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认证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始终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为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服务、为科学家和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病毒学原理

89.60
运费: ¥ 0.00-18.00
病毒学原理 商品图0
病毒学原理 商品图1
病毒学原理 商品图2
病毒学原理 商品图3
病毒学原理 商品图4
病毒学原理 商品缩略图0 病毒学原理 商品缩略图1 病毒学原理 商品缩略图2 病毒学原理 商品缩略图3 病毒学原理 商品缩略图4

商品详情

书名:病毒学原理
定价:128.0
ISBN:9787030808547
版次:1
出版时间:2025-03

内容提要:
《病毒学原理》是一本全面介绍病毒学基础与前沿进展的权威教科书,本书每章以知识图谱为导引,涵盖病毒的定义、分布、起源与进化,回顾病毒学的发展历史,探讨病毒分类原则与方法,并延伸至朊粒等亚病毒领域。本书详细解析了病毒基因组、衣壳、包膜等结构特征,系统梳理病毒的感染过程、复制周期及多样感染形式;深入探讨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为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提供重要支持。此外,本书还全面论述了病毒病的流行病学、防控策略、诊断技术、药物研发、疫苗应用及生物安全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本书为读者提供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面指导。本书立足全球视野,不仅是学习病毒学的核心资源,更是启发科研思维的重要参考书,为培养未来科研工作者与实践者提供了宝贵支持。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 言
第一章 病毒学绪论 1
第一节 病毒与病毒学 2
一、病毒的分布 2
二、病毒的起源与定义 3
三、病毒学研究的目的 4
第二节 病毒学的史前时期 5
一、古代的病毒感染 5
二、最早的疫苗 6
三、传染病病原学的确立 6
第三节 病毒学的发展历史 7
一、病毒的发现时期 7
二、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时期 9
三、病毒的细胞水平研究时期 10
四、病毒的分子水平研究时期 11
本章小结 17
复习思考题 17
主要参考文献 17
第二章 病毒的分类 18
第一节 病毒分类的依据 19
第二节 病毒分类的方法 21
一、国际病毒分类法 21
二、巴尔的摩分类法 21
第三节 亚病毒 22
本章小结 22
复习思考题 22
主要参考文献 22
第三章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23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概述 24
一、我国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现状 24
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过程 25
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27
四、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概述与其他章节的关联关系 29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30
一、基本概念及主要术语 30
二、描述性研究 31
三、队列研究 33
四、病例对照研究 35
五、实验性研究 36
六、真实世界研究 38
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39
八、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其他章节的关联关系 41
第三节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线数据与建模 42
一、基本概念和主要术语 42
二、病毒性疾病基线数据 42
三、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模型构建 43
四、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基线数据与建模和其他章节的关联关系 45
第四节 病毒性疾病的监测与预警 45
一、基本概念和主要术语 45
二、监测与预警的目的和意义 46
三、监测与预警方式 46
四、监测与预警的建立和应用 47
五、监测与预警机制的评估 47
六、病毒性疾病的监测与预警和其他章节的关联关系 48
本章小结 48
复习思考题 49
主要参考文献 49
第四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50
第一节 病毒基因组 52
一、7类代表性病毒 52
二、病毒基因组的结构 53
第二节 病毒衣壳 54
一、病毒衣壳蛋白 54
二、病毒衣壳的对称方式 54
第三节 病毒包膜 57
一、病毒包膜的组成 57
二、病毒包膜中脂双层的来源 57
三、包膜糖蛋白 57
四、基质蛋白 58
第四节 病毒其他复杂结构 58
一、毒粒酶 58
二、其他的病毒蛋白 59
三、非基因组病毒核酸 59
四、细胞大分子 59
第五节 病毒的精细结构 60
一、病毒衣壳的精细结构 61
二、包膜病毒整体结构 65
三、病毒生命周期中的生物大分子机器 67
本章小结 69
复习思考题 70
主要参考文献 70
第五章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编码产物 72
第一节 病毒基因组概述 73
一、病毒遗传物质的性质 73
二、病毒核酸的分子形态 74
三、病毒基因组大小 76
四、病毒基因组结构的一般特征 78
第二节 病毒基因组核酸类型 78
一、双链DNA基因组 78
二、单链DNA基因组 79
三、不完全双链DNA基因组 79
四、双链RNA基因组 79
五、单链RNA基因组 80
第三节 病毒基因组中的特殊功能序列和组分 80
一、末端序列和结构 80
二、重复序列 82
三、基因转录相关序列 83
四、蛋白质翻译调控序列 84
五、包装信号 84
六、共价结合蛋白 85
第四节 病毒基因组的编码产物 85
一、病毒蛋白 85
二、病毒非编码RNA 86
本章小结 87
复习思考题 88
主要参考文献 88
第六章 病毒受体与穿入、脱壳 89
第一节 吸附 90
第二节 病毒受体 90
一、受体的种类 91
二、受体的生物学功能 93
第三节 病毒穿入 93
一、膜融合 94
二、膜穿孔 95
三、内吞途径 95
第四节 病毒脱壳 98
一、病毒入胞后的递送 98
二、病毒脱离内体的途径 99
三、脱壳 99
本章小结 100
复习思考题 100
主要参考文献 100
第七章 病毒的基因组转录和复制 101
第一节 病毒基因组的转录与逆转录 102
一、转录与逆转录概述 102
二、DNA病毒的转录 104
三、RNA病毒的转录 106
四、病毒的逆转录 107
第二节 病毒基因组的翻译 108
第三节 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10
一、双链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10
二、单链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13
三、单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15
四、单正链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17
五、双链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19
六、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21
七、单链RNA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122
本章小结 124
复习思考题 124
主要参考文献 124
第八章 病毒的组装与释放 127
第一节 病毒的组装 128
一、病毒蛋白衣壳的组装 128
二、病毒基因组及其他核心成分的组装 131
第二节 病毒的成熟 132
一、病毒蛋白的水解加工 133
二、病毒包膜的获得 133
第三节 病毒的释放 134
一、无包膜病毒的释放 134
二、包膜病毒的释放 135
三、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 136
本章小结 137
复习思考题 138
主要参考文献 138
第九章 病毒的进化 139
第一节 病毒基因组概述 140
一、病毒核酸的分类 140
二、病毒基因组的大小 140
三、病毒基因组编码策略 144
第二节 病毒的遗传进化 145
一、病毒基因组起源 145
二、病毒进化理论 146
三、病毒基因组进化机制 148
第三节 病毒进化分析方法 151
一、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151
二、病毒基因组测序 151
三、序列比对分析 156
四、系统发育和进化分析 156
五、病毒基因组的变异频率分析 156
六、病毒基因组重组/重配分析 157
第四节 病毒跨宿主传播与变异 157
一、病毒与宿主基因共进化 157
二、病毒变异与跨宿主感染 158
本章小结 159
复习思考题 159
主要参考文献 159
第十章 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 161
第一节 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162
一、概述 162
二、天然免疫系统的组成 163
第二节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通路 166
一、Toll样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166
二、RIG-Ⅰ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70
三、NOD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72
四、DNA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75
第三节 病毒的天然免疫逃逸机制 179
一、抑制宿主基因的转录和mRNA的成熟 179
二、抑制宿主基因的翻译 179
三、逃逸PRR的识别 179
四、靶向干扰素产生信号通路 180
五、抑制干扰素下游信号通路 181
六、直接抑制干扰素诱导基因的抗病毒功能 181
本章小结 183
复习思考题 183
主要参考文献 183
第十一章 病毒感染的RNA干扰 185
第一节 RNA干扰的基本概念 186
第二节 RNAi的基本通路 186
一、siRNA通路 187
二、miRNA通路 188
三、piRNA通路 189
第三节 RNAi通路的基本组分 190
一、Dicer蛋白 190
二、AGO蛋白 192
第四节 病毒感染诱导的RNAi抗病毒免疫 193
一、植物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194
二、线虫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195
三、昆虫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196
四、哺乳动物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198
第五节 RNA干扰与病毒逃逸免疫机制 199
一、植物病毒VSR逃逸免疫机制 199
二、昆虫病毒VSR逃逸免疫机制 201
三、哺乳动物病毒VSR逃逸免疫机制 202
本章小结 204
复习思考题 205
主要参考文献 205
第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适应性免疫 207
第一节 病毒诱发的抗病毒适应性免疫 208
一、概述 208
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09
三、B细胞识别病毒抗原和活化 213
四、T细胞识别病毒抗原和活化 215
五、B细胞和T细胞的效应功能 218
六、B细胞和T细胞的记忆 221
第二节 病毒逃逸适应性免疫机制 224
一、概述 224
二、病毒逃逸体液(B细胞)免疫反应 224
三、病毒逃逸细胞(T细胞)免疫反应 224
本章小结 225
复习思考题 226
主要参考文献 226
第十三章 病毒的急性感染 228
第一节 病毒急性感染的类型 228
一、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229
二、局部感染和系统感染 229
三、增殖性感染和顿挫感染 230
第二节 病毒的传播途径 230
一、水平传播 230
二、垂直传播 232
第三节 病毒急性感染的致病机制 232
一、病毒直接诱导的损伤 232
二、病毒诱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233
本章小结 233
复习思考题 233
主要参考文献 234
第十四章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235
第一节 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类型 235
一、慢性感染 236
二、潜伏感染 237
三、慢病毒感染 237
第二节 病毒持续性感染的形成机制 237
一、病毒因素 238
二、宿主因素 238
第三节 病毒持续性感染的致病机制 238
本章小结 239
复习思考题 239
主要参考文献 239
第十五章 病毒感染与肿瘤 240
第一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241
一、恶性肿瘤细胞的标志性特征 242
二、肿瘤微环境 243
三、人类肿瘤病毒纳入标准 244
第二节 RNA病毒与肿瘤 246
一、丙型肝炎病毒 246
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1型 248
第三节 DNA病毒与肿瘤 249
一、EB病毒 249
二、人乳头瘤病毒 251
三、乙型肝炎病毒 252
四、人类疱疹病毒8型 254
第四节 病毒致癌机制 254
一、病毒癌基因诱导细胞恶性转化 255
二、病毒或其成分导致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 255
三、病毒或其成分导致宿主细胞基因组不稳定 255
四、病毒影响宿主免疫反应 256
本章小结 256
复习思考题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57
第十六章 朊粒 258
第一节 朊粒概述 258
一、基本概念 260
二、朊粒的发现 260
第二节 朊粒的结构及特点 260
一、基因组特征 260
二、形态与结构 260
三、增殖机制 261
四、培养特性 262
五、抵抗力 262
第三节 朊粒的感染途径 262
一、朊粒病的基本概念 262
二、朊粒病的基本类型 263
三、传染源 263
四、传播途径 263
五、易感宿主 264
第四节 朊粒的致病性 264
一、主要的动物朊粒病 264
二、主要的人类朊粒病 265
第五节 朊粒的微生物学检查 267
一、PrPSc检测 267
二、生物标志物检测 268
三、基因分析 268
第六节 朊粒病的防治原则 268
一、预防措施 269
二、治疗进展 269
本章小结 269
复习思考题 270
主要参考文献 270
第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271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 272
一、标本采集时间 272
二、标本种类与部位 272
三、标本处理、保存和送检 273
四、血清学诊断标本 273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诊断技术 273
一、病毒形态学检查 273
二、病毒抗体检测 274
三、病毒抗原检测 275
四、病毒核酸检测 275
五、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77
本章小结 279
复习思考题 280
主要参考文献 280
第十八章 病毒疫苗 281
第一节 疫苗的基本概念 282
一、疫苗的定义 282
二、疫苗的组成成分 282
三、疫苗的作用过程 283
第二节 病毒疫苗的历史 283
一、疫苗的研究与发展 284
二、疫苗佐剂发展简史 289
第三节 病毒疫苗的分类 289
一、病毒减毒活疫苗 290
二、病毒灭活疫苗 290
三、亚单位疫苗 291
四、合成肽疫苗 291
五、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291
六、核酸疫苗 293
第四节 病毒疫苗的制备 296
一、减毒活疫苗的制备 296
二、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 297
三、亚单位疫苗的制备 298
四、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制备 299
五、合成肽疫苗的制备 300
六、核酸疫苗的制备 301
第五节 新兴技术与病毒性疫苗 301
一、反向疫苗学 301
二、合成生物学与疫苗 303
本章小结 305
复习思考题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06
第十九章 抗病毒药物 309
第一节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历史及现状 310
一、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史 310
二、抗病毒药物研发存在的问题及举措 311
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 312
一、阻止病毒入侵宿主细胞 312
二、抑制病毒基因组核酸复制 313
三、抑制病毒基因组转录 314
四、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与成熟、转运 314
五、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物质 315
第三节 抗病毒抗体药物 315
一、抗病毒抗体药物的作用原理 315
二、抗病毒抗体药物的制备和筛选 316
三、抗病毒抗体药物的工程化成药过程 317
第四节 代表性抗病毒药物 317
一、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317
二、抗HIV药物—齐多夫定 318
三、抗疱疹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318
四、抗肝炎药物—干扰素 318
五、抗病毒抗体药物 319
六、多肽药物 319
七、核酸药物 319
第五节 病毒的耐药与应对 319
一、病毒的耐药机制 319
二、应对措施 321
本章小结 321
复习思考题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22
第二十章 病毒载体与病毒疗法 323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主要术语 324
一、反向遗传学 324
二、病毒载体 324
三、复制缺陷型病毒 325
四、复制型病毒 325
五、溶瘤病毒 325
六、病毒疗法 325
七、基因治疗 325
第二节 常见病毒载体 326
一、逆转录病毒载体 327
二、慢病毒载体 330
三、腺病毒载体 332
四、腺相关病毒载体 335
第三节 溶瘤病毒 339
一、溶瘤腺病毒 340
二、溶瘤单纯疱疹病毒 341
三、溶瘤痘苗病毒 342
四、溶瘤新城疫病毒 343
五、溶瘤麻疹病毒 344
六、溶瘤呼肠孤病毒 344
第四节 噬菌体疗法 345
一、噬菌体疗法的特点 346
二、噬菌体疗法的优势 347
三、噬菌体疗法有待解决的问题 347
本章小结 348
复习思考题 348
主要参考文献 348
第二十一章 病毒与生物安全 350
第一节 病毒与生物安全事件 351
一、病毒相关的典型生物安全事件 351
二、生物安全的意义 353
第二节 我国生物安全的法制化管理 354
一、发展过程 354
二、纳入我国生物安全法制化管理的活动 354
三、病毒学领域的生物安全 354
四、我国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355
第三节 病毒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361
一、气溶胶及其产生原因 361
二、主要术语和定义 361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原理和等级 362
四、开展病毒学实验所需的实验室级别 363
五、P3、P4实验室相关介绍网址 364
六、病毒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事项 365
本章小结 365
复习思考题 366
主要参考文献 366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始终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为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服务、为科学家和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病毒学原理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商品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sciencepress-cspm
科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商品二维码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