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心理语言学
定价:168.0
ISBN:9787030427717
作者:杨玉芳
版次:1
出版时间:2015-12
内容提要: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在探索人类语言本质等基础科学问题和工程、教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试图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背景下,系统阐述心理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介绍近年来在语言理解、产生和获得等各个方面的前沿和进展,反映中国学者的贡献与成就,为学者和学生们了解、研究心理语言学提供一个窗口。本书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与认知,介绍与心理语言学相关的语言学理论,语言与认知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关系;第二至四部分分别介绍语言理解、产生和获得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
目录:
序一(Peter Hagoort)(i)
序二(沈家煊)(v)
序三(杨玉芳)(vii)
导论(001)
第一部分语言、认知与神经基础
第一章语言理论(009)
第一节转换生成语法(009)
一、语言天赋论(010)
二、普遍语法(011)
三、句法理论(012)
第二节概念语义学(016)
一、概念语义学的框架(017)
二、心智语言(018)
三、界面的接口研究(019)
第三节认知语法(022)
一、Langacker的理论(022)
二、Heine的认知语法(025)
三、Lakoff的理论(025)
四、其他(028)
第二章语言的认知基础(029)
第一节言语加工与记忆和整合(029)
一、记忆系统(029)
二、言语加工与长时记忆(031)
三、言语加工与工作记忆(034)
四、言语加工与整合过程(039)
第二节言语加工与注意(04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041)
二、言语加工与选择性注意(042)
三、言语加工与控制过程(045)
第三节言语加工与具身认知(048)
一、具身认知(048)
二、言语加工的具身认知理论(050)
三、具身言语加工的相关实验研究(052)
四、具身言语认知的问题与挑战(053)
第三章语言的神经基础(056)
第一节语言的神经解剖学研究(056)
一、布罗卡失语症(057)
二、威尔尼克失语症(058)
三、WernickeGeschwind模型(058)
第二节语言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059)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方法(059)
二、语言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060)
第三节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063)
一、认知神经成像技术(063)
二、静息态数据分析(064)
三、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065)
四、语言的神经基础(068)
第二部分语 言 理 解
第四章言语知觉(077)
第一节音段知觉(077)
一、言语的基本单元——音素与音位(077)
二、与知觉相关的语音学线索(082)
三、言语知觉过程(083)
四、语境对音位知觉的影响(088)
第二节词汇识别(090)
一、词的切分(091)
二、词汇识别模型(092)
三、音段知觉与词汇识别(104)
第三节言语知觉的神经基础(105)
一、初级听觉加工(106)
二、两侧半球分工(107)
三、言语知觉神经模型(109)
第五章视觉词汇加工(115)
第一节视觉词汇识别(115)
一、视觉词汇识别的认知研究(116)
二、视觉词汇识别的脑机制(119)
第二节词汇阅读的认知模型(122)
一、双通道模型(123)
二、词汇阅读的联结主义取向(127)
三、词汇阅读理论的分歧与整合(129)
四、汉字阅读的认知研究(130)
第三节获得性阅读障碍(133)
一、获得性阅读障碍及其亚类型(133)
二、选择性受损假说(134)
三、“主要系统”假说(135)
第四节视觉词汇阅读的神经基础(139)
一、视觉词汇阅读的相关脑区(139)
二、阅读的神经网络(143)
三、汉字阅读加工的脑机制(144)
第五节词汇语义通达中的语音中介作用(148)
一、视觉词汇语义通达中的语音作用(148)
二、汉字语义通达研究(150)
第六章概念和语义系统(153)
第一节概念和语义(153)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153)
二、重要概念的比较(159)
第二节概念表征(162)
一、概念系统(162)
二、概念结构(163)
三、其他表征理论(169)
第三节语义系统(171)
一、基于语词关系的表征理论(171)
二、基于特征的表征理论(175)
三、基于词共现的表征理论(177)
四、概念和语义表征理论的综合分析(179)
第四节概念语义表征及其形成的神经基础(180)
一、概念范畴的神经表征(181)
二、概念范畴的形成(187)
第七章句子理解(191)
第一节句法加工(191)
一、句法加工的独立性和优先性(192)
二、句法加工的时间进程(196)
三、句法加工的影响因素(199)
四、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理解(203)
第二节语义整合(204)
一、词汇与语义背景的整合(205)
二、语义和句法的整合加工(209)
三、句子的论旨角色分配过程(211)
四、信息结构的加工(212)
第三节韵律加工(214)
一、言语韵律(215)
二、情绪韵律(222)
第四节句子加工的理论模型和神经基础(227)
一、句子加工的理论模型(227)
二、句子加工的神经基础(231)
第八章语篇理解(238)
第一节语篇理解理论(238)
一、建构整合理论(239)
二、建构主义理论(249)
三、基于记忆的加工观点(256)
四、事件标记模型(260)
五、风景模型(265)
六、语篇的认知语言学视角(267)
第二节语篇理解的重要问题(270)
一、整合(271)
二、推理(277)
三、指代(280)
第三节语篇理解的神经基础(285)
一、大脑右半球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286)
二、语篇理解涉及的脑网络(287)
第三部分语 言 产 生
第九章言语产生(293)
第一节言语产生过程(293)
一、研究方法(294)
二、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过程(297)
三、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理论(301)
四、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309)
五、言语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311)
第二节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过程及其机制(323)
一、言语词汇产生中语义效应的认知机制(323)
二、言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及其认知机制(336)
第三节言语句子产生过程(352)
一、言语句子产生中的语法编码(353)
二、言语句子产生中的音韵编码(359)
第十章书写产生(363)
第一节书写产生的心理运动模型(364)
一、早期的书写产生研究(364)
二、书写产生的心理运动模型(369)
第二节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基础(372)
一、语音信息的作用(372)
二、拼写编码的加工单元(375)
三、与其他语言加工过程的关系(376)
四、书写产生的神经机制(379)
五、汉语的书写产生(381)
第四部分语言获得与发展
第十一章语音发展(389)
第一节语音知觉的发展(389)
一、胎儿期听觉经验的作用(389)
二、音段知觉的发展(390)
三、言语韵律知觉的发展(409)
第二节言语产生的发展(418)
一、音段产生的发展(418)
二、言语韵律表达(426)
第三节语音意识的发展(428)
一、语音意识(428)
二、语音意识的发展(429)
第十二章词汇和语义的发展(434)
第一节早期语言词典(434)
一、早期语言词典的构成(434)
二、早期语言词典的发展(439)
三、词汇学习的神经表征(444)
第二节词典的发展与形成(447)
一、词典形成的基本过程(447)
二、语义获得的机制(458)
三、语义网络的构建(467)
四、词素意识与词汇学习(469)
第三节词汇和语义发展的社会背景(471)
一、文化背景对词汇获得的影响(471)
二、社会经济地位对词汇获得的影响(471)
三、母亲的行为特征及语言使用对词汇获得的影响(472)
第十三章句法发展(476)
第一节句法发展阶段(476)
一、儿童语法结构的测量(476)
二、语法词素习得(481)
三、复杂句法结构习得(485)
四、早期句法发展的神经基础(490)
第二节句法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跨语言比较(492)
一、先天语言机制:乔姆斯基的参数设定和基因学说(493)
二、环境因素(497)
三、认知因素(502)
四、句法发展的跨语言比较(506)
第十四章二语习得(511)
第一节二语习得的特点(512)
一、关键期假设(512)
二、母语迁移(516)
三、习得上限(522)
第二节二语表征(526)
一、语音表征(526)
二、词汇表征(528)
三、语法表征(532)
第三节双语对认知和大脑的影响(537)
一、双语者的认知优势(537)
二、双语认知优势的大脑机制(539)
参考文献(541)
索引(605)
在线试读:
暂无试读
定价:168.0
ISBN:9787030427717
作者:杨玉芳
版次:1
出版时间:2015-12
内容提要: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在探索人类语言本质等基础科学问题和工程、教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试图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背景下,系统阐述心理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介绍近年来在语言理解、产生和获得等各个方面的前沿和进展,反映中国学者的贡献与成就,为学者和学生们了解、研究心理语言学提供一个窗口。本书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与认知,介绍与心理语言学相关的语言学理论,语言与认知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关系;第二至四部分分别介绍语言理解、产生和获得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
目录:
序一(Peter Hagoort)(i)
序二(沈家煊)(v)
序三(杨玉芳)(vii)
导论(001)
第一部分语言、认知与神经基础
第一章语言理论(009)
第一节转换生成语法(009)
一、语言天赋论(010)
二、普遍语法(011)
三、句法理论(012)
第二节概念语义学(016)
一、概念语义学的框架(017)
二、心智语言(018)
三、界面的接口研究(019)
第三节认知语法(022)
一、Langacker的理论(022)
二、Heine的认知语法(025)
三、Lakoff的理论(025)
四、其他(028)
第二章语言的认知基础(029)
第一节言语加工与记忆和整合(029)
一、记忆系统(029)
二、言语加工与长时记忆(031)
三、言语加工与工作记忆(034)
四、言语加工与整合过程(039)
第二节言语加工与注意(04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041)
二、言语加工与选择性注意(042)
三、言语加工与控制过程(045)
第三节言语加工与具身认知(048)
一、具身认知(048)
二、言语加工的具身认知理论(050)
三、具身言语加工的相关实验研究(052)
四、具身言语认知的问题与挑战(053)
第三章语言的神经基础(056)
第一节语言的神经解剖学研究(056)
一、布罗卡失语症(057)
二、威尔尼克失语症(058)
三、WernickeGeschwind模型(058)
第二节语言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059)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方法(059)
二、语言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060)
第三节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063)
一、认知神经成像技术(063)
二、静息态数据分析(064)
三、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065)
四、语言的神经基础(068)
第二部分语 言 理 解
第四章言语知觉(077)
第一节音段知觉(077)
一、言语的基本单元——音素与音位(077)
二、与知觉相关的语音学线索(082)
三、言语知觉过程(083)
四、语境对音位知觉的影响(088)
第二节词汇识别(090)
一、词的切分(091)
二、词汇识别模型(092)
三、音段知觉与词汇识别(104)
第三节言语知觉的神经基础(105)
一、初级听觉加工(106)
二、两侧半球分工(107)
三、言语知觉神经模型(109)
第五章视觉词汇加工(115)
第一节视觉词汇识别(115)
一、视觉词汇识别的认知研究(116)
二、视觉词汇识别的脑机制(119)
第二节词汇阅读的认知模型(122)
一、双通道模型(123)
二、词汇阅读的联结主义取向(127)
三、词汇阅读理论的分歧与整合(129)
四、汉字阅读的认知研究(130)
第三节获得性阅读障碍(133)
一、获得性阅读障碍及其亚类型(133)
二、选择性受损假说(134)
三、“主要系统”假说(135)
第四节视觉词汇阅读的神经基础(139)
一、视觉词汇阅读的相关脑区(139)
二、阅读的神经网络(143)
三、汉字阅读加工的脑机制(144)
第五节词汇语义通达中的语音中介作用(148)
一、视觉词汇语义通达中的语音作用(148)
二、汉字语义通达研究(150)
第六章概念和语义系统(153)
第一节概念和语义(153)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153)
二、重要概念的比较(159)
第二节概念表征(162)
一、概念系统(162)
二、概念结构(163)
三、其他表征理论(169)
第三节语义系统(171)
一、基于语词关系的表征理论(171)
二、基于特征的表征理论(175)
三、基于词共现的表征理论(177)
四、概念和语义表征理论的综合分析(179)
第四节概念语义表征及其形成的神经基础(180)
一、概念范畴的神经表征(181)
二、概念范畴的形成(187)
第七章句子理解(191)
第一节句法加工(191)
一、句法加工的独立性和优先性(192)
二、句法加工的时间进程(196)
三、句法加工的影响因素(199)
四、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理解(203)
第二节语义整合(204)
一、词汇与语义背景的整合(205)
二、语义和句法的整合加工(209)
三、句子的论旨角色分配过程(211)
四、信息结构的加工(212)
第三节韵律加工(214)
一、言语韵律(215)
二、情绪韵律(222)
第四节句子加工的理论模型和神经基础(227)
一、句子加工的理论模型(227)
二、句子加工的神经基础(231)
第八章语篇理解(238)
第一节语篇理解理论(238)
一、建构整合理论(239)
二、建构主义理论(249)
三、基于记忆的加工观点(256)
四、事件标记模型(260)
五、风景模型(265)
六、语篇的认知语言学视角(267)
第二节语篇理解的重要问题(270)
一、整合(271)
二、推理(277)
三、指代(280)
第三节语篇理解的神经基础(285)
一、大脑右半球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286)
二、语篇理解涉及的脑网络(287)
第三部分语 言 产 生
第九章言语产生(293)
第一节言语产生过程(293)
一、研究方法(294)
二、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过程(297)
三、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理论(301)
四、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309)
五、言语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311)
第二节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过程及其机制(323)
一、言语词汇产生中语义效应的认知机制(323)
二、言语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及其认知机制(336)
第三节言语句子产生过程(352)
一、言语句子产生中的语法编码(353)
二、言语句子产生中的音韵编码(359)
第十章书写产生(363)
第一节书写产生的心理运动模型(364)
一、早期的书写产生研究(364)
二、书写产生的心理运动模型(369)
第二节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基础(372)
一、语音信息的作用(372)
二、拼写编码的加工单元(375)
三、与其他语言加工过程的关系(376)
四、书写产生的神经机制(379)
五、汉语的书写产生(381)
第四部分语言获得与发展
第十一章语音发展(389)
第一节语音知觉的发展(389)
一、胎儿期听觉经验的作用(389)
二、音段知觉的发展(390)
三、言语韵律知觉的发展(409)
第二节言语产生的发展(418)
一、音段产生的发展(418)
二、言语韵律表达(426)
第三节语音意识的发展(428)
一、语音意识(428)
二、语音意识的发展(429)
第十二章词汇和语义的发展(434)
第一节早期语言词典(434)
一、早期语言词典的构成(434)
二、早期语言词典的发展(439)
三、词汇学习的神经表征(444)
第二节词典的发展与形成(447)
一、词典形成的基本过程(447)
二、语义获得的机制(458)
三、语义网络的构建(467)
四、词素意识与词汇学习(469)
第三节词汇和语义发展的社会背景(471)
一、文化背景对词汇获得的影响(471)
二、社会经济地位对词汇获得的影响(471)
三、母亲的行为特征及语言使用对词汇获得的影响(472)
第十三章句法发展(476)
第一节句法发展阶段(476)
一、儿童语法结构的测量(476)
二、语法词素习得(481)
三、复杂句法结构习得(485)
四、早期句法发展的神经基础(490)
第二节句法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跨语言比较(492)
一、先天语言机制:乔姆斯基的参数设定和基因学说(493)
二、环境因素(497)
三、认知因素(502)
四、句法发展的跨语言比较(506)
第十四章二语习得(511)
第一节二语习得的特点(512)
一、关键期假设(512)
二、母语迁移(516)
三、习得上限(522)
第二节二语表征(526)
一、语音表征(526)
二、词汇表征(528)
三、语法表征(532)
第三节双语对认知和大脑的影响(537)
一、双语者的认知优势(537)
二、双语认知优势的大脑机制(539)
参考文献(541)
索引(605)
在线试读:
暂无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