学 9B 无机质谱分析
5 气相色谱分析 10 化学计量学
6 液相色谱分析
其中,原《光谱分析》拆分为《原子光谱分析》和《分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拆分为《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质谱分析》新增加了无机质谱分析的内容,拆分为《有机质谱分析》和《无机质谱分析》,并对仪器结构及方法原理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另外,《热分析》增加了量热学方面的内容,分册名变更为《热分析与量热学》。
本版的修订秉承的了以下宗旨:一、保持手册一贯的权威性和典型性,体现预见性和前瞻性,突出新颖性和实用性;二、继承手册的数据查阅功能,同时注重对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介绍;三、着重收录了基础性理论和发展较成熟的方法与技术,删除已废弃的或过时的内容,更新有关数据,增补各领域近十年来的新方法、新成果,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多种分析技术联用、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四、在编排方式上,突出手册的可查阅性,各分册均编排主题词索引,与目录相互补充,对于数据表格、图谱比较多的分册,增加表索引和谱图索引,部分分册增设了符号与缩略语对照。
手册第三版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支持,的编写与修订工作得到了我国分析化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全套书的修订出版凝聚了他们大量的心血和期望,在此谨向他们,以及在编写过程中曾给予我们热情支持与帮助的有关院校、科研院所及厂矿企业的专家和同行,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我们也真诚期待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和批评指正。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编委会
2016年4月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数据及表解2
第一节国际单位制(SI)及其相关单位间的换算2
一、国际单位制2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5
第二节分析工作中常用的符号及缩略语11
第三节化学元素的基本参数19
第四节离子的基本参数43
一、离子半径43
二、 各种离子的活度系数46
第五节溶液的基本参数53
一、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53
二、 常用溶剂的基本特性79
三、 常用酸、 碱、 盐溶液的浓度和密度143
第六节生成常数和解离常数154
一、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54
二、 水的离子积常数163
三、 酸和碱的解离常数164
第七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基本参数235
一、 金属配合物形成常数235
二、 配位体的基本参数262
三、 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配位效应系数265
第八节分析化学数据信息源及其查询方法274
一、 数据类刊物274
二、 数据中心275
三、 主要的手册、 丛书277
四、有关化学与物理性质的重要网站277
五、其他国内外化学化工网站简介278
参考文献280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281
第一节纯水的制备与检定281
一、分析用纯水的制备281
二、水质的检定287
第二节常用器皿、用具及其洗涤288
一、化学实验常用器皿与用具288
二、分析器皿的洗涤303
三、常用洗涤液304
四、玻璃器皿的干燥305
第三节滤纸、滤膜及过滤方法305
一、滤纸305
二、滤膜307
三、滤纸的折叠和过滤操作307
第四节研钵和坩埚308
第五节干燥方法311
一、固体样品的干燥313
二、液体样品的干燥314
三、气体的干燥315
第六节冷却方法316
一、实验室常用制冷剂316
二、使用液态气体作制冷剂的注意事项318
第七节加热方法319
一、固体加热方法319
二、液体加热方法319
三、微波加热介绍321
第八节试剂的提纯和制备方法323
一、无机试剂的提纯与制备323
二、有机试剂的提纯与制备333
第九节气体的获取和纯化347
一、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347
二、常用气体的制备与纯化348
第十节试剂的回收和净化354
一、贵重试剂的回收与净化354
二、废旧电池处理及重金属回收358
三、有机溶剂的回收360
第十一节化合物重要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方法362
一、熔点的测定362
二、沸程的测定366
三、沸点的测定372
四、密度的测定373
五、凝固点的测定375
六、结晶点的测定375
七、色度的测定376
八、黏度的测定379
九、比旋光度的测定391
十、折射率的测定392
十一、软化点的测定393
十二、闪点与燃点的测定394
十三、玻璃化温度的测定398
十四、辛烷值的测定(马达法)401
参考文献421
第二篇准备工作及试剂
第三章试剂和溶液424
第一节基本知识424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424
二、化学试剂的规格424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426
第二节普通酸、碱及盐溶液的配制426
一、酸溶液的配制426
二、碱溶液的配制427
三、盐溶液的配制427
第三节元素和离子的标准溶液430
一、元素和离子的标准溶液的配制430
二、测定化学试剂杂质用标准溶液434
三、某些特殊试剂溶液的配制方法441
第四节滴定分析用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442
一、滴定分析用基准试剂442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443
第五节缓冲溶液455
一、常见缓冲体系455
二、pH标准缓冲体系458
三、各类缓冲溶液的配制459
四、生化缓冲体系471
参考文献473
第四章普通分析仪器的校正和检定474
第一节天平474
一、天平的类型及使用474
二、砝码的级别与检定478
第二节容量器皿的校正479
一、容量器皿的校准479
二、玻璃量器的最大允许公差488
第三节测温装置及其校正489
一、1990年国际温标(ITS—90)489
二、实验室玻璃温度计的校正491
三、电子测温装置494
第五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保存和制备505
第一节样品采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505
一、抽样检查的基本概念505
二、抽样检查的类别505
三、抽样方法 506
四、采样时需注意的事项 507
第二节水样的采集与保存507
一、水样采集前的准备工作507
二、取样时的注意事项508
三、各类水样采集的一般方法508
四、水样的保存511
五、分析项目的确定515
第三节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515
一、采样的原则和目的515
二、采样方法516
三、食品的采样量及注意事项517
四、样品的保存517
五、样品的制备518
六、食品样品的前处理518
第四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520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520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521
第五节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521
一、采样的一般原则521
二、样品采集量521
三、样品的采集方法 522
四、植物样品的制备522
五、含水量的测定523
第六节气体样品的采集523
一、直接采样法524
二、富集采样法526
三、无动力采样 530
四、采样效率的评价方法531
参考文献532
第六章分析样品的准备和处理533
第一节分析样品的准备533
第二节试样的前处理537
一、溶剂/熔剂的性质与要求538
二、溶解法分解试样543
三、熔融法分解试样545
四、增压溶样法546
五、试样的蒸馏处理550
六、金属在酸、碱中的溶解性质550
七、无机试样分解方法552
八、有机试样的分解方法570
九、复杂样品中相关组分的提取方法571
十、无溶剂样品前处理方法583
十一、在线前处理方法584
参考文献586
第三篇安全知识
第七章分析实验室安全588
第一节一般安全知识588
一、预防中毒588
二、预防火灾和爆炸588
三、防止化学烧伤、割伤、冻伤588
四、实验室安全设备588
五、其他方面590
第二节使用煤气设备的安全守则591
第三节使用电器设备的安全守则591
第四节使用高压和高能装置的安全守则591
第五节防火与灭火592
第六节不幸事故的应急处理593
一、急救常识593
二、应急处理594
三、应急处理案例——氯气中毒治疗原则及现场处置方案606
第七节现场采样的安全事项607
第八节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608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一览表611
二、化学物质环境标准672
三、化学致癌物质674
四、职业卫生监控的化学物质683
五、欧盟REACH法规中的高关注度物质694
六、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及监控化学品700
第九节实验室废物的处理721
一、实验室危险废物收集的一般办法721
二、实验室危险废物收集的注意事项721
三、实验室废物储存的注意事项722
四、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处理722
参考文献740
第八章安全分析与实验室风险防范741
第一节动火分析741
一、燃烧法测定可燃性气体总量742
二、爆炸法试验气体爆炸燃烧情况742
三、几种可燃可爆气体的动火分析方法743
第二节有毒气体分析745
一、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745
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测定方法747
第三节高危化学品的使用和防护752
一、一般概念752
二、遇强氧化剂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物质及其他危险物质758
三、醚中过氧化物的爆炸与控制759
四、三氯化氮爆炸的预防及三氯化氮的测定761
五、高氯酸和高氯酸盐的处理764
六、实验室内发生爆炸的原因、爆炸情况与应对措施767
七、防毒措施770
第四节高压装置的使用776
一、气瓶的结构与减压器776
二、高压气体的使用778
三、高压釜的使用784
第五节高能装置的使用784
第六节放射性辐射的防护措施785
一、有关名词的解释、特有的单位系统和换算785
二、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防护789
三、对放射性污染的处理796
四、对开放型放射性实验室的主要防护要求802
参考文献803
第四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第九章计量检测和质量检验806
第一节计量、测量、测试和质量检验806
第二节计量器具及其检定806
一、计量器具806
二 、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808
三、计量器具的非强制检定811
四、计量器具的校验812
五、计量器具检定的法规要求813
第三节标准物质815
参考文献817
第十章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818
第一节实验室组织系统818
一、实验室的基本要求818
二、实验室组织机构819
三、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819
四、实验室的公正性保证819
第二节实验室各岗位责任制度821
一、各负责人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821
二、各科室的岗位责任822
三、各层次人员的技术职责823
第三节实验室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监控823
一、仪器设备的管理823
二、仪器设备的检定823
三、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824
四、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824
五、仪器设备检测值的溯源824
第四节实验室分析人员的素质824
一、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检验管理人员824
二、计量检定人员的素质825
三、检测人员的素质825
第五节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控制825
一、检测质量目标826
二、抽样826
三、检测前的检查827
四、检测实施细则827
五、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828
六、常规分析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图828
第六节分析数据记录和检测报告的规范要求831
一、原始记录831
二、数据整理831
三、检测报告831
第七节实验室日常工作制度832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832
二、检测工作管理制度833
三、事故分析报告制度833
四、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制度834
五、标准物质及样品的管理制度834
六、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及管理制度834
七、技术资料管理制度835
八、保密制度835
九、危险品、贵重物品管理制度835
十、安全管理制度836
十一、质量申诉处理制度837
第八节实验室环境要求838
参考文献839
第五篇分析数据处理及实验条件优化
第十一章数理统计基础842
第一节基础概念842
一、总体和样本842
二、真值、平均值与中位数842
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843
四、精密度和准确度844
五、误差、偏差、方差和标准偏差845
六、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847
第二节正态分布848
一、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848
二、标准正态分布849
三、对数正态分布851
第三节t分布851
第四节平均值的置信区间855
第五节χ2分布855
一、χ2分布概率密度函数855
二、估计总体方差σ2的置信区间856
第六节F分布857
第七节方差分析863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863
二、双因素方差分析865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869
第八节回归分析873
一、一元线性回归873
二、一元非线性回归880
三、多元线性回归881
第十二章分析测试数据的统计检验886
第一节测试数据分布类型的检验886
一、直方图886
二、正态概率图示检验法887
三、χ2分布类型检验法887
四、ShapiroWilk检验法888
五、偏度峰度检验法890
第二节离群数据的检验891
一、3s法/4d法891
二、Dicson法892
三、Grubbs法893
四、t检验法894
五、tR极差检验法894
六、实验室间数据的检验894
第三节精密度的检验895
一、一个总体方差的检验896
二、双总体方差检验896
三、多个方差的检验896
第四节准确度的检验899
一、u检验899
二、t检验899
第十三章试验条件优化方法901
第一节单因素优化法901
第二节正交试验设计902
一、正交试验的原理及特点902
二、正交表902
三、正交试验设计步骤912
四、正交试验结果分析912
五、拓展正交分析915
第三节单纯形优化法915
一、基本单纯形优化法915
二、改进单纯形优化法918
三、单纯形优化的参数选择919
第四节均匀设计试验法919
一、均匀设计表920
二、均匀设计试验安排922
三、数据分析与优化处理922
主题词索引923
表索引935
目录: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数据及表解2
第一节国际单位制(SI)及其相关单位间的换算2
一、国际单位制2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5
第二节分析工作中常用的符号及缩略语11
第三节化学元素的基本参数19
第四节离子的基本参数43
一、离子半径43
二、 各种离子的活度系数46
第五节溶液的基本参数53
一、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53
二、 常用溶剂的基本特性79
三、 常用酸、 碱、 盐溶液的浓度和密度143
第六节生成常数和解离常数154
一、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54
二、 水的离子积常数163
三、 酸和碱的解离常数164
第七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基本参数235
一、 金属配合物形成常数235
二、 配位体的基本参数262
三、 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配位效应系数265
第八节分析化学数据信息源及其查询方法274
一、 数据类刊物274
二、 数据中心275
三、 主要的手册、 丛书277
四、有关化学与物理性质的重要网站277
五、其他国内外化学化工网站简介278
参考文献280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281
第一节纯水的制备与检定281
一、分析用纯水的制备281
二、水质的检定287
第二节常用器皿、用具及其洗涤288
一、化学实验常用器皿与用具288
二、分析器皿的洗涤303
三、常用洗涤液304
四、玻璃器皿的干燥305
第三节滤纸、滤膜及过滤方法305
一、滤纸305
二、滤膜307
三、滤纸的折叠和过滤操作307
第四节研钵和坩埚308
第五节干燥方法311
一、固体样品的干燥313
二、液体样品的干燥314
三、气体的干燥315
第六节冷却方法316
一、实验室常用制冷剂316
二、使用液态气体作制冷剂的注意事项318
第七节加热方法319
一、固体加热方法319
二、液体加热方法319
三、微波加热介绍321
第八节试剂的提纯和制备方法323
一、无机试剂的提纯与制备323
二、有机试剂的提纯与制备333
第九节气体的获取和纯化347
一、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347
二、常用气体的制备与纯化348
第十节试剂的回收和净化354
一、贵重试剂的回收与净化354
二、废旧电池处理及重金属回收358
三、有机溶剂的回收360
第十一节化合物重要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方法362
一、熔点的测定362
二、沸程的测定366
三、沸点的测定372
四、密度的测定373
五、凝固点的测定375
六、结晶点的测定375
七、色度的测定376
八、黏度的测定379
九、比旋光度的测定391
十、折射率的测定392
十一、软化点的测定393
十二、闪点与燃点的测定394
十三、玻璃化温度的测定398
十四、辛烷值的测定(马达法)401
参考文献421
第二篇准备工作及试剂
第三章试剂和溶液424
第一节基本知识424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424
二、化学试剂的规格424
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426
第二节普通酸、碱及盐溶液的配制426
一、酸溶液的配制426
二、碱溶液的配制427
三、盐溶液的配制427
第三节元素和离子的标准溶液430
一、元素和离子的标准溶液的配制430
二、测定化学试剂杂质用标准溶液434
三、某些特殊试剂溶液的配制方法441
第四节滴定分析用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442
一、滴定分析用基准试剂442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443
第五节缓冲溶液455
一、常见缓冲体系455
二、pH标准缓冲体系458
三、各类缓冲溶液的配制459
四、生化缓冲体系471
参考文献473
第四章普通分析仪器的校正和检定474
第一节天平474
一、天平的类型及使用474
二、砝码的级别与检定478
第二节容量器皿的校正479
一、容量器皿的校准479
二、玻璃量器的最大允许公差488
第三节测温装置及其校正489
一、1990年国际温标(ITS—90)489
二、实验室玻璃温度计的校正491
三、电子测温装置494
第五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保存和制备505
第一节样品采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505
一、抽样检查的基本概念505
二、抽样检查的类别505
三、抽样方法 506
四、采样时需注意的事项 507
第二
-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