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景德镇

108.00
运费: ¥ 4.50
库存: 50 件
人文地理:景德镇 商品图0
人文地理:景德镇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景德镇》商详

一、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景德镇》是《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江西省景德镇市分卷。本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以“千年古镇、世界瓷都、生态家园、旅游名城”为景德镇城市名片,权威、立体、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山水名胜、风土民俗,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内容。全书包含景德镇概况、千年古镇、世界瓷都、生态家园、旅游名城、发展成就、城市蓝图七章内容,创新性地应用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四种元素,实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是一部精美的景德镇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和中国城市对外宣传的国家级平台,定位于“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理国情,宣传发展成就,描绘城市蓝图”,旨在面向国内外宣传我国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软实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丛书自2016年首批城市分卷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主流媒体的的高度评价和密切关注,并通过国家外宣渠道走进全球40多个主要城市,入藏大英图书馆,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

 

二、 编辑推荐

“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单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是一张张鲜活的城市名片,也是一部中国城市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在这部 “百科全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角度认识多元一体化的伟大祖国,领略她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了解我国全貌和民族完整历史。

 

三、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景德镇》分卷由《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编委会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中国地图出版社我国唯一的中央级地图出版机构,直属于自然资源部;负责编制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定地图、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实用地图;承担中央领导工作用图、地图应急保障服务、国家版图宣传教育、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宣传、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等工作;出版中小学教材、教辅、科技、旅行、人文、地理、历史、地图文化书刊以及地球仪、立体地图等产品。

四、 目录

1 总序

3 

8 景德镇名片

8 千年古镇

10 世界瓷都

12 生态家园

14 旅游名城

001 景德镇概况

002 政区位置

003 地形地貌

004 人口区划

004 河流水系

006 气 候

007 交通区位

010 矿产资源

010 产业经济

012 农 业

013 工业园区

015 千年古镇

018 历史概况

020 水土宜陶

028 窑火千年

039 世界瓷都

040 瓷业中心的形成

050 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

064 景德镇陶瓷之路

074 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授和近代陶瓷教育

080 景德镇现代陶瓷产业

094 历史上和今天的“景漂”

104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

113 生态家园

114 生态概况

120 美丽中国“江西样本”

128 打造公园城市

136 建设美丽乡村

149 旅游名城

150 陶瓷文化之旅

172 老街区与里弄

184 浮梁古县衙 ——“江南第一衙”

194 瑶里风景名胜区

209 发展成就

2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216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生态家园初步形成

218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加速迸发

220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23 城市蓝图

226 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

228 推动优势产业大发展

232 打造瓷都文化新格局

234 构筑城市发展新支撑

238 建成美丽生态新家园

240

五、 精彩书摘

景德镇历史概况

秦汉时期,今景德镇地区属九江郡鄱阳县(秦称番县,西汉称番阳县,东汉改为鄱阳县)。景德镇设镇,始于东晋。当时,陶侃率领官军在昌江以南地区平息叛乱,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新平镇”,这是景德镇设镇之始。

唐武德四年( 621),唐高祖正式设置新平县,将新平从鄱阳县分离出来,与鄱阳县同属饶州管辖。这是今景德镇地区设县的开始。新平镇因处在昌江之南,故又名昌南镇。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浮梁县,昌南镇属之。

南宋偏安江南后,江北名窑均毁于战火,北方的汝、定、钧等名窑的工匠纷纷南来,南北制瓷技艺在今景德镇地区碰撞交织,昌南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昌南镇烧造的瓷器为宫廷御用瓷器,遂以宋真宗年号“景德”命名昌南镇,仍属浮梁县。从此,景德镇之名延续至今。

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隶属浮梁县,属饶州府(元代为饶州路)。这一时期,景德镇烧造出著名的青花瓷,并先后开设浮梁磁局、御器厂和御窑厂,成为宫廷御用瓷器的重要烧造地。

景德镇因瓷而兴,景德镇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景德镇的窑火千年不断,延烧至今,述说着中国乃至世界的传奇。

水土宜陶

清代景德镇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说:“( 景德镇)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景德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这是古代景德镇瓷业高起点、快速崛起和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景德镇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其中瓷石和高岭土的矿藏量最丰富,它们分布在高岭、瑶里、三宝蓬、银坑坞、寿溪坞、大洲、柳家湾、浮南等处,共有169处之多,出露矿点分布近100平方千米。景德镇的南河流域和东河流域是瓷石矿大面积出露的地方。宋代以前,地表瓷石矿体是经过充分风化的白色粉状体,钾、钠含量低,含铁量甚微,质地优。在南方所有的窑场中,景德镇是最早使用单一瓷石烧造出精美的青白瓷的。五代时,景德镇瓷器的白度已达70%。宋代,清秀淡雅的青白瓷在南北众多名窑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权贵们的热烈追捧。

景德镇的高岭土,举世瞩目。明末清初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相合,瓷器即成。”景德镇高岭山中的制瓷黏土约含35%的三氧化二铝,其烧结温度在1700℃之上,把其掺进瓷石制瓷,可起到骨料作用,能提高瓷器烧结的温度,减少变形,提高瓷化度,同时扩大了制瓷原料的选用范围。元代,高岭土的发现和“二元配方”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物理性能,使烧制更大、更薄、更复杂的瓷器成为可能。高岭土用于瓷器制造,给中国以及后来世界的制瓷技术带来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721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在西方

最早披露了高岭土用作制瓷原料的秘密,并用“高岭”的拼音创制了法文单词“kaolin”。1869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考察,回国后在其著作《中国》中详细介绍了高岭土。

景德镇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自古以来,景德镇烧炼瓷器,主要用松柴和杂柴。松木油脂多,火焰长,燃烧时间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燃料。景德镇瓷器之所以品质好、产量高,与其烧制燃料—— 松柴也密切相关。明代以前,景德镇窑口的燃料多半只需就地取材,这样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与其他窑口的竞争力。

景德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形如筲箕的中低山地丘陵地貌,形成了状如叶脉的发散河流。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从北到南贯穿景德镇境域中部,汇集大小河流50多条,其在景德镇市域内的主要支流有小北港、东河、西河和南河。昌江流经景德镇市区后至鄱阳县姚公渡汇合乐安河,最后注入鄱阳湖。在古代,景德镇有“昌江通衢”之说。

昌江及其支流给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方便,主要作用有三:

其一,提供了瓷石粉碎的特殊加工手段。古代景德镇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产生的动力,在一些河流上安装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石。这些装置以前在浮梁县的瑶里、三宝蓬、湖田、兰田、东流、寿溪坞等地均可见到。据资料统计,景德镇曾有水轮车600余部,共有水碓4700余支,最盛时超过6000支。每当春夏水发,车轮旋转,水碓翻腾,数里相接,响声隆隆,正如清代凌汝锦在《昌江杂咏》中所描述:“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水碓粉碎瓷石的历史已近2000年,它把最沉重的工作交由水力机械承担,是古代先进技术的代表,给瓷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20世纪50年代瓷石粉碎工作被雷蒙机取代,但由于水碓粉碎的瓷土性能好、成本低,时至今日仍有少量水碓在作业,成为景德镇依然在使用的工业文物。东河流域是各种瓷土矿的主要产地,其上游山势陡峭,森林茂密,涧泉溪流密布,水流落差大,水力资源被充分运用于瓷土生产。

其二,确保了瓷业泥釉的用水。清代督陶官唐英在《陶冶图说》中指出:“造瓷首需泥土,淘炼尤在精纯。”丰富清澈的水源不但保证了瓷石粉碎加工等所需用水,而且确保了瓷土在淘洗塑形过程中不含杂质,为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奠定了基础。

其三,提供了水上运输。河流构成一个通达各乡村的极为便利的水上运输网络,上游的瓷土、窑柴、木炭可顺流而下,直抵景德镇。在瓷器运输方面,由于陆路运瓷容易破损,景德镇瓷器主要靠水路运输。清乾隆《浮梁县志》卷五《陶政》记载:“查明初陶厂皆自水运达京。”可见,明清时期的御用瓷器是通过水路运往京师的。至于一般瓷器,因木船载量大、安全、运费低廉,在运输上更是依靠水运。景德镇的运瓷船只可顺昌江而下,经鄱阳湖,入长江,通达全国各地。在海上丝路贸易中,景德镇瓷器外运一般是用小木帆船由昌江运到鄱阳县城,然后上大船转运,从鄱阳湖入长江,出东海到扬州、宁波、泉州和广州等地,然后转往世界各地,创造了“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辉煌。

优质的高岭土、瓷石矿资源,丰富洁净的水源,再加上景德镇地区丰富的松木燃料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个瓷业生产所需的天然资源供给系统。景德镇制瓷业从绕南、湖田、湘湖向水运便利的昌江边聚集,也说明了水运条件对古代制瓷业的重要性,道出了景德镇瓷业兴盛背后的地理因素。

六、 前言/序言

《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察地理、观人文,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的关注,是道法自然与教化天下的情怀。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而承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地理空间是广袤复杂的。在一个辽阔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人群构成、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也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景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是丰富多彩又浑然一体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地域文化的发展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已成为增强地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套《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以地级行政区域为地理单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理为载体,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地理国情、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并归纳提炼出特色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区域的“百科全书”,对提升城市软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力,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这套丛书的意义远远超出地理区域,它展示和讲述的虽然只是一个个具体的局部,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视角、一个个不同的出发地,让人们多角度地去认识一个多元一体化的伟大国度,从而生动具体地领略它的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这套丛书绝非地域推介的集成,而是一套从个性出发,了解我们国家全貌、民族完整历史的教科书。丛书将文字、图片、地图、信息图表相融合的设计,为传统的图书注入了新的视觉体验,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将中华文化和各地人文地理的精华呈现给社会大众,为读者带来了一份精彩的文化大餐。



地图主题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地图主题书店
地图主题书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旗下的直属书店。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人文地理:景德镇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