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 绘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造型艺术之一,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们产生经验,这些经验往往又成为我们创作绘画的最基本的来源,诸如记录生活场面或是重大历史事件,而;冲动正是这一切的开始。作为一件画作的观赏者,我们所要做的,正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它的客观情境中去,用想象力去感受其魅力之所在。
★ 一切的艺术创作,实践者都是我们本身。哪里有人的生命,哪里就有了艺术。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但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相互借鉴和批评中前进。即便是同一个艺术家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只要是他亲历过的经验,一定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
★ 艺术始终是我们拥有的一把可靠的工具,我们创造绘画、音乐、建筑等各种艺术,到头来还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在。我们创造艺术,我们欣赏艺术,我们研究艺术。正如杜威先生所说:;艺术之意义在拥有所体验到的对象时直接呈现自身。艺术与我们的关系仿佛总是若即若离,在我们即将窥探到其奥义的时候又出现了更加艰深的问题。
★ 对于艺术本身的意义的探求和讨论,始终是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工作者一直在坚持不懈所努力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约翰杜威的《艺术即体验》为所有人更接近答案,找到了一条捷径。
本书根据1931年约翰杜威在哈佛大学纪念威廉詹姆斯学术讲座上所作的关于艺术哲学的十次演讲汇编修改而成,于1934年正式出版。
杜威首先从总体上讲述了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艺术的统一关系;其次侧重介绍了审美经验的特征和艺术的作用。
杜威认为:艺术,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受众来说,都是一种体验,当体验圆满完成后就成为了经验,而经验又成为下一次体验的背景,而且每个人的每一次体验都是不同的。这就是杜威在本书中所强调的关键。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威廉詹姆斯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被视为现代教育学以及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杜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其后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杜威在学术生涯中,曾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杜威的思想曾对20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培养了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他也曾到访中国,两年间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数百场讲座,见证了五四运动,并与孙中山会面,促进了民主、科学的思想在中国传播。
杜威一生著述颇丰,著作涉及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逻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主要作品有《心理学》《我们如何思维》《哲学之改造》《经验与自然》《公众及其问题》《哲学与文明》《艺术即体验》《自由与文化》《经验与教育》《人类的问题》等。《艺术即体验》是他的美学代表作,被称为20世纪英语世界最好的美学著作。
第一章活的生物
第二章活的生物和以太物
第三章拥有一个经验
第四章表现的行为
第五章表现性对象
第六章实质与形式
第七章形式的自然史
第八章能量的组织
第九章艺术的共同实质
第十章艺术的不同实质
第十一章人的贡献
第十二章对哲学的挑战
第十三章批评与感知
第十四章艺术与文明
【前言】1931年冬春之际,我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十场系列讲座。讲座选择的主题,就是艺术哲学。今天的这本书就源于这些讲座。这一讲座,是为了纪念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而设立的,我因这部作品能够间接地与其显赫声名联系到一起,感到非常荣幸。除了这个讲座,我一想到哈佛大学哲学系的同事们一如既往的热情与好客,就感到非常开心。
要把在这个主题上对我有所帮助的作者全部罗列出来,确实有些困难。这个主题的某些方面,可能是来源于本书中提到或引用的作者。
关于这一主题,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阅读相关材料。然而,我所阅读的英文书籍多一些,法文的相对少一些,德文的就更少。而且我也从现在能够回忆起来源的材料中,吸收了很多东西。此外,一些作者对我的影响,也远比本书中所提及的要大得多。
对于那些直接帮助过我的人,我会毫无疑问地充分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例如,约瑟夫拉特纳博士(Dr. Joseph Ratner)为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书目。梅尔夏皮罗博士(Dr. Meyer Schapiro)极为认真地阅读了本书的第十二、十三章,提出了一些建议,而我已经愉快地接受了这些建议。欧文埃德曼(Irwin Edman)阅读了本书的大部分手稿,我对他的建议和批评表示感谢。而西德尼胡克(Sidney Hook)阅读了本书的很多章节,现在这些章节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和他讨论的结果;特别是有关批评方面的章节和最后一章,情况更是如此。我最感激的就是A.C.巴恩斯博士(Dr. A. C. Barnes)。他和我逐章地讨论了本书的章节,我要感谢他的评论和建议,而这些只是他给我提供的所有帮助中的一小部分。数年来,我从与他的谈话中受益匪浅。其中很多对话,都是在他收集的当今举世无双的画作前进行的。这些对话以及他的作品给我带来的影响,成为我构建关于美学哲学思考的主要因素。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也应该归功于巴恩斯基金会良好的教育工作,对此我难以用更好的言语来表达我的感谢。与当代任何领域包括科学教育在内的优秀教育工作相比,这样的一种教育具有开拓性的品质特点。我一想到这本书可能会成为基金会广泛影响力的一部分,内心就充满了喜悦。
我非常感谢巴恩斯基金会允许我复制并使用了一系列图片。感谢芭芭拉(Barbara)和威拉德摩根(Willard Morgan)允许我在书中复制使用了她们的一些照片。
约翰杜威
【免费在线读】第一章 活的生物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伴随着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反常现象,美学理论赖以形成的艺术作品的存在,却已经成为有关这些作品的理论的障碍。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作品是以外在的和物质的形式存在的产品。在一般的观念中,艺术作品被认为等同于建筑、书籍、绘画或雕塑,是存在于人类经验之外的。由于实际的艺术作品是需要经验并在体验中产生的东西,因此,其结果是不利于人们理解的。此外,一些作品的完美性以及长期以来不容置疑的赞誉使其获得的声望,也形成了阻碍人们提出新见解的惯例。一件艺术作品一旦获得经典的地位,就会以某种方式脱离它赖以产生与存在的人类物质环境,脱离它在实际生活经验中所产生的人文影响。
如果艺术对象与在经验中产生和运行的条件相分离,它们周围就会形成一堵墙,这堵墙几乎使它们的一般意义变得隐晦难懂,而这种一般意义正是美学理论所要论述的。艺术被归入一个独立的领域。在那里,艺术与其他所有形式的人类的活动人类的努力、经历和成就的材料和目的的联系,都被切断。因此,一项首要的任务就被压在了致力于艺术哲学写作的人身上。这项任务就是,恢复艺术作品中提炼与强化的体验形式,与普遍公认的构成体验的日常事件、行为和经历之间的连续性。山峰并不是无依无靠地浮在空中,甚至不只是停靠在大地上。它们是地球显性系统的一部分。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是地球理论的研究者,他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一事实的各种含义彰显出来。从哲学角度研究艺术的理论家,也需要完成类似的任务。
如果有人乐于接受这一观点,哪怕只是做个临时实验,他将发现接下来会得出一个最初看上去就令人感到惊讶的结论。为了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我们不得不暂时忘掉它们,撇开它们,去求助于通常我们认为不属于审美的各种常规力量与经验条件。我们必须通过一种迂回的方法,才能得出审美理论。因为理论涉及的是理解与洞察力,并不缺乏钦佩的感叹,以及通常被称之为欣赏的情感爆发的兴奋。从理论上讲,在不了解任何有关植物知识的情况下,欣赏花朵的绚丽色彩和清香气味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开始着手了解植物的开花期,他就会致力于了解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空气、水和阳光之间的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帕特农神庙(Parthenon Temple)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但是,只有当艺术作品成为人类的一种体验时,它才拥有了美学的价值。而且,如果一个人想要超越个人的享受,去构建一个关于艺术共和国(建筑也是共和国的成员之一)的庞大理论,他就必须愿意在思考的某些时刻把目光从帕特农神庙,转向那些熙熙攘攘、争论不休、极其敏感的雅典公民身上,用一种被认为等同于公民宗教的公民意识去思考。在他们的经验中,他们只是把神庙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当作市政纪念物,而不是当作一件艺术作品来建造的。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目的的转移,就是作为人类对这种建筑的一种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可以在建筑中得到满足;而不是社会学家为了寻找与其目的相关的材料而进行的那种研究。一个对帕特农神庙所体现的审美体验进行理论研究的人,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那些让这种审美体验进入其生活的人(比如创造者和欣赏者),与我们的家人以及街坊邻居有什么共同之处。
为了理解美学最终的和公认的形式,人们必须从最原始的审美开始:消防车飞速通过,机器在地上挖出的巨大的洞,攀缘尖塔的飞人,站在高空横梁上抛接炽热螺栓的人,这些都是吸引人群的场景;这些事件和场景,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和专注倾听的耳朵,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并在他们观看和倾听时为他们带来了快乐。人类经验中的艺术源泉会被这样的人所了解,他们发现了球员肌肉绷紧的优美姿态是如何感染观众的,注意到家庭主妇侍弄植物时的愉悦以及她们的丈夫打理门前绿地时的专注神情,注意到坐在炉边的人拨弄壁炉里的木块、看着飞溅的火花和剥落的煤块时享受的兴奋。如果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无疑会给出合理的答案。拨弄燃烧木块的人会说,他这么做是为了让火燃烧得更旺。尽管如此,他仍然着迷于出现在眼前的多姿多彩的戏剧般的变化,并且富有想象力地参与了进去,他不再只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柯勒律治(Coleridge)对诗歌读者的评价,也适用于所有陶醉于自己身心活动的人。;读者不是单纯或主要地被好奇心机械地推动,也不是被一种无法满足的获得最终答案的欲望所驱使,而是被阅读过程本身愉悦的活动所推动。
聪明的技工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专注于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从中获得满足感,以真挚的情感爱惜自己的材料和工具,才能使工作具有艺术性。这样的一个工作者,与笨手笨脚无能而粗心的人之间,无论是在工场,还是在工作室里,差别都是很大的。很多时候,产品可能并不符合使用产品的人的审美感受。然而,问题往往不在于工人,而在于其产品设计所针对的市场条件。如果不是条件和机遇不同,人们也可能会制造出与早期工匠生产的产品一样引人注目的东西。
这种将;艺术(Art)置于一个令人难以接近和受人崇拜的地位的观念,如此广泛和微妙地充斥各处,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反感而不是喜爱;如果说他们很享受自己的休闲娱乐,至少部分原因在于其审美品质。今天对普通大众来说最有活力的艺术,比如电影、爵士音乐、连环漫画,以及经常报道爱巢、谋杀、强盗事件的报纸,这些东西都不被当成艺术。因为,当所熟知的艺术沦为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摆设时,人们那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就会在日常环境中所提供的愉悦体验中得到宣泄。很多对博物馆艺术概念表示反对的人,仍然认同这种概念所产生的谬误。因为这个流行的概念来自艺术与一般经验的对象和场景的分离,而许多理论家和评论家都以持有甚至阐述这些东西为荣。精品和名品与普通职业产品密切相关的时候,就是对前者的欣赏最为普遍和最为强烈的时候。那些被有教养的人认为是艺术作品的东西,由于难以接近,在大众看来是苍白乏味的,审美饥渴便有可能会去寻求廉价和粗俗的物品。
把美的艺术(fine art)置于一个令人难以接近而且受人尊敬的地位进行赞美的这些因素,并不是产生于艺术领域,它们的影响也不限于艺术。对很多人来说,;精神和;理想被一种敬畏和虚幻交织的氛围所笼罩,而;物质(matter)与之相反,它已经成为一个贬低的术语,成了需要解释或道歉的东西。这些起作用的力量,就是那些将宗教和美的艺术从公众领域或公众生活的范围内移除的力量。这些力量在历史上造成了现代生活和思想的许多混乱和分裂,以至于艺术无法摆脱它们的影响。我们不需要走遍海角天涯,也无须回到几千年前的过去,就能找到这样的人群;对他们来说,一切强化了直接生活感受的东西,都是强烈崇敬的对象。文身、飘动的羽毛、华丽的衣袍、闪闪发光的金银饰品、翡翠和玉石的装饰品,构成了审美艺术的内容,并且大概也不会有类似于今天的庸俗的阶级炫耀的意味。家庭用具、帐篷和房屋的家具、地毯、坐垫、罐子、壶、弓、矛,都是在愉悦的心情下精心制作的,以至于我们今天会把它们找出来,并在艺术博物馆里赋予它们荣耀的位置。但是从它们所在的时期和地点来看,这些东西只是改善日常生活的用品。它们并没有被提升到一个独特的位置,而是用于展示才能,显示群体与氏族身份,表现对神的崇拜,表现欢宴和斋戒、战斗和狩猎,以及表现所有标记在生命长河中的周期性灾难。
【书摘与插画】-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