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堂优选店铺主页二维码
父母学堂优选 微信认证
本店商品保证在发布时为“当当网”、“亚马逊网”、“京东网”同类产品最低价。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9.90
运费: ¥ 0.00-19.00
库存: 4222 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商品图0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商品图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商品图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商品缩略图0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商品缩略图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书 名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纪念版)

ISBN

978-7-5063-7663-1

 CIP数据

G78

责任编辑

郑建华

作  者

尹建莉

版 次

一版一次

开 本

16

页 数

376

字  数

300

装帧形式

平装

定  价

49.00

封面 作者简介:

尹建莉,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曾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及写作。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作者的女儿——本书案例主角——品学兼优,北京市市级三好生,曾跳级两次,16岁参加高考,取得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2013年获得美国长春藤盟校硕士学位。

 

 

内容介绍: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尹建莉第一部家庭教育著作,是中国家庭教育里程碑之作。2009年一经出版发行,即引起巨大轰动,数年来一直高居各大畅销榜前列,数次登上几大畅销榜榜首,荣获二十多项大奖。   在家教类别图书中则是恒定的榜首常青树。受到各学历层次、各年龄层面、各种人群的普遍欢迎。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既有国际视野,又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紧贴现实生活,颠覆了许多流传已久的错误教育观念,展示了正确教育的做法和魅力。首次把家庭教育著作提升到专业化高度,且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专业著作远离生活的现象。
    本书融专业性、实用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在普及优质家庭教育理念方面形成广度和深度,直接推动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进步,标志着中国家庭教育理念开始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且在所有出版国家和地区均引起好评。第一版在全球总销量已近600万册。新闻联播、朝闻天下、面对面等多个栏目,以及境外的《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都曾对本书及作者进行报道和专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使读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清晰地看到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不仅能提升对教育的认识,也能获得许多有效的方法。
    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北京市市级三好生,曾跳级两次,16岁参加高考,取得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2013年获得美国长春藤盟校硕士学位。

目录:

 

目 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 “打针有些疼”

2 不要捉弄孩子

3 给小板凳揉揉疼

4 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 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 像牛顿一样

7 古诗滋养的孩子

8 给孩子“犯错误权”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1 让孩子识字不难

2 开“小卖部”

3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

学习能力强

4 修得一支生花笔

5 “好阅读”与“坏阅读”

6 阅读需要诱惑

7 不看“有用”的书

8 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 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1 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 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 遇到一个“坏小子”

5 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 “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 替孩子写作业

4 不写“暴力作业”

5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 不考100分

7 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 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靠口碑狂销700万册!

获20多项图书大奖!

每位家长的育儿必读书!

被译介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适合爸爸、妈妈也适合老师的教育经典

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实用,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精彩内容开篇5000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纪念版)》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并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带来的一些心理影响,还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拒绝打针,他的父亲,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怎么都弄不住他。父亲看来也是用了力,几次要抓住小男孩,最后都被挣脱。那个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来形容,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吗?可以想象小男孩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我记得圆圆第一次因生病打针是在一岁八个月,刚刚懂点事,会说一些话。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带她到门诊看,大夫给开了针剂。取上药后,我告诉她要带她去打针。她可能对几个月前打预防接种针还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预防接种针时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拔出去,我赶快说:“咦,你看这个杯子上还有个小猫咪呢。”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猫咪吸引住了,就忘记被针扎这回事。现在我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她的那个印象了。我抱着她走到处置室门口时,她突然说:“我不打针。”我停下来对她说:“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发烧。你觉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圆圆说不舒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圆说想。

她又开始咳嗽了,小脸蛋烧得红红的。我亲亲她的脸蛋说:“大夫开的药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得舒服。要是不打针,病就总也好不了。”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早点痊愈。

圆圆理智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她满眼忧虑地问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忧虑有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只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有一点点疼。”“哦,打针的疼和那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我很坦率地告诉她。

然后又说:“摔屁墩儿小圆圆不哭,打针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圆圆点点头。

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是又给她打气说:“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觉得自己勇敢;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

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愉快而轻松的,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的事。圆圆也坦然了许多,她的愿望肯定是当英雄,同时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妈妈从没骗过她,既然只是“有一点点疼”,那也没什么好怕的。

打针的时候她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没哭。护士看圆圆在打针过程中那么配合,表扬了她。圆圆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疼,确实是能忍住的,心态由此变得很平静。

门诊看了几天不见好,圆圆就住院了。一个病房有八个孩子,大部分比圆圆大些,基本上都两到三岁。每当穿白大褂的人进来,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有时只是进来量体温或问句话,病房里一下就哭成一片,孩子们惊恐万状,宛如羊圈里进了狼。只有圆圆一人不哭不闹,她会停止玩耍,要我抱着她,一脸忧愁地等着。虽然她也不喜欢打针,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了。扎针过程中她从不乱动,总是很配合,每天总能受到护士表扬。

由于当时孩子太小,打点滴时胳膊上找不到血管,只能在脑门上扎针,但脑门上的血管也很细,往往不能一下扎住,经常得扎两三次。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小护士给圆圆扎针,居然一连扎了七下都没扎住。大人被一连扎七下可能都受不了,我和她爸爸在旁边都有些无法忍受了。圆圆开始哭泣,但并不大哭,只是哼哼唧唧地哭,脑袋却一动不动地让护士摆弄。第八下扎住了,胶布一贴好,她马上就不哭了。我心里真佩服这个小家伙。

而病房里的其他家长,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疼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

 


父母学堂优选店铺主页二维码
父母学堂优选 微信公众号认证
本店商品保证在发布时为“当当网”、“亚马逊网”、“京东网”同类产品最低价。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yinjianlivip
宝宝市集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