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弗兰克·奥尔巴赫:质朴的真实》好似奥尔巴赫创作的任何一幅自画像,精炼传神……
奥尔巴赫坚称“艺术品也许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但我们作画凭的还是真实的感受。艺术的目标在于:捕捉未经加工的感受和经理进行创作。”
这种感受与经理是他创作之源。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想,他的感受与经理被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的配图也恰到好处。
奥尔巴赫坚称“艺术品也许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但我们作画凭的还是真实的感受。艺术的目标在于:捕捉未经加工的感受和经理进行创作。”
这种感受与经理是他创作之源。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想,他的感受与经理被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的配图也恰到好处。
作者简介
凯瑟琳·兰珀特,独立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她在海沃德画廊、皇家艺术学院和白教堂艺廊策划过众多展览,1988-2001年间曾担任自教堂艺廊总监。这些展览的主题涵盖古今艺坛巨匠,包括奥古斯特·罗丹、奥诺雷·杜米埃、弗兰克·奥尔巴赫、卢西安·弗洛伊德、彼得·多依格和迈克尔·安德鲁斯。她还曾在欧洲的博物馆里策划过展览。2014年,她与人合作在德国明斯特的LWL艺术与文化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赤裸的生命”展,聚焦战后英国抽象派作品。她公开出版的作品包括多份展览展目,以及《弗朗西斯·阿莱斯:先知与苍蝇》和《尤恩·厄格罗:作品全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在英格兰安家
第二章:声名鹊起
第三章:“作画是我的行为方式”
第四章:最好玩的游戏
第五章:风格与主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生平大事记
第一章:在英格兰安家
第二章:声名鹊起
第三章:“作画是我的行为方式”
第四章:最好玩的游戏
第五章:风格与主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生平大事记
前言/序言
在给弗兰克·奥尔巴赫做模特的头几年里,听命于这样一个博学且擅于表达思想,擅于呈现记忆内容的人,一直让我难以承受。此外,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那间仅能置锥的画室里,将自己的全部身心用在画画上,而这个过程总是凌乱繁杂,让我心力交瘁,无法与他和谐共处。这位画家不仅拒绝抛头露面,拒绝担任任何职务,更鲜有交际,也不外出旅行,即使出去也待不了几天。
我在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及其所属斯莱德(Slade)美术学院求学期间,曾于1967年1月参观过奥尔巴赫在玛勃洛画廊(Malborough)举办的个展。他的作品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道道颜料像沟渠一般,缠绕纠结在一起,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而其中的人物仿佛和画家串通好了似的,为风景烙上了人的印记,将观者拉回到那时那景,体会生命的悸动。之后大概又过了十年,我们才见面,当时我在海沃德画廊(Hayward Gallery)为他筹办回顾展。展览于1978年5月在伦敦开幕,我也于同期开始做他的模特。我保存并整理了和他的对话,编入了展品目录。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见识到他的直言不讳,言辞中也绝无商量的余地。他绝不会揭去艺术那神秘的面纱,因而常使用类比反映他对艺术的思考。比如,“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曾说过一句话。尽管我没有理解这句讲诗歌的话,也没有看出这句话对绘画的隐喻作用,它对我而言却似乎是真理。弗罗斯特曾说过:‘我希望我的诗是炉子上的冰——主宰自己溶化的命运。’那么一幅伟大的画作也好比是炉子上的冰,是一种有形的存在,掌控着自己融入物质空间的时机,且从未停止过融入物质空间的努力。”
众所周知,弗兰克特别反感自己的私生活受到任何干扰。200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为他举办了回顾展,在展目里对他的生活和创作有过几页的交代。除此之外,所有已出版年鉴的相关内容都不过是寥寥数笔而已。其中第二行通常是“1939年来到英格兰”,言简意赅,这毫无疑问正是对外界不断探寻其经历的反击。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犹太父母送离柏林,再无亲近的人陪伴左右,随后他的父母死于纳粹大屠杀。他不愿意过多涉及人际关系或者情感,在谈及儿时记忆时曾说过:“如果人们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完全知晓随后发生的事情。”
用传记方式撰写奥尔巴赫确实成问题,我也仅在第一章谈了谈他的早年生活。他的创作主题始终保持一致,即城市风景或人物肖像,这是除了他以画室为家的生活之外,我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他作画没有计划,也不会创作系列作品,因此不必奢谈“发展”。每画一幅,就是为了尽量和上一幅有所不同。如果你问及他的创作意图和手法,很可能得到这样的回答:“关于作品的样子,我讲不了太多,因为它们已经处于观者的审视中,这会让我有种莫名的挫败感,让我感到不自在。在我看来画画就是能够触发感受的一整套动作,或一系列体验,它们彼此关联,彼此冲突,进而人们希望它们彼此凝结、聚拢,或者在彼此排斥的过程中诞生出一个具体的画像。我不会花时间盯着自己的作品看。”
基于以上因素,这本书由话题和作品的主题构成,各部分在时间关系上可能有重叠。我将从奥尔巴赫的言论中挖掘他创作的思路和想法,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从而着重谈谈他的创作生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有幸从自己的记录或未经公开的与他的谈话中获取资料,这些资料还在他的回忆中得以不断完善;还有幸通过各类访谈(其中一些现在已经无缘看到了),从弗兰克的措辞和观点中汲取内容。当然他在玛勃洛画廊留存的资料也是我创作的源泉。我非常愿意通过本书表达对艺术家奥尔巴赫及其伟大成就的无限敬仰之情,同时希望本书能成为人们欣赏奥尔巴赫作品的参考用书,而非喧宾夺主地取代其作品。
我在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及其所属斯莱德(Slade)美术学院求学期间,曾于1967年1月参观过奥尔巴赫在玛勃洛画廊(Malborough)举办的个展。他的作品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道道颜料像沟渠一般,缠绕纠结在一起,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而其中的人物仿佛和画家串通好了似的,为风景烙上了人的印记,将观者拉回到那时那景,体会生命的悸动。之后大概又过了十年,我们才见面,当时我在海沃德画廊(Hayward Gallery)为他筹办回顾展。展览于1978年5月在伦敦开幕,我也于同期开始做他的模特。我保存并整理了和他的对话,编入了展品目录。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见识到他的直言不讳,言辞中也绝无商量的余地。他绝不会揭去艺术那神秘的面纱,因而常使用类比反映他对艺术的思考。比如,“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曾说过一句话。尽管我没有理解这句讲诗歌的话,也没有看出这句话对绘画的隐喻作用,它对我而言却似乎是真理。弗罗斯特曾说过:‘我希望我的诗是炉子上的冰——主宰自己溶化的命运。’那么一幅伟大的画作也好比是炉子上的冰,是一种有形的存在,掌控着自己融入物质空间的时机,且从未停止过融入物质空间的努力。”
众所周知,弗兰克特别反感自己的私生活受到任何干扰。200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为他举办了回顾展,在展目里对他的生活和创作有过几页的交代。除此之外,所有已出版年鉴的相关内容都不过是寥寥数笔而已。其中第二行通常是“1939年来到英格兰”,言简意赅,这毫无疑问正是对外界不断探寻其经历的反击。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犹太父母送离柏林,再无亲近的人陪伴左右,随后他的父母死于纳粹大屠杀。他不愿意过多涉及人际关系或者情感,在谈及儿时记忆时曾说过:“如果人们忘记了自我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完全知晓随后发生的事情。”
用传记方式撰写奥尔巴赫确实成问题,我也仅在第一章谈了谈他的早年生活。他的创作主题始终保持一致,即城市风景或人物肖像,这是除了他以画室为家的生活之外,我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他作画没有计划,也不会创作系列作品,因此不必奢谈“发展”。每画一幅,就是为了尽量和上一幅有所不同。如果你问及他的创作意图和手法,很可能得到这样的回答:“关于作品的样子,我讲不了太多,因为它们已经处于观者的审视中,这会让我有种莫名的挫败感,让我感到不自在。在我看来画画就是能够触发感受的一整套动作,或一系列体验,它们彼此关联,彼此冲突,进而人们希望它们彼此凝结、聚拢,或者在彼此排斥的过程中诞生出一个具体的画像。我不会花时间盯着自己的作品看。”
基于以上因素,这本书由话题和作品的主题构成,各部分在时间关系上可能有重叠。我将从奥尔巴赫的言论中挖掘他创作的思路和想法,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从而着重谈谈他的创作生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有幸从自己的记录或未经公开的与他的谈话中获取资料,这些资料还在他的回忆中得以不断完善;还有幸通过各类访谈(其中一些现在已经无缘看到了),从弗兰克的措辞和观点中汲取内容。当然他在玛勃洛画廊留存的资料也是我创作的源泉。我非常愿意通过本书表达对艺术家奥尔巴赫及其伟大成就的无限敬仰之情,同时希望本书能成为人们欣赏奥尔巴赫作品的参考用书,而非喧宾夺主地取代其作品。
- 今日美术馆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