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中国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与包容性成长研究
定价:108.0
ISBN:9787030530073
作者:温涛,等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06
在线试读:
第1章总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农村改革发轫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创举,其后经历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亿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伟大成就,一次又一次地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活力。然而,作为一个历经数千年演进历程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村经济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种依靠中国农村经济推动中国整体经济以独特的“中国模式”创造“中国奇迹”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背后,其代价是生产要素在部门间配置的极端不公平,造成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性难题。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下,农业、农村和农民只能成为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的源头,为了有效地动员这种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经济体系必然要延伸到农村(张杰,1998),强制性地使“三农”服从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在国家强有力控制下,不断向工业和城市传输经济资源与剩余的管道(林毅夫等,1994;林毅夫,2003;熊德平,2009)。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和工业改革也一直迫使政府试图通过牺牲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利益来向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注入改革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冉光和,2009),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要素约束,尤其是资本要素瓶颈并没有得到有效地缓解,“三农”问题依然严峻(温涛,20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破解“三农”问题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有效支持。受制于农村金融部门总体水平的相对滞后,农村金融的产品供给、服务创新、市场竞争与风险管控等领域依然存在尚未解决的症结,进而“三农”领域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扩张并未实现有效契合,“三农”发展依然受到严格的信贷约束(温涛,2014)。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政治决策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难点。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调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尤其是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然而,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Scholes et al.,1976)。在农村金融领域由于交易成本问题突出,“农村信贷市场距离完全竞争市场相当遥远”,为了改变这种农村金融的高交易费用状况和组织“城市偏向”的现实格局,金融资源进入“三农”领域需要寻求内部化节约交易成本的主体与其对接(Besley,1995;Stiglitz and Weiss,1981)。在中国,这一角色通常由乡村精英担任。但是,在长期“去组织化”的制度安排中,精英行为越发偏离整体利益,农贷资金呈现出被精英占有的“精英俘获”机制,不仅金融公平受到考验与挑战,而且显著加剧了农民收入内部不平等问题,制约了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书将在农村金融市场形势变迁下,以中国农贷市场为研究对象深入解析其金融要素的配置问题,并充分揭示“新常态”下中国农贷市场供求双方的新变化,进而探索农村金融的渐进式改革与包容性成长路径,*终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乡土社会复兴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1.1.2研究意义
(1)破解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培育包容性成长的农贷市场,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全面小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据统计,贫困县中贫困户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比重(不包括扶贫贷款)在逐年降低,2010年从银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得到贷款的贫困户占全部农户的2.0%,比2007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10年贫困县只有20.6%的扶贫贷款发放给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农户,有38.2%发放给了上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3000元的农户,有19.8%发放给了上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4000元的农户,有21.4%发放给了上年人均纯收入高于4000元的农户。与上年相比,贷款给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户比例下降,高于3000元的农户比例上升(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2)。这种趋势性的结果主要囿于农贷资源被乡村精英所俘获,其结果是农贷分配中的目标偏离、过程扭曲和实施错位。随着大量的农贷资源开始反哺农村,精英率先求偿、优先受益的利益要求大量侵蚀公共利益空间(温铁军和杨帅,2012),分散兼业的农户碍难真正受益。要推动农贷服务“三农”并惠及农户,不仅需要中央财政及宏观政策提供的“预算软约束”和“风险兜底”,更需要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功能型引导和补缺进而培育包容性成长的农贷市场,保障农贷在乡村内部公平传递以保护小农户利益,确保小农机会平等、公平参与,*终形成多方共赢、良性循环的市场运行机制,进而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土社会复兴。
(2)农贷资源分配不公将加剧农村基层民众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关系,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大局,必须立足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高度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农贷市场的包容性成长路径。在农贷资源下乡的背景下,有权有势的乡村精英行为直接表现为“大农吃小农”,其本质实乃依仗权力的“以大吃小”。而农贷实则无力满足大量分散兼业的小农户的综合需求,“精英俘获”“富人治村”“扈从关系”的存在客观上压缩了小农户获取农贷的利益空间,这不仅使得农贷市场内部缺乏来自农村基层群众的宝贵支持,更导致民众矛盾凸显,对抗性冲突频发。因此,农贷市场亟待包容性成长以建立更自由、更开放、更透明与更公平的参与机制,以期在农户行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关联和补充来增进结构凝聚力及功能融合,促成农贷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彼此依赖、共存互生的整体性,进而保障农贷的公平性、市场性与社会性。
(3)现行中国农贷资源配置模式必然诱发道德风险与制度寻租,应倡导“良治”与“善治”的行政法规体系落地进而保障农贷资源分配的精准性与农贷市场成长的包容性。与农贷相关的地方政府配套制度、压力型体制下农村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户的帮扶制度、项目工程建设招标和议标等制度都存在不切实际或不合理之处,精英通常能够利用这些制度漏洞获得额外的利益。从“三农”发展的角度看,增加农贷资源要素的投入是必要和紧迫的(陈锡文,2010),但若无法有效缓解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恐怕拿出再多的“涉农贷款”也注定无功而返。中央要保障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总量增加,出台优惠政策要坚持中国制度优势,但需要以法律为根本重点强调“良治”“善治”,并重视“六个精准”,结合“分类分事”政策与“因人因地”政策,*终依照体现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保障农贷市场合理运行,促进农贷市场包容性成长以保证精准扶贫。
(4)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着眼农村金融市场变革与乡村治理变迁,无疑将拓宽农村金融学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应对“精英俘获”机制,保障农贷资源在乡村内部公平传递,促使分散兼业的小农享受带有国家“善意”的农贷援助,进而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这既是国家治理与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本书必须解决、极具挑战的难点问题,不仅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更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应的研究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素材、做出贡献,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1.2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研究目标
研究总目标为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讨论其形成机理、演进逻辑、约束效应和治理方式,并通过重新解读当前中国农贷市场供求主体行为变化,探索其包容性成长的实现路径,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本书需要实现如下具体目标。
(1)综合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包容性金融理论、乡村治理理论与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在一个较长时间窗口下讨论中国农贷市场的农户融资决策与行为逻辑。
(2)采用效用函数模型及博弈论模型,以中国农村现实问题为背景,从应用数学模型分析角度对农贷“精英俘获”机制形成的机理、特征、变迁及影响因素做理论解构与实证检验。
(3)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中国农贷“精英俘获”对农村金融包容性(financial inclusion)的影响,进而从收入和消费两个维度揭示其实际传递效应。
(4)通过深入调研获取样本数量充足、问卷设计科学、调查质量较高的微观数据和案例,充分把握当前中国农贷市场的微观基础、宏观环境与制度条件的动态变化,从而为农村金融发展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实证支持。
(5)为建设一个功能完备、分工合理、充分竞争、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中国贫困型农户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农村的金融服务公平和金融的包容性成长提供战略指导。
1.2.2研究内容
本书将通过以下研究内容实现上述研究目标。
(1)农贷市场“精英俘获”与包容性成长的理论框架研究。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理论借鉴、基本范畴界定、分析视角确立、概念框架构建等。
(2)农贷市场的农户融资决策与行为逻辑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农贷市场的农户主体决策、行为逻辑及其产生效应的过程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为了揭示当前农贷市场竞争格局,契合农户多元融资需求,搭建一个逐步走向二元运行格局的基本框架——匿名借贷(anonymous credit)与熟人借贷(acquaintance credit);为了反映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将在县域层面上进行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聚焦作为农贷市场需求主体的农户,实证研究其融资次序中的主体决策、行为选择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3)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基于严谨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框架,揭示中国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并估计其程度和范围,为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令人信服的参考依据,具体包括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机制的形成及演进逻辑、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机制存在情况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中,首先对样本和变量选择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行讨论,其次对实证模型设定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后通过对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进行分层对比研究,揭示县域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不同状况。
(4)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包容性缺失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农贷市场的包容性缺失评价和对农贷扶贫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中国农贷市场的包容性缺失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及其区域发展的梯度格局,中国农贷市场包容性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与农村贫富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来讨论农贷市场包容性缺失形成的“精英俘获”对中国农贷市场产生的结构性抑制。
(5)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约束效应研究。本部分主要是从不同视角讨论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形成对农民收入均衡增长和农村消费拓展形成的严格约束,具体包括:县域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现象验证及“精英俘获”的收入约束效应检验,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不同地区县域的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收入约束效应差异,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对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消费约束进行深入探讨。
(6)“新常态”下农贷市场供求关系动态变化研究。本部分主要对当前中国农贷市场供求关系、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发展态势进行重新解读,具体包括: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贷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重新解读,力求对“新常态”下农贷市场的功能和结构变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金融生态系统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双重二元金融结构交互关系的Lotka-Volterra竞争扩散模型(以下简称Lotka-Volterra模型),对中国农贷市场供给主体的竞争关系同时进行理论和计量分析,旨在探索中国农贷市场竞争状况;基于当前农户家庭经营特征改变的现实背景,利用全国17个省份70个县(市)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对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获取现状进行了对比考察。
(7)农贷市场包容性成长的路径研究。在上述具体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后将通过制度设计、制度整合、制度创新和合理的政策安排,提出破解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机制及促进农贷市场包容性成长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框架。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中国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与包容性成长研究”作为基于理论和实证基础上的应用对策研究,主要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三大部分构成。
整个研究所遵循的是问题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推演→实证检验→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1。其中,理论研究是本书的
图1-1研究思路及具体研究方案
定价:108.0
ISBN:9787030530073
作者:温涛,等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06
在线试读:
第1章总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农村改革发轫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创举,其后经历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亿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伟大成就,一次又一次地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活力。然而,作为一个历经数千年演进历程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村经济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种依靠中国农村经济推动中国整体经济以独特的“中国模式”创造“中国奇迹”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背后,其代价是生产要素在部门间配置的极端不公平,造成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性难题。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下,农业、农村和农民只能成为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的源头,为了有效地动员这种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经济体系必然要延伸到农村(张杰,1998),强制性地使“三农”服从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在国家强有力控制下,不断向工业和城市传输经济资源与剩余的管道(林毅夫等,1994;林毅夫,2003;熊德平,2009)。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和工业改革也一直迫使政府试图通过牺牲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利益来向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注入改革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冉光和,2009),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要素约束,尤其是资本要素瓶颈并没有得到有效地缓解,“三农”问题依然严峻(温涛,20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破解“三农”问题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有效支持。受制于农村金融部门总体水平的相对滞后,农村金融的产品供给、服务创新、市场竞争与风险管控等领域依然存在尚未解决的症结,进而“三农”领域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扩张并未实现有效契合,“三农”发展依然受到严格的信贷约束(温涛,2014)。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政治决策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难点。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调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尤其是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然而,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Scholes et al.,1976)。在农村金融领域由于交易成本问题突出,“农村信贷市场距离完全竞争市场相当遥远”,为了改变这种农村金融的高交易费用状况和组织“城市偏向”的现实格局,金融资源进入“三农”领域需要寻求内部化节约交易成本的主体与其对接(Besley,1995;Stiglitz and Weiss,1981)。在中国,这一角色通常由乡村精英担任。但是,在长期“去组织化”的制度安排中,精英行为越发偏离整体利益,农贷资金呈现出被精英占有的“精英俘获”机制,不仅金融公平受到考验与挑战,而且显著加剧了农民收入内部不平等问题,制约了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书将在农村金融市场形势变迁下,以中国农贷市场为研究对象深入解析其金融要素的配置问题,并充分揭示“新常态”下中国农贷市场供求双方的新变化,进而探索农村金融的渐进式改革与包容性成长路径,*终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乡土社会复兴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1.1.2研究意义
(1)破解中国农贷的“精英俘获”机制,培育包容性成长的农贷市场,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全面小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据统计,贫困县中贫困户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比重(不包括扶贫贷款)在逐年降低,2010年从银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社得到贷款的贫困户占全部农户的2.0%,比2007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2010年贫困县只有20.6%的扶贫贷款发放给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农户,有38.2%发放给了上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3000元的农户,有19.8%发放给了上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4000元的农户,有21.4%发放给了上年人均纯收入高于4000元的农户。与上年相比,贷款给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户比例下降,高于3000元的农户比例上升(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2)。这种趋势性的结果主要囿于农贷资源被乡村精英所俘获,其结果是农贷分配中的目标偏离、过程扭曲和实施错位。随着大量的农贷资源开始反哺农村,精英率先求偿、优先受益的利益要求大量侵蚀公共利益空间(温铁军和杨帅,2012),分散兼业的农户碍难真正受益。要推动农贷服务“三农”并惠及农户,不仅需要中央财政及宏观政策提供的“预算软约束”和“风险兜底”,更需要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功能型引导和补缺进而培育包容性成长的农贷市场,保障农贷在乡村内部公平传递以保护小农户利益,确保小农机会平等、公平参与,*终形成多方共赢、良性循环的市场运行机制,进而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土社会复兴。
(2)农贷资源分配不公将加剧农村基层民众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关系,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大局,必须立足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高度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农贷市场的包容性成长路径。在农贷资源下乡的背景下,有权有势的乡村精英行为直接表现为“大农吃小农”,其本质实乃依仗权力的“以大吃小”。而农贷实则无力满足大量分散兼业的小农户的综合需求,“精英俘获”“富人治村”“扈从关系”的存在客观上压缩了小农户获取农贷的利益空间,这不仅使得农贷市场内部缺乏来自农村基层群众的宝贵支持,更导致民众矛盾凸显,对抗性冲突频发。因此,农贷市场亟待包容性成长以建立更自由、更开放、更透明与更公平的参与机制,以期在农户行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关联和补充来增进结构凝聚力及功能融合,促成农贷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彼此依赖、共存互生的整体性,进而保障农贷的公平性、市场性与社会性。
(3)现行中国农贷资源配置模式必然诱发道德风险与制度寻租,应倡导“良治”与“善治”的行政法规体系落地进而保障农贷资源分配的精准性与农贷市场成长的包容性。与农贷相关的地方政府配套制度、压力型体制下农村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户的帮扶制度、项目工程建设招标和议标等制度都存在不切实际或不合理之处,精英通常能够利用这些制度漏洞获得额外的利益。从“三农”发展的角度看,增加农贷资源要素的投入是必要和紧迫的(陈锡文,2010),但若无法有效缓解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恐怕拿出再多的“涉农贷款”也注定无功而返。中央要保障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总量增加,出台优惠政策要坚持中国制度优势,但需要以法律为根本重点强调“良治”“善治”,并重视“六个精准”,结合“分类分事”政策与“因人因地”政策,*终依照体现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保障农贷市场合理运行,促进农贷市场包容性成长以保证精准扶贫。
(4)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着眼农村金融市场变革与乡村治理变迁,无疑将拓宽农村金融学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应对“精英俘获”机制,保障农贷资源在乡村内部公平传递,促使分散兼业的小农享受带有国家“善意”的农贷援助,进而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这既是国家治理与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本书必须解决、极具挑战的难点问题,不仅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更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应的研究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素材、做出贡献,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1.2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研究目标
研究总目标为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讨论其形成机理、演进逻辑、约束效应和治理方式,并通过重新解读当前中国农贷市场供求主体行为变化,探索其包容性成长的实现路径,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本书需要实现如下具体目标。
(1)综合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包容性金融理论、乡村治理理论与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在一个较长时间窗口下讨论中国农贷市场的农户融资决策与行为逻辑。
(2)采用效用函数模型及博弈论模型,以中国农村现实问题为背景,从应用数学模型分析角度对农贷“精英俘获”机制形成的机理、特征、变迁及影响因素做理论解构与实证检验。
(3)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中国农贷“精英俘获”对农村金融包容性(financial inclusion)的影响,进而从收入和消费两个维度揭示其实际传递效应。
(4)通过深入调研获取样本数量充足、问卷设计科学、调查质量较高的微观数据和案例,充分把握当前中国农贷市场的微观基础、宏观环境与制度条件的动态变化,从而为农村金融发展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实证支持。
(5)为建设一个功能完备、分工合理、充分竞争、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中国贫困型农户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农村的金融服务公平和金融的包容性成长提供战略指导。
1.2.2研究内容
本书将通过以下研究内容实现上述研究目标。
(1)农贷市场“精英俘获”与包容性成长的理论框架研究。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理论借鉴、基本范畴界定、分析视角确立、概念框架构建等。
(2)农贷市场的农户融资决策与行为逻辑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农贷市场的农户主体决策、行为逻辑及其产生效应的过程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为了揭示当前农贷市场竞争格局,契合农户多元融资需求,搭建一个逐步走向二元运行格局的基本框架——匿名借贷(anonymous credit)与熟人借贷(acquaintance credit);为了反映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将在县域层面上进行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分层比较,聚焦作为农贷市场需求主体的农户,实证研究其融资次序中的主体决策、行为选择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3)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基于严谨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框架,揭示中国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并估计其程度和范围,为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令人信服的参考依据,具体包括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机制的形成及演进逻辑、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机制存在情况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中,首先对样本和变量选择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行讨论,其次对实证模型设定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后通过对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进行分层对比研究,揭示县域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不同状况。
(4)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包容性缺失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农贷市场的包容性缺失评价和对农贷扶贫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中国农贷市场的包容性缺失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及其区域发展的梯度格局,中国农贷市场包容性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与农村贫富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来讨论农贷市场包容性缺失形成的“精英俘获”对中国农贷市场产生的结构性抑制。
(5)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约束效应研究。本部分主要是从不同视角讨论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形成对农民收入均衡增长和农村消费拓展形成的严格约束,具体包括:县域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现象验证及“精英俘获”的收入约束效应检验,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不同地区县域的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收入约束效应差异,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对农贷市场“精英俘获”的消费约束进行深入探讨。
(6)“新常态”下农贷市场供求关系动态变化研究。本部分主要对当前中国农贷市场供求关系、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发展态势进行重新解读,具体包括: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贷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重新解读,力求对“新常态”下农贷市场的功能和结构变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金融生态系统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双重二元金融结构交互关系的Lotka-Volterra竞争扩散模型(以下简称Lotka-Volterra模型),对中国农贷市场供给主体的竞争关系同时进行理论和计量分析,旨在探索中国农贷市场竞争状况;基于当前农户家庭经营特征改变的现实背景,利用全国17个省份70个县(市)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对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获取现状进行了对比考察。
(7)农贷市场包容性成长的路径研究。在上述具体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后将通过制度设计、制度整合、制度创新和合理的政策安排,提出破解中国农贷市场“精英俘获”机制及促进农贷市场包容性成长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框架。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中国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与包容性成长研究”作为基于理论和实证基础上的应用对策研究,主要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三大部分构成。
整个研究所遵循的是问题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推演→实证检验→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1。其中,理论研究是本书的
图1-1研究思路及具体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