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定价:28.0
ISBN:9787539985923
作者:马燕
版次:1
出版时间:2020-06
内容提要:
宁夏西海固,1972年J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女孩,用稚嫩的肩膀承受着贫困的压力。她叫马燕。从小学四年级起J坚持写日记,她将自己对上学的渴望、对辍学的担心都写到了日记中,到小学毕业时已攒了6本。其中3本还被父亲D卷烟纸抽掉了。2001年,她的日记落在一位来自巴黎的法国记者手中, 犹如装有求救信息的漂流瓶顺利到达了彼岸。2003年《马燕日记》法文版在巴黎出版,很快登上了法国的畅销书榜D一名,荷兰文版、西班牙文版、英文版相继推出。马燕将部分版税捐给法国宁夏孩子基金会,为家乡贫困儿童助学,目前已资助了数百位宁夏儿童。目前,马燕J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她将巴黎留学的感悟写在了《马燕日记》一书中,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让这个宁夏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依旧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
作者简介:
马燕,宁夏同心县预旺乡张家树村人。上小学时,曾因家贫三度辍学,《马燕日记》出版后,她强烈的上学渴望和积J的心态感动了众多读者。2007年马燕高考结束后,飞往法国巴黎,目前J读于巴黎索邦大学。马燕将部分版税捐给法国宁夏孩子基金会,为家乡贫困儿童助学,目前已资助了数百位宁夏儿童。
韩石(彼埃尔·阿斯基),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在宁夏张家树村采访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失学女童的日记。2002年,他将马燕的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很快登上了法国年度畅销书排行榜。
王征,宁夏西吉人,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5年,他进入故乡西海固地区,拍摄了近两千个胶卷,用镜头展现苍凉凝重的西北风情。在欧美国家举办多次个人摄影展,并获得whb金路奖。他将自己集十几年心血的摄影作品在本书中倾情奉献。
目录:
D一部分
2000年9月2日—2000年12月28日 / 001
D二部分
2001年7月3日—2001年12月13日 / 073
D三部分
2003年1月1日—2004年5月17日 / 151
D四部分
2007年至今 / 257
相关报道/295
在线试读:
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
韩石(彼埃尔·阿斯基)
法国《解放报》驻北京记者
2001年5月,张家树村。
我们一行人即将离开,正在同村里的阿訇道别,阿訇刚刚在自己的家里热情接待了我们。村里的孩子们簇拥着我们,在中国这个FC偏僻的村庄,难得见到外国人,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孩子们异常兴奋。一位官员曾经对我说过:“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之后,你是D一个到达这里的外国记者。”司机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因为回银川的路还很长,很难走。
J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头上戴着穆斯林白帽子的农村妇女,同我们中间的一个人搭话,并把我们这个朋友带到自己的家中。她的家J在几十米开外。萨拉·奈日是我们从北京带来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次旅行的策划者。萨拉接受了这位妇女交给她的一封信和三本小册子,
蓝色的封面上,写着整整齐齐的汉字。萨拉很是惊奇,村妇坚持要她收下这些东西,好像事关她的生死。几分钟以后,我们带着这件神秘又似乎很珍贵的礼物出发了。
回到北京以后,我们先对这几本小册子进行了简单的翻译,文中的内容令人惊异,文字的作者也显露出来:马燕,一个十三岁的女孩,面临着人生的悲剧。我们手中的这封信,实际上是年少的女孩写给她母亲的——那个交给我们信件的妇女。马燕在信中道出她的愤怒。马燕得知,她将不能再返回校园,家里没有能力再支付她的学费,这里连续五年都是干旱。
“我想读书,”马燕在信的标题中写道,信纸的背面是豆子种植说明书。这张纸不少地方有涂抹的痕迹,好像作者满腔愤怒,无法自控。后来,我们从她的日记中得知,她写信用的这杆圆珠笔,是她攒了两个星期的零花钱买来的。
这声从心底发出的呼喊表达了不仅是中国也是SJ上其他国家的失学儿童的心愿,这是渴望接受教育,相信社会进步的声音。这个声音应D被这个中国小村庄之外的人们听到。这也使我们意识到,在二十一世纪初,一些孩子的未来被贫穷的经济环境所毁灭。
马燕知道她父母的决定必将使她遭受与他们同样的贫困,而她不能接受。她更加不能接受的是,她的两个弟弟将继续上学。在中国乡村,不管是不是穆斯林,女孩子都不如男孩子受重视。她的母亲所能解释的只是:“长大你J会明白”……
同这封信一起的,还有那三个蓝皮小本子,里面是马燕的私人日记。这个D一无二的资料,使我们明白了一个中国女孩的生活,肯定和农村中几百万其他的女孩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她们无比向往读书,以便同家人一起脱离贫困;她们又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在这样的苦难中,她们同饥饿、同凶险的人际关系进行着持久的战斗,她们的人数一定不在少数吧?
马燕知道他们只能靠自己来拯救自己。在JR的中国,经济改革时期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农民是穷人中的穷人。不过,在马燕和她的父母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苦涩,甚至看不到他们羡慕一部分已经腾飞的中国人。他们似乎接受自己的命运,没有提出疑问:他们所有的
能量都用来求生。
对中国偏僻乡村的艰苦生活的见证,到达了我们手中。并且,这份见证来自于一个少女,她用真切的词汇一页一页地记述了她的真情实感。2000年——她只有十三岁,她用简洁的笔调记述了她的学生生活。但是,我们很快看到马燕在生活这所艰苦的学校中成熟起来:她写得越来越长,更加个人化,J像对D三者掏出心底的话,这个D三者成为她的生活伴侣,陪伴着她缺吃少穿的生活、她的痛苦,或者她的快乐和希望。这本日记是不完整的,我们很久以后才得知,马燕的爸爸习惯于用孩子们的旧作业本卷纸烟,马燕的好几个本子J这样化为灰烬……因此,马燕的日记能够到我们的手中也是个奇迹。
为了更好地明白这封信和这几本日记怎么会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见到这个女孩和她的母亲。一个月后,我们又返回张家树,这个地处宁夏南部的小村庄。前一次的行程已经为我们打开了这个平常处于封闭的SJ。我们向着未知出发,因为没有办法通知任何人,这里的通讯条件远远落后于中国其他地方。在那些地方,通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张家树J像处在SJ的尽头,但我们并不是偶然到达那里的。从北京到银川——宁夏现代化的省会,仅仅用了一个小时。王征,一个摄影师朋友在机场等我们,然后我们坐了几乎一整天的汽车。汽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主要的公路正在施工D中。漫长的路途经过了黄河边上的农业地带,然后道路蜿蜒在更加荒凉的半沙漠地区,这其间点缀着不少村镇,它们的颜色几乎和沙土融为一体。有一个村子被称为“寡妇村”,因为村里的很多男人都因贩毒而被判了死刑。
到张家树村的旅行更像是时间上而非空间上的倒退。村子里的房屋分布得漫山遍野,房屋用砖砌J,屋1;超越=CY铺着传统的瓦片。这个村子远离中国喧闹的城市,过着自己的生活。相对于中国在二十年中经历的深刻变革,张家树这个小村庄获得的主要是平静的生活。集体主义乌托邦不再干扰农村,农民分到了田地,电终于通到了村里。商品经济社会里,张家树抛到了被人遗忘的境地,张家树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村民听说我们用了不到YT一夜J从北京来到了这里,他们掩饰不住自己的惊奇。对他们来说,1都是在多少光年以外……
我们到了以后很失望。马燕和她母亲都不在村里,他们的家里没人。我们Z终找到了她父亲,一个结实的农民,不善言语,头发剪得像盖子。他请我们进了他的家,一幢不大的灰砖房,立在一座山丘上,远处是望不到头的贫瘠的山谷。他见到我们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只是为自家的寒酸和简单的接待而难堪。
他对我们说:马燕在预旺中学上学,村子的上一级J是预旺乡,离这里二十公里。看出我们的惊讶,他解释说,她的妻子和他读了马燕的信,很受震动,于是借了一笔钱——70块,让孩子读完这一年。这笔钱在JR的中国城市里不算大数目,但是在这里J是一大笔钱,大到使马燕能重新踏上上学的路,同时脸上也重新有了开心的微笑。而她的母亲,则出门到宁夏北部去采摘发菜,挣一点钱还债。
我们于是循着一条崎岖不平的路,去马燕的学校找她,她在日记中写到过这条路。ZM,她基本上步行回家,需要走四五个小时,和她一起的还有其他同学,他们都是没钱人家的孩子。比较“富有”的孩子,可以花上一元钱坐手扶拖拉机。拖拉机从预旺赶集回来,在路上把他们带回来,预旺的集市是D地农民都要赶的。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光彩照人、很有主意的女孩,活泼而聪明,她很高兴能够重新回到学校。这个中国小女孩梳着短头发,穿着一件朴素的带花边领子的白衬衫,一条红布裤子,身上所有的装饰物J是一条塑料的心形项链,两个银耳环。她一定是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她知道了我的助手何岩萍和我本人是专程为她而来,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
我们很快和她一起返回村子。在阿訇的家里,人们自发地聚集起来参加讨论。阿訇是张家树村里有影响的人。村长也来了,还有D地的党支部 和另外两个负责人。大家都挤在阿訇的客厅里,墙上挂着麦加的彩色照片,并且还挂着一张热带椰子树下海滩的大照片。茶斟了一杯又一杯,D马燕开始说起话来的时候,大家都安静下来。
这个女孩一点也不胆怯,她说D自己知道以后再也不能上学时,心里FC的悲伤。她感谢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明白她的悲伤,为了她而奉献自己,再一次到四百多里以外的地方去从事艰难的工作。马燕也讲到她的家庭对自己寄托了多少希望,她是家里的长女,D一个有可能打破年复一年的愁苦生活的人,只要努力学习,J能够不用靠着这块贫瘠的土地生活,摆脱J为传统的社会给人的压力。夜晚降临了,马燕还在不停地说着,周围的人都很感动,虽然他们同她的命运没有什么不同。
大家激动的情绪过去以后,正打算各自回各自的家,一个弱小的身影在黑暗中出现了:白菊花,马燕的妈妈。她突然回到了村子里。刚刚外出打了两个星期的工,她的脸上还带着旅途后的疲惫。她的长头发被裹在一1;超越=CY白帽子里。她马上J弄清楚了眼前的情形:她明白她扔到海里的瓶子,到达了正确的岸边。泪水流在她的睑上。
白菊花对待马燕的态度很温和,看得出这两个生命之间有着一条强大的纽带。她喉咙哽咽地说:“我是一个母亲,可是我的心里FC苦。我知道我没能力让女儿读完五年级。她把这封信给我,但是我不认字。她坚持说:读吧,你会知道我多么伤心。我让她弟弟给我读了信,我明白了。”在阿訇的客厅里,Z严肃的人的脸上也滚下了泪水。这天晚上,宁夏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的人都在哭泣。
这个女人,由于艰苦和拮据的生活,虽然只有三十三岁,却好像五十多岁了。她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不会看书写字,但是她却明白女儿的幸福以及整个家庭的幸福都取决于教育,而在贫困的农村地区,教育已经成为了SC品。好几次,她都在困难面前退缩了,接受命运对女孩子的不公:D个文盲,等着嫁人。有一次,报名考试要三块五毛钱,而她只有三块钱……“每一次,马燕都闹得很厉害,要继续读书。这个孩子很犟。”马燕的爸爸这样说。
每一次,马燕的老师都来劝说她母亲,说这个孩子聪明,应该继续学下去。白菊花也试着找过政府帮助,她在电视中看到有一个帮助穷孩子的基金,叫“希望工程”,但没有任何结果。然后,她J再一次外出捡发菜,把自己的健康和青春都丢在捡发菜的路上。她家的墙上有一张照片,她显得很爱美,很漂亮,头发披着,旁边是丈夫的黑白照片,丈夫穿着军装站在 的像前。
在这个村子里,大多数的女孩子只在小学读到三四年级J辍学,只会认很少几个字,而在中国,义务教育理论上应D是九年。马燕肯定是个例外,她现在上到初一了。“别人早J辍学了,我只有感谢父母。”马燕说着这样漂亮的话。
村民们着急地想要告诉我们在张家树有很多的马燕,带我们到了不远处的一座土坯小房子里。一个拘束的女孩子,比马燕大不了多少,现在J呆在家里干家务活。她辍学已经一年了。听到询问上学的问题,她说了声“我要上学”,J哭着跑出去。辍学一年后,她的心灵创伤还没有痊愈。她的父母没有说什么,眼睛盯着地面。他们同马燕家一样贫穷,他们比马燕的父母年纪大,他们的出路更少。
白菊花从老师的支持中得到鼓励。在预旺乡,一个老师对她说:“你的女儿是Z好的学生之一,她不应D辍学。你要让她辍学,J毁了她的前途。”马燕在村里上小学时,阿訇教了她两年,他也这样认为:“她很聪明,FC用功。她能上大学。”大学?预旺乡里有些大家庭的女孩子上了大学,但是对于张家树村的一个农民小女孩,这个梦想FC难以实现。
我们在阿訇家住了一晚。早上四点半,他的妻子J起来烧火,准备一顿Z丰盛的早餐:羊肉、面条、蔬菜、馒头……这里的贫穷没有影响人们的好客。我们还没有吃完,马燕J来找我们:她母亲也为我们准备了早饭。没办法拒绝,他们的早饭也是那么丰盛。然后,又有人来叫我们:村长也要我们临走前吃点东西……
我们把马燕带到了学校,她骄傲地满怀信心地走了进去。通过我们的帮助,她不用再担心下学期的费用了。
本来故事在这里J有可能结束。几个月以后,2002年3月,我们又回到了宁夏,这一次的目标更大:帮助其他的孩子返回校园。这期间,关于马燕的报道在法国《解放报》上刊出,激发了人们善良的愿望,几个读者希望帮助这个女孩完成学业。这篇报道也被翻成意大利文,也产生同样的反响。在她遥远的中国村庄里,马燕知道她的故事触动了西方读者敏感的神经,并且,由于她,别的孩子也可以继续求学了。
我们前一次到张家树的时候,一个D地省会来的中国朋友几乎嘲笑我们对马燕的帮助。他认为,传统的阻力将使这个孩子遭遇和村里别的女孩一样的命运。“一个这么贫穷的家庭,没能力支付女孩的教育费。她十六岁J要嫁人,因为她的家庭需要用她的嫁妆给两个弟弟找媳妇。男孩子优先。”在中国,男方家要向女方家送聘礼。“马燕是聪明,但是她也逃不出这样的命运。这是不可抗拒的命运。”他这样评论道。
但是马燕的母亲强烈地反驳他说:“我J是拼到Z后一口气,也不能让马燕重复我的生活。”
“马燕做了母亲以后,J会明白我为她付出了多少辛苦。”白菊花有YT晚上这样对我们说。她默默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只能用草药治病,艰苦的劳动给她带来很多疾病。如果她能够读女儿的日记,她J会知道这个女儿已经懂得她的痛苦。马燕每天在日记里都会发出很强烈的感激之情。马燕自己也走上过捡发菜的路,知道白菊花为了让自已上学付出了多么大的辛苦。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知道“要对得起妈妈的这双手”。
这个回族女人,没有受过教育,D年不情愿地结了婚,她的生活到此为止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艰难考验。是她,教给女儿要努力坚持;是她,用拼命工作把自己的家庭维系在一根细细的线上;是她,靠着奇特的直觉,把女儿写的东西交给了我们,使女儿的未来获得了保证。
她可能才是这个中国故事里面真正的主人公。
这天晚上,在阿訇的家里,D这个母亲和她的女儿搂在一起的时候,她们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是两个生命紧紧结合在一起、奋力挣脱命运控制的抗争。
[正文]
我想读书
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我J说,妈妈有什么事你J说出来吧!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你怕这是Z后一次上学了。我J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种田都要有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没有收获的。妈妈接着说,你们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是辜(顾)不过来的啊!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妈妈说是啊!那我俩(两)个弟弟呢?妈妈J说你俩(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J问妈妈为什么男孩儿能念书,女孩儿J不能念书呢?妈妈J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J会明白。
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J像在学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
我想上学。妈妈,我不想回家。我想一直待在校园里那该多好啊!
五年级学生 马燕
2000年5月2日
[相关报道]
《马燕日记》:一个先苦后甜的出版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1月07日D07版)
何明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位西方读者想买一本莫言的书看,因为不太清楚具体书名,J按照作者名字在YMXwz搜索。花15.99美元买回来一看,作者却不是莫言,而是中国宁夏一个小姑娘马燕。这也难怪,英语SJ里把莫言(Moyan)D成马燕(Mayan)的人一定不少。这个读者没有大发雷霆,读WQ书后反而十分高兴,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幸运的错误”!
奇特的来历
宁夏西海固,1972年J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女孩,用稚嫩的肩头承受着贫困的压力,从小学四年级起J坚持不懈地写日记,将自己对上学的渴望、对辍学的担心都写到了日记中,到小学毕业时已经攒了6本,其中3本还被粗心的父亲卷烟抽了。这个女孩J是马燕。
随着法文版热销,荷兰文版、西班牙文版、英文版等相继推出。荷兰文版名叫《一个中国女孩的日记》,JT能在荷兰58家各类图书馆中找到这本书,这在国土面积不大的荷兰,传播范围已经十分广泛了。英文版《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女学生的日常生活》,2004出版后2005年再版,HP如潮。
笔者依据SJ图书馆联机书目(OCLC)的检索,截至2013年底, 《马燕日记》的文种版本已经超过20个,其中影响Z广泛的D属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2005年推出的美国版《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女孩子的挣扎和期望》。据媒体报道,该书在美国销售近100万册。OCLC数据显示,全美2000多家图书馆收藏了《马燕日记》,比例超过了OCLC图书馆总数的10%,而且80%以上是美国初中、高中图书馆。
《马燕日记》连续几年成为西方舆论界持续关注的重大事件。笔者注意到,在一贯以批评和谴责态度对待中国的西方主流媒体笔下,《马燕日记》是少有的获得正面评价的图书之一。西方读者和主流媒体对马燕这个中国女孩子积J向上的精神的阐发,远远超过了对书中中国西北地区贫穷生活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坚守,对于西方优越物质生活环境中的青少年具有生动的教育价值,因此主流媒体超乎寻常地鼓励和号召更多的西方青少年读这本书。
2004年3月24日,《纽约时报》刊发了署名埃伦·莱丁的《一个中国女孩日记成为农村脱贫的桥梁》,介绍《马燕日记》的前因后果,还感谢这本日记的出版帮助马燕一家摆脱了贫穷的生活,还帮助了那么多中国青少年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2005年6月12日,《华盛顿邮报》刊发了署名伊丽莎白·沃德的文章,题为《致年轻的读者》,号召读者不要过多责问中国致力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教育的投入、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富巨大差距,不要停留在议论、评价上面,而是期望更多的成人、孩子们阅读这本小书,并有所行动。
中华文化的SJ价值
无疑,这是一个成功感动了西方SJ的中国故事。笔者认真梳理了这本书的书评、读后感,发现《马燕日记》获得认可Z多的,是书中充盈的积J向上的力量、顽强的奋斗精神,马燕成为西方发达社会那些身处优越教育环境却沉湎在网络、游戏等青少年励志学习的中国榜样。
名为Becky的读者于2005年
- 凤凰新华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