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选好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智选好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52.60
运费: ¥ 0.00-20.00
库存: 168 件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图0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图1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图2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图3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缩略图0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缩略图1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缩略图2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商品缩略图3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书号:9787549634101

定价:79.00

开本:32开

作者:王元崇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11

装帧:平装

页码:517

字数:430

编辑推荐

★理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应该从两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开始

贸易战、留学生、移民、种族歧视、朝鲜半岛问题……困扰今日中美关系的这些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它们都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清朝与美国的相遇。中美因贸易结缘,而今却要因贸易反目成仇,甚至彼此脱钩吗?美国针对特定国家移民的种族歧视法1882年“排华法案”,为何目标对准了中国?今日的朝鲜半岛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干涉东北亚的战略楔子,可谁又知道,美国进入朝鲜半岛竟然是中国从中牵线介绍的呢?

★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真相,颠覆对晚清、对美国的固有认知

教科书中呈现的历史,往往带着各种先入为主的现代观点,将过去简化为一两句盖棺定论。然而历史从不简单。为何中国会轻而易举地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才获得的权利统统授予美国人?清朝真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往来吗?为何中国首位派往外国的全权外交代表竟然会是个美国人?《中美相遇》以生动的叙述,还原200多年前真实的中美交往。回到历史发生的时代,认真检视每一个细节,我们会发现,很多我们自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其实与真实相去甚远。

★关注大事年表背后的个体故事,让历史回归人本身

历史终究是由人构成的。从珠江口民妇郭梁氏之死,到密西西比州没法上学的林家女孩,从努力适应新大陆生活的留美幼童,到大搞“夫人外交”的慈禧太后……中美关系,不只有波澜壮阔的战争与条约,更有无数活生生个体的一言一行。正是通过这些小故事、小人物,我们才更容易看清被大事件掩盖的历史本质,看清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命运之间复杂深刻的联系。

★以史为鉴,窥视中国走向发展、走向世界的曲折道路

从康乾盛世到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再度强大,中国在过去的200年里走出了一条无比曲折的道路。为了走向复兴,清朝发起了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等种种举措,却终于一败涂地。这些政策是否有可取之处,又为何失败?晚清的道路究竟错在哪里?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为何如此坎坷?为什么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地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逆转?

我们如何认识百余年前的晚清,也同样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眼下的中国。

内容简介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中美两国并不接壤,但自1784年以来却从未分开。从东印度公司贩茶至美,到广州民妇命丧珠江,从蒲安臣使团到幼童留美,从美国的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作者简介

王元崇,历史学家。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现于特拉华大学任副教授。专攻近世中国和东亚外交史,著有《再造帝国:满鲜关系,1616-1911》(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作品。

目录

1 |前言

甲篇

天朝与外藩:清代中国的世界秩序

015 |***章 清代中国的外交体系

043 |第二章 19 世纪中期中美的双双“中兴”

乙篇

灵魂与银子:“中国风”、茶叶与鸦片

063 |第三章 “中国风”与欧美的中国梦

088 |第四章 中国茶叶与美国灵魂

099 |第五章 到中国去!

115 |第六章 中国鸦片美国梦

丙篇

体制与体面:条约、好朋友和磕头

135 |第七章 郭梁氏之死

163 |第八章 朝觐与不许朝觐:中美《望厦条约》

的签订

191 |第九章 躲在角落里的美国

201 |第十章 跪还是不跪,这是一个问题

丁篇

以夷变夏:外交、出洋和留洋

221 |第十一章 “真正的朋友”:雇美国公使出任中国钦差

239 |第十二章 改变还是尊重中国:蒲安臣“勿扰她”演讲

255 |第十三章 千古壮举与百年遗恨:中国留美幼童项目及其失败

戊篇

金山之梦:在美华工和华裔

297 |第十四章 1882 年《排华法案》的前世今生

317 |第十五章 石泉惨案赔偿记

353 |第十六章 林家女孩:我们究竟是谁?

己篇

大门口的老熟人:******、条约和下午茶

373 |第十七章 中美朝鲜半岛恩怨录

411 |第十八章 老佛爷的夫人外交:慈禧太后与美国康格夫人

461 |结语:从***草到镂斐迪的中国国情报告

500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美国几乎所有在广州贸易的家族公司,都参与到了鸦片贸易中去,他们深知鸦片***的危害,也深知此种贸易要遭受巨大的伦理和道德上的挑战,但是在对美国本土的报告中,他们绝少提到***土生意。根据布莱德利的记载,罗伯特·本奈特·福布斯曾经是这样为自己从事鸦片生意辩护的:“(做鸦片生意的)包括那些我一直认为是各方面标杆的令人尊敬的贸易望族—珀金斯家族(即顾盛家族)、皮博迪家族、罗素家族以及洛家族。”罗伯特·福布斯的言外之意,即他和他的福布斯家族乃是择“善”而从之的,即便有错,这也不能怪他。

这几个美国家族,都是在他们的商业教父级人物伍秉鉴的扶植之下,通过在广州做生意特别是鸦片生意而发家致富的。伍秉鉴的中国投资,也通过他的这些美国代理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使这些代理人手中的资本迅速***。这些富商巨贾遂开始在美国做慈善事业,特别是教育、交通和***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例如,福布斯家族全力支持被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的孔子”和“美国文明之父”的超验主义创始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福布斯家族也投资了贝尔电话公司。洛家族鼎力推动全美女性教育并且资助建设图书馆和医院,而且出资建成了***条跨大西洋的电缆。

当年对华鸦片贸易赚取的高额利润,也支撑起了美国东部一系列大学的建设。据一些学者的调查,耶鲁大学的地盘大部分是罗素家族出资购买的,而且罗素家族也是耶鲁***的“骷髅会”的出资人。哥伦比亚大学现在***的用作办公场所的洛纪念楼,是1895年由洛的儿子出资建设的图书馆,一直到1934年新图书馆建成以前都是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主图书馆使用的。德拉诺在旗昌洋行的接班人约翰·克利夫·格林,是当时普林斯顿大学***大的个人捐助者,他捐献了大约200万美元,帮助普林斯顿大学建起了三座楼,而他的遗产则赠送给了纽约大学和纽约的医院。这些富商的名字现在也是新英格兰地区常见的街名。

这些用于美国社会很多方面的建设的资本的源头,可以说只有一个—对华鸦片贸易的高额利润。从这个角度,不客气地说,大清国难以计数的鸦片***鬼们,抽出了一个富强的、近代化的美国。这是一段何等悲哀的历史呀!

鸦片生意暴发户中的德拉诺,在19世纪30年代回到美国结婚后,又回到了广州,以二进宫的方式取得了巨额财富。1866年回国后,德拉诺开办了包括煤矿等在内的很多实业项目,成为美国巨富。他的小女儿萨拉·安·德拉诺于1880 年嫁给了远房表亲詹姆斯·罗斯福一世,并于两年后生下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年轻的罗斯福跟随外祖父德拉诺的时间很长,从外祖父那里得知了有关中国的知识,也正是日后他做了总统以后对下属们说的他是通过祖上了解中国的事情。1898年德拉诺逝世的时候,给自己的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分了一些遗产。罗斯福的母亲萨拉分到了133万8 000美元的遗产。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呢?根据学者的研究,1898 年的时候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年收入是650美元,而萨拉继承了将近140万美元。正是靠着这笔钱,萨拉帮着她***的儿子富兰克林·罗斯福垫付了孩子们的教育费、在纽约哈德逊河畔购置了家产,***重要的,是帮助她的爱子赢得了1932年的总统大选,把他送上了美国第32 任总统的宝座。这笔钱的源头,正是当年德拉诺在广州进行的鸦片贸易。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让顾盛、罗素、福布斯、德拉诺等这批美国商人奉为教父的中国巨富伍秉鉴。伍家在鸦片战争前后富可敌国,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很多商行虽然未必有伍家富裕,但也是一掷千金之家族。然而,伍秉鉴们并没有像顾盛、罗素、福布斯等家族那样去投资建设中国的人文教育、***卫生以及轮船机电等领域。伍秉鉴本***力支持了美国眼科医生伯驾在华的事业,却没有任何将这种欧美***技术扩展到全中国去的计划。当时的中国之教育,仍旧是科举之下的孔孟伦理和四书五经,中国***所像样的近代高等教育机构还是1898 年戊戌变法时成立的京师大学堂,而这所学堂在变法失败后没有被撤销也实在得益于慈禧太后本人的“恩典”。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日中国真正的失败,也在于未能出现同欧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商业精神和回馈社会造福民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中国即便有再多的伍秉鉴和类似的富商巨贾,又能如何呢?欧美的路,不见得就是中国一定要走和能走的路;但不管什么样的路,总得走好才能造福国家、社会和人民。

智选好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智选好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seec-media
SEEC智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