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路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基路书店 微信认证
请家人们放心购书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负伤的治疗者当代牧养事工省思

28.00
运费: ¥ 7.00-20.00
库存: 3 件
商品已下架 收藏 / 分享
负伤的治疗者当代牧养事工省思 商品图0
负伤的治疗者当代牧养事工省思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顾名思义,《负伤的医治者》就是一个受过伤或者正受着伤的医治者。听起来有些费思量:一个自己都伤痕累累的人,怎么去医治别人呢?重点恰恰就在于此!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一个人若是没有经历过痛苦,又怎能很好地理解那些正处于痛苦中的人呢?一位医生若是没生过病,又怎能与病人感同身受呢?圣经上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1:4)


产品推荐语

用我们自己的伤口去服侍别人,羞耻的源头就变为了医治的源头,我们就成了负伤的治疗者。本书思想深刻却又充满盼望。它既是写给牧者的,也是写给所有信徒的。

 

团购推荐语

    本书适合教会牧者使用,更好地进行深度牧养;适合从事心灵关怀辅导的工作者们使用,能对辅导者与被辅导者都带去医治;本书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服侍身边的人,祝福这地。

 

标签或关键词

    深度牧养、医治辅导、心灵成长

这是一本给牧者的书,也是一本给所有信徒的书。


作为牧者,当你面对——

历史感断裂、意识形态碎片化、永生意识消解的一代人;

沉浸于内在自我、反抗一切权威和建制、用自杀和暴力寻求解脱的一代人;

既恐惧生存又恐惧死亡,游离在孤岛状态的一代人……

该如何给出信、望、爱?如何给出破碎中的医治?

 

作为信徒,你——

必须洞察这个时代科技昌明、信息爆炸、物质繁华后的荒寒真相;

必须退出人群,仰望天父,学习深度默观,学习内省独处;

必须进入人群,效法耶稣,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

必须勇于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能,软弱和伤痕……


作者简介

卢云 (1932-1996),原籍荷兰,享誉世界的作家、神学家、教授,当代灵修学大师。曾先后在圣母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心理学、灵修学。1986年,卢云放下世人艳羡的大学教职和学术研究,应“方舟团契” (L’Arche)之邀,加入加拿大“黎明之家”(Daybreak Community)服事智障人士,如同特蕾莎修女进入印度贫穷、受伤、软弱的人群中一样,直至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


著有《心灵爱语》《卢云的心灵面包》《浪子回头》《负伤的治疗者》《和平路上》《亚当:神的爱子》《最大的礼物》等四十多部著作。其作品文风优美,感情细腻,思想深邃,能从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和最弱小的人身上透视人生伟大及软弱层面所深藏的奥秘,深获读者喜爱。

    推荐序  时代之殇和牧者之伤 / 范学德


目    录

代序  负伤的治疗者

前言  四扇敞开的门

 

第一章

牧养之境:叩击混乱世界的寻觅

 

一、后现代人的困厄之境

    1.历史感的断裂

    2.意识形态的碎片化

    3.寻觅新的永生之道

二、后现代人的解救之道

    1.神秘之路

    2.革命之路

    3.福音之路

小结

 

第二章

牧养之民:洞察无根一代的眼眸

 

一、未来的一代

    1.内向的一代

    2.无父的一代

    3.仓皇失措的一代

二、未来的牧者

    1.自我敞开的牧者

    2.满怀怜悯的牧者

    3.默观的牧者

小结

 

第三章

牧养之道:为破碎绝望者守望

 

一、哈里森先生的处境

    1.非人性化的处境

    2.恐惧死亡

    3.恐惧生存

二、如何引领哈里森先生走向明天

    1.人性化的回应

    2.生命中的等待

    3.死亡中的等待

三、牧者之道

    1.真切的关爱

    2.坚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盼望

小结

 

第四章

牧养之心:在孤独负伤中为人疗伤

 

一、负伤的牧者

    1.个体的寂寞

    2.牧职的寂寞

二、医治的牧者

    1.殷勤款待与自省

    2.殷勤款待与群体

小结

 

跋  勇往直前

译后记 / 喻书琴

 

书摘

代序 负伤的治疗者

 

无人能免于受伤。

无论我们是伤在身体上、情感上、精神上或心灵上,我们都是受伤的人。我们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不是“我们当如何隐藏伤口”,而是“我们如何用自己的伤口去服侍别人”。当我们的伤口从羞耻的源头变为医治的源头时,我们就成了负伤的治疗者。

耶稣是负伤的治疗者。我们因他的鞭伤得医治。耶稣的受苦与死亡带来喜乐与生命;他的卑微带来尊荣;他被弃绝,却因此建立了爱的群体。作为耶稣的追随者,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创伤为别人带去医治。

 

(摘自《卢云的心灵面包》,卢云著)

 

后现代人的困厄之境

 

后现代人意味着,一个人不再天真地对科技抱有信心,反而痛苦地察觉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为人类缔造日新月异的生活方式,也能将人类带向自我毁灭的陷阱。且让我讲述一个古印度的传说,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后现代人的处境。

 

四位王子讨论该掌握什么专长,大家彼此商量:“让我们遍地访寻,习得一技之长。”他们就这样做出了决议,约定好将来何处相见之后,便各自踏上了不同的征途。

时光荏苒,四兄弟在约好的地方再度聚首,互相查问各自学有何成。第一位王子说:“我学会了一门技艺,只要有一块动物的骨头,我就可以在骨头上造出肌肉来。”第二位王子则说道:“只要那动物骨上有肉,我就知道怎样给它造出皮和毛来。”第三位王子继续说道:“只要那动物有肉、有皮,又有毛,我就可以给它造出四肢来。”第四位王子最后总结道:“只要那动物四肢健全,我就知道怎样赋予它生命气息。”

于是四兄弟便走进森林寻找骨头,好各显所长。无奈造化弄人,他们找到的竟是一块狮子骨头!可惜王子们毫不知情,依然准备摩拳擦掌、一展身手。第一位王子先在狮子骨头上造出肌肉,第二位王子给它添上皮和毛,第三位王子为它配上四肢,第四位王子赋予了它生命气息。然而,这头凶猛的野兽受造成形后立刻雄鬃一抖,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獠牙利爪,残酷无情地扑向它的创造者们,然后得意扬扬地消失在森林之中。

 

后现代人深知人类的创造能力中也潜藏着自毁能力。如今新式工业技术蓬勃发展,一小时的生产力抵得上以往的好几年时间的生产力;不过,他们同时意识到,这些工业技术也破坏了生态平衡,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及噪声污染正侵蚀着他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他们开汽车,看电视,但是对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技艺一无所知。他们看到周遭商品铺天盖地、琳琅满目,人活着不再只是为了吃饱喝足,所以他们渴望追寻人生的方向、意义和目标。他们置身其间,饱尝痛苦。他们知道在这个时代,人不单可以摧毁生命,还可以毁灭生命的再造形态;人不独可以摧毁个体,还可以毁灭全人类;人不但可以摧毁某个历史时期,还可以毁灭历史本身。对后现代人来说,未来已变成一个选择。

前现代人也许会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真正悖论,因为生命与死亡常常狭路相逢,人身处其中,有如脚踏一根容易折断的钢丝。不过,他们能以传统乐观的人生观来协调这份认知。然而,对后现代人而言,旧的洞见无法协调这份新的认知,传统建制也无法疏导,反而会从根本上加速瓦解人类现存的一切参考架构。对他们来说,困境不在于未来潜伏危机(诸如核子战争的危机),而是根本没有未来。年轻人不一定是后现代人,老年人也不一定是前现代人。这种区别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历史心理学家罗伯特·杰伊·利夫顿(Robert Jay Lifton)曾提出几个鞭辟入里的概念,以界定后现代人困境的本质。按他所言,后现代人有如下特征:1.历史感的断裂;2.意识形态的碎片化;3.寻觅新的永生之道。我们不妨参照这些特征来审视彼得的生命。

 

1.历史感的断裂

当彼得的父亲问他何时能完成学业,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女孩结婚时,当母亲仔细询问他有关告解、领圣餐、团契生活的情况时,他们都误以为,彼得对未来的期待,与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并无二致。可是,彼得觉得自己是“生存实验的终结者”,而不是放眼未来的开拓者。所以,父母所用的象征只对有着前现代思想形态的人管用,对他已失去同化及整合的能力。

我们称彼得的经验为“历史感的断裂”,那是一种关联性的断裂。这种关联性表明,人类对孕育他们的文化传统表征(包括家庭、思想体系、宗教、生老病死等人生经历)有一种深切的感同身受。但如果某人怀疑人类努力追寻的一切价值都是水月镜花,终归徒劳,那么,他为何还要结婚生子、求学立业呢?他为何还要发明新技术、构建新体制、发展新思想呢?

关键在于后现代人缺乏历史感,而历史感对富有创造性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后现代人觉得自己从历史中被抽离出来,唯有此地此在的那一刻是有意义的。对于后现代人而言,生活好似断弦之弓,无法射箭。在失序的状态中,他日渐麻木,既没有忧愁,也没有喜乐,而这本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生存感受。他感受到的只是冷漠和厌倦。只有当一个人深具历史责任感和未来担当感时,才会产生希望或失望等感受,可当他认为自己只是极其复杂的技术官僚体制下的牺牲品时,就会产生游离之感,从当下的这一刻游离到另一刻,于是人生就成为无数事件偶然随机的排列组合。

当我们疑惑,为什么传统基督教丧失了令后现代人生命更新的能力?这里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大多数教义都有一个前设性根基,即我们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部有意义且互相关联的完整历史。在我们的过往经历中,有着上帝的介入;在我们的现在经历中,有着上帝的同在;在我们的未来经历中,也将充满上帝更新的大能。但如果我们的历史感断裂,基督教宣讲的全部理论岂不如同对牛弹琴?

 

2.意识形态的碎片化

彼得的生活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的价值观转变太快。他曾经做过多年的神学生,过着严谨顺服的隐修生活,每日都望弥撒,参加好几个小时的团体祈祷,活跃于圣餐礼小组,极为热忱地研习各种属灵培训中的神学材料。

但当他离开神学院,前往某非基督教的大学求学后,寥寥数月,他已经彻底抛弃了自己昔日的生活方式,一声不吭地就停止了望弥撒,通宵达旦地与同伴们吃喝玩乐,与女友同居,所修的专业则完全与神学沾不上边。此外,他也很少再提及上帝或信仰等话题。

更不可思议的是,彼得对其过去的神学院经历完全没有任何抱怨,他甚至常常去拜访那些老朋友们,念念不忘自己曾经的敬虔生活。但他并不觉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冲突。两种经历都有其独特价值,各有各的优劣,为什么非得拘泥于一种活法呢?为什么只被一种价值观牵着鼻子走呢?为什么要用一种刻板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呢?

他觉得过去的经历没有什么好后悔的,现在的经历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未来的经历可能与过去和现在都截然不同,谁知道呢?一切都取决于你当时遇到的人、你当时经历的事、你当时所认定的思想和意愿而已。

那些如彼得一样的后现代人不再按某种既定意识形态生活,他们已经放弃那些整齐划一的意识形态,转而接受变幻无定、零散碎裂的意识形态。①我们的时代一个最显著的现象就是,人能广泛接纳多元甚至相互冲突的观念、传统、宗教信念和生活形式。

借助大众传媒,后现代人经受着那些最矛盾、最对立的人类经验的冲击。他们所受的冲击,不仅来自花天价做高端心脏移植手术来保命的富豪,也来自成千上万死于饥馑却得不到这个世界有力援助的难民;他们所受的冲击,不仅来自人类能够迅速抵达并遨游于外星球的辉煌,也来自人类无力终止这个地球上不义战争的悲哀;他们所受的冲击,不仅来自关于人权和基督教伦理等高端课题的研讨,也来自原始野蛮部落或打着文明解放旗号而实施的惨绝人寰的酷刑;他们所受的冲击,不仅来自人类非凡的创造力,诸如垦荒、植地、修堤、建坝等,也来自大自然可怕的破坏力,如地震、洪灾、飓风片刻间就能将人类所建的百年基业化为乌有。

现代人面对这种种冲击,如果试图在其中找出意义,就无法自我欺骗,因为任何一种单一的思想、理论或者意识形态都无法整合这些互相冲突的生存图景,更无法以某种统一的人生视角来统筹之。

“后现代文化影响下的极度流动性”要求后现代人能够越来越接纳这种瞬息万变的流动性,保持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心甘情愿也心平气和地生活在碎片化图景中,因为这似乎是对当下特定情境的最好回应。但颇为吊诡的是,当我们完全沉浸在周遭情境那种千变万化的即兴式印象时,反而会产生如醉如痴的兴奋之感,而非冷静之感。

后现代人不再相信有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相反,存在的即合理的,他们活在当下,也只为当下而活。他们的艺术是拼贴艺术,通过各式各样碎片的拼凑,形成一种有关当下的瞬间印象;他们的音乐是即兴音乐,通过不同作曲家曲目的合奏,传达某种新鲜刺激的瞬间感受;他们的人生是游戏人生,其思想和感情的表达需要他者的交流和他者的回应,但却不强求他人的认同。

这种支离破碎的意识形态,使后现代人不致变成狂热分子,为其信念献身,或者借其信念杀人。只要某种理念听起来不错,他们就愿意去体验,因而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不会觉得其他异质信念是一种威胁,反倒将之视为可以去挖掘的新思想资源,也借此机会去检验自己旧有的信念。他们也许会专心致志地聆听犹太拉比、伊斯兰阿訇、新教牧师、天主教神父的不同教诲,却不打算接受其中任何一种思想体系。不过,他们倒是乐意深入了解自己所经历的这些片面而零散的经验。

当后现代人觉得基督教信仰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时,就难免疑惑其真理性,难道非如此不可吗?对于许多人来说,基督教已经蜕变为一种意识形态。耶稣,这位被当时执政者迫害致死的犹太人,如今常常只被看作是一位文化英雄。按意识形态对抗论的观点,他是反抗集权主义、倡导自由民主的代言人。当基督教被简化为无所不包的意识形态时,后现代人难免会质疑,这种意识形态与他们的生命体验,有什么相关呢?

 

3.寻觅新的永生之道

彼得为何前来求助呢?他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要寻求什么,但是,心里总有某种无处不在的迷惘感。他缺乏统一的人生方向,也缺乏整全的自我,他会觉得自己是被禁锢于“当下”的囚犯,东摇西晃,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没有原则。

他仍在求学,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这样可以让自己不至于无所事事。不过,到了周末和假期,他多以睡觉、做爱、跟朋友闲扯、听音乐散心、天马行空地遐想来打发时间。没有什么要紧事是值得全力以赴的,没有理想,没有计划,没有激动人心的奋斗目标,没有刻不容缓的任务。彼得不会因着各种价值观的冲突而挣扎,没有沮丧,没有自杀倾向,也没有忧虑。他对任何事都不抱希望,却也不至于失望。

这种无能为力之感令他怀疑自己究竟怎么了,他发现,即使情欲得到满足,有过拥抱、接吻等性爱经验,仍然无法激发他开拓未来的锐气与斗志,他开始困惑起来,爱欲真的是让人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吗?为了激活人类的创造力,难道不需要找到某种超越人类有限性的道路吗?

或者,我们可以在彼得的人生中找到一些事件或经验,以了解他为何有这种厌世感。不过,若把彼得的无能为力看为后现代人的无能为力,倒是一语中的。后现代人已经丧失了创造力的源头,也就是丧失了永生意识。当他们不再相信死亡之上有复活,不再相信时空之外有永生,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欲望和做人的乐趣。所以,我觉得,彼得的困境,也正是寻觅新的永生之道的后现代人的困境。

利夫顿认为,后现代人的关键问题是他们的永生意识受到冲击。这种永生意识“代表人类某种普遍而又迫切的渴望,要借着生命的方方面面,维系一种超越时空的内在意识。通过这种意识,人会感受到自身是全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然而,对后现代人来说,传统的永生意识已失去了这种与人类命运共负一轭的能力。

许多人不想生孩子,不希望把孩子带到这个自我毁灭的世界,既然历史可能会走向终结,他们当然会失去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欲望。此外,为何要卖力谋生、辛苦劳作呢?一枚原子弹的爆炸也许瞬间就能将这一切灰飞烟灭!某种“万物有灵、生生不息”的自然不灭论能够教人按自然本性逍遥自得地活下去吗?“现世”已难得有任何信念,一套“来世”的信仰又怎能有效回应对永生之道的追寻呢?人只能以死前的生活来思想死后的生命,同样,假如当下的世界都不能给人任何指望,那么,人如何能够憧憬将来的新天新地呢?

没有任何一种永生的形式——或借着繁衍后代,或借着建功立业、回归自然,或借着升入天堂——可以帮助后现代人超越这种人类此在的有限性。所以,后现代人没法在地狱、炼狱、天堂、来世、复活、乐园和天国等象征中,找着个体经验的充分体认,这实在不足为怪。

基督教讲道和教导都基于一个前设性命题:人正迈向充满应许的新天地。他在现世的创造之工,正是他在来世的所见之景的预表。但对于一个认定世界正在走向自毁危机的后现代人来说,这些前设性命题有什么可以共鸣的呢?

我们对后现代人的描绘即将要告一段落。彼得正是最佳写照。我们看到他的历史感断裂、意识形态碎片化,而且他正在寻觅新的永生之道。显而易见,不同的后现代人在这方面的认识程度和流露程度各有差异,虽然,这些症候在彼得身上极为明显,但我希望你能够从你自己的经验中,以及你朋友的经验中辨识出上述后现代人症候,希望这种辨识可以帮助大家意识到,基督教正面对着极为尖锐的挑战,它需要调整自身,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寻求理解之途。

 

未来的牧者

 

1.自我敞开的牧者

那些被内心引导的人面对一个全新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对待内在的神秘力量。既然在许多世俗层面,“外在”的上帝多多少少被解构了,所以,“内在”的上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正如有人觉得,外在的上帝不仅是一位慈爱的天父,也是一个可怕的恶魔;有人发现,内在的上帝不仅是重建生命的源头,也是混乱困惑的因由。

西班牙的圣女大德兰(St. Tetesa of Avila)和圣十架约翰(St. John of the Cross)最大的叹息就是缺乏灵程指引,来带领他们行走在正确的灵修之路上,并能帮助他们分辨建造的灵和拆毁的灵。一方面,尝试内在之路的危险性是无须多言的,迷幻药之旅,还有各种各样的冥想操练之法、自我修炼之术,常常是弊大于利。另一方面,很多人不愿进行痛苦的自我拷问,不愿正视那看不见的内在实存,注定过着一种傲慢、无聊、浅薄的人生。

因此对于当代的牧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澄清这些灵修之路上可能出现的巨大混乱。然而,我们意识到,当大多数教会领袖被邀成为属灵导师时,他们真实的属灵体验是何等贫乏,这的确是令人痛心疾首的不争事实。大多数教会领袖已经习惯于策划大规模的组织,召聚会众做礼拜、办学校、建医院,忙于各种基督教节目演出,犹如马戏团的指挥一般。他们对于圣灵深邃而柔细的工作已经很陌生,甚至很惧怕。难怪教会被指责在最基本的工作上失职:为现代人与生命之源相连接提供一条创造更新之路。

但如何才能避免这一危险呢?我认为,别无他法,唯有鼓起勇气进入我们自己的内心,敏锐洞悉内心的各种复杂多面性。就像我们在自己的居所中会有家的感觉,当你发现那里既有明亮的地带,也有黑暗的角落,既有关锁的重门,也有敞开的房间,我们的困惑会烟消云散,我们的焦虑会不翼而飞,我们将有能力从事陶造生命的工作。

这里的关键字眼是“敞开自我”。那些能将内在生命的心灵历程清晰敞开的人,那些能将内心各种经验清晰表述出来的人,不会活在自我定罪和自我折磨中,能持续不断地除去一切妨碍圣灵运行的障碍。他们能够为圣灵预留心灵的空间,因为上帝的意念大过他们自己的意念,上帝的眼光高过他们自己的眼光,上帝圣手的医治大能胜过他们自己的能力。

我相信,这种自我敞开的能力,是未来属灵导师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因为只有善于将自身内在体验表达出来的人,才能鞭辟入里地向他人敞开自我。因此,首先,牧者必须乐意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述出来,分享给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牧者是仆人中的仆人。因为他们是第一个进入应许之地,同时也是危险之地的朝圣者,他们是第一个将自己内心的所见、所听、所感告诉那些担惊受怕之人的分享者。

这听起来似乎太理论化,但在具体实践上则一目了然。实际上,所有的牧养职责,诸如在陪谈、讲道、教导和圣礼中,牧者都试图帮助人们意识到上帝在他们内心的作为。牧者不是将上帝启示给对方,正如把自己拥有的东西给予那些一无所有者,而是帮助对方在其存在之源中发现上帝。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牧者在领人悔改。“悔改”一词的原初含义是:重新回到最基本的价值设定,即人就是人,上帝就是上帝,若没有上帝,人不能被称之为人。

根据这一语境,陪谈不仅仅是一种交谈技巧的娴熟运用,好操控人进天国,而是一种人与人的深入相遇。借助这种相遇,希望能找到解救之路。牧者愿意将自己的信仰和怀疑、希望和绝望、光明和幽暗敞开,来帮助那些试图解开生命困惑、叩问生命本质的人。

根据这一语境,讲道也不仅仅是因循守旧,而更是对周遭发生之事细致入微的清晰表达。只有这样,听众才会感慨:“我只是在怀疑,但你说出来了;我只是模糊有感觉,但你清清楚楚表达出来了;我只是战战兢兢把某些想法藏在心底,但你却把它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了。是的,你说的正是我们,你认识到我们共同的处境!”当听众如此说时,对上帝圣言的排斥感就消除了,毋庸置疑,听众将乐意接受圣言。年轻人不再敬而远之,而是从牧者身上看到他们自己的内心。而牧者也将帮助他们明白“救赎”一词的深义,以前,“救赎”一词听起来只是一个术语而已,如今,却不再让人觉得古怪,不再让人觉得陌生。

根据这一语境,教导也不是意味着反复地讲述那古老的故事,而是为人们探索自己的内心、梳理自己的经历、寻找圣言的帮助提供一个管道。

最后,根据这一语境,圣礼不再只是一种宗教仪式而已,它能够成为真实的庆祝。主领圣礼者在纪念基督的受死时,应该细腻表达自己真实的悲伤;而在表达基督的复活时,应该细腻表达自己真实的喜乐。

所以,当代牧者的当务之急就是引导人走出困惑之地,进入盼望之地。因此,他们自己首先要有勇气成为这一神秘之地上的探索者,并能够清晰表达出他们的感受,以此来服侍这内向的一代。

 

2.满怀怜悯的牧者

当论及“自我敞开”这一牧者必备素质之时,我们已经显示出未来牧者当处的地位:不是高高在上,远远疏离,也不是悄悄隐匿,而是站在会众之中最显眼的地方。

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代不仅是内向的一代,寻求自我的敞开,也是无父的一代,寻求新的权威,那么,我们就必须思考这种权柄的本质是什么。我发现,没有一个字眼比“怜悯”更恰当了。

怜悯必须是这种权柄的核心,甚至是其本质。牧者唯有将上帝借耶稣基督对人显明的怜悯传递出来,让会众能够感同身受、心悦诚服,才能够算得上是上帝忠心良善的仆人。

富有怜悯心的牧者站在会众之中,却不迎合会众,讨好会众。因着真正的怜悯心肠,他既不会显得冷漠,也不会显得滥情。当我们发现,人存在的核心,不仅仅是上帝成为上帝,人成为人,而且是我们的邻舍也成为我们的弟兄姐妹之时,怜悯就会油然而生。

借着怜悯,我们可以意识到,世人对爱的渴求,深藏在我们的内心里;而世人习以为常的冷酷,也根植在我们的本能里。借着怜悯,我们从朋友眼中所流淌的饶恕,感受到我们自己也常常期待饶恕;我们从朋友口中所生发的怨恨,感受到我们自己也常常陷入怨恨;当别人杀人犯罪,我们知道自己也有作恶的可能性;当别人舍生取义,我们知道自己也有为善的可能性。对于一个富有怜悯心的牧者来说,人性中一切的悲喜忧乐,一切生死契阔,都和他息息相关。

这样的怜悯才具有真正的权能,因为它拒斥小圈子内部的压力,打破了语言、国家、贫富、学识上的差异。这样的怜悯促使人们从拉帮结派的小天地中脱离出来,放眼更广阔的世界,他们会看见,每一张人类的脸,都是邻舍的脸。怜悯之所以具有权能,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去饶恕我们的弟兄姐妹。只有当我们发现,朋友内心的软弱自己内心也有,敌人身上的罪恶自己身上也有,并愿意承认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弟兄姐妹时,才能实实在在地饶恕他人。

无父的一代正在寻找弟兄姐妹。这些弟兄姐妹能挪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开启他们狭隘的思想之门,展示饶恕这一人性曙光的可能性。怜悯的牧者指出了饶恕的可能性,帮助他人从羞耻的锁链中得自由,勇于面对自己的罪咎,重新梳理对未来的盼望。在那未来之地,羔羊和狮子将同卧同眠。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牧者所面临的一个巨大试探。各地的牧者们都感受到,这个时代愈来愈需要更专业化的装备和知识结构。这种需要很实际,牧者的迫切心态也可以理解。然而危险却是,牧者过于倚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牧养问题,却不再仰赖圣灵自由运行的大能。而且,自己的专长也成为缺乏怜悯心的借口,免得承担更艰巨的深度牧养责任。

牧者的任务就是发现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并带领他们融入更大的群体。而牧职的危险则是,牧者虽有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但容易更多定睛在对事情的深谋远虑上,而非定睛在对个人的怜悯体恤上。如果牧者认为只要装备有加、训练有素,就能解决一切牧养问题,那么,他们必然会精疲力竭,其挫败感和失落感将远甚于以往世代的牧者。更多的教牧训练和神学装备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正如饥饿之人需要更多面包,但当你递给对方面包时毫无怜悯心,不会播下和平,只会播下争斗,不会播下喜乐,只会播下冷漠。同样,缺乏爱心的牧养技巧,会使饶恕变成一种演戏,使天国变成一场骗局。

所以,我们需要考察牧者的最后一个特征。如果他不愿意仅仅成为一个专家,用专业技能来服侍别人,而是希望成为一个管道,带领别人从困惑走向盼望,从混乱走向和谐,那么,他需要自我敞开,需要满怀怜悯,也需要成为一个心灵的默观者。

 

3.默观的牧者

前面已经说过,内向、无父的一代迫切希望改变他们身处的这个病态世界,但因其行为易冲动、轻率,所以也给不出一帖可靠的济世良方。那么,牧者如何疏导他们这股蓬勃旺盛的活力,提供某种创造性的环境,真正成为改变这个世界的动因?我认为,未来的牧者们需要成为一名默观的批判者。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自相矛盾。

我希望读者不要误会,听到“默观”一词,就不由自主联想到远离尘嚣,在修道院高墙内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我所认为的默观是一种积极入世、唤醒本真存在状态的参与方式。这里需要解释一下。

人们不知道自己路在何方,也不知道会走向一个怎样的未来世界。人们怀疑通过生儿育女将孩子带到这个混乱的世界上,不是爱的祝福,而是可怕的伤害。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冷嘲热讽,甚至越来越愤世嫉俗。他们讥笑身边朋友们忙于追名逐利,但自己却不知道该追求什么;他们抗议各种社会流弊,但自己却不知道该捍卫什么。

但如果牧者在自己内心中聆听到圣灵的声音,在自己内心中重拾对他人的怜悯,就能够以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所遇到的人、所接触的环境、所因缘际会的事件。他们是第一个揭开日常生活面纱、一睹新世界美景的人。作为默观的批判者,他们和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那些焦头烂额、营营役役之事所淹没,但这种疏离才使他们能发掘世界和人性的真正之美,这种美是变幻多姿的,是扣人心弦的,也是亘古常新的。

牧者的任务并不是慌慌忙忙地东奔西跑,而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刻不容缓之时,救赎众生,使之迷途归正。因为我们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牧者被呼召帮助他人确信这宝贵福音,然后让他人在那些日常经历苦难表象的破败帷幔之下,依然能看到某些盼望:我们乃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陶造。

按此方式,默观者可以成为这仓皇失措一代的灵性导师,因为他们能打破那种要求迅速满足当下欲望的恶性循环,让仓皇失措的一代克制冲动,调整目光,为他们躁动不安的精力找到良性的疏导渠道。

可见,未来的牧者绝不只是帮助个人适应社会困境而已。实际上,批判的默观者在最本真的意义上也是革命者。因为,通过检验他们所看到、听到、感触到的福音真实性,他们能改变历史的进程,领导会众从那种担惊受怕中走出来,进入缔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行列。

他们不会到处高举抗议标语(大多抗议者是为了表达不满情绪,而非表达建设性思考意见),他们也不会攀龙附凤、趋炎附势,寻求体制内安全感的保护,而是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事件,因此,他们所做的决策是基于使命感,而非基于沽名钓誉或担心格格不入。他们会批判过激的抗议人士,也会批判苟且偷生之人,因为这两者的动机都有错误,目标都不明确。

默观者不渴求也不强求世俗的人际关系,他们已经超越了物欲世界的蜗角虚名、蝇头小利、鼠目寸光,乃是被更远大的异象所引导;他们不会追逐当下潮流,因为他们关注的是最本质、最核心、最终极的存在维度;他们不会陷入偶像崇拜,反而经常邀请他人去叩问真正的也经常是令人痛苦不安的问题,逼视那些光鲜迷人的表象背后的真实,除去一切妨碍他们明心见性的障碍。

默观的批判者除去操控这世界的一切虚幻面具,有勇气将存在的真相呈现出来。他们知道自己可能会被认为是傻子、疯子或社会上的危险分子,但他们不害怕死亡,因为他们的异象令他们超越生死,能坦然无惧、不畏艰险地完成他们在此世(here)和在当下(now)的呼召。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内心深处会寻找盼望和应许的迹象,默观的批判者能够敏锐地洞察到那颗最小的芥菜种,并相信“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他们知道,如果在未来有什么更美好的盼望,那么,在当下,这一迹象应该是明显可见的。

但他们不是那种天真的乐观主义者,希望他们受挫的梦想能够在未来得到圆满。他们也不是那种辛辣的悲观主义者,总是絮絮叨叨于老一套的说教,诸如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他们更像是充满盼望之人,定睛于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如今他们在镜中看见的只是模糊的影像,但有一天他们将面对面地看见未来。

牧者不仅能敞开自我的心路历程,也能带着批判的视角和怜悯的眼光来默观这个世界。他们期待仓皇失措的年轻人不是选择以死亡作为了结,或以死亡作为表达绝望的抗议方式,而是选择拥抱新生命。牧者在默观和怜悯之中,就将这种新生命的第一缕曙光召唤出来。


基路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基路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请家人们放心购书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负伤的治疗者当代牧养事工省思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jilusc
基路商城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