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本书将中国共产党和古代中国的治理经验和优势上升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层面加以探讨,尝试在理论上说明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治理体系”,它有怎样的普世意义和中国特色。
在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中,更为关注的方面是特殊或具象的人。比如,精准扶贫实践中会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详尽了解,做出非常有针对性的安排,而非像西方国家那样仅仅按照一个标准发补助。西方社会是着力于人的一般性或者抽象性进行治理的国家形态,被称为“抽象社会”,中国社会则可以被理解成一个“具象社会”。
关注人的具象性,需要实现系统力量与生活世界中的百姓的有效联结。相比于西方抽象社会中精英与大众日趋脱钩的态势,中国的治理体系发挥出了联结上下的优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框架下,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直接面对有差别的个人,体察个体的需求和感受。这个过程中,“党政科层制之体”与“党群联系机制之系”相结合,构成了一种“体系化的联结模式”。其相比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整合模式”,具有更强的人格性,可称其为“人格化的社会整合模式”。书中对中国能做到人格化的社会整合的心理基础、历史文化条件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进行人格化的社会整合的实践机制,回顾了中国治理体系的历史演进,由此提出了“治理性团结”这一中国式治理的理想境界,最后从文化建设上展望了如何走向“治理性团结”。
熊万胜,1972年生,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奉贤区乡村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民政部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入选教育部全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在《社会学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主要著作有:《体系: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农民合作的新前景》等。
媒体评论:
本书在综合文献资料和作者十余年到全国各地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试图为理解“治理”问题提供一些新思考、新观点、新贡献。该书立意甚为宏阔,希望通过宏观社会学的比较法和历史法解析社会治理问题上的中西之别与古今之变,以期用更宏大的视野深入地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若干特质,它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它的优势与依然存在的问题。重点是想回答执政党是如何有效地处理人民间的差异性,或作者反复强调的“上下联结”的中国特色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曹锦清
熊万胜教授的这本书,通过梳理历史脉络和比较文献,抽象出他关于当代恰当“中国治理体系”的设想。这些设想新意盎然。政权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团结的方式,是此书的最大关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潘维
这是作者十余年行走基层,思考中国社会的结晶。看来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的春天要到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唐亚林
万胜的《江山与人民》一书,视野宏阔,立论高远,提出了特别值得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值得研读。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贺雪峰
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按西方教科书说不清楚,按传统典籍也说不清楚。《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一书,就是试图从治理体系说清楚中国,尤其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尝试。作者视野宏阔、阅读广博,且有田野调查支持,使得此书既显野心,又认真扎实,值得读者关注。
——《文化纵横》杂志社长 杨平
导论:如何想象中国社会
一上下如何“联结”
1.联结问题的提出
2.“框架性国家”中的联结模式
3.“群众利益无小事”
4.系统走进生活的姿态
二如何想象中国社会
1.流行的社会想象
2.利维坦与巴别塔
3.具象的社会
4.“系统—生活”的视角
5.章节安排
第一章系统与生活的关系
一从常人出发
1.常人或凡夫
2.第一种常人
3.第二种常人
4.两种理性观
二常人的生活、社会与系统
1.系统的强制性
2.系统与生活世界的两种联结模式
3.强大的生活与弱小的社会
第二章联结系统与生活的体系
一人类社会中的几种体系
1.体系的谱系
2.信仰体系
3.资本体系
4.治理体系
二治理体系的一般特征
1.治理体系的国家制度特点
2.治理体系的社会规范特点
3.社会整合机制的人格性
三什么样的国家会有治理体系
1.常规性国家
2.内需性经济和国家自主性
第三章传统中国治理体系的经验
一传统治理体系的追求
1.国泰民安的难度
2.治理史的分期
二从郡县体制到郡县体系
1.大一统郡县制及其两种模式
2.秦—汉转型:郡县制的儒家化
3.唐—宋之变:郡县制的体系化
4.明—清跃迁:清代治理的特殊性
第四章现代中国治理体系的形成与自觉
一现代中国治理体系的形成
1.共产党的组织传统的形成
2.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3.现代治理体系的出现
4.现代治理体系的发展和服务功能
5.三大治理传统的融合
二变革中的自觉与自信
1.近年来的治理变革
2.不断增长的自信心
三一个国家的“内在超越”
1.对政治合法性的新认识
2.“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3.“内在超越”的政治发展
第五章现代治理体系中的人格化联系
一因人而异
1.组织联系
2.分配机制
3.生活治理
4.感性互动
5.共同在场
6.个别处理
二区别对待
1.调查研究
2.行政吸纳政治
3.具体化治理
第六章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共享式联结
一共享的传统
1.重视民生的传统
2.注重共同发展的理念
二共享的内容
1.物质性成果
2.生活环境
3.公共物品
三共享的机制
1.跨阶层的福利
2.区域性的福利
3.体制性的共享
4.族群间的共享
第七章现代治理体系的文化基础
一人的问题是根本
1.“我”的危机
2.“大我”的危机
3.圣贤安在?
二科学与人生观
1.积极心理学
2.新时代的生活教化
三治理性的团结
1.三种社会团结
2.治理性团结的组织形式
3.治理性团结的增量
结语:三千年来的命题
致谢
中国的国家到底算是哪一类?这在近些年来再次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议题。从现象上看,这是从2004年以后关于“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讨论开始的一场知识运动 。虽然主要的参与者是学者,但学术讨论是大众社会思潮的反映。这种知识运动的发生,既是因为中国自己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因为中国相对于他者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晚清以来,我们多次都在这种变化的刺激下对“我是谁”变得敏感。所不同的是,我们第一次出现了比较普遍的自信心态。
中国到底是怎样的国家,中国社会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谁会对这个问题很关心呢?最关心这个问题是必须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府。“中国”这个词本身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可以解释成“居中的国土”。“华夏”可能是对于中国特性的最早的官方表述,《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各个朝代都会给本朝起一个名字作为“国号”。有趣的是,早期的朝代名字没有特别的寓意,甚至也不像百姓给子女起名字那样寓以美好的期待。它往往出自开国皇帝过去的封地、爵位甚至任职的地方,比如汉朝之所以叫做“汉”,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刘邦曾经被封为汉中地区的汉王。唐朝之所以叫做“唐”,是因为唐高祖李渊曾袭封“唐国公”,也就是说,古代的国号的意思是:皇帝本人或家族曾经是什么,名字即根基。这些名字具有很强的私人性和地方性,皇帝们老老实实地向天地报告自己的来历。但是到了后来,国号就越来越有寓意,包含了合法性论证。元代是一个突破,元代的“元”取之“大哉乾元”,她要做新的开端。明代的“明”寓意日月光明,朱元璋自许为是明教的明王降临人世。清代何以命名为“清”在今天是一个谜。到了中华民国和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再是王朝,也不再以当权者的来历为国命名,寓意就更加明确了。其寓意的方式可以理解成,以我们想要成为的社会状态作为我们的名字,名字即理想。
以往的朝代命名只在中国的历史中考虑问题,不必照顾周边的国家,到了民国和今天,就必须考虑在这个地球上“我是谁”,所以,国名中直接嵌入“中国”两字。同时,使用“中华”两字,也代表了对于历史的承续。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词就代表了我们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想要成为:一个属于人民的按照共和制来组织的继往开来的新中国。
对于中国是什么国家和社会,还有一些人也是非常关心的,就是其他国家的商人、宗教传播者、学者或者政府。经过这一百八十年的接触和研究,中国社会对于西方知识界和官方智库已经彻底祛魅。最明白的证据就是,在各门社会科学中关于中国研究的范式大都出自西方学术界,西方人成了中国人研究中国的导师。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任务是,我们要在西方导师的中国研究的基础之上,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理论阐释乃至范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理论虽然精巧,关于经验的整理虽然细密,对人类的关注也非常深远,却不会具体地对中国的未来负责。
中国学者用现代方法研究社会大致可以从1910年代算起,这一个时间点之前有一些重要的铺垫,如1898年建立京师大学堂和1905年废除科举,在废除科举之年的前后就开始有文科留学生的毕业归来。除了海外归来的学者,也有一些更加本土的思想者,比如1927年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毛泽东,1927年写出《中国文化史》的梁启超、1932年写出《乡村建设理论》的梁漱溟,等等。建国以后,社会科学的自由探索一度陷入低潮。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得到重建。与此同时,自由主义思潮重新兴起,对于中国传统体制和文化的批判一时成为风潮。这股风气一直延续到2004年开始出现关于“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讨论,才算是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知识界开始用学术的方式表达社会中逐渐提升的自信心态。这种自信来自中国社会的持续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也受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感染。比如2006年完成的农村税费改革,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的应对,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的举办,2012年以后的强力反腐败,以及中国政府在2020年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全球大考验中的表现,都进一步地提升了整个民族的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反思是比较早的,也比较成功。但对于中国政治制度和过程的本土理解却是很难突破,这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核心领域,西方的思想家和学者已经经营了几百年。
尽管如此,中国学者还是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展开了本土化的论述。比较著名的如王绍光主持的关于“理想政治秩序”的研讨 ,潘维主持的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 ,甘阳等人关于“通三统”和古典文化的当代意义的讨论 ,赵汀阳关于“天下”的思考 ,还有关于政治儒学的设想,等等。 以上的研究多数是从哲学、政治学或者中国文化的视角中展开的。社会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有所不同,主要的差异是它们很注重最基层的生活领域的经验,试图在宏观和微观的对接中把握中国社会的特质。人类学家王铭铭提出的文明是一个“超社会体系”的思考,试图对于中华文明的内在混杂性给出一个理论解释 。相比而言,黄宗智的研究是比较独特的,他是从历史学中的法律研究和农业经济研究推进到对于中国社会整体性质做出判断的,从而使得他的研究具有特别丰富的经验基础。 相关的研究还有不少,囿于笔者的阅读范围狭小,不能周遍地注意到。
在这本书中,笔者想要提出的是另外一种理解中国社会特质的思路。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社会如何被组织起来的研究,尤其是要在这个流行“脱钩”的时代,研究中国社会中的上下联结问题。这个研究是从一类人们都熟悉的经验事实开始的,比如在中国的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对于扶贫对象的了解十分透彻。从家庭地点,家庭人数,住房与周遍环境,土地等资产,家庭的亲属关系网,邻里关系,到每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实际收入等等几乎所有这些都要了解,虽然不一定要记录在册,但要确保有人知道。因为所有这些对于精准扶贫的成效都有影响。当国家来如此把握群众的时候,群众就是具体的,或者说具象的。我们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依赖于和群众之间的人格化的日常联系。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国家是用这些日常联系替代了宏大的结构性互动,而替代的可行性来自独特的组织社会的方式。我把欧美的社会称为是“抽象的社会”,而采取这种依赖人格化的社会联系组织起来的社会称为是“具象的社会”。
在如此巨大的中国社会中采取这种人格化的社会组织模式,必然要依靠一套复杂的结构,并依托独特的机制、丰富的资源和相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实现。本书注重研究其中的结构,机制、资源和文化都作为理解这个结构的重要因素。这个结构也有一个现成的而且十分著名的词来表达,也就是“治理体系”。
“治理体系”一词的提出是中国人的制度自觉的结果。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是一个非常能够给人带来想象空间的词,值得努力把这个政策提法发展成一个社会理论的术语。在描述中国的总体治理结构上先后出现过多种提法,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形成了“治理体系”的表述。在2019年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完整提法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是某些制度集成,但在本书中理解成是中国式治理体系的一个理想追求,要实现这个治理体系的这个理想状态需要依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
“治理体系”这个词的理论潜力不仅仅出自“治理”。“治理”这个词在英语中以governence出现时,代表了联合国开发机构对于受援国的政治体制和机制提建议的角度,它替代了简单的选举式民主的方案,深入到制度运行的细节中。但这个词被翻译成中文的“治理”之后,迅速激活了中国传统的治国智慧,人们发现,如果能从中国的历史经验出发看问题,“治理”这个词实际上照亮了中国国家运行的长处。这确实是一次戏剧性的话语翻转。继而,有学者如曹锦清依据中国的治理实践提出了“治体”一词,作为替代西方政治学理论中的“政体”思维的新概念工具。他认为中国政治学“要将重点从‘政体’转向‘治理体系’的研究。中国政治学说史向来无政体一说, 重在治体, 而西方的学说重在政体, 轻于治体。西方以政体为中心的政治学说理论的研究源于古希腊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说, 而中国政治传统重在治体, 它分为治道、制度与治术, 在这个论述上向来是儒法合流的。 本书也是将“治体”理解成“治理体系”的简称,就如同将“政体”理解成“政治体制”的简称。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同时链接上“治理”与“体系”这两个术语背后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脉络。
对于治理体系,本书主要研究的是它整合社会尤其是联结上下的功能,研究以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整合的条件和普遍性意义。治理体系的结构不是本书的重点,这是另外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很多同行做过很好的探索,笔者在《体系: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和一些文章中也做过讨论,要说清楚它还需要非常多的努力,只能留待将来。
-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