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认证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始终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为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服务、为科学家和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意识的哲学分析

53.70
运费: ¥ 0.00-18.00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图0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图1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图2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图3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缩略图0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缩略图1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缩略图2 意识的哲学分析 商品缩略图3

商品详情

书名:意识的哲学分析
定价:68.0
ISBN:9787030487940
作者:李国平,孙铁山,刘京顺 等 编
版次:1
出版时间:2016-07

内容提要:
本书试图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建立意识的语境认知构架。**,从语境论的角度论证意识的结构本体论立场,认为意识的产生机制依赖于正被评价的语境这个事实。第二,从语境的角度对意识语境模型的特征、感受质问题、同一性问题和意识的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了一个融贯的认识体系。第三,意识的语境方法论不但为意识形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解释,而且具有客观的可操作性,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都证实了语境的存在及其联结的方式。第四,意识的语境认知构架将语境等级作为一种表征体系,探讨它所遵循的认知规则以及在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研究表明:意识的语境化研究不但有具体的科学经验证据,更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基本假设——结构本体论。对于结构的理解已成为自然与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

媒体评论:

媒体评论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vii
导论1
**章 意识的结构本体论10
**节 关于意识本质的主要观点11
第二节 塞尔的“生物学自然主义”意识理论23
第三节 丹尼特的意识理论35
第四节 数字本体论VS 结构本体论52
第二章 意识的语境认识论66
**节 意识的认知原理66
第二节 意识的认知属性:感受质问题84
第三节 意识的同一性问题:是否存在意识的认知主体? 98
第四节 意识的认知功能109
第三章 意识研究的方法论121
**节 第三人称方法VS **人称方法122
第二节 现象学方法129
第三节 意识“有镜厅”隐喻还原方法133
第四节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对比分析方法145
第五节 意识的语境分析方法156
第四章 意识的认知构架167
**节 认知主义的认知构架168
第二节 联结主义的认知构架171
第三节 语境作为意识的认知构架及其意义175
结语187
参考文献190

在线试读:
导论
意识是科学界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20 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被科学研究所抛弃,但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中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学界试图揭开意识的心理发生机制,神经科学试图找到与意识相关的神经关联物。即使是看似与哲学*不相关的人工智能研究,当你问及人工智能研究者,他们觉得哪一门学科与其联系*紧密时,得到的*多的答案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提出的解析人类智力能力的问题恰恰是困扰了哲学家千年的难题。哲学正是要挖掘不同的认知研究范式所蕴含的基本假设,以及分析该假设与其认知构架之间的逻辑可能性。事实上,不同的本体论预设会产生关于意识的不同的观点。然而二元论也好、物质主义一元论也好,都无法解释意识与物质的大脑之间的交互作用,或者两者之间如何通达的问题。
一、当代意识研究中的问题域
意识问题一直都是哲学中的一个难题。意识的本质如何界定、意识具有什么特征、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意识等问题始终与形而上的本体论追问交织在一起。在20 世纪上半期,意识问题曾因主观感受的不可观察性被列为科学研究的禁区。
但是随着20 世纪50 年代认知革命的兴起,新的研究方法注入,传统的研究格局被改变了,新的意识领域的问题域正在生成,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认知科学、认知哲学中的重要问题。
在传统哲学中,意识的本质问题是追问意识是属于物质还是属于精神的一元论,笛卡儿(Renè Descartes)开创的二元论将意识和物质并列为两种不同的质,认为意识的精神世界是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20 世纪初期,行为主义摒弃对意识的研究,认为意识即使是存在,也只是一种对行为不具有任何因果关系的副现象。
在认知科学飞速发展的当代,意识的本质问题被转换为意识的“难问题”。对意识问题进行“简单问题”和“难问题”的区分是澳大利亚的哲学家大卫·查尔莫斯(D. Chalmers)提出的,他认为意识的简单问题就是那些被标准的认知科学方法所接受的问题、那些可能被解决的问题。例如,通过理解所参与的计算机制或神经机制来解决的问题,它们包括对于刺激的辨别,注意的集中、对心理状态的评估和报告、有意图的控制行为或是在觉醒和睡眠之间的差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解决,而真正的难题是体验问题,为什么认知功能会伴随体验,即真正的难题是大脑中的物理过程是如何引发主观体验的问题。对于这一难题,有的哲学家认为它是无解的。例如,麦克吉恩(C. McGinn)就认为由于生物属性对于人类概念能力的限制,我们将永远不会获得这些概念。也有的哲学家认为根本就不存在难题,即否定难题的存在。帕特丽夏·丘奇兰德(P. M. Churchland)就认为,难题是一个被误解的问题,是一个无法带有欺骗性质的问题,首先我们无法预测哪些是难问题,哪些是简单问题,而且可感受性这个概念也不具备足够完善的定义。还有些学者认为,目前我们还没有用于理解意识如何源于物质的概念,所以我们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概念,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建构自然世界观念的基石,使之能够适用于对意识的理解。托马斯·内格尔(T. Nagel)指出,对于意识的理想解释,必须要使意识现象能够符合生物系统特征,同时又能解释意识的本质,即发现一种通约且完善的视角,运用它能够使我们理解主体经验和神经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塞尔(J. R. Searle)就意识的难问题,提出了生物自然主义主张,认为意识现象是生理自然历史的一部分,就如同消化、普通细胞核分裂、生殖细胞繁殖分裂或者酶的分泌一样。查尔莫斯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观点。他认为,按照自然法则,意识经验源于物理现象,但它本身却不是物理现象。查尔莫斯指出,一种合理的意识理论,必须能够结合一些原则将物理现象与现象的意识领域联系起来,而这些原则本身并不能限定于物理定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套系统规则,能够确保某种给定的物理结构可以伴随产生某种特定的经验。“难问题”事实上就是心-身之间的鸿沟问题,只要没有脱离心-身之间的区分,就无法避免心身的交互问题。
感受质问题,即存在的感觉是什么,一直以来也是意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洛克(J. Locke)的质感对调、内格尔的“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戴维森(D. Davidson)的“沼泽人”、杰克逊的“黑白玛丽”、布洛克(N. Block)的“中国脑”都是用以证明感受质存在的思想实验。承认感受质存在的哲学家认为,感受质指称经验的质的特性。塞尔认为,感受质表明每一种意识经验,都有与之对应的某种质的感受,如品尝啤酒的经验不同于听音乐的经验,闻玫瑰花香的经验不同于看风景的经验。布洛克认为,感受质包括各种感知的方式,如疼痛的感觉也是一种感受质,更确切地说,感受质是一种心理状态。查尔莫斯认为,感受的质就是现象的质,解释这些现象的质的问题就是解释意识的问题。因此,查尔莫斯是将感受质问题直接等同于意识问题,他进一步认为不但各种感觉经验具有质的内容,思考也是具有质的内容的经验。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反对感受质这个概念,丹尼尔·丹尼特(D.C.Dennett)就明确指出,感受质是哲学上的一种胡思乱想,感受是非质感的。丹尼特认为,那些认可感
受质的人只是被“僵尸知觉”所吸引了,承认意识的感受质是出于人的本能的、被称为“直接体验”的直觉。这种直觉虽然人人都能感受到,但是却是不可信任的。丹尼特进一步指出,感受质是一种习得物,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其本质会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不能作为意识的本质特性。贝内特(M. R. Bennett)和哈克(P. M. S. Hacker)也认为,感受质并不是意识的本质特征,不能根据存在对于具有某种经验的感受来确定意识经验。因为,首先并不始终存在感受具有意识经验的某种方式,其次每一种独特经验都是某种态度属性的主体,这些经验也并不是总是通过提到某个具有这些经验的人感受如何来进行区分的。事实上,如果一味地强调感知质的主观性,具有什么感受,这样的观点是无法形成一个可操作性的研究纲领的,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仅仅从感受出发,又会衍生出他心的问题。因此,从感受质的整个产生、演变的历史来考察感受质,或许就能够解决感受质这个难题。
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除了为已有的、与意识相关的传统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之外,还为意识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路径,生成了新的问题域。
就新的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有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现象学研究方法。功能主义坚持的是心灵的计算理论,认为大脑是一台数字计算机,而思维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只要我们破解了这个计算程序,我们就可以对思维进行复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制造出一个有意识的机器人。功能主义将意识经验视为外部世界的内在表征,试图通过建构表征的心理模型来解释意识的内容。明斯基(M. Minsky)和丹尼特都看重表征模块的重要性。例如,明斯基认为,智能产生于分立的不同模块是执行各自的简单任务。丹尼特认为,意识并不产生以笛卡儿剧场及笛卡儿剧场中的观众或中央意志。相反,意识产生于多重渠道,各种特化回路在这些渠道中以一种并行的、群魔混战的方式,试图做它们各自的事情,产生出多重草稿。这些草稿在快速的继替过程中相继联合。功能主义对于意识的物质承载体不做要求,认为只要我们能破解意识的计算程序,哪怕是其他物种我们也能将意识复制到其身上。这受到了重视生物结构,从生物结构去研究意识的学者的批驳。例如,布洛克斯(R.Brooks)就指出,我们发现即使在那些非常简单的智能中,抽取一个外显的世界表征或世界模型只会碍事,*好还是让真实世界自己来当自己的模型。事实上,功能主义的意识研究方法不能为意识提供一种恰当的解释,尤其是无法解释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分,为什么有些心理模型可以被意识到而其他的大多数心理过程、心理模型都不能被意识到?功能主义无法为意识的主观性提供解释,反而得出了大多数的认知过程是无意识的这个结论,如人类的内隐记忆、内隐学习、自动化加工的能力。因此,按照功能主义,神经系统的所有调节并非总是表现为符号表征和意象表征这些有意识的层面,思维大部分反而是无意识的。
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而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寻找与意识相关的神经关联物,即在大脑中对意识进行空间定位。在神经科学中,对意识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是还原论方法。神经科学家克里克(F. Crick)主张的是一种本体还原论和解释还原论,他认为,复杂系统可以用其组成部分的活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对于一个具有多种层次的系统来说,这一过程也许必须重复多次,即某一特殊部分的活动也许必须用其组成部分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例如,我们需要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许多相互作用来解释脑,需要通过组成神经细胞的离子、分子来解释该神经细胞的活动。神经科学家丘奇兰德则主张另一种还原论方法:消除还原论。她主张心理解释中的理由、动机、相信、意愿等心理层次不可被还原为神经科学的结构,其原因是这些心理层次纯粹是虚构的,介于行为和神经科学理论之间的心理解释层次是虚假的,有必要被消除掉。贝内特和哈克对这两种还原论都提出了质疑,认为神经科学可以解释拥有和行使人的能力的可能性的神经条件,可以对非理性行为做出有益的解释,可以解释各种形式的能力缺陷。但是用神经科学来解释合理的行动的可还原性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人在本体上不能被还原为其神经系统,人的行为的心理规律不能被还原为神经规律。事实上,各种形式的还原论是关于存在属性的逻辑和解释的逻辑结构的形而上论题,只能通过哲学进行分析,不能被科学证实证伪。
就意识领域产生的新的问题域来看,涉及意识的认知模型问题、意识的同一性问题、意识的功能问题等。就意识的认知模型而言,丹尼特提出了多重草稿模型。该模型认为,大脑中各种各样的知觉操作过程是一种平行的、多轨道的细化和诠释过程。进入神经系统的信息处在连续的编辑修改状态,就类似于不断修改中的草稿,在时间的任何一个点上,在大脑的各个地方的编辑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叙事残片的多重草稿。但是许多哲学家却认为,丹尼特的多重草稿模型否认了意识的存在,将意识解释没了。巴尔斯(B. J. Barrs)在大量的认知心理学证据基础之上,提出了意识的语境认知模型,该模型用不同层次的语境及其合作和竞争来阐述意识经验的产生、发展和消失,并将语境分析贯穿到全局工作空间假设的所有认知模式中,试图用语境整合目标、自主控制、注意、自我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等看似各不相干的意识经验,从而使语境认知模型具有了普适性。Newman、Dehaene、Kerszberg等神经科学家则试图借助全局工作空间、语境等概念寻找与意识对应的神经元结构,并提出了全局神经元工作空间理论。
就意识的同一性问题而言,它探讨的是关于自我的理论,即是否存在某种持续存在的意识主体。持肯定答案的是自我理论,持否定答案的则是知觉束理论。Ramachandran 是知觉束论者,他的填充实验认为自我是某种大脑的特定加工过程,大脑中没有一个整合的自我存在。达马西奥(A. Damasio)从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角度来解释自我。他认为,自我并不是任何独立的实体,而是一个暂时的实体,为了每一个与大脑互动的客体而不断更新,它是在我们讲述我们的人生经历时才产生的那个你。这种观点与丹尼特的类似,只有我们在自我叙述时,才会对我们的思想、观点进行反思,这时才会产生意识问题。巴尔斯的全局工作空间理论认为,自我并不是一种错觉,而是一个处在高级水平的主导语境层。自我的持续性在全局工作空间中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布莱克摩尔(S.Blackmore)提出,巴尔斯的理论其实是一种生理上的持续性,它仍然没有解释这种生理上的持续性是如何转换为感觉体验中的持续的自我。盖伦·斯佐森(G. Strawson)提出了自我的珍珠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特定的时刻都有一个自我存在,自我一个挨着一个,就像线上的珍珠。有的学者指出,珍珠理论没有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拥有强烈的长期的持续感,也没有解释为什么线上的珍珠就是主观体验。
就意识的功能问题而言,意识是否具有功能,在学界是存在争议的。进化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始终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为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服务、为科学家和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意识的哲学分析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sciencepress-cspm
科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