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如果一辈子只能读一本书,那我定要推荐你这套,可终生反复读,且每次读都受益无穷的神作。
曾国藩称它为先哲们的惊世之书,一生反复读,可解人生困惑。
洋洋洒洒300万字的它,毛主席竟用一辈子读了它17遍。
金庸多次精准预言局势,皆因它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这套书,他说这书让我了解中国的历史规律。
这本奇书便是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
但和《史记》不同的是,《史记》写尽了中国群星闪耀的高光时刻与历史传奇,《资治通鉴》则是一部“务实冷静的谋略之书”。
两代帝师张居正,甚至亲自注评《资治通鉴》,为万历皇帝讲解;
谋略过人的康熙大帝,也将这部书视作自己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一生中反复阅读揣摩。
由此可见,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历史书,宋神宗批此书为“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一语道破这套书的核心。
所以它的诞生就是为了皇帝打造的“治国教科书”,记录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计16个王朝的兴衰交替。
可是一部帝王之书,普通人看了有什么意义呢?
知乎网友敖让说:“资治通鉴是一本关于权谋的书,普通人看了一样会受益匪浅,千百年来,斗转星移,科技爆炸,唯一不变的是人性。看资治通鉴了解的就是人性。”
新知答主说张佳玮说,读《通鉴》的好处就是,始终以大局着眼。所以你很方便地,看得到同时代的一切。
这简直说到我心坎了,资治通鉴就是帮助我们洞察人性,看透人心的“处世宝典”。
给大家举个小小的例子。
《田忌赛马》大家都耳熟能详,田忌采纳孙膑的妙计,三局两胜,赢了齐王一千金。 一般的史书会告诉你田忌如何机智,但是司马光却告诉你田忌犯了大忌:目无王上又功高镇主。无论田忌是否有谋反之心,齐威王都必须搞掉田忌。 于是暗地里派邹忌陷害田忌,从而判他一个谋反罪。 后来历史记载,田忌为自证清白,一气之下,竟带领私家军队进攻临淄,要求齐王交出邹忌复仇,结果战败而逃。 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资治通鉴会告诉你,田忌才没有那么傻,他只是想利用这件事情坐实自己“谋反之罪”,以便逃亡楚国,算是交给楚王的投名状。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田忌在楚国可谓身价倍升,被楚王封为候。 而且田忌当初打的旗号是交出邹忌,而不是讨伐齐威王,对于田忌来说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果不其然,后来齐宣王即位后,召回国内官复原职。倘若田忌不懂人心,他如何能做到如此进退自如。 |
同样是叙述历史,资治通鉴将几段历史故事环环相扣,让你看到了洞察人性、读懂人心才能在行事上更有权谋,而不只是意气用事,注重眼前得失,如此教育意义可谓深远。
也许这正是《资治通鉴》能被历代帝王、伟人、有识之士视为枕边书的原因——
比起渲染传奇奋斗的英雄伟绩,它更尊重事实,更注重剖析历史的前因后果,也更能揭示历史当中不变的人性导致的成败定律。
每一个想要对自己生活有掌控的中国人,都要通读一遍《资治通鉴》。
从处世性情来说,千万人的生死荣辱,都被你一页页读过品过,你会更豁达。
从做事的决策力来说,当你看到几朝几代绵延数千年的兴衰成败,再回头审视个人命运和奋斗,你会更有远见和魄力。
从为人格局来说,当你通过历史滚滚车轮,冷观1362年的权谋诡谲,你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功名利禄。
只是对于大多数普罗大众来说,《资治通鉴》原著的文言文实在太晦涩难懂,让很多人心虽向往,然身不能至。
所以这一次,我几乎比较市面上所有的白话版本,精挑细选出这套以宋本为底本,全文无删减的《白话资治通鉴》给大家。
团队历时三年打磨,文白对照,通俗易懂,就像读小说一样精彩,让你毫无压力读透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处世宝典”。
从古至今,《资治通鉴》犹如神一般存在,甚至有人断言:“谋大事者,必读《资治通鉴》”。
作家冯唐说,如果只读一部书,他就选《资治通鉴》。
国学大师南怀瑾从小读古书,尤其钟爱《资治通鉴》,十三岁前就点阅过三次。
史学泰斗钱穆,称其为学史之人的必读之书。
为什么这么一部书,能让历代王侯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
因为里面有太多真实而震撼人心的的案例,让你无论是身居高职,还是只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终极答案。
比如,无论是作为企业家,还是普通人交朋友,都需要带眼识人。
《资治通鉴》里就有“识人五法”,教你识人辨人。
在战国时期,魏出现一位贤明的魏文侯,《资治通鉴》里说他“四方贤士多归之”,为什么有这么多贤士会归顺他?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因为他有贤士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
1 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的性情,则看他周围人的样子
2 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的眼光,则看他支配财富的方式
3 达视其所举:看一个人的品格,则看他得到举荐之人
4 窘视其所不为:看一个人的底线,则看他在人生低谷时仍守初心
5 贫视其所不取:看一个人的本质,则看他在贫贱时是否坚守品质
这个方法,对于现代人也有借鉴意义,它能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亲闲人、远小人,远离是非和灾祸,让人受益匪浅。
人在职场中,如何做领导喜欢的下属?
法正到荆州后,向刘备献计说:
“以将军的英明才干,做益州牧最合适不过了,正好刘璋的懦弱无能,又有张松在内响应,这样来取益州,简直易如反掌。”
刘备迟疑不决。
庞统对刘备分析说:
“荆州荒凉残破,人才已尽,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如今,益州的人口有一百万户,而且土地肥沃,财产丰富,是最适合做根据地,如果真得到益州作为资本,必可成大业!”
刘备担心道:
“现在曹操与我势同水火,曹严,我宽,曹凶暴,我仁慈,曹诡诈,我忠信,总与曹操相反,事情才能成功。如果现在因为贪图小利而对天下失去信义,怎么办?”
庞统说:
“天下大乱之时,本不是靠一种方法就能平定的。兼并弱小,进攻愚昧,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取得,再用合乎礼义的方法加以治理,这些行为都是古人所崇尚的。
刘备同意他的看法。
同样作为下属,提出相同的意见,庞统比法正的水平就是高明一点,既有和领导一致的目标,又有实际解决方法,才能深得领导青睐。
《资治通鉴》还是帝王的读心术手册,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对外传播,如有偷看,甚至会被流放。
这部书是如何读心的,让帝王如此讳莫如深?
如《资治通鉴魏纪》曰:“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口蜜腹剑的人,当面说好听的,背后使坏才让人难防。
《资治通鉴唐纪》曰:“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对着你发脾气的人不可怕,最怕笑里藏刀的小人。
《资治通鉴晋纪》曰:“币厚言甘,古人所谓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如此人心难测,都被司马光写透了,所以你哪怕读懂里面的十分之一的内容,都足以让你的眼界、格局远胜同龄人。
如今《资治通鉴》的祖本一不可得,本书以民国时期涵芬楼影印的宋刊本《资治通鉴》为原文底本进行翻译,内容是最贴合祖本的。
由谦德文化组织多位专家学者耗费多年精力完成,全书采用直译,个别地方意译,译文力求信、达、雅。
所有年份都注明了公元纪年,白话流畅,尤其适合作为《资治通鉴》的入门读物。
主编萧祥剑曾主持编辑过大量古籍今译图书,广受好评!如《文白对照群书治要》《文白对照史记》《文白对照纲鉴易知录》《群书治要续编》等。
此外,为了让读者快速了解每卷概要,对每一卷有更宏观的认识,这本书还添加了题解,读起来更能心领神会。
《白话资治通鉴》一年一年讲述历史的脉络,前后的因果关系,阅读起来更为轻松,我们可以像看小说一样读历史。
比如讲到拥庸碌卑劣者居上位,必会产生猜嫌,也必有权力威胁这一点,便巧用玄武门之变表达出来。
公元前624年至626年,这两年间唐王朝已统一全国。
太子李建成庸碌无为,齐王李元吉也依附着太子。而彼时,秦王李世民征伐杨文干、英勇退突厥、灭群雄平天下,功高盖主。
太子李建成深感威胁,便与齐王李元吉合谋陷害秦王李世民。
他们将李世民的亲信一个个拿下:尉迟恭一度被下狱,程知节(程咬金)被外放康州刺史,房玄龄杜如晦已被控制。
李元吉还把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和秦琼一起拿到自己麾下。
而就在这种绝境之下,李世民一举发动玄武门之变,手刃同胞。
*图源网络
此事件中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十分详细的时间轴,叙事简略、条理较淸晰、层次感分明,对于这段历史的大小事,一看心里便了然。
任何人都可以轻松有趣地读完,不仅能收获历史知识,更能懂得做人、处世、管理、谋略之道。
清代学者王鸣盛赞叹《资治通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看此书如观高手下棋,万里乾坤一盘棋,读透可通古博今。
这套《白话资治通鉴》一共有12册、294卷,一天通读一卷,一年不到便能将这其中的治国、治家、治身之道摸透,明善恶,鉴得失。
本书装帧精美,全黑封面展现出历史沉甸甸的厚重感,书背组合可现“白话资治通鉴”六字,不失为巧妙的安排。
无论是相赠友人、师长,亦或是自己收藏,不失为很好的选择。读完此书,当能开拓心胸,活得更加通透,更有分寸。
- 极物严选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有温度的生活,触手可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