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76.80
运费: ¥ 0.00-15.00
库存: 141 件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商品图0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商品图1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商品图2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商品缩略图0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商品缩略图1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全新典藏版,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全国图书排行榜榜首

作者三度修订,带你重温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



书名: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定价:128.00元

作者:韩毓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8

页码:65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89043




1. 《五百年来谁著史》系北京大学中文系韩毓海的代表作品,自出版以来,广受关注,荣获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全国图书排行榜榜首等诸多殊荣,并入选《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

2. 2018年全新上市典藏版,采用布面烫金工艺。作者在原稿基础上三度修订,精益求精。

3. 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阅读《五百年来谁著史》这一探讨中国金融改革的经典之作,恰逢其时。




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从地缘政治的变动、财政金融体制和政治变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约瑟之谜”——即“近代中国何以落伍”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理论与现实结合、政治与民众结合、财政金融制度与生产发展和民生结合,乃是中国复兴和中国道路的三个关键点。

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诸如“官无封建、吏有封建”,“国家组织能力”,战争国债与资本主义体制,琉球及恰克图贸易对于中国发展的长远意义等,在党政干部、海内外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列2010年度全国图书排行榜总榜名(《新闻出版报》),并入选《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和2010年度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2018 年版序言 III

第三版序言 VII

第二版序言 XXVII

版序言 XXXV

上篇 漫长的16世纪

导 语 003

节 “无发展的增长”与“科学发展” 011

第二节 历史与迷信 053

第三节 “当中国称霸海洋” 113

第四节 回首射雕时,万里暮云平 147

第五节 “隆庆元年”(1567),世界史的大转折 169

第六节 重写《甲申三百年祭》 203

第七节 黄仁宇为什么要讲毛泽东的好话 223

第八节 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259

小 结 “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283

下篇 漫长的19世纪

导 语 309

节 重新思考19 世纪 315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被打败 345

第三节 国债与资本 373

第四节 从康德到列宁 417

第五节 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 471

第六节 “出乎意料”的现代性及其后果 525

注 释 555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著作获得的主要奖项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出版物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并且两次获中国好书奖,三次获“五个一工程奖”。著作已被翻译为英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尼泊尔语等多种语言。代表作包括《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和《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等。



回眸历史,横看东西,本书揭示了500年世界大势和中国“天下兴亡”的关键。

——《人民日报》

韩毓海的研究证明:将货币政策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对时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华尔街日报》



“无发展的增长”与“科学发展”

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角度看,晋南与代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的文明创生地,无论是北上塞外还是南下中原,山西既是一个转折点,也是落脚点。

翻阅祖国的版图,就会看到山西宛如一个楔子,牢牢地镶嵌在东三省、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新疆之间。作为定鼎天下,特别是平衡祖国边疆的支点,山西这个楔子牢不牢,能否顶得住千钧重负,关乎天下兴亡、国家安稳。明清以来,定鼎西北边疆的历次行动,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展开的,故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圣祖下诏:连年军队出征,都要经过山西,山西筹措军需、从龙征战,十分辛苦,故免除山西一年的额赋。从康熙五十年(1711)起,由山西开始,分批免除全国钱粮,三年轮遍天下。1

中国的商脉起于山西、源于山西;晋商辉煌,与国家经营北方边疆的战略相配合、相始终。无论是“走东口”(即东出张家口,沿张库大道奔向东北,再经库伦走向蒙古和俄罗斯)还是“走西口”(即西出今朔州右玉县杀虎口,经甘肃、新疆、中亚走向欧洲),晋商的行迹,既配合着国家的政治、军事战略,更以贸易的方式,通过山西商路之开拓,将东北与西北、中原与北国、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的广泛联系成就了山西,山西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广泛联系。2

山西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雄伟壮丽的表里山河,《史记》里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河、汾之东,方百里”,这块封地叫作“唐”。此后六个世纪,在“唐”这个地方兴起了周朝强大的北方雄邦——“晋”,晋献公时代(前676—前651),先是利用其掌握的盐利实现了“富国”,随后又夺取原被赤狄东山皋落掌握的中条山而实现了“强兵”,这是由于位于晋南、绵延数百里的中条山富藏铜矿,铜的拥有,使晋国的青铜兵器和器物铸造步入辉煌,而终形成“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局面。汉唐之际,随着以煤炭冶铁技术的发展,周唐故地亦成为中华文明前进之发动机,后赵石勒兴于上党郡,北魏定都平城(大同),高欢以晋阳(太原)为霸府,李唐王朝在此龙兴,中华民族亦由是走向光辉灿烂之“盛唐”。此后,五代的晋、汉、周皆从并州(晋阳)崛起,辽和蒙古也均以拥有富产煤和铁的云州(大同)为根据地而所向披靡。所有这一切当然都不是偶然的。解州的池盐,并州、云州的煤炭和冶铁业,乃是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转变的动力,这一转变本身,更具有深刻的世界史意义。多少伟大的帝国王朝在这里升起又衰落,山西是一个令人胸怀天下的所在。3

上党—长治地区不仅是赵树理的故乡,而且是他毕生热爱的上党、中路梆子的故乡——以此为核心,西有秦腔,东有河北和山东梆子,这里是中国北方歌唱的源头,也为三晋文化奠定了基础。明代的山西版图比今天大,而清代的山西版图更大于明,所谓归绥六厅(今呼和浩特和包头)、“八旗”中的六旗(包括多伦)都在山西治下,从而形成了一个辽阔的晋方言和三晋文化共同体。

山西是文化的沃土。上党梆子这种艺术形式,源远流长,起码在明末时期就形成了,据说它是从沈宣王宫传出的。《明史》曾记载1549—1582 年在藩的朱恬姣,说他“好学、工古文词、审音律”4,而沈宣王朱恬姣驻在山西,与明朝对蒙古的制度有关。洪武二十年(1387),明在今上党—长治地区以北设置大宁行都司,镇守喜峰口以外地区,其管辖范围,东连辽阳,西接大同,南屏北平。洪武(1368—1398)时的大将冯胜征蒙古纳哈出部落,筑大宁城于今内蒙古宁城,1391 年明太祖封皇子朱权为宁王,镇大宁。此后,明朝更设立了由诸皇子镇守北部边疆的“宗王出镇”制度,继1391 年封宁王朱权镇大宁之后,再封代王镇大同,封庆王镇宁夏,封谷王镇宣府,封安王镇平凉——加之秦王、晋王和燕王已经镇守西安、太原和北平,从而在中国北方构成了以山西为核心,内联中原与东南沿海,外接中亚、西亚,广阔的中国之“亚洲内陆边疆”。

中信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五百年来谁著史 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韩毓海 著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