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定价:78.0
ISBN:9787503974182
版次:1
内容提要:
目录
译者导读?/ 1
序言?/ 17
致谢?/ 21
绪论:卡莉欧碧的姐妹?/ 1
艺术与美学的角色?/ 2
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4
美学的关注点?/ 6
本书的结构?/ 8
第一部分
第一章桑人美学:觅食社会中生命的提振?/ 17
昆桑人?/ 19
身体装饰和其他艺术活动?/ 23
桑人有“艺术”吗??/ 31
桑人美学?/ 38
结论?/ 45
后记:今天的桑人?/ 49
拓展阅读?/ 54
第二章因纽特美学:作为现实变形的艺术?/ 56
背景:起源与艺术生产?/ 59
我们对因纽特美学了解多少??/ 64
因纽特美学:提振当下生活?/ 66
确保未来的福祉?/ 73
因纽特艺术的超验维度?/ 76
艺术在因纽特文化中的其他用途?/ 80
结论?/ 82
后记:因纽特市场艺术?/ 85
拓展阅读?/ 95
第三章澳大利亚原住民美学:与永恒梦世纪的圣礼联合?/ 96
原住民艺术的文化语境?/ 97
原住民艺术?/ 99
原住民宗教中的艺术?/ 106
原住民美学:通过艺术而改变?/ 108
原住民美学的艺术分支?/ 112
结论?/ 117
后记?/ 118
拓展阅读?/ 128
第四章塞皮克美学:新几内亚的强大精灵与阳物攻击?/ 129
塞皮克的民族?/ 132
塞皮克的艺术?/ 133
社会功能?/ 137
含蓄的美学?/ 139
塞皮克美学的宗教基础?/ 141
艺术作为塞皮克精灵的家园?/ 143
塞皮克文化中的性别和气质?/ 147
塞皮克艺术中的阳物攻击?/ 151
结论:塞皮克美学中的矛盾?/ 157
后记?/ 161
拓展阅读?/ 167
第五章纳瓦霍美学:艺术与生活的统一?/ 169
纳瓦霍文化和艺术?/ 171
“号召”:纳瓦霍哲学的核心?/ 175
祭仪和艺术里的“号召”?/ 179
纳瓦霍音乐美学?/ 182
过程导向 VS 产品导向?/ 184
美学和艺术风格?/ 186
纳瓦霍美学理论的分支?/ 189
结论?/ 191
后记?/ 192
拓展阅读?/ 200
第六章约鲁巴美学:善与美在西非?/ 202
约鲁巴社会?/ 210
约鲁巴的艺术生产?/ 214
约鲁巴艺术批评?/ 218
约鲁巴批评的道德和伦理基础?/ 223
“义瓦”:好性格?/ 227
结论:约鲁巴艺术的形而上学基础?/ 233
后记?/ 236
拓展阅读?/ 242
第七章阿兹特克美学:花与歌?/ 244
中美洲历史上的阿兹特克人?/ 245
我们对阿兹特克思想的认识?/ 249
阿兹特克文化?/ 251
阿兹特克艺术?/ 253
阿兹特克美学?/ 257
结论?/ 269
后记?/ 271
拓展阅读?/ 276
第八章早期印度美学:味论与超验享乐论?/ 278
背景:印度的历史、艺术和美学写作?/ 281
作为“第五部吠陀”的艺术?/ 284
艺术作为指导?/ 285
艺术的超越乐趣?/ 287
味论?/ 289
艺术力量的源泉?/ 292
味论的含义?/ 296
结论?/ 297
拓展阅读?/ 299
第九章日本美学:美与极乐的狂喜?/ 300
背景:日本的历史与艺术?/ 301
神道教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304
密宗与日本美学?/ 310
净土宗美学?/ 314
禅宗美学?/ 318
日本儒学?/ 322
日本的审美偏好?/ 323
结论?/ 331
拓展阅读?/ 334
第十章西方美学:传统的四重奏?/ 336
概述:美学系统的“四重奏”/ 339
模仿理论?/ 341
工具理论?/ 349
情感理论?/ 353
形式理论?/ 359
结论?/ 363
拓展阅读?/ 365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导言?/ 369
第十二章比较美学:多面的缪斯女神?/ 371
小型社会 VS 复杂社会:当代的比较?/ 372
进化论美学??/ 382
审美环境?/ 383
跨文化影响:全球舞台上的混合艺术?/ 385
作为混合艺术的墨西哥亡灵节?/ 391
结论?/ 401
第十三章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意义?/ 403
艺术中的意义?/ 406
手段作为意义?/ 407
艺术中的神圣意义?/ 409
艺术与美?/ 411
艺术与社会价值?/ 414
艺术与真?/ 415
艺术与宗教:转化与共融?/ 417
强迫的行动?/ 420
艺术中意义的重要性?/ 423
象征与圣像?/ 425
难解的意义?/ 433
结论?/ 438
第十四章风格、情感和技巧?/ 439
风格:意义的编码?/ 439
解释品位:风格批评的基础?/ 448
艺术媒介?/ 452
艺术的动人一面?/ 456
“审美反应”?/ 458
艺术中的技巧?/ 460
结论?/ 465
第十五章尾声:跨文化视角下的西方美学?/ 468
参考文献?/ 476
索引?/ 511
译后记?/ 528
译后记
本书作者理查德 · L. 安德森于1974年取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幸运地在堪萨斯城艺术学院谋得一份教职,为艺术和设计专业的本科生讲授各种人类学课程。当时,他年未满三十,意气风发,给学生开了一门艺术人类学课。苦于没有教材,他决意亲自写作,五年后,即1979 年,他推出《原始社会的艺术》一书,10年后又出修订版,即本译丛中的《艺术人类学导论》。此书出版之后,很受学界好评,人类学家沃伦 ? 阿泽韦多(Warren D'Azevedo)在《美国人类学家》上撰写评论,其中提道:“安德森的书写得很好,但除非开始研究美学,即非西方的艺术哲学,否则我们人类学家永远无法找到艺术人类学的核心问题。”
受此激励,安德森又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干劲,投入《卡莉欧碧的姐妹:艺术哲学比较研究》一书的写作之中,费时10年,1990年出版,并于2004年推出修订版。在这本书中,安德森选择了世界各地的10种文化,考察了它们的美学观和艺术观。这10种文化,根据复杂程序的不同进行挑选,分别是依靠狩猎、采集和捕鱼的小型游牧群体(非洲南部的桑人、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澳大利亚原住民),以各种形式的园圃和放牧为生的社会(新几内亚的塞皮克人、美洲原住民纳瓦霍人、西非的约鲁巴人),拥有复杂技术和大量异质人口的社会(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早期印度、日本和西方)。我问他为何没有考虑中国和阿拉伯等其他同样值得关注的文化,他回答说当时的选取有些武断,因为精力有限,不得不划个界限,有所收敛。
虽然存在一些缺憾,我们不得不说,安德森的这本书颇具开创意义。在此之前,无论是人类学界还是美学界,都没有一本书有如此开阔的视野,探讨如此之多文化的美学问题。更令人遗憾的是,在此之后,似乎仍然没有一部类似的著作。何以如此?究其根本,美学研究以西方社会和学院艺术为观照对象,对非西方艺术偶有涉猎,但不会顾及如此之多的社会和文化。此外,写作难度大是一个重要原因。每一个社会,都有众多田野资料和研究性著作,不仅涉及人类学,还有考古学、历史学、美学、艺术史等。研究者要“坐冷板凳”,潜心阅读相关材料,还要加以梳理、提炼、概括、比较,没有相当的文字与理论驾驭能力,根本做不来。安德森花了十年时间写作此书,他认为这是自己最为满意的一本学术著作。
本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10章篇幅,对10个社会的美学观做了言简意赅的描述,这一部分接近20万字,论述很是精彩,为我们了解相关社会及其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第二部分有5万余字,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对艺术的共性做了分析,作者重申了他在《艺术人类学导论》中的艺术观,肯定了艺术的普遍性。作者认为,对美学的比较研究使我们能够对其他社会的艺术进行更深入的鉴赏,使我们能够按照其创造者的意图来理解它们,使它们看上去不仅仅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是形而上学的、文化的和情感意义的复杂表现。此外,在学习非西方美学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开始理解人类与艺术有关的思想的丰富多样性。对其他社会了解得越多,我们越会带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理解并欣赏它们的文化与艺术,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人之美”。
说一下翻译的情况。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的三位年轻同事合力翻译:刘先福承担了绝大部分工作,负责绪论、第一章至第八章以及索引的翻译,译者导读亦由刘先福写作;黄雨伦负责第二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的翻译;王一楠译出了第九章和第十章。译稿完成之后,刘先福做了初步的校对,此后我又对照原文做了审校。由于书中涉及知识点甚多,我们的译文难免存在错误,还请读者不吝指出。
最后,感谢本书责任编辑贾茜女士,一部书稿的顺利生产,总是少不了编辑的默默付出。
李修建
2023年6月4
- 佳作书局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自1942年创办以来专注于中外艺术书籍的引介和出版。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