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王阳明》
定价:48.00元
作者:杨国荣 著
丛书名:未名·哲人丛书
书号:978-7-301-31113-4
作者:杨国荣 著
装帧:精装
出版日期:2020.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A5
页码:22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介绍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普及读物。全书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辨析、阐述了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思想发展、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包括心学形成的历史前提、心体的重建、心与物、德性语境中的良知、群己之辨、致良知、知行之辨、心学中的名言问题、心学与晚明思想、明清之际的心学、心学的近代回响等。全书既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又具有较好的可读性,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中国思想史感兴趣的群体阅读。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德文、韩文,由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机构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等。
目录
引言
第一讲心学形成的历史前提
一、 性即理及其他:形上本体的强化 /
二、 心与理的紧张 /
三、 徘徊于朱陆之间 /
第二讲心体的重建
一、 心体与性体 /
二、 心即理 /
三、 成圣的内在根据 /
第三讲心与物
一、 心物之辨的内在含义 /
二、 存在与境界 /
第四讲德性语境中的良知
一、 德性的涵养 /
二、 德性与道德行为 /
三、 德性与规范 /
第五讲群己之辨
一、 成就自我 /
二、 人我之间 /
三、 无我说 /
第六讲致良知
一、 良知与致良知 /
二、 本体与工夫 /
第七讲知行之辨
一、 知行之序 /
二、 知行关系的展开 /
三、 知行合一与销行入知 /
第八讲心学中的名言问题
一、 心体与言说 /
二、 名言与道 /
三、 “说”与“在” /
第九讲心学与晚明思想
一、 泰州学派 /
二、 童心说与个体原则 /
三、 性体的回归 /
四、 致良知说的展开 /
五、 东林学派与心学 /
第十讲明清之际的心学
一、 工夫所至即是本体 /
二、 个体与整体之辨 /
第十一讲心学的近代回响
一、 良知与个性 /
二、 良知与直觉 /
三、 心力与意欲 /
四、 知行合一与性修不二 /
后记 /
引言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祖籍浙江余姚,自其父始迁居山阴。曾修学讲论于越城附近的阳明洞,故有阳明之号,并以此行于世。
哲学家的生平往往很平淡。尽管他们的思想每每以“极高明”为指向,并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其哲学的沉思却常常伴随着宁静单一的书斋生活。康德在这方面提供了典型的一例。这位柯尼斯堡的哲人诚然在哲学上进行了一场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但终其一生,却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生活其间的小城。他时钟般的刻板生活,似乎构成了近代学院哲学家的经典范式。相对于这一类的学院哲学家,王阳明的一生显得颇不平凡。作为哲学家,他固然有过龙场悟道之类的哲学沉思,但这种沉思并非完成于宁静安逸的书斋,而更多地是以居夷处困、动心忍性等人生磨难为背景。从早年哲学问题的朦胧萌发,到晚岁的哲学总结,王阳明的哲学历程与其曲折的人生旅程处处融合在一起,为学、为道与为人则相应地展开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王阳明早年便已对一些具有终极意义的哲学问题发生兴趣,12岁那一年,他曾向塾师提出了一个很不寻常的问题:“何为第一等事?”塾师以为,第一等事无非是科举及第,王阳明对塾师的这种回答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真正的第一等事,应当是“读书学圣贤”。所谓学圣贤,意味着以内圣之境为目标。随着其思想的逐渐成熟,成圣作为“第一等事”也越来越成为王阳明自觉的追求。正是围绕如何成圣这一问题,王阳明作了长期的探索,而这种探索的结果,即具体体现于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札等等之中。王阳明的一些门人后来将集中反映其论学宗旨的语录、书信等汇编起来,《传习录》便由此而形成。
-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发票】在订单留言电子邮箱、发票抬头、税号、(统一开电子发票,缺一项都不能开票,自行下载打印)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