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
定价:49.0
ISBN:9787030585936
作者:无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9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共五章,分别叙述了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问题引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内容和策略,以及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人才培养映射。下篇为专题研究,共八章,首先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品性、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理念创新和内涵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网络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监控与评价和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管理系统的构建等专题进行了研究。
目录:
目录
上篇 理论探讨
**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问题引论 3
**节 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3
第二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和目标 4
第三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原则 5
第二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7
**节 师资队伍建设 7
第二节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8
第三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容 10
**节 创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理念 10
第二节 创新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理念 15
第三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 16
第四节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16
第五节 课程建设与改革 17
第六节 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18
第七节 教学管理制度与改革 19
第四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策略 20
**节 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和依托科研策略 20
第二节 教师队伍优化策略 21
第三节 开展教学研究策略 22
第四节 学院环境支持策略 23
第五节 科学管理策略 24
第五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人才培养映射 26
**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硕果——科学研究 26
第二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映射——人才培养 26
下篇 专题研究
第六章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品性、问题及改革对策 31
**节 课堂教学的品性 31
第二节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33
第三节 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 35
第七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理念创新和内涵发展 39
**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理念创新 39
第二节 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发展 40
第八章 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 45
**节 高校院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45
第二节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着力青年教师培养 53
第三节 不断**自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59
第九章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68
**节 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8
第二节 高师地理建构式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71
第三节 高等学校自探共研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76
第四节 高师地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2
第五节 科教融合是培养地理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89
第十章 网络课程建设 94
**节 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94
第二节 网络课程的开发、应用与评价 97
第三节 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101
第十一章 实践教学改革 111
**节 基于共同体的高师地理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11
第二节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营造实践育人氛围 117
第三节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0
第十二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监控与评价 126
**节 高师地理(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 126
第二节 高师地理学生教学评估的问题及对策 131
第三节 改革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提升 137
第四节 新形势下高师地理教学督导新思维 144
第十三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管理系统的构建 151
**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管理办法 151
第二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 152
参考文献 155
在线试读:
上篇 理论探讨
**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问题引论
**节 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创设于1952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研积淀,现已形成5个特色研究方向,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二级学科。花粉现代过程与环境演变方向系统开展花粉散布、沉积、埋藏、花粉-植被-气候定量关系等花粉现代过程与环境演变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北方研究中心之一,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学者Schettler、Richardson、Brooks等引用或评述,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信息经济地理方向率先揭示了信息通信技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用、信息流对人流的时间与空间形态导引过程、电子时代网站的区位规律,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评价方向,重点开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文水资源效应、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研究,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在国内同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修复方向开辟了用红柳沙包沉积纹层进行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的新领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地理信息可视化与定量遥感方向重点开展斜角坐标系、曲轴坐标系等图形可视化的数学基础与展现形式研究,实现了地理事物“大信息量、高表现力、可视化”表达,在国内同行中独树一帜。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行大类培养模式,共设置76门课程,其中通识平台课程11门,大类平台课程4门,学科平台课程3门,专业必修课程10门,专业选修课程16门,实践教学课程13门,教师教育模块课程19门。学科拥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中国经济地理等省级精品课4门,出版教材10部,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
地理科学专业分别于1984年、1986年、2000年获得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从1998年起,与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2011年破格申报成功,获得河北省**的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赫尔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地理科学专业基础条件优越。拥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学省级、校级重点学科等学科发展平台,建有地理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孢粉分析、环境化学分析室、遥感与测量等9个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600m2,拥有仪器设备21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1546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氢氧同位素分析仪、粒度粒形分析仪、瞬变电磁勘探仪、DVB-S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磁盘阵列、双频GPS接收机、高端生物显微镜、植物冠层分析系统、遥感摄影测量系统和ArcGIS、ERDAS等国际*先进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建立有雾灵山、驼梁、昌黎自然保护区、秦皇岛柳江盆地等野外实习基地,具备了从事地理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平台。
第二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和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提高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新时期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在高校开展特色专业的建设,以特色专业彰显水平,以特色专业证明质量,以特色专业显示活力,建设办学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竞争力较强、深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不但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基本建设,而且有助于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简称资环学院)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对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理念、建设内容、建设策略和评估与监控进行了探究。
一、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办学定位,在办学理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建设,以期具备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并获得社会广泛认同,有较高的声誉。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借鉴这一理论,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应是专业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仅要与众不同,还要优于自身的其他方面和其他院校该专业的相同方面。
开展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旨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形成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引导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准确定位,发挥办学优势,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人才的需求。
二、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目标就是建成办学特色突出、师资队伍强盛,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教学基础设施配套的专业。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以为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相结合的地理科学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具体目标:
(1)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一支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较强,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教师队伍。
(2)以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为重点,通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探索和实践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较高从教技能的新型地理教师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仪器设备的更新和配套,进一步改善教学与科研条件,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运行高效、监控有力、反馈及时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4)使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点的各项指标要求,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同类院校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地理科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一是以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为重点,通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技能,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二是建设一支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较强、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创新团队。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仪器设备的更新和配套。四是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地理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同类院校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原则
一、突出特色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突出特色为核心,以强化优势为根本,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二、改革创新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原则,不改革创新,就等于在原基础上的重复,特色专业就没有生命力,就不能持续发展。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科学研究,不断追踪专业发展的前沿,寻找专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促进专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教学研究,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教。在教学研究中*根本的任务就是改变传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而应创新和采用发现性教学方式或方法。方式、方法的创新总是以理论创新为前提,因此,要努力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其学术研究的原创性水平。
三、讲求实效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必须讲求实际效果,注重投入与产出双向增长。国家对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进行重点投入,采取经费投入的非均衡方式,就是要建设一流的专业。然而,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应讲求实效。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检查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阶段性目标和成效,以及经费的使用情况等。
四、示范带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要加强专业建设的成果与经验的总结,并积极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五、差异发展
差异发展,就是学校或学院应根据专业办学历史、现有条件的发展潜能,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专业的某一特色,并和其他高校的同一专业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学校或学院应在经费、人才和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专业建设不搞平均主义,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并将保持特色、强化特色、创新特色作为学校或学院专业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扶强带弱的目的,提升整体水平。
定价:49.0
ISBN:9787030585936
作者:无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9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共五章,分别叙述了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问题引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内容和策略,以及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人才培养映射。下篇为专题研究,共八章,首先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品性、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理念创新和内涵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网络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监控与评价和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管理系统的构建等专题进行了研究。
目录:
目录
上篇 理论探讨
**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问题引论 3
**节 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3
第二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和目标 4
第三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原则 5
第二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7
**节 师资队伍建设 7
第二节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8
第三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容 10
**节 创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理念 10
第二节 创新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理念 15
第三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 16
第四节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16
第五节 课程建设与改革 17
第六节 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18
第七节 教学管理制度与改革 19
第四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策略 20
**节 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和依托科研策略 20
第二节 教师队伍优化策略 21
第三节 开展教学研究策略 22
第四节 学院环境支持策略 23
第五节 科学管理策略 24
第五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人才培养映射 26
**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硕果——科学研究 26
第二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映射——人才培养 26
下篇 专题研究
第六章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品性、问题及改革对策 31
**节 课堂教学的品性 31
第二节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33
第三节 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 35
第七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理念创新和内涵发展 39
**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理念创新 39
第二节 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发展 40
第八章 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 45
**节 高校院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45
第二节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着力青年教师培养 53
第三节 不断**自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59
第九章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68
**节 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8
第二节 高师地理建构式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71
第三节 高等学校自探共研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76
第四节 高师地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2
第五节 科教融合是培养地理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89
第十章 网络课程建设 94
**节 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94
第二节 网络课程的开发、应用与评价 97
第三节 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101
第十一章 实践教学改革 111
**节 基于共同体的高师地理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11
第二节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营造实践育人氛围 117
第三节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0
第十二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监控与评价 126
**节 高师地理(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 126
第二节 高师地理学生教学评估的问题及对策 131
第三节 改革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提升 137
第四节 新形势下高师地理教学督导新思维 144
第十三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管理系统的构建 151
**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管理办法 151
第二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 152
参考文献 155
在线试读:
上篇 理论探讨
**章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问题引论
**节 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创设于1952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研积淀,现已形成5个特色研究方向,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二级学科。花粉现代过程与环境演变方向系统开展花粉散布、沉积、埋藏、花粉-植被-气候定量关系等花粉现代过程与环境演变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北方研究中心之一,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学者Schettler、Richardson、Brooks等引用或评述,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信息经济地理方向率先揭示了信息通信技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用、信息流对人流的时间与空间形态导引过程、电子时代网站的区位规律,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评价方向,重点开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文水资源效应、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研究,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在国内同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修复方向开辟了用红柳沙包沉积纹层进行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的新领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地理信息可视化与定量遥感方向重点开展斜角坐标系、曲轴坐标系等图形可视化的数学基础与展现形式研究,实现了地理事物“大信息量、高表现力、可视化”表达,在国内同行中独树一帜。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行大类培养模式,共设置76门课程,其中通识平台课程11门,大类平台课程4门,学科平台课程3门,专业必修课程10门,专业选修课程16门,实践教学课程13门,教师教育模块课程19门。学科拥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中国经济地理等省级精品课4门,出版教材10部,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
地理科学专业分别于1984年、1986年、2000年获得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从1998年起,与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2011年破格申报成功,获得河北省**的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赫尔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地理科学专业基础条件优越。拥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学省级、校级重点学科等学科发展平台,建有地理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孢粉分析、环境化学分析室、遥感与测量等9个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600m2,拥有仪器设备21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1546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氢氧同位素分析仪、粒度粒形分析仪、瞬变电磁勘探仪、DVB-S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磁盘阵列、双频GPS接收机、高端生物显微镜、植物冠层分析系统、遥感摄影测量系统和ArcGIS、ERDAS等国际*先进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建立有雾灵山、驼梁、昌黎自然保护区、秦皇岛柳江盆地等野外实习基地,具备了从事地理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平台。
第二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和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提高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新时期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在高校开展特色专业的建设,以特色专业彰显水平,以特色专业证明质量,以特色专业显示活力,建设办学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竞争力较强、深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不但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基本建设,而且有助于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简称资环学院)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对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理念、建设内容、建设策略和评估与监控进行了探究。
一、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内涵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办学定位,在办学理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建设,以期具备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专业或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并获得社会广泛认同,有较高的声誉。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借鉴这一理论,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应是专业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仅要与众不同,还要优于自身的其他方面和其他院校该专业的相同方面。
开展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旨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形成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引导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准确定位,发挥办学优势,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人才的需求。
二、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目标就是建成办学特色突出、师资队伍强盛,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教学基础设施配套的专业。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以为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相结合的地理科学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具体目标:
(1)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一支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较强,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教师队伍。
(2)以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为重点,通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探索和实践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较高从教技能的新型地理教师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仪器设备的更新和配套,进一步改善教学与科研条件,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运行高效、监控有力、反馈及时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4)使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点的各项指标要求,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同类院校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地理科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一是以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为重点,通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教师教育的课程和技能,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二是建设一支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较强、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创新团队。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仪器设备的更新和配套。四是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地理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同类院校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节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原则
一、突出特色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突出特色为核心,以强化优势为根本,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二、改革创新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原则,不改革创新,就等于在原基础上的重复,特色专业就没有生命力,就不能持续发展。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科学研究,不断追踪专业发展的前沿,寻找专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促进专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教学研究,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教。在教学研究中*根本的任务就是改变传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而应创新和采用发现性教学方式或方法。方式、方法的创新总是以理论创新为前提,因此,要努力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其学术研究的原创性水平。
三、讲求实效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必须讲求实际效果,注重投入与产出双向增长。国家对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进行重点投入,采取经费投入的非均衡方式,就是要建设一流的专业。然而,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应讲求实效。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检查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阶段性目标和成效,以及经费的使用情况等。
四、示范带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要加强专业建设的成果与经验的总结,并积极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五、差异发展
差异发展,就是学校或学院应根据专业办学历史、现有条件的发展潜能,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专业的某一特色,并和其他高校的同一专业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学校或学院应在经费、人才和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专业建设不搞平均主义,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并将保持特色、强化特色、创新特色作为学校或学院专业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扶强带弱的目的,提升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