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著 者:李国修
整 理 者:黄致凯
字 数:400千
书 号:978-7-5596-1085-0
页 数:400
出 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
印 张:25
尺 寸:165毫米×230毫米
开 本:1/16
版 次:2017年12月第1版
装 帧:平装
印 次:2017年12月第1次印刷
定 价:68.00元
编辑推荐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了。
而这一生我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开门、上台、演戏。
——李国修
***
对于李国修,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康熙来了》,他的“三种档案”屡被陈汉典模仿,他教小S念菜谱落泪,他成为“杉菜妈”王月和屏风表演班弟子永远的回忆……节目上诙谐热情的形象背后,是台湾舞台剧泰斗李国修对表演的热爱、对戏剧的执着。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一书是李国修从四十年剧场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创的编剧、导演、表演的实用方法,是其一生创作思维在实践检验中凝聚的结晶。本书系统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李国修历经舞台实践检验,并在失败的教训中不断修正的创作理念,是一本戏剧创作的实用手册。
◎ 完整呈现李国修四十年创作思维、导演理念及表演历程的第一手资料。
◎ 手把手教你找到角色的态度表达、规划剧本创作蓝图、制订导演工作计划。
◎ “流眼泪运动”“倒三角”“三个圆”“深度的九十”“贴春联”“三秒胶”“轧三点半”“大道具不停车”“E.T.原理”……生动丰富的术语与练习,生动诠释实践法则。
◎ 节选大量李国修原创剧本,独家收录李国修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六义帮》手稿及生涯大事与创作年表。
◎ 从屏风表演班幕后工作实例,看台湾剧团的组织与管理。
名人推荐
国修老师之所以能长期在剧坛屹立不摇,除了他愿意尝试各种题材的演出,还有他愿意传承、培养人才的大爱。
——马英九
他出身舞台却以谐星成名,不忘初心终成剧场界大师。
——蔡康永
国修老师是一个特别儒雅的人,他做话剧、做喜剧,不仅仅是博人一笑,他的创作里包含了很多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他把社会对人的扭曲用喜剧表达了出来。
——马东
著者简介
李国修(1955—2013)
著名戏剧家,当代华人剧坛少有的多面手,集剧团经营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对台湾现代剧场做出了卓越贡献,有“鬼才”之称,是台湾艺术界最高荣誉文艺奖(戏剧类)的第一届得主。早年参与兰陵剧坊、表演工作坊的创办和演出,与李立群合演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曾引起巨大轰动。1986年创办屏风表演班并担任艺术总监,坚持原创戏剧,搬演台湾本土的生命故事,共创作了《京戏启示录》、《三人行不行》系列等27部剧本。因格外关注戏剧中的悲喜关系,被誉为“台湾的卓别林”。
此外,李国修在戏剧教育方面也耕耘不辍。他独创了一套系统的编剧、导演、表演训练课程,常年在各地举办文艺讲座,在高校开设戏剧课,影响了众多台湾文艺工作者。
整理者简介
黄致凯
台湾大学戏剧系第一届毕业生,2002年拜入李国修门下,为其嫡传弟子之一。现为“故事工厂”艺术总监,代表作有《白日梦骑士》等。
内容简介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是李国修四十年剧场修行笔记,也是完整呈现其一生创作思维、导演理念及表演历程的第一手资料。全书根据李国修编、导、演的教学讲义整理而成,以第一人称撰写,尽量还原其在课堂上的口吻。李国修通过自身的舞台经验、作品范例、人生经历等,系统地阐述了其创作理念。这些理念历经实践的检验,并在失败的教训中不断地得到修正。
编剧课上,他深入浅出地示范了“说什么,比怎么说重要”,让剧本回归“人味”;导演课上,他提出“导”引创作概念并整合“演”出元素,倡导永不满足的创作精神和不断建立与推翻的导演风格;表演课上,他主张透过认清第二自我找到正确的生活态度,达到演员与角色的心灵契合。他始终相信,戏剧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无论呈现何种美学形式,其核心都是在探讨人性。因此,本书不仅是一本戏剧创作的实用手册,也能使读者更新对人生的体认。
简 目
关于李国修
序一 国修老师开课了 王月
序二 是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 徐誉庭
序三 端出一碗好面! 樊光耀
前言 把你训练成我的对手 黄致凯
绪论
表演课
概论 寻找类型,再创造典型
第一课 角色分析
第二课 角色目标与态度表达:倒三角、三个圆
第三课 演员的专注力与肢体控制
第四课 声音的表情
第五课 角色情绪的转折与层次
第六课 感官与器官记忆
第七课 情绪记忆
结论 看戏修心,演戏修行
导演课
概论 “演”引创作概念,整合“演”出元素
第一课 导演七大工程
第二课 基调设定:元素与创意
第三课 场面调度:时空观
第四课 空间调度(上):走位与交通动线
第五课 空间调度(下):流动与画面构图
第六课 焦点处理
第七课 角色关系处理
第八课 导演工作计划
结论 成为好导演的条件
编剧课
概论 说什么,比怎么说重要
第一课 故事的结构
第一课 事件观察:事实与陈述
第三课 事件选择:角度与层次
第四课 角色创造
第五课 叙事时空与场景选择
第六课 创造式思考
第七课 喜剧创作
第八课 创作规划
结论 如何检验文本结构
李国修生涯大事与创作年表
出版后记
关于李国修(1955.12.30—2013.7.2)
李国修,集剧团创办人与经营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第一届台湾文艺奖戏剧类得主,并荣获多项戏剧大奖;编导三十出原创舞台剧,个人演出超过百种角色,舞台表演逾千场,是当代华人剧坛深具成就的全方位戏剧艺术家。祖籍山东莱阳的李国修,1955年生于台北中华路铁道旁的违章建筑中,成长于西门町的中华商场,毕业于世界新专广播电视科;20世纪80年代因参与电视节目《综艺100》短剧演出,并在1982年荣获“第十七届金钟奖最具潜力戏剧演员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1986年成立“屏风表演班”,一路坚持原创,搬演台湾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故事,使“屏风”成为华人地区重要的演出团队。李国修认为剧作家靠着生命、情感和记忆来创作。身为外省人第二代的他,以两岸分隔的历史事实,为父执辈编导出关于老兵对家乡思念的故事《西出阳关》,并以剧中“老齐”一角,被媒体评誉为“最接近卓别林高度的演出”。
引发台湾剧评赞誉最多的《京戏启示录》,是李国修为自己做京戏戏鞋的父亲而写。李父家训“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了”,更成为李国修的座右铭。戏剧专家评誉:“李国修以个人生命经验,触动集体记忆之海”;“《京戏启示录》可说是有如神助,场面调度在这出戏里灵活到了极点”“它亦喜亦悲,悲喜交迸,充盈着时代风雨与人生际遇,蕴蓄着历史厚度与生活实感”“《京戏启示录》最明显的符号就是戏鞋和中华商场,这对新一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遗产”等。此剧启发无数观众追求人生的意义,成为华人剧坛的荣耀之作。
李国修从寻根到定根,继而为母亲创作《女儿红》,表达对母亲的追忆,这也是他对个人的生命旅程与家族历史所做的一场最深沉的告白。影评人闻天祥称李国修是用舞台说故事的大师,能把家庭点滴化为时代缩影,跨越了性别的局限,展现炫目的时空魔法,以及永不嫌多的情感与宽容。李国修也为儿子创作了魔术奇幻剧《松紧地带》,为女儿创作了《六义帮》等。
李国修并不是一个有特定风格、特定形式的编剧,他喜欢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形式来创作,每个作品都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探索。如他创作的“风屏三部曲”《半里长城》《莎姆雷特》《京戏启示录》,借戏中戏的形式,探究剧场与人生之间的微妙关系。作家陈玉慧分析,李国修擅长解构主义,能将台湾社会现象及小市民心理,处理成悲喜交加的戏剧文本,是台湾剧场创作者中最精于解构之道的人。
李国修也针对时事,以戏剧角度反映社会现象,如《救国株式会社》、《三人行不行Ⅰ—Ⅴ》城市喜剧系列。而对现代男女复杂的情爱关系,他也运用独特的戏剧手法予以诠释。戏剧学者于善禄称誉李国修的《婚外信行为》比英国作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的《情人》(The Lover)还要深沉,艺术技巧更高超。
为向莎士比亚致敬,李国修将经典悲剧《哈姆雷特》(Hamlet)改编成情境喜剧《莎姆雷特》。台湾莎士比亚权威彭镜禧教授评誉:“李国修用他缜密的头脑,几乎是以数学概念在精算《莎姆雷特》每个场次的角色上下进出,将一出大悲剧颠覆成喜剧,这当中的编剧技巧相当高超。”而改编自陈玉慧原著小说的《征婚启事》,探讨现代女性的婚姻态度,也挖掘男人的寂寞,李国修更在台上一人分饰20个征婚男子,挑战表演的极限。此外,李国修也曾改编张大春原著小说《我妹妹》,以眷村故事探讨庶民记忆。
李国修认为,在这无限想象的剧场“黑盒子”里,“空间不存在,时间无意义”。他也认为剧场是造梦的场域,因而在许多作品里,李国修让观众对舞台空间有了崭新的视觉体验:1994年《西出阳关》舞台上呈现滂沱大雨的视觉特效;2002年《北极之光》的雪地极光幻化场面;2003年《女儿红》百位演员同台,爆破场面震撼人心;2005年《好色奇男子》3000颗灯泡,营造万点星光摇曳生辉的壮阔场景;2008年《六义帮》全剧35个场次、115个角色,全场不暗灯,舞台呈现电影蒙太奇般的场景流动。
此外,李国修的笔下角色面貌多端,文本繁复而巧妙,通常以数条主线同时进行,最后会合相交,达到不可预期之高潮。李国修以独特的风格,总能紧抓时代脉搏,借由嘲讽社会时事达到娱乐效果,却又发人深省。
李国修对剧场的热情不仅反映在屏风表演班的作品上,他对于提携演员更是不遗余力,其中得奖的有:郭子乾(第三十八届金钟奖最佳主持人)、曾国城(第四十一届金钟奖最佳主持人)、杨丽音(第四十一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林美秀(第四十六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樊光耀(第四十届金钟奖最佳男主角)、万芳(第三十九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黄嘉千(第四十四届金钟奖最佳女配角)、徐誉庭(第四十七届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编剧)、钟欣凌(第四十九届金钟奖最佳女主角)等。这不仅使李国修成为金钟奖颁奖典礼上最多的得奖者感谢的对象,更让“屏风表演班”等于“屏风镀金班”的名号不胫而走。
近年来,李国修致力深耕表演艺术教育,曾至台北艺术大学、台湾大学、静宜大学、台南大学开设专业戏剧课程,也受邀至政治大学、中山大学、成功大学、东华大学、海洋大学、世新大学、清云科技大学等校担任驻校艺术家,并走访各地举办超过千场的表演艺术讲座。
李国修的作品记录台湾环境的变迁与时代流转,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戏剧人文面貌。他用戏剧表达对生活的态度、生命的情感,亦期待观赏者能从中获得自我省思,这便是李国修致力推动的剧场理念——“看戏修心,演戏修行”。
正文赏读
绪 论
我希望当一辈子的演员
在小学时期,我成绩单上的评语经常是“沉默寡言”。生性腼腆的我,一直不太敢在人群前表达自己。
小学三年级的某个午后,我在中华商场的走廊上,手中抓着面茶吃,邻居有个嘴馋的小孩找我要,我不肯给,他就用激将法:“不给就算了,我跟你打赌,你不敢把面茶撒在脸上。”我说我敢,他说我不敢。我为了证明自己“敢”,就把面茶整个撒在脸上——霎时间,邻居小孩吓了一跳,然后笑歪了。
那次逗笑邻居的经验,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原来伤害自己、嘲弄自己,可以带给别人欢笑。而这份成就感,也埋下了我日后扮演“丑角”的种子。
18岁那年,我考上了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世新大学)。当时我曾为了要参加合唱团还是话剧社犹豫许久。我认真地想:“合唱团在台上有四十几个人,我充其量只是表演者中的四十分之一,加上我个头小,如果亲友来看我的演出,那他们一定不知道哪一句是我唱的。”就因为这个原因,我选择加入了话剧社,也开启了我的表演旅程,一路走到今天,演而优则导,演而优则编,成了扮演多重角色的剧场工作者。
如果编、导、演三种身份只能选一样——我希望我能当一辈子的演员。
我喜欢说故事。说故事有很多种呈现方式:编剧用文字来说故事,导演用画面来说故事,演员用声音和肢体来说故事。要把这三样工作同时做好,除了要具备创作的天分,还需要超人的毅力和体力。放眼古今中外,在电影界尚有几位能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创作者,例如默片时期的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当代的伍迪·艾伦(Woody Allen)等都是我很欣赏的对象。而我自己在台湾的现代剧场中,也一直在这三个创作面向不断努力,持续自我精进。
我的剧场旅程从演员出发,一开始并没有当编剧和导演的野心,只是碍于当时台湾剧场还是草创时期,好剧本不多,尽是些宣扬政治意识的八股文本,脱离现实生活,所以自己只好试着去写剧本;剧本写好了,也开始排练了,又发现要找一位完全懂我文本内容的导演是不容易的,于是我又开始学着当导演。
当兵退伍后,我考上了“空军电台”的播音员;由于对戏剧的热爱,我之后也加入了业余性质的“真善美剧团”,但因为团员人数不够,我第二出戏就当导演了。在当时,所有的演员都没有酬劳,我们也完全不计较钱,单纯地只希望能有表演的机会。我印象中,演出的场地大部分都是在南海路艺术馆,我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后台的便当,仿佛只要有一个便当,我们就能心满意足,有动力继续走进剧场,踏上舞台。而当年的那种傻劲,已经很少发生在“只求答案,不问过程”的这个世代的年轻人身上了。
我世新五专的同学郭志杰在毕业后仍对剧场相当向往,并深深感慨于进入社会之后,就没能再和同学们一起同台演出。于是他找了我和李天柱,一人拿出1000元,起了一个一年的会,最后筹了2万块,希望能一起做一出戏。我们挑了当时电视名编剧贡敏写的《江湖春秋》。故事大意是一个戏班子巡演到某村落,男主角和女主角相爱之后,却发现女主角和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同,最后开枪打死了女主角。而我在这出戏当中饰演的角色外号叫武大郎,是个插科打诨的甘草人物。那个年代有剧本审查制度,但当时由于草创成军,没有登记正式的剧团,只好先跟别团借牌照。荒谬的是,明明我们演出的是宣扬政府意识形态的八股剧,但硬是用“新生歌舞综艺团”的名义送审了。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审查结果是:“不能在场上用枪杀人。”后来,我们就商讨把这一场改到后台处理。这出戏排了一个半月,在演出前,我到当时台北中华路的“宪兵队”附近,巴而可百货(今宝庆路大远百)后面巷子里的一家冷饮店门口,把自制的海报传单发给路过的民众。那时有两个高中的小女生经过,其中一个小女生在接过传单之后,用天真的口吻对我说:“什么叫作话剧啊?!”这个画面至今深植我脑海。当时我们是免费发票,而愿意走进剧场的观众不到三十个人,但那出戏台上主角、配角和群众演员加上置景人员大约有五十人,因此最后出现了“台上比台下人还多”的荒谬场景。而这场演出也就在稀落的掌声中落幕了。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戏剧教育,毕竟那是一个大家连话剧是什么东西都搞不清楚的年代。在那时,话剧社的学长就是我们的老师,剧场的里里外外都靠自己摸索,从“做”中学,从“错”中学。直到我进入“兰陵剧坊”,接受了吴静吉博士的表演训练,这才开启了我对剧场表演的创意与想象力,也让我从此面对创作,永远有源源不绝的灵感。一路从剧场实务走过来,我从不做笔记,更对理论研究没有兴趣,我在意的是作品本身。直到2000年,我应台北艺术学院(现台北艺术大学)的邀请开设“导演专题”课程,才被迫整理我自己的创作思想,希望能透过系统化的教学,将自身投入剧场多年的创作经验,传递给对现代戏剧有热情的青年学子。
这份笔记是我这四十年来的剧场旅程。笔记内容将依表演、导演、编剧三个部分跟大家分享,其中包括我的实务经验,和我对于这三个创作面向的一些心得。
戏真剧假
还在念五专的时候,某次和同学相约去看电影,我因为被剧情感动,泪流不止。或许是我太过投入,以至于啜泣声打扰到了身旁的同学,他用手肘推了我两下:“国修,这有什么好哭的?演戏都是假的!”
同学此番举动,可说是不解风情,但也让我在走出电影院之后,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如果演戏都是假的,那观众为什么要花钱来看戏?如果演戏都是假的,那为什么观众会落泪?
戏剧真假的定义,关乎一个人看待生活的态度。就我而言,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真的,例如你和好友相识20年的交情,是真的;便利商店一瓶红茶20台币,是真的;就连诈骗集团也是真的,因为他们是“真的”要骗你的钱,而不是在开玩笑。
若一个人认为世界是虚假的,那么他必然对旁人漠然,对他人的生命漠不关心,这样的人是很自私的,因为他不愿对身边的人付出,久而久之,就会和人群日渐疏离;相反地,当你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你的生命就会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结与互动。
基于“一切都是真的”的生活态度,我在多年后,重新整理了自己对戏剧的看法:所谓的“戏”,就是扮演,“剧”就是故事——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角色真实而真情地扮演,谓之“戏剧”。
换句话说,故事虽然是假的,但角色情感是真的。我们在看戏的时候会感动落泪,正是因为我们“相信”角色真的经历了这样的遭遇(故事),所以会在情感上产生认同。
流眼泪运动
近年来,我一直在推广“流眼泪运动”。我不是要教大家滥情,而是我认为这个社会太过压抑,充满许多负面的情绪,我们应该培养“表达自己感性的能力”。我先跟各位分享两个小故事:在台湾有个妇人,因为从小当养女,从小被打骂长大,成长过程中受尽委屈,她就发下重誓,今生不再掉一滴眼泪。后来她被诊断罹患了乳癌,病床上的妇人在临终前告诉儿子她很后悔,因为她现在想要为自己的一生掉一滴眼泪,却哭不出来,医生告诉她,“你太久没哭,泪腺已经断了”。
第二个故事是一则旧金山的外电。某家电视台访问一个一百多岁的人瑞有什么长寿的秘诀,这位老爷爷因为年纪太大,由他80岁的女儿代为回答:“哪有什么秘诀?我爸爸就是爱哭,他很会处理自己哭泣的情绪。”
哭泣一直以来被视为软弱的象征,尤其是中国人的文化中更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传统包袱,但哭泣其实是一种抒发情绪很好的方式,可以倾泻心里的垃圾,让自己的负面情绪代谢掉,维持身心的健康。我必须强调,我所提倡的是“感性”的眼泪,而不是“非理性”的眼泪。所谓的“非理性”,可能包含着“愤怒”的情绪或是“歇斯底里”的情绪,这是不健康的。
“流眼泪运动”背后的信念是“对生命的热爱”,当你开始关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你自然会感受到你和周遭的人之间情感开始交流,于是乎悲有所感,欢有所感,离有所感,合有所感,你参与了别人的生命,别人也参与了你的生命。当你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就不会觉得在剧场或电影院里哭是一件丢脸的事,你反倒要哭得很骄傲,因为你终于看懂了剧中角色的生命。
剧场四大要素
我的创作素材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观察,透过作品反映人心与社会现象,这样的创作概念,比较偏向写实主义。在我的认知中,剧场构成的四大要素分别是剧本、表演者、剧场和观众。
“剧本”指的是故事,戏剧的本质是冲突,若干个冲突构成事件,若干个事件构成情节,若干段情节串联成故事。
狭义的“表演者”指的是演员,但广义地来说,舞台布景、服装、灯光、音乐等一切在剧场里出现的视觉与听觉的调度,都算是表演者。
“剧场”指的是演出“发生”的空间,至少包括了表演者演出的舞台和观众席。若以观众席的形式来区分剧场的空间,通常有以下几种剧场:镜框式舞台、单面式观众席、双面式观众席、三面式观众席、四面式观众席、扇形观众席、圆形剧场及环境剧场。若以观众席的数量来区分的话,可分为大型剧场(1000人以上)、中型剧场(300~1000人)和小型剧场(300人以下)。
因剧场演出的特性是“当下发生”,是一种“正在进行”的艺术,表演者与观众处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观众可以亲眼看见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表演者可以亲耳听见观众的掌声与笑声。所有的互动交流是“立即的”,无法被复制取代的,也因此,观众的参与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创作的发想:什么先行?
艺术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创作者利用不同的形式与媒介,表达心中对自身经历与所处环境的看法。
创作者在发想一个作品时,有很多种触发的可能,有时是“理念”先行,有时是“主题”先行,有时是“形式”“感动”等或其他。“理念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对某个社会现象有特定的看法,例如环保、反战;“主题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想探索某种情感议题或人生际遇,例如外遇、同性恋、婆媳、初恋等;“形式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想用不同艺术的形式来实验说故事的可能,例如写实主义、间离剧场、音乐剧、肢体剧场,甚或结合京剧、武术等表演形式的戏剧;“感动先行”的戏,通常是创作者将近身的经验,投射在角色身上,透过作品表达阶段性的生活态度。我自己经常有“画面先行”的经历,例如1988年,因好友石静文提议可写西门町“红包场”的故事,我到了现场,看到一个老先生将手中的十个红包摊成纸扇状献给台上的歌女,脑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那老先生手上拿的是十个白包。我当场泪流满面,并知道离架构故事不远了,因为我已经感动了自己。这个画面后来被我用在《西出阳关》里,最后老齐在天堂把白包献给了朝思暮想的惠敏。
对创作者而言,到底“什么先行”并没有标准的答案。日本Pappa TARAHUMARA舞团的作品相当前卫与大胆,他们通常以非写实的肢体和声音来呈现作品。有一次我和PAPA的编导小池博史(Hiroshi Koike)闲聊:“你构思一个作品都从什么开始的?”他老兄的回答如下:“颜色。我下一个作品是蓝色的。”我听见当下大吃一惊,原来有人是从色彩的角度来切入作品的。
就我自己而言,在面对创作时,我会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演这出戏?”“这出戏与这个时代有何关联?”
第一个问题的核心是“创作动机”。创作者一定要对生活中的某些经验有强烈的感觉,才有办法支撑自己完成一个作品,并透过作品与自我对话,否则便会出现“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景象。
此外,创作者也必须透过演出与观众交流,和所处的环境对话,让观众经由角色的遭遇,唤起自身相似的情感经验,或是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当创作者觉察到作品与时代的关系,就找到了作品要传递的价值,也找到了观众走进剧场的原因。
举例来说,我自己在2003年创作的《女儿红》,就是我半自传式的作品,故事一半是杜撰,一半是真实。《女儿红》叙述李修国一路寻根,从自己的出生地点开始寻找,意外地挖出一段家族背井离乡的历史——原来当年母亲代替妹妹嫁给了做戏鞋的父亲(此为杜撰),一路从青岛到了海南岛,再从海南岛到了台湾,几经迁徙,最后才在中华商场落脚(此为事实)。
我是台湾少数以“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写“外省人故事”的创作者,我做这出戏不仅是为了缅怀我已逝的母亲,纪念她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中,为了一家人做出的牺牲。我更想透过作品,描绘出外省人在台湾有时会有的那种“有天没有地”的心情,刻画这群人对台湾这块土地的矛盾心结——到底该落地生根,还是要落叶归根?
所谓的“故事”,就是“已故的往事”。《女儿红》的故事虽然回溯到遥远的1931年,但时至今日,因为历史发展的影响,“归属”与“认同”一直是台湾社会的核心问题。因此《女儿红》可说是一部借古喻今的作品,不管是六十几年前背井离乡而来的外省人,或是活在21世纪的台湾人,我们都在“寻找一段生命安定的旅程”。
- 后浪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后浪出版公司官方微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