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中国文字发展史 民族文字卷
书号:978756750737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定价:99.00元
王元鹿、朱建军、邓章应主编的《中国文字发展史(民族文字卷)(精)》开展的民族文字间的同义比较,着重于通过意义将不同文种的文字关联起来考察,通过选取不同种文字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或有联系的部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既包括记录同义词的文字的比较,也包括意义类属上相同或相近的文字的比较,既有具体的微观的个别文字的比较,亦有宏观文字系统的方法论上的指导考察。
臧克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理事、国际纳西文化学会会员常务理事。
主要专著有《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普通文字学概论》与《比较文字学》。这三部专著分别是我国关于两种文字比较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关于普通文字学基本原理的第一部专著与关于比较文字学基本原理的第一部专著。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中华民族古文字综述
第一节 我国民族古文字的种类
第二节 我国含表意成分的古文字系统的状况
第三节 研究我国含表意成分的民族古文字的意义
第二章 我国含表意成分民族古文字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材料的调查、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 孤立的研究
第三节 比较研究
第四节 综合研究
第三章 中华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导论
第一节 对同义比较的需求
第二节 同义比较研究史述要
第四章 本书的材料、方法、框架、术语及其他相关说明
第一节 关于材料的说明
第二节 关于方法的说明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篇 关于文字发生的同义比较
第一章 文字发生的涵义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文字发生的涵义
第二节 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第二章 旨在探究文字渊源物的同义比较
第一节 文字渊源物的“一源论”、“二源论”与“多源论”
第二节 关于文字与图画的共性的同义比较
第三节 关于文字与符号的共性的同义比较
第四节 “二源论”旁证
第三章 旨在探讨文字发生动力的同义比较
第一节 关于文字发生动力的一些观点
第二节 从“前文字”的主题与内容看文字发生动力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第三节 从早期文字记录内容的同义比较看文字发生的动力
第四章 旨在探究文字发生过程的同义比较
第一节 关于文字发生过程的一些观点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文字发生过程及其特点
第三篇 关于文字性质的同义比较
第一章 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关于文字性质问题的理解
第二节 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与实践问题
第三节 有待解决的宏观问题与理论问题
第二章 从同义比较看关于一些具体文字系统的性质的问题
第一节 从汉彝数目字的同义比较看彝文的性质
第二节 从数目字的同义比较看契丹、女真、西夏文的性质
第三节 从异体字的同义比较看水文的性质
第四节 从异体字的同义比较看哥巴文的性质
第五节 从与水文、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傈僳竹书的性质
第三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些有关文字性质的宏观与理论问题
第一节 从同义比较看早期文字的造字方法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早期文字的符号体态
第三节 从达巴文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早期文字与表词一意音文字的异同
第四节 从东巴文与汉字的同义比较看表词一意音文字的共性
第五节 对汉字结构的认识在民族文字研究中的作用
第四篇 关于文字发展的同义比较
第一章 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进行讨论的可能性与讨论的意义
第二节 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从同义比较看文字发展的客观存在
第一节 几种不同意义的文字发展
第二节 从汉字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最宏观意义上的文字发展
第三节 从尔苏沙巴文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不同民族多文种间的关系与发展的客观存在
第四节 从纳西族几种文字的同义比较看同一民族多文种间的关系与发展的客观存在
第五节 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一种文字内部的发展的客观存在
第六节 从水文异体字的同义比较看文字内部的发展的客观存在
第七节 从同义比较看彝文的发展的客观存在
第三章 从同义比较看文字的可断代性
第一节 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文字的可断代性
第二节 从水文的同义比较看文字内部的可断代性
第四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种文字发展中前后阶段的相互渗透
第一节 早期汉字中的表词一意音文字的萌芽
第二节 表词一意音文字中早期文字的孑遗
第五篇 关于文字传播的同义比较
第一章 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有待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实践问题
第二节 有待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与宏观问题
第二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些有关文字传播的实践问题与具体问题
第一节 从同义比较看哥巴文的源文字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傈僳竹书借源的理据
第三节 从同义比较看彝文的传播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第四节 从同义比较看水文自造字与借源字的产生的先后问题
第五节 从同义比较看古壮字的借源的复杂性
第六节 从同义比较看汉字在域外的传播
附录:日本、朝鲜文字对汉字的借用
第三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些有关文字传播的理论问题与宏观问题
第一节 文字传播与文字流变的异同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借源文字对源文字的选择
第三节 从同义比较看借源文字对源文字的借用与改造
第四节 从水文“新造字”看借源文字成分的复杂性
第五节 从汉字传播对水文的影响看“拼盘文字”的内部运动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本店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直营旗舰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