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进口商城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商进口商城 微信认证
中商进口商城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旗下中华商务贸易公司所运营的英美日韩港台原版图书销售平台,旨在向内地读者介绍、普及、引进最新最有价值的国外和港台图书和资讯。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中商原版】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港台原版 许*云 英文汉声

135.00
运费: ¥ 5.00-30.00
库存: 5 件
【中商原版】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港台原版 许*云 英文汉声 商品图0
【中商原版】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港台原版 许*云 英文汉声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萬古江河──中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

作者: 許倬雲  

出版社:英文漢聲  

出版日期:2006/01/2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5884925

規格:平裝 / 480頁 / 21.5 x 17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中国台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 歷史> 中歷史> 中通史

 (页面参数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萬古江河》是許倬雲畢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對中文化發展問題的創新詮釋!


本書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從中文化發軔的地理空間開始談起,論及史前時期中文化的多元發展與分合,然後再細述中文化在不斷的衝突與融合中,一步步擴大進入世界體系的歷程。最後,全書以中文化面對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帝壓力下的「百年蹣跚」為結束。


《萬古江河》近27萬言,涉及的內容極為豐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學藝術、經濟社會的演變、科學技術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動等,字裡行間既有高空鳥瞰式的宏觀洞見,又有具體日常生活的細微描寫。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但擺脫了中文化本位主義,也著重於庶民觀點及大區域文化的比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視點,來詮釋多元且複雜的中文化發展歷程。其視野之開闊、思路之寬廣,實為相關著作中所僅見。


許倬雲耗時三年完成的這部大著作,雖是以精深學術為底子,但作者的文字風格極為暢達,也不直接引用史料原文,因此本書已跨越了歷史專業讀者群的範圍,非常適合一般讀者閱讀。作者在書中闡釋了上百個一般讀者想知道,但又不曉得到哪裡去問的文化議題,例如:灣為什麼晚至近代才出現在中歷史上、中古的老百姓吃些什麼、《金瓶梅》為什麼是有反叛精神的創作、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有何差異、孔子的「仁」到底是什麼意思、中為什麼沒有出現代西方的工業化……等。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今日的讀者不同於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而本書,即是為這一代中人所撰寫的歷史。


設計概念

1. 封面的古黃河圖,呼應作者的主軸概念

《萬古江河》的封面特別選用清初佚名的「黃河圖」,並以此圖將全書包覆起來,其意義在具體展現本書作者貫穿全書的主軸概念──以大江大河比喻中文化發展的多變歷程。同時,封面頁刻意停格在黃河入海之處,正是為了呼應作者在「序」和「後言」中所提,中文化在當今全球化過程中的處境與方向。


2. 絹絲長卷的質感,象徵中文化的內蘊多采

本書封面的材質及印刷,除了要求印色精準之外,還特別做出有如絹絲畫般的光澤,甚至會隨著光線折射?不同的色彩。如此做法,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呈現這幅黃河圖原本絹絲長卷的質感,但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表現作者所言的中文化特質──豐富多變、光采內蘊。


3. 特殊的書名字體及特文斷句,反映中文化整體樣貌

《萬古江河》封面上的書名使用了極粗的黑體字,再配上以河流為主的柔性底圖,一者方正剛硬、一者彎曲柔軟,正好反映出中文化特色:剛柔並存、兼容並蓄。此外,從封底延伸至書背的特文,參差的斷行排列方式,象徵主流文化之外許許多多無法開展、中途截斷的次要文化。


4. 序言及目錄編排,貫徹本書文化如江河的概念

序言及目錄的編排刻意延續封面河流的意象,將文字分上下兩組排列,中間的空白處則形成河流狀。如此一來,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由具象的黃河封面開始,接續到序言的「文字河流」,再進入到內文文字──作者筆下的中文化長河。如此設計,最能貫徹作者用河流比喻中文化發展的概念。


5. 平裝裝訂,讓讀者閱讀中體會文化「發展」

《萬古江河》未採用精裝或軟精裝,而選用了平裝裝訂。一本平裝書,讀者只要一頁一頁讀完一遍,其變舊、磨損的程度要超過精裝書。那《萬古江河》為何選用平裝?其背後的概念是試圖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時也經歷或「見證」文化發展歷程:書籍從嶄新的絃麗與光采漸漸趨向陳舊與磨損,其過程一如世界任何地區、任何文化的發展一樣,都是由興而衰、由起而落,從光采絢麗走向平淡無奇。換言之,讀者讀平裝本的《萬古江河》時,書籍本身的變化,恰可與書中中文化從「東亞天下的中心」到「百年蹣跚」的發展過程互為印證。


作者簡介

把嚴謹、精深的學術內容,能闡釋的舉重若輕,又能敘述的深入淺出,非大學者不能為。許倬雲這位著名歷史學家、研究院院士,就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歷史、識跨不同學科的大學者。


許倬雲1930年出生於江蘇無錫。他自1962年獲美芝加哥大學博士後,先後執教于臺灣大學、美匹茨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夏威夷大學、美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1986年,他榮任為美人文學社榮譽會士。許倬雲著述等身,不但在中文化史、社會史和中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同時也嫻熟西方歷史,更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編》、《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漢代農業》、《西周史》、《中古代社會史論》等近四十部專書。


目錄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地區考古略說

第1節 孕育出中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2節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

第3節 農業與聚落

第4節 新石器文化的區系類型及聚合過程

第5節 古代傳說與族群分合

第6節 複雜社會的出現

第7節 中古代文化與兩河古代文化發展的比較


第二章 中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3世紀)

第1節 進入青銅時代

第2節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第3節 華夏文明體系──西周封建與「三代」觀念

第4節 中秩序的發展與重組——地方文化與融合

第5節 中思想體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學說及諸子百家的辯證發展

第6節 南方的興起——長江流域的發展及其與中原的融合 

第7節 編戶齊民:家組織與人民生活

第8節 生活資源與生活方式

第9節 中古代文化發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的中(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

第1節 普世體制

第2節 精耕農業與市場網絡

第3節 中文化體系的整合

第4節 民間的信仰

第5節 北疆游牧文化與中文化的接觸

第6節 走向南方

第7節 佛教傳入中道教的形成

第8節 秦漢中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秦漢帝與羅馬帝的比較


第四章 東亞的中(公元2世紀?公元10世紀)

第1節 秦漢帝的崩解

第2節 中與周邊民族

第3節 佛教的影響

第4節 文學與藝術

第5節 天文、數學與醫藥

第6節 中古的衣食住行

第7節 經濟型態的轉變

第8節 民族關係

第9節 中對外關係

第10節 唐帝伊斯蘭的比較


第五章 亞洲多元體系的中(公元10世紀?公元15世紀)

第1節 中古後期的中與列國體制

第2節 征服王朝與漢人世界

第3節 東亞經濟圈的形成

第4節 經濟與多元網絡

第5節 宋代以來的知識階層

第6節 思想的多元與整合

第7節 近古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第8節 近古中人的日常生活

第9節 近古中與東亞轉型的特色


第六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上篇(公元15世紀?公元17世紀)

第1節 明代中文化體系的僵化

第2節 人口與生活資源

第3節 大海波濤

第4節 第一波西潮

第5節 明代的工業

第6節 明代的市場經濟

第7節 南北經濟社會的差異

第8節 明代思想的轉變

第9節 明代中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第10節灣的歷史場合


第七章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 下篇(公元17世紀?公元19世紀中葉)

第1節 滿清帝的性質

第2節灣的開發

第3節 清初民族與文化衝突問題

第4節 清代學術風氣

第5節 民間社會組織

第6節 中與西方家的關係

第7節 清代的商業活動

第8節 中與西方的文化接觸

第9節 通俗文化

第10節 當時的歐洲


第八章 百年蹣跚(公元19世紀中葉?公元20世紀中葉)

第1節 內亂與外患

第2節 中近代經濟的改變

第3節 教育制度的改變

第4節 中的武化現象

第5節 都會文化的勃興

第6節 時代思想與文化變遷

第7節 中近代革命與俄革命的比較

第8節 中維新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

第9節灣百年的變化


後言

中商进口商城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商进口商城 微信公众号认证
中商进口商城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旗下中华商务贸易公司所运营的英美日韩港台原版图书销售平台,旨在向内地读者介绍、普及、引进最新最有价值的国外和港台图书和资讯。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中商原版】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港台原版 许*云 英文汉声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Imported-Book_online
中商会员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