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店铺主页二维码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有赞官方供货商,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知识产品及服务。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三期)综合卷

138.60
运费: 免运费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三期)综合卷 商品图0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三期)综合卷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三期)综合卷
定价:198.0
ISBN:9787121383267
作者: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组
版次:第1版
出版时间:2020-06

内容提要: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自2013年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了三期研究工作。项目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中央决策和地方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三期)课题组深入全国各地对制造业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家和生产**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广泛交流,形成了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试点示范经验的推广,使人们更加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强市、强企的具体和可操作路径。本书内容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7个课题研究报告。综合报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课题1:2018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课题2:制造业结构优化研究;课题3: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课题4:中国优质制造行动对策研究;课题5:中国绿色制造行动对策研究;课题6: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课题7: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支撑制造强国。本书汇集了数十位院士、专家的经验、智慧和思路,他们竭心尽力为建设制造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思路与建议,供国家决策部门参考。本书可为在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和研究机构中从事制造业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其他对制造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中国工程院主要任务是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和优秀人才的建设与培养,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

目录:
综合报告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1
一、制造强国建设成效显著,面临严峻的挑战 2
(一)中国与制造强国的差距缩小,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2
(二)部分重点产业达到****水平,大部分产业差距很大 4
(三)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创新体系亟待完善和加强 5
(四)智能制造发展势头强劲,整体尚处在初级阶段 7
(五)工业强基发展态势良好,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7
(六)绿色制造取得成效,可持续发展困难巨大 9
(七)高端装备创新结硕果,短板亟须补强 9
(八)新模式新业态亮点凸显,但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10
二、制造强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
(一)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12
(二)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4
(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 15
三、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 16
(一)制造业比重下滑,发展动力不足 17
(二)核心技术、工业“四基”和关键装备受制于人 19
(三)制造业质量效益、结构问题突出 20
(四)企业经营压力大,活力不足 22
(五)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制机制亟待改革 24
四、下一阶段制造强国建设的对策建议 25
(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25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攻克技术、装备和产业短板 27
(三)实施“卓越工程”,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 27
(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 28
(五)坚持将创新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动力 29
(六)坚持将人才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资源 30
(七)坚持将企业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体力量 30
综合报告成员名单 31
课题1 2018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33
一、制造强国指标体系与制造强国战略 35
二、2017年九国的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测评结果 35
(一)制造强国发展指数 35
(二)分项数值 36
三、2012—2017年九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 38
四、中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与展望 42
(一)规模发展对推动中国制造强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要坚定
不移地走“又强又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43
(二)质量效益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要发力点,要力促产业链和价值链向
高端升级 44
(三)结构优化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要全力建设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
发展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44
(四)持续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充分挖掘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智能升级的增长潜力 45
附录A 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十八项二级指标趋势分析 47
(一)规模发展数值所辖具体指标分析 47
(二)质量效益数值所辖具体指标分析 50
(三)结构优化数值所辖具体指标分析 55
(四)持续发展数值所辖具体指标分析 59
课题1成员名单 65
课题2 制造业结构优化研究 67
子课题1 制造业结构优化中新旧动能转换及其路径选择 68
一、制造业结构优化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 68
(一)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68
(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 69
二、旧动能的特征表现及其带来的结构优化困境 70
(一)粗放式的大量要素投入,成为规模快速扩张的主要动能 71
(二)以技术模仿为重要驱动方式,整体创新动能严重不足 76
(三)追求规模扩张的体制环境和政策倾向,是构成旧动能体系的关键组成
部分 78
三、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新动能形成及其路径转换 80
(一)创新制造业发展的模式,拓展结构优化的新维度 81
(二)创新制造业运行的机制,构建结构优化的新方式 82
(三)创新制造业要素的组合,形成结构优化的新品质 84
四、总结 87
子课题1成员名单 89
子课题2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 90
一、中国已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90
二、中国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轨迹 91
三、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变量 92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变革特点 93
五、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94
六、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难点 95
子课题2成员名单 97
课题3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 99
一、发展智能制造的战略意义 100
二、加快制定并实施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101
三、智能制造的3种基本范式 103
(一)数字化制造 104
(二)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互联网+制造” 106
(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人工智能+制造” 108
四、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路线——“并行推进、融合发展” 109
五、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 109
六、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 111
(一)战略目标 112
(二)战略方针 112
(三)发展路径 113
(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114
(五)尽快出台关于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 114
附录B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简介 114
(一)智能产品与制造装备发展研究 115
(二)离散型制造智能工厂发展研究 116
(三)流程型制造智能工厂发展研究 119
(四)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研究 121
(五)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 123
(六)智能制造云平台发展研究 127
课题3成员名单 130
课题4 中国优质制造行动对策研究 131
一、优质制造的背景分析 134
(一)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134
(二)国际形势研判 136
(三)中国经济及制造质量发展的状况分析 141
(四)中国实施优质制造的必要性 148
二、优质制造的技术体系 150
(一)优质制造的内涵与特征 151
(二)优质制造的四大关键技术 155
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促进优质制造的路径 161
(一)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内涵 161
(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促进优质制造的作用机理 164
(三)中国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优质制造时存在的短板 167
四、优质制造评价 168
(一)国家层面的优质制造评价体系 169
(二)指标的测算 171
五、优质制造行动计划 175
(一)总体要求 175
(二)主要任务 177
(三)进度安排 181
六、实施优质制造行动的主要对策和政策建议 182
(一)主要对策 182
(二)政策建议 184
附录C 出口产品召回通报指数测算说明 186
附录D 2005—2016年14个对标国的优质制造水平的量化测算结果 187
课题4成员名单 188
课题5 中国绿色制造行动对策研究 189
一、绿色制造研究的背景 191
(一)绿色制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91
(二)绿色制造前期研究的进展与成果 192
(三)中国绿色制造仍然面临的问题 192
二、中国绿色制造行动对策的研究目标、方案与思路 193
(一)研究目标 193
(二)方案 194
(三)研究思路 195
三、中国绿色制造行动对策课题执行情况 196
四、绿色制造战略及行动对策国内外比较研究 197
(一)发达国家绿色制造发展战略及政策分析 197
(二)典型行业绿色制造国内外比较研究——化工行业 206
(三)国内外绿色制造发展经验 212
(四)国内外绿色制造发展带来的启示 216
五、中国绿色制造典型案例研究 218
(一)中国绿色制造典型地区案例研究 218
(二)中国绿色制造典型行业、产业案例研究 226
(三)绿色制造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231
六、绿色制造指数 235
(一)构建中国绿色制造指数的意义 235
(二)绿色制造评价体系 236
(三)中国绿色制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建议 241
七、中国绿色制造行动对策 245
(一)加强顶层设计 245
(二)培育生态文化和绿色生活方式 246
(三)完善绿色标准,营造公平、公正、高效的发展环境与氛围 246
(四)建立绿色制造激励机制 247
(五)强化绿色制造的示范作用 247
(六)推动绿色制造理念、文化、技术**世界 248
(七)大力推进人才培育与激励政策的制定 248
(八)构建新时代绿色制造指数 248
课题5成员名单 249
课题6 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51
一、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背景 252
(一)制造模式的发展现状与价值链 252
(二)经济动能转换呼唤模式创新 254
(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256
二、典型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现状 258
(一)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258
(二)规模定制化生产模式 261
(三)共享制造模式 263
三、新业态新模式的形成机制 267
(一)当前主流制造业模式与业态的形成机制 267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下制造业的转变 269
(三)制造业模式和业态创新的演进趋势 271
四、未来制造模式与商业形态的展望 272
(一)未来发展愿景 272
(二)影响未来发展的若干关键要素 273
课题6成员名单 275
课题7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支撑制造强国 277
一、工业强基发展态势良好 278
(一)从发展阶段看工业强基 278
(二)部分“四基”产品和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重大工程和重点产业发展 280
(三)“链式突破”逐步解决自主化产品和技术的应用难题 280
(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逐步成长 281
二、当前工业强基领域面临的一些新形势和新问题 282
(一)新形势 282
(二)新问题 284
三、工业强基的典型范式和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的成长模式 284
(一)工业强基的典型范式 284
(二)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的成长模式 286
四、工业强基链式突破重点方向和路径 288
(一)超大型构件先进的成形及加工制造工艺 288
(二)轨道交通装备用碳化硅IGBT器件 290
(三)机器人用减速器及伺服系统 290
(四)工程机械用高压重载轴向柱塞变量泵、液压多路控制阀、轴向柱塞
马达减速总成 291
(五)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 292
(六)工业基础领域数据平台 294
五、政策措施 297
(一)提供法律法规和财税政策保障 297
(二)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 297
(三)实施重点产品突破与“链式突破”协同推进 298
(四)将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的培育作为工业强基的重点任务 298
(五)人才永远是决定性的资源 298
课题7成员名单 300
参考文献 301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店铺主页二维码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有赞官方供货商,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知识产品及服务。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三期)综合卷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