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
作者:贾根良
书号:978-7-300- 28422-4
定价:59.00元
装订方式:平装
成品:16开,170*240
页数:257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分类:经济、时政、畅销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美经济战和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转型的迫切性。作者在书中创造性地将演化发展经济学、现代货币理论、世界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结合在一起,十年磨一剑,有力批评了主流经济学的思维和基本观点,深入反思了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弊端,揭示了我国经济领域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源,阐明了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机制。围绕这一战略,作者提出并详尽论述了一系列密切关联、自成体系的政策建议:
——通过国内经济结构的重大改革,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即在核心技术创新、新基建、中国版绿色新政、乡村振兴战略与原先用于出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之间逐步形成互为市场的良性循环。
——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出口退税,实施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新战略,出口中高端产品并进口中低端产品,大力实施民族企业进口替代。
——国内经济一体化比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劳动者收入的增长与企业赢利的提高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国内大循环。
——保护货币主权就是保护国家财政主权,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运用财政赤字应对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构建新一代国家创新体系——核心技术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
——以中国为龙头,团结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一种与美元体系相平行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实施“外围包围中心”的“不对称全球化”新战略。
——不要急于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掌控国内市场,回购部分资源型外资企业。
★ 编辑推荐
·该书出版适逢中美经济关系巨变和中央有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思想提出之际,值得关心中国命运的人深入研读
·作者在2010年提出的“中美经济脱钩”和“国内大循环”概念,现在已经原封不动地变成了流行的术语,这在学术史上是很罕见的。您肯定会奇怪作者为什么早于美国经济战略家八年精准地提出了同一概念?作者在提出并论证“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之后的十年间对这一战略又做了哪些更深入的探讨?
·贾根良教授是演化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和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的领军学者,他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在国内经济学界独树一帜
·作者创造性地将西方非正统经济学、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结合在一起,在本书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新战略和系统的政策建议
·剖析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挑战的根源,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并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思路
·为我国在中美经济战中出奇制胜支招
·经济学界、决策层、领导干部、关心国家命运的各界读者都可以从本书获得有益的启示
贾根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思想史、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科技政策、经济史、财政金融与宏观经济学等。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中国代表人物,“新经济思想史”和“中国新李斯特经济学”的创立者。自2009年以来倡导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保护民族产业、主权信贷、内需主导、智能工业化、国家作为创新的发动机和不对称全球化。
已独立出版著作5部,主编和作为第一作者合著图书11部,主译学术专著7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200多篇,大量论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主编和合作主编的丛书有:《演化经济学译丛》(2004—2007)、《经济思想史研究丛书》(2009—)、《中国演化与创新经济学丛书》(2011—2013)、《经济史与国富策译丛》(2015—)、《新经济思想史与新李斯特学派丛书》(2015—)。
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主席、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作者对美国通过“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在20世纪初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经济史和作为其理论指导的美国学派政治经济学深有研究,其研究专著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评为优秀。本书的撰写广泛地借鉴了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崛起的历史经验。
贾根良教授是演化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和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的领军学者。他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在国内经济学界独树一帜。中美经济战证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面临严重挑战,中国经济面临全新的历史阶段。贾根良教授关于中国自主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其政策建议,值得大家认真关注和研究。
——陈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退休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我虽与贾根良教授不曾谋面,但早就知道他的一些观点,并同他通过邮件讨论过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书收集了他在过去十多年中撰写的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增长模式的重要论文。
在中国,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模式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像贾教授这样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一以贯之的独立思考,大胆挑战主流经济学观念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中则是**可数。
对贾教授在书中表达的观点我并非完全认同,但对他的一些基本观点我却深以为然。总之,本书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言之有物,是持不同观点的主流经济学家不应忽视的一本著作。我认为,贾教授在该书所阐述的政策主张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贾根良教授是“人民经济学家”的突出代表,为国家、为人民研究经济学是其论著的鲜明特征。在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他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将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结合在一起,十年磨一剑,在本书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新战略和成套的政策建议,值得关心中国命运的人深入研读。
——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席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
导论
一、中美经济战凸显了加快向新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
三、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四、财政金融、主权信贷与新的发展模式
五、应对中美经济战的战略与政策选择
六、中美经济脱钩与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一编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
*一章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端
一、化危为机:中国外向型经济需作战略转型
二、“担水劈柴”的国际分工地位和美元霸权的掠夺
三、内需长期难以启动和泡沫经济的根源
四、高等教育缺乏出路和“三农”问题难以解决
五、结语
*二章 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与重商主义背道而驰
一、流行的错误看法抛弃了重商主义的实质
二、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怎样与重商主义背道而驰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呼唤中国的重商主义经济革命
第三章 从经济史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
一、不对称全球化战略是落后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
二、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不同手段
三、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内涵已发生巨大变化
四、中国需要经济民族主义的启蒙
第四章 中国为什么要远离“请君入瓮”的TPP
一、我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史透视
二、加入TPP将瓦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
三、企图以TPP围堵中国只不过是“纸老虎”的行径
第五章 警惕自主创新战略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
一、创新成本畸高和民营企业缺乏资金的根源
二、关于价值链高端产品的国内市场自主权
三、过度依赖外国直接投资抑制了自主创新
四、关于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自主权
*二编 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第六章 世界经济大萧条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革命
一、21世纪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五大根源与变化的三大趋势
二、我国“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经济发展战略的穷途末路
三、保护主义与内需主导型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革命
四、金融保护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五、破除美元霸权:中国政府的“天命”
第七章 扩大进口战略的隐忧与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新论
一、结构失衡与扩大进口战略的隐忧
二、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新论
三、政策建议
第八章 内部改善:国内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一、内部改善的重要性和美国历史经验的借鉴
二、推动国内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第九章 产能过剩的成因、去产能与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产能过剩、价值链低端与对策
二、地方政府过度竞争是产能过剩的重要成因
第十章 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产业
一、经济全球化之下我国的自然资源之“痛”
二、外资肆虐我国自然资源行业的“四宗罪过”
三、限制*可*生资源出口并回购部分资源型外资企业
第十一章 我国为什么不要急于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
一、WTO《政府采购协定》是“富国俱乐部”
二、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的时机并不成熟
第三编 财政金融、主权信贷与新的发展模式
第十二章 解决我国外汇储备激增和美债问题的战略构想
一、外汇储备的激增和购买美债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二、主流的思路将拖延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
三、解决外汇储备激增和美债问题的对策及战略思考
第十三章 中国财政金融改革需要一场革命
一、财政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二、财政金融改革的步骤和配套措施
第十四章 货币发行机制的缺陷与我国经济安全的隐患
一、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务激增
二、大量资金不能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和转型困难的根源
三、基础货币发行美元化与我国的产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四、私人部门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原因
五、影子银行的爆炸性增长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
第十五章 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
一、现代货币理论: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的理论基础
二、法国丧失货币主权的教训
三、禁止央行直接购买国债没有历史和理论根据
四、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的建议
第十六章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问题
一、西方发达国家赤字开支的本质
二、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没有事实根据
三、我国无法运用财政赤字应对重大挑战的根源
第十七章 财政可持续性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货币发行权是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根本性保障
二、应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期对策
三、严控地方政府赤字并扩大中央政府的开支
第四编 应对中美经济战的战略与政策选择
第十八章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须建立“新型举国体制”
一、美国两种不同类型的“举国体制”
二、创建我国“新型举国体制”
第十九章 揭露美国在对待“中国制造2025”上的双重标准
一、引言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比较
三、二战以来美国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政策
四、结语
*二十章 征收高出口税:中美经济战出奇制胜的“杀手锏”
一、问题的提出:特朗普关税的“纸老虎”并不可怕
二、战略打击:对我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出口税
三、对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出口税的免费午餐:惊人的政治算术
四、主权信贷、减税、财政投资和攻克核心技术
五、自主国内市场、进口替代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本书的主要观点,笔者在导论中已经对全书内容和重要的创新点提纲挈领地进行了介绍。但本书编辑认为,这个3万字的导论还是太长,希望笔者写一个5000字左右的自序,以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笔者应承后,构思了半个月,仍感到难以下笔,因此,禁不住对编辑感慨道:写长好写,写短很难。其原因不仅在于本书内容多,还在于本书所讲述的经济学原理即使对于许多经济学家来说也是非常陌生的。因此,笔者担心读者对这个过于简短的自序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是,道理总是简单的,笔者在拖了一个月后,不得不尝试着对本书的核心观点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介绍。这种简介虽然不能说是“挂一漏万”,但确实无法展示本书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更多的观点,读者仍需仔细研读各章内容。
本书收录的论文虽然撰写于2009年至2019年,但其与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中国经济仍是高度相关的,因为这些论文是对目前在我国仍占支配地位的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批判性研究的成果,只要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本书的重要性就不会降低。笔者自2009年提出中国经济需要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大转型以来,就一直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变革的内在规律性要求,因而,这种战略思想不会因为目前新冠疫情的流行及其以后的消失而增减其价值。
在本书中,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笔者提出了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替代性选择及其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这包括: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捍卫财政主权并保护我国货币金融系统,国民经济平衡增长,内部改善,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增长与企业生产率提高及其赢利能力增强之间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国家致富新原理,市场重于技术,保护价值链高端及其国内市场,不对称经济全球化新道路,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新型举国体制,以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的“使特朗普政府一败涂地”的中美经济战的“杀手锏”,等等。本文只能择要讨论其中一些核心观点。
一、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
从1990年至今的30年,我国除了1993年出现贸易逆差外,其余29年都是贸易顺差;自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就开始扶摇直上,特别是在2003年至2013年,由外汇占款发行的人民币占到基础货币发行的95%以上。即使是在中美经济战和新冠疫情对中国外贸大冲击的背景下,我们的政策仍是极力维持贸易顺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普遍流行的看法认为,贸易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比进出口平衡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出口大于进口时卖到国外的那些产品比贸易平衡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保外贸”就是“保就业”。但是,这种未经深思的看法是静态的和片面的错误看法。如果静下心来从事一番深入的思考,您可能就会惊奇地发现:假如我们不是生产这些出口大于进口的产品并卖到国外,而是将生产这些顺差产品的生产性资源通过国家直接“印钞票”用于生产适合内需的产品,并将其再次投入国内扩大再生产中,难道它不会比前述贸易顺差时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吗?但是,正如过去的经验告诉笔者的,这样讲的结果总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请让笔者举例说明,看看您是否会有切实的感受。
-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