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新版历史的温度1-4+历史的温度5-7(套装7册)
定价: 473.0
作者: 张玮,张玮,张玮,张玮,张玮,张玮,张玮(网名馒头大师)
ISBN: 9787521723724
《历史的温度5》
究院马勇教授,公众号大V六神磊磊、二混子、张伟、徐达内等* 众多专家学者和KOL也都认可荐,包括复旦大学博导严锋教授、社科院研 校。 版之后获得过诸多奖项,也被中学历史老师、语文老师甚至体育老师等,荐给学* 读者群广泛,适合打发时间,也适合学生增长见闻、储备知识,前面四本出 有见识的人。* 全书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读完可以多一些典故,涨一些知识,变成有趣、 了解的人物和事件,满足普通读者对于历史的好奇心。* 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讲述我们所不 文笔客观、有温度,感动很多读者。* 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写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且作者* 百万级历史大众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第5本。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张玮《历史的温度》系列正版均为裸脊锁线装,胶装都是盗版,请认准正版购买。
裸脊锁线装帧(封面和内里不黏在一起,详见产品详情图),翻开能摊平,阅读更流畅,比胶装更牢固,内文双色印刷。
狂儒和翰林,是否也面临彷徨和抉择?高管或高知,何曾能逃离人性诱惑?当皇帝,做帝师,是进是退?抛头颅,洒热血,是战是降?这是曾摆在众多历史人物面前的抉择,也是当下我们时常面临的选择,总有几次,我们会站在十字路口,面临抉择。我们读史,当感受其矛盾、纠结,去解读,去借鉴。
大众历史科普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第6本,喜闻乐见的故事写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落笔客观、有温度。
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讲述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饱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读完可以多一些典故,长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复旦大学博导严锋教授、社科院研究院马勇教授、六神磊磊、二混子、张伟、徐达内等荐阅读。
《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
1.高颜值、有内涵的大众历史科普畅销书《历史的温度》系列第7部,以温暖笔触与读者共同回顾历史上的告别与落幕。
2. 收录35个故事,既关注过往也追忆青春,既送别黯淡也迎接希望,共同找回枯燥历史背后的丰富细节,感受时代的变迁与浪涌。
3.细腻文字结合冷静视角,让故事有知识也有看点,有典故更有温度,适合大小朋友读懂过去,活好当下,坦面未来。
4.延续前作装帧特色,采用颜色柔和的本白纸张,配合裸脊锁线装订,可轻松摊平阅读,好读也防伪。
《历史的温度》
张玮《历史的温度》系列正版均为裸脊锁线装,胶装都是盗版,请认准正版购买。
裸脊锁线装帧(封面和内里不黏在一起,详见产品详情图),翻开能摊平,阅读更流畅,比胶装更牢固,内文双色印刷。
历史书上的某个名字、某段话,它们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大众历史科普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喜闻乐见的故事写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落笔客观、有温度。
脱离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讲述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饱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读完可以多一些典故,长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复旦大学博导严锋教授、社科院研究院马勇教授、六神磊磊、二混子、张伟、徐达内等荐阅读。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畅销百万册的大众历史科普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第2本,喜闻乐见的故事写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落笔客观、有温度。
脱离常规的历史的宏大叙事,走向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讲述我们所不了解的人物和事件。
饱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读完可以多一些典故,涨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历史的温度3》
百万级大众畅销历史科普作品《历史的温度》系列第三本
裸脊锁线装帧(封面和内里不黏在一起,详见封面图),能翻开摊平,比胶装更牢固,内文双色印刷。
从宏大的叙事,走向历史的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当历史风起云涌,风云人物又如何改变时代,或被时代改变?
一个个历史小故事,讲述课本之外的过去时光,读完多一些典故,涨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亦庄亦谐的文字,丰富的历史知识,活色生香的历史故事,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还原历史应有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系列,六神磊磊、罗振宇、马勇、徐达内、严锋、张伟等荐。
《历史的温度4》
长销百万册的历史大众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第四本。
那年,中国为什么只派一个人参加林克运动会?清末为何那么多留学生扎堆去日本?那些从月球回来的宇航员,都怎么样了?
从宏大的叙事,走向历史的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当历史风起云涌,风云人物又如何改变时代,或被时代改变?当梦想,从内心密友变为外来陌客,它的敲门,你听到了吗?
一个个历史小故事,讲述课本之外的过去时光,读完多一些典故,涨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亦庄亦谐的文字,丰富的历史知识,活色生香的历史故事,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还原历史应有的温度。
六神磊磊、罗振宇、马勇、徐达内、严锋、张伟荐
《历史的温度5》
本书是《历史的温度》系列的第5本,以博弈为主线。
张玮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这也是前四本始终受到读者欢迎和好评的原因。
第五本以博弈为主题,国家与国家之间、政客与政客之间、个人与时代之间,甚至是人与自然(疫情),都有种种较量、对抗和抗争。翻看历史的长卷,回顾这一个个故事,以及故事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你会发现,历史的转折,往往在于这些博弈与平衡。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正在发生的事,很快会成为历史。已经成为历史的事,往往会出现在未来。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风云际会的舞台上,为何能一直做到言行合一?辜鸿铭,一代“狂儒”,又有过怎样的挣扎和矛盾?……
总有几次,我们会站在十字路口,或面对未有之巨变,是向左还是向右,是向前还是向后?这是曾摆在辜鸿铭、蔡元培等人面前的抉择,也是当下我们时常面临的选择。
面对真实世界,你怎么选择你所能相信的?是否还有潜在水面之下没显露的事实?如果你透过一些表象触及内核,你会发现,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之所以会发生,依然与个人的选择有关,与人性有关:贪婪、恐惧、孤独、虚荣、自私、迷茫……性格决定命运,人性决定选择。
历史没有如果,不能假设,当他们站在十字路口,做出抉择时,影响的可能就是他们之后的整个人生,甚至历史。而后人读史,当感受其矛盾、纠结,去解读,去借鉴。
张玮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字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性情。他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如在眼前生动再现。
《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
清朝后一个皇太后离世后为何被说成“女中尧舜”?“上海滩三巨头”中成名早的黄金荣为何潦草而去?当年靡全国的《灌篮高手》,故事真的止步于“全国大赛”吗?当年职场精英的标配微软MSN,为何没能扛过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时间从不停留,盛筵将结束,至交终有一别,帷幕注定降下,时代总会更迭。面对无法回避的退隐、告别和离席,该踉跄逃离,还是体面作别?
当时间的潮水涨落,有太多细节消失其间,引人遐想,也令人嗟叹。而张玮将这些故事、这些人物,从历史中打捞出来,用一如往昔的平静口吻与细腻文字,让风干的历史变得鲜活,让陌生的名字重新丰满,让每一次告别,都留下色彩与温度。
《历史的温度》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馒头师张玮作品,大众科普历史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第二本。
你真的知道“土肥圆”吗?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还是人?抗战期间,整个国家只剩两架轰炸机了,为什么还是要轰炸日本?《后一课》究竟有没有骗人?真实的潜伏,究竟是什么样?……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甚至一张图,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是人,就有正反面,就有优缺点。张玮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结合当时客观的环境,设身处地去看待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带入立场,或者用“上帝视角”来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
看起来枯燥的历史,其实活色生香,带着故事,带着血肉,带着彷徨,带着信念。
历史,有真实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3》
百万级大众畅销历史科普作品《历史的温度》系列第三本。
脱离宏大叙事,讲述历史的细节,有趣有料有故事。
坚守气节、自诩为“海上苏武”的叶名琛,为何终还是背了“千古骂名”?严复的人生,因何终拐了个弯?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他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
叶名琛、丁汝昌、沈荩、张作霖、黎元洪、严复、拉贝、丘吉尔、达·芬奇、格瓦拉……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
在张玮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历史,或者被历史改变着。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作者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去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看起来枯燥的历史,带着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闪光、它的信念,展现真实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4》
徐霞客、麦哲伦、容闳、张伯苓、刘长春、马拉、陈公博、伊藤博文……不管是这些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的人,还是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普通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梦想。只是,如果把时间轴拉到足够长,大多数人的信念和梦想都随时间而湮灭了。留在史书上的那些人,有的是因为历尽艰辛,坚持的信念终成真,而有些人所谓的“信念”本身就是个妄念,终不光是撞了南墙,甚至还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翻看历史的长卷,回顾这一个个故事,以及故事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你会发现,人生的转折,有时真的只在一念之间,不管这些“念”,是信念还是妄念,是文念还是情念。
每个历史人物或者事件,背后都曾有不为人熟知的故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故事告诉你。在张玮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历史被还原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之中,有热血,有残酷,有真实,当然,也有温度。
而我们作为看客,会发现,历史或许从未远去。
《历史的温度5》
序
一部分 筹码的较量
1930年,美国发动的那场贸易战
开罗会议:“四大强国”的幕后博弈
再聚德黑兰:“三巨头” 的台前与幕后
一颗原子弹爆炸背后的四个人
1973年,人类世界重新认识石油
三个东亚国家,三天,一场政变
长崎事件:大清对日外交的后荣光
《排华法案》:一部应让美国人至今羞愧的法案
麦卡锡主义:一个从未远去的幽灵
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
那一年,中国在联合国连投16轮反对票
第二部分 炮火的怒吼
帝国的覆灭:600万人为何会被168个侵略者摧垮?
日俄战争,一场中国土地上的权力游戏
美墨战争:一场“老大”对“老二” 发动的掠食战
弩炮悲歌:昔日盟友之间的残忍对杀
帝国斜阳: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战争
争霸亚洲:400多年前那场中日之战
1598年,中朝日决战露梁海
决战料罗湾:中西文明的海上大搏杀
1949,炮轰“紫石英”
科威特战争:“敝国虽小,硬骨头还是有两根的”
第三部分 个人的抉择
县令之死
中国后一个状元
朝鲜后一个国王
“民国一奇人”和他的“朋友圈”
山高水长,勿忘陈嘉庚
“国士”邓稼先
那个叫余纯顺的上海人
拉瓦锡之死
贝当:62岁的“民族英雄”,84岁的“卖国贼”
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成功与悲剧
奥黛丽·赫本:天使的侧面
第四部分 自然的抗争
1910年,那场在东北暴发的鼠疫
死神狂欢:1918年大流感
天花的灭绝之路
他不是药神,但他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附 录 读者评论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自序
站在十字路口
辜鸿铭:“末代狂儒”的矛盾与孤独
蔡元培:一生请辞,一世楷模
“六君子”之死
曹锟这个人
中国动画功成日,勿忘万籁鸣
稻米飘香,勿忘袁隆平
真实的“一休哥”:癫狂一世,风流一生
他究竟做了什么,会被称为“上危险的间谍”?
潜入水面之下
辛卯科场案:一桩让皇帝都头疼的“高考”舞弊案
权力的游戏:一次“性贿赂”引发的政坛大乱斗
斩杀安德海:晚清宫廷的一场暗斗
东芝事件:当年美国是如何强行“敲打”日本的
麦凯恩:幽灵的复仇
利库路特事件:日本战后一大腐败案的台前幕后
流血的分割线: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么分家的?
面对真实世界
中国曾经有一种神奇的货币,叫“金圆券”
荒诞与真实:1938年,火星人“入侵”美国
“人民圣殿教”:从“世外桃源”到集体自杀
地铁里的杀人毒气:邪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世纪审判:一桩“铁证如山”的凶杀案,为何能翻盘?
作为医生,他为何成了世界一连环杀手……
罗斯威尔事件:人类到底有没有发现外星人? 3
处在剧变前夜
庄士敦:紫禁城里的洋“帝师”
黑船事件:让日本人心情复杂的“蛮夷入侵”
曾经是“亚洲一”的北洋水师,
.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那个不远万里去送死的倒霉皇帝
置身血肉战场
平型关伏击战的背后
宝山保卫战:另一个关于“六佰”的故事
1943,血战常德
1944,血战腾冲
红场1941:漫天飞雪中的悲壮阅兵
同在五环之下
萨马兰奇:挽救了运的老人
柏林1936:一届“无例”的运
1964,日本豪赌奥运
从射活鸽到霹雳舞:运项目增减背后的博弈
附录 读者评论
《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
一部分:告别舞台
中国后一个皇太后
亨利·卢斯:曾经“美国有权力的七个人之一”
李小龙:戏刚开场,斯人已逝
朱建华:一个同样被“期待”压垮的天才
黄金荣:大佬的末日迷途
天才与疯子之间,隔着一道“美丽心灵”
第二部分:大厦将倾
“幼王”之死
“刺马”:轰动晚清的一奇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晚清官场的一场“蝴蝶效应”
1900年,逃离紫禁城
那一年,长沙烈火焚城
1946,上海滩大选美
第三部分:时代之变
“功德林”的那些战犯
东京审判:当年判那些战犯死刑,究竟有多难?
开国一刀:枪毙刘青山、张子善
基辛格的那次“秘密访华”
那些少年班的“神童”
禹作敏:一个“能人”的翻车
第四部分:逝水年华
这个男人,曾经燃烧一代人的小宇宙
他画的不是篮球,而是一代人的热血和青春
这部火爆全国的动画片,为什么只拍了5集?
当初的“人间大炮”,你还记得如何发射吗?
曾经有一个聊天工具,叫MSN
第五部分:浩劫之下
永不返航的“古斯特洛夫”号
1948年,无法抵达终点的江亚轮
“库尔斯克号”悲歌
特内里费空难:人类上惨痛的一场空难
两架飞机相撞,概率究竟有多大?
“幽灵航班”:太阳神航空522号
安第斯山空难:他们是英雄还是魔鬼?
第六部分:身后之名
罗兰夫人之死
“第六天魔王”之死
真实白求恩:从浪子到楷模
“隐形”国士,勿忘汤飞凡
袁枚:人生一大幸事,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附录:读者评论
《历史的温度》
荐序 严锋
自序
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
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
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
爱迪生的侧面
女生的美貌与智慧,真的能够并存吗
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
做一个“新时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来换?
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
民国一个享受国葬的人
他没有军衔,但人人称他“将军”
为什么他没打过一场仗,却是陆军上将?
“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
“戴板”之死
“暗杀大王”的终宿命
“上海皇帝”的正面与反面
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
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
珍妃为什么须死
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
怎样一种体验?
逸闻篇 往事并不如烟
45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再回月球?
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
“世纪之骗”背后的兴奋剂黑历史
上黑暗的一届运
孙杨为什么会被别人质疑“服药”?
“让球”阴影下的“小山智丽事件”
一根香烟点燃的革命
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
“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
“二战”期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批日本人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国往事”
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背后
这群四川人,不该被遗忘
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
一座被死守的仓库
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
血战台儿庄
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
后记
附录 读者评论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自序 V
人物 不应让历史睡去
聂耳之死 003
“土肥圆”和“土肥原” 017
东条英机之死 028
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潜伏” 044
孙殿英的“盗墓笔记” 056
一张照片引发的自杀 069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究竟过时了吗? 073
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还是人? 091
张灵甫之死 105
一位孤悬东北的土匪将军 126
张勋这个人 137
或许我们长大后,才能读懂他的童话 150
鲁迅背后的两位女性 161
他是个医生,却夺走了40万人的生命 174
逸闻 历史是漫长的征途
《后一课》到底有没有骗人? 189
他以500公里时速撞向地球,后时刻说了什么? 200
中国人接受“裸体艺术”,到底有多难? 214
一场轰动中外的大劫案 226
明明是刻骨铭心的仇恨,
?但日本战后为什么会感激美国人? 244
一九四九, 百万黄金大挪移 256
当年,到底有多少故宫文物被运往台湾? 267
24年前的今天,人类文明留下了黑暗的一页 280
55年前,人类差点灭绝 292
一场神秘的超级大爆炸 308
信念 道阻且长,而终点可期
只剩两架轰炸机了,但还是要轰炸日本…… 319
1942年,15架美国轰炸机在中国迫降…… 332
有一种撤退,叫敦刻尔克 349
敦刻尔克撤退之后,英国人干什么去了? 369
一个公务员给全人类留下的数学难题 386
直到坐上电椅,这对夫妇依旧表示自己清白…… 395
五环 体育能否超越政治
拳王阿里:体育是否能超越政治? 411
一个34岁就做到正部级官员的运动员 424
世界冠军之死 442
这届运,全世界近一半国家不愿参加…… 455
没错!就是他“承包”了一届运! 467
24年前的那个“北京一夜” 481
《历史的温度3》
上篇 大变局时代
他坚守气节客死他乡,却为何还是背了“千古骂名”? 003
是非成败丁汝昌 015
末日孤舰“海圻”号:大清帝国的后荣光 029
提督的决择:是死,是死,还是死? 044
中国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055
一个皇帝的“过山车之旅” 064
双面张作霖 075
他当过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你却未了解他 092
严复的人生,为何终会拐个弯? 105
“名士”于右任 118
曾拥有诸多“一”,但她未被人记得 131
中篇 以国家之名
上海1937:一寸山河一寸血 143
1937,南京城里的纳粹旗 166
猎杀山本五十六 178
丘吉尔的另一面 195
“偷袭珍珠港”之后…… 213
1944,刺杀希特勒 225
纳粹德国其实“投降了两次”,你知道吗? 239
日本为什么会挨第二颗原子弹? 250
刺杀汪精卫 258
料得年年断肠处,不敢忆,长津湖 268
一个传奇女间谍的“七重面纱” 288
格格出身的女间谍 294
下篇 人性的抉择
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 309
切·格瓦拉:一个符号化偶像背后的真实故事 330
人神之间吴清源 345
梵高之死 362
能称“时尚女王”的人不多,她算一个 377
一位女明星的神秘死亡 391
中国人熟悉的那个欧洲公主,真的幸福吗? 398
戴安娜之死 415
俄罗斯方块:一款小游戏背后的隐秘故事 434
到底是谁发明了电话? 447
你知道当年在报纸登个广告有多难吗? 456
老祖宗考试作弊的那点儿事 466
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476
人类悲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背后的阴影 490
巨轮沉没的那一刻…… 510
逃离德黑兰 523
附 录 读者评论 534
《历史的温度4》
目录
自序
信念
中国海归一人:见证近代史的“活化石” 003
昔日少年今已强,勿忘张伯苓 015
清末日本留学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029
一次“简陋”的起义 039
悲壮黄花岗 048
棉湖战役:决定黄埔军校存亡的生死一战 060
日籍八路军:抗战期间的特殊群体 073
一个人的运 086
郭永怀:一位不应被历史遗忘的科学家 102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幕后较量 116
1991年,那场震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大辩论 127
残酷太空路:中国“长征三号乙”次发射失败幕后 139
执念
徐霞客:一个富二代的理想与实践 151
人类历史上次环球航行一周,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 161
海底两万里:不管你是否凝视,深渊总是在那里 171
“请问,你为什么要去攀登穆玛……” 183
加加林之死 198
那些从月球回来的宇航员们 212
“挑战者号”悲歌 223
18年前的今天,人类超声速旅行的梦想破碎…… 235
人类能不能扮演“上帝”? 246
文念
聊聊颜真卿,以及他的《祭侄文稿》 257
蒲松龄:贫穷从来不会限制你的想象 269
杀妻自尽的天才诗人: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但是…… 280
一个因写中国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298
这些著名的日本作家,为何终都选择自杀? 312
“文胆”之死 325
一幅名画背后的谋杀案 341
人生终会谢幕,侠客永不独行 355
妄念
陈公博: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365
一个自认“戴罪立功”的汉奸 379
一个“慷慨就义”的汉奸 393
从愤青到首相,这个日本人为何能改变整个东亚格局? 403
日本政坛年轻的自杀首相,到底做过些什么? 416
一场血腥又荒诞的兵变 430
大庆油田:日本人的“野望”与“残念” 446
妄念
1931年,皇帝陛下离婚了 461
日本“战国一美人”,到底有没有得到爱情? 474
这位日本历史上美的“平民皇后”,到底幸福吗? 484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 497
他左手江山,右手美人,后喜提“公爵”…… 511
附录 525
张玮(网名馒头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林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先后获得亚马逊中国 “2017年度新锐作家”、2020年度“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等不同奖项,作品也获得2019广东省中小学生“喜欢阅读的十大图书”等奖项。
张玮(网名馒头大 /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林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先后获得亚马逊中国 “2017年度新锐作家”、第六届“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等奖项,作品也获得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生“Z喜欢阅读的十大图书”等奖项。
张玮(网名馒头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林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曾获评亚马逊中国 “2017 年度新锐作家”,2018—2022 年连续获得“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奖项。其作品曾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喜爱阅读的十大图书”、全民阅读·全国书店之选活动“十佳人文社科作品”等奖项。
张玮(网名馒头大/ 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林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先后获得亚马逊中国 “2017年度新锐作家”、第六届“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等奖项,作品也获得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生“Z喜欢阅读的十大图书”等奖项。
张玮(网名馒头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林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
张玮(网名馒头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7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林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
张玮(网名馒头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有16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林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先后获得亚马逊中国 “2017年度新锐作家”、2020年度“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等不同奖项,作品也获得2019广东省中小学生“喜欢阅读的十大图书”等奖项。
《历史的温度5》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
《历史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历史的温度3》
《历史的温度4》
《历史的温度5》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
在一个狂奔的年代,我们有时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过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后重新出发。张玮把他在新媒体中热门的文章用传统的方式出版,也有这种冷却与回归的意义。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玮曾是一个优秀的体育记者,但聊起历史来也很吸引人。他有一支独特的“新闻笔”,不论多么久远的事情,说来总像是当下的故事,还带着温度。读着他的文字,会让人想到唐诗里的意境,天晚欲雪,围坐火炉,他手持一盏,眉飞色舞,正向你娓娓道来。
——六神磊磊(知名自媒体人)
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历史上也有很多人遇到过。所以我们读历史,不仅仅只是看他们的故事。张玮抓住历史上一个事件一个名字背后的东西,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把文字的东西场景化,把乏味的东西有趣化,你不仅得到知识,还得到见识。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历史的温度》
馒头师曾是一个优秀的体育记者,但聊起历史来也很吸引人。他有一支独特的“新闻笔”,不论多么久远的事情,说来总像是当下的故事,还带着温度。读着他的文字,会让人想到唐诗里的意境,天晚欲雪,围坐火炉,他手持一盏,眉飞色舞,正向你娓娓道来。
——六神磊磊
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历史上也有很多人遇到过。所以我们读历史,不仅仅只是看他们的故事。张玮抓住历史上一个事件一个名字背后的东西,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把文字的东西场景化,把乏味的东西有趣化,你不仅得到知识,还得到见识。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对他们的评价和分析,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就会想当然。张玮尽量客观地还原当时的情形,无论是对人物的分析,还是事件的细节描述,都力求公正中立。更可贵的是,他赋予了这些历史以情感,历史不再是教科书里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
——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研究员)
没有温度,历史不过教科书,即便已然雨打风吹去,故纸堆里终有冷暖几许。《历史的温度》赠人暖意。
——徐达内(新榜创始人)
在一个狂奔的年代,我们有时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过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后重新出发。张玮把他在新媒体中*热门的文章用*传统的方式出版,也有这种冷却与回归的意义。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一个男人的评价,我*推崇“深厚温柔”,这其实也是人们对深海的印象。用这句话评价馒头师和他的馒头说很恰当:他展现对历史的精通,以及基于历史对时代和人情世故的了然;同时他不挑拨不炫耀,展现出巨大的温柔力。
——张伟(新世相创始人)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历史的温度3》
《历史的温度4》
《历史的温度5》
在一个狂奔的年代,我们有时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过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后重新出发。张玮把他在新媒体中热门的文章用传统的方式出版,也有这种冷却与回归的意义。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馒头师曾是一个优秀的体育记者,但聊起历史来也很吸引人。他有一支独特的“新闻笔”,不论多么久远的事情,说来总像是当下的故事,还带着温度。读着他的文字,会让人想到唐诗里的意境,天晚欲雪,围坐火炉,他手持一盏,眉飞色舞,正向你娓娓道来。
——六神磊磊
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对他们的评价和分析,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就会想当然。张玮尽量客观地还原当时的情形,无论是对人物的分析,还是事件的细节描述,都力求公正中立。更可贵的是,他赋予了这些历史以情感,历史不再是教科书里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
——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研究员)
没有温度,历史不过教科书,即便已然雨打风吹去,故纸堆里终有冷暖几许。《历史的温度》赠人暖意。
——徐达内(新榜创始人)
对一个男人的评价,我推崇“深厚温柔”,这其实也是人们对深海的印象。用这句话评价馒头师和他的馒头说很恰当:他展现对历史的精通,以及基于历史对时代和人情世故的了然;同时他不挑拨不炫耀,展现出巨大的温柔力。
——张伟(新世相创始人)
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历史上也有很多人遇到过。所以我们读历史,不仅仅只是看他们的故事。张玮抓住历史上一个事件一个名字背后的东西,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把文字的东西场景化,把乏味的东西有趣化,你不仅得到知识,还得到见识。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自序
一转眼,居然已经是2020年的年末了。
过去这一年,感觉过得太快了,但转念一想,似乎又过得太慢了。
我想这背后的一大原因,是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变化,那些变化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
所以,当出版社和我一起商量这一册书的主题时,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词:博弈。
博弈和较量,其实是贯穿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
在谈判桌上,是筹码的较量;在谈判桌外,很可能就是炮火的怒吼。国家与国家之间有较量,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有博弈。即便是归结到某一个具体的人,包括你、我、他,也有“天人交战”:和自己的私欲,和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理想。
而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又一次清醒地认识到:
在这个星球上,所谓的“较量”和“博弈”,并不是只存在于人类彼此之间。虽然我们自封为“万物之灵长”,但在这个星球营造的自然生态中,还有大量我们已知和未知的生物,可以随时向我们发起挑战—有时候它们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可能会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残酷的战争。
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觉得,可能我们越需要读一些历史。
我曾经在不少线下签售的场合,和读者分享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的一条读者留言。
那是一位读理工科的大学生,很喜欢读历史,但寝室里其他同学都对历史没什么兴趣,甚至还揶揄他:“你看的这些东西,起因、经过、结果都已经讲得明明白白,读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有什么用吗?”
他问我,我也想了很久。本来想回答他很多,但后来想了想,还是只回答了他一句话:
“如果能够多读懂一些过去的故事,现在就可能会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然后会有一种更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不管回答得对不对,但这确实是我自己读历史的真实感受。
我们正身处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有时难免迷茫、彷徨乃至焦虑,或者,在喧嚣之中,感觉无法静心。而在这样的时候,多读一些历史,恐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年了,这是第五本《历史的温度》,有幸依旧有你们,有幸我们依旧为“历史”之缘而聚。
“为什么要读一些历史?”我把当初说给那位男生的话,归纳总结为十二个字:
“读懂过去,活好当下,坦面未来。”
感恩。
共勉。
一起前行。
2020年11月3日
于上海书房
开罗会议:“四大强国”的幕后博弈
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同盟几大巨头开过四次重要的会议,一个会议就是开罗会议,这场会议因为有中国的参加,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是,这场看似各方团结一致的会议幕后,其实还是有点故事的。
1
1943年11月,埃及开罗郊区的米娜宫酒店忽然戒备森严。
在这个远离欧洲战场、由英国控制的地区,驻扎了至少一个旅的英军,同时周边被安排了500门高射炮和密致的雷达网,还有8个24小时警戒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中队。
任何稍微有点嗅觉的人都知道,米娜宫酒店肯定要召开重要会议了。而且,以这样的排场来看,这很可能是一场有国家元首参加的会议。而在1943年这个时代背景下,和国家元首有关的会议,就是和二战有关的会议。
那么,1943年有怎样的时代背景呢?
这一年,在欧洲战场,经历了人间炼狱一般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苏联红军终于让德国遭遇到了自二战开始以来惨痛的一次失败。苏联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彻底站稳了脚跟,开始吹响反攻号角。而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则再一次习惯性崩盘,墨索里尼被捕,政府宣告投降。
斯大林格勒战役堪称人类近代上血腥的战役,苏德双方先后投入数百万兵力,双方伤亡人数合计也达到了200万(轴心国部队大约损失85万,苏联损失115万)
在北非战场,以英国为首的盟军在屡战屡败之后,终于在蒙哥马利的率领下一改颓势,开始让“沙漠之狐”隆美尔尝到失败的滋味。
在太平洋战场,凭借中途岛和瓜岛两场决定性战役的胜利,美国人也从日本的初打击中恢复了过来,凭借国内近乎“开挂”的生产能力,开始在辽阔的太平洋海面上推进战略反攻。
在中国战场,尽管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还是处于劣势,但毕竟“用空间换时间”的战术已经显出成效,日军的大部分陆军主力被牢牢拖住,被迫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开始在华北战场频频发起进攻,导致侵华日军在整个中国战场上都很难拥有一个所谓的“稳固后方”。
总的来说,1943年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言,是一个已见曙光的年份。在经历了法西斯阵营几个疯子国家前几年疾风骤雨般的一顿乱棍之后,反法西斯同盟扛住了打,并且已经越来越坚定一个判断:这场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取胜其实只是时间问题了。
既然如此,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就被提上了案头:该坐下来开个会了。
埃及开罗的米娜宫酒店就是这场会议的召开地点。虽然来参加会议的主要只有三个人,但之所以戒备森严,是因为这三个人是:
美国的总统罗斯福,英国的首相丘吉尔,中国的委员长蒋介石。
开罗的米娜宫酒店,离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都很近
2
先来说说一个没来参加会议的国家:苏联。
按照会议发起者罗斯福的初衷,应该是美、英、苏、中四个国家一起在开罗碰面会谈的。而苏联作为欧洲战场对抗德国的头等主力,也完全有资格来参加这场会议。
但是斯大林不愿意。
斯大林不愿意的原因,分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方面来说,当时苏联和日本还有个《苏日中立条约》没有撕破。在西边被德国一顿暴捶之后,斯大林无法承受东边再和日本翻脸进行两线作战的局面。所以如果去开罗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有引起日本反感的可能,那斯大林肯定不愿冒这个风险—“我们和中国没有共同的敌人”。
而从主观方面来说,斯大林也不喜欢蒋介石。事实上,在英美初对日本妥协的背景下,苏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早期是实打实地支援中国抗日的,提供了大量的军备和贷款。但由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苏联和蒋介石政府的关系变得敏感。自1942年开始,国民党政府开始频频出现反苏的行为,尤其是在新疆地区,这让斯大林非常恼火。
当然,斯大林不喜欢蒋介石,蒋介石其实也讨厌斯大林。
早在1943年6月,当罗斯福把四国元首会面的构想告诉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就让宋子文当面向罗斯福提出:“苏联和日本在未公开决裂以前,蒋介石参加会晤是否将使斯大林感觉不便?”蒋介石这是说的客气话,说自己不便参加,但其实是不希望见到斯大林。
蒋介石讨厌斯大林的主要原因,也是由《苏日中立条约》而起。因为在这个条约里,苏联是承认 “伪满洲国”的,对换条件是日本承认外蒙古独立—这都是拿中国的利益在做交易。再加上苏联在抗战期间频频抗议国民党军队攻击共产党军队,这也让蒋介石非常不爽。
当然,斯大林的内心也存在一条“鄙视链”:他从心底不认同中国是一个可以和苏联、美国平起平坐的“强国”—其实他认为已经被打残的英国也就凭着祖上的基业勉强够资格而已。1943年10月,美、英、苏三国发表《莫斯科宣言》,在罗斯福的强烈要求下,斯大林勉强同意把中国政府也列入,但内心对中国列席“四大强国”还是很抵触的。
所以,尽管罗斯福几次劝说,但斯大林始终不愿意来参加开罗会议。一开始他还同意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列席会议,后来干脆人都不派了,提出苏、美、英三国要再单独开一个会议,且不允许中国派人参加。
所以,这才有了两天之后的另一场著名会议—德黑兰会议。
3
再来说说一个颇有怨气的国家:英国。
作为一个需要美国输血才能战斗下去的国家,丘吉尔是迫切希望能与罗斯福进行会面的,为此他愿意接受中国也来参加会议—他虽然无比讨厌斯大林,但在“中国不配称强国”这一点上两人观点完全一致。
所以,在英方提供的开罗会议日程上,一开始完全没有关于中国提案的内容。
但在开罗会议开幕后,丘吉尔却开始抱怨这场会议似乎成了“美中会晤”。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关于中国的那些冗长、复杂和琐碎的情况,严重地打乱了英美参谋长们的会谈。??中国事务在开罗会议上不是后,而是先得到了讨论。”
虽然此时英国的国力已经不能让丘吉尔喊出“英国优先”的口号,但“让英国重新伟大”这个信念还是一直萦绕在倔强的丘吉尔心头。为此,在整个开罗会议期间,丘吉尔其实一直在和蒋介石“暗撕”。
双方撕的一个问题就是香港问题。
按照蒋介石的设想,开罗会议是解决香港问题的一个时机,因为香港本来就是英国用不平等条约掳过去的,现在被日军占领,等打败日军之后理应回归中国。
蒋介石为此求助罗斯福,希望他主持公道。深知丘吉尔性格的罗斯福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中国政府先收回香港和九龙,随后宣布其为全球自由港。蒋介石对此方案表示同意。
但罗斯福将这个想法告诉丘吉尔之后,却遭到断然拒绝。丘吉尔不仅不肯放弃香港,还不想放弃在西藏的利益,他明确告诉罗斯福:“如果不通过战争,就别想从大英帝国手中夺走任何东西!”
结果这就导致蒋介石和丘吉尔在11月26日的会议上发生了分歧:丘吉尔声称香港是英国按照条约拿来的,日军从英国人手中夺走,理应归还英国。而蒋介石坚称那个条约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两边都不愿得罪的罗斯福只能打圆场,终香港问题不了了之,在开罗会议上再也没被提起。
双方撕的第二个问题是反攻缅甸的问题。
缅甸一直是英国传统的殖民势力范围,虽然落入日军之手,但丘吉尔从心底反感中国尤其美国插手,以免战后英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受损。更何况,丘吉尔此时的大诉求是美军能够配合登陆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远东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靠后的。
但蒋介石非常希望能够反攻缅北,因为中国有恢复大陆交通补给线的需求。不过在中国远征军一次出征缅甸的过程中,英军各种堪称耻辱的“甩锅式配合”造成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蒋介石不愿意中国军队在没有英美海陆空配合的情况下孤军奋战。
但丘吉尔一直死不松口,甚至提出:“如果中国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够资格的强国,就应该独立出兵收复缅北。”
为此,罗斯福只能再打圆场,私下承诺蒋介石:愿意在1944年3月从孟加拉湾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帮助中国军队南北夹击,收复缅甸。
但这个承诺后来在丘吉尔的扯皮和阻挠下,后也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4
现在轮到说说不断打圆场的美国了。
作为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阵营大的“输血基地”,美国确实有资格来召开并主持这次开罗会议。而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一方面在消灭法西斯阵营这一共同目标上与英、苏、中有共同诉求,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巧妙平衡关系,稳固美国的利益。
这也体现在他对中国的态度上。
事实上,中国能被提升到“四大强国”的高度,美国确实功劳不小。但罗斯福这么做,也有自己的道理。
首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对于美国而言意义重大。
在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自己独力抵抗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几年,中国战场一直死死拖住日本80%以上的陆军,1938年时这个比例高达94%。即便是太平洋战争爆发那一年,中国还拖住了69%的日本陆军。当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展开血腥的夺岛战时,日本始终有110万左右的陆军陷于中国战场,这一数目超过了当时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兵力总和—可想而知,如果这批陆军完全到太平洋诸岛增援,罗斯福该有多头疼。
瓜岛战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一场艰苦的夺岛战,日军伤亡2.5万人,但美军也付出了伤亡6 000人的代价
其次,在苏联已经对德国转入战略反攻的时候,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就比以前更加重要了。
尽管出于抗击共同敌人的需要,美国和苏联结成了联盟,但因为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双方都知道彼此做的只是“露水夫妻”。当时亚洲堪称“强国”的只有两个:日本和中国。在日本已经成为对手的情况下,美国如果希望在亚洲对抗苏联的势力影响,能倚靠的只有中国。所以,美国在各种场合都极力抬高中国的地位,因为只有自己的盟友地位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在今后帮助自己对抗苏联。
对于美国的这点用心,聪明如丘吉尔和斯大林,当然也了然于胸。英国人有求于美国尽快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所以只要保证他们在亚洲的利益不受到损害,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苏联人虽然看不上中国,但中国拖住日军也等于间接帮他们在对德战场上减轻压力,且当时苏联也依靠美国的援助,故斯大林也基本尊重罗斯福的意见。
所以,罗斯福其实是开罗会议上忙的人:一方面要安抚暴躁的丘吉尔,一方面也要鼓励郁闷的蒋介石。
由于中国和美国面临的是同一个敌人,所以在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事实上更倾向于拉拢蒋介石,可谓说尽好话,处处鼓励。
5
后,来说说中国。
尽管开罗会议实际上把中国上升到了和美英并肩的“强国”地位,但蒋介石一开始是不愿去参加的。
蒋介石不去参加的原因,首先是对自己的外交能力没有什么信心。他认为自己不善外交,所以一直尽量减少和欧美外交人员的接触,怕多说多错。
其次,蒋介石对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对几大强国的认识也被写到了日记中:“英国对华之遗弃、俄国对华之嫉妒……美国对我之藐视与强制……余之参加不过为其陪衬,多获得有名无实四头之一之虚荣,于实际毫无意义,故决计谢绝,不愿为人作嫁也。”
当然,蒋介石那“不为他人作嫁衣”的想法终改变,还是因为罗斯福。
一方面,罗斯福几次三番在国际场合抬高中国的地位,让蒋介石觉得美
- 三联生活周刊图书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