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 陆奇著 拍摄技法影像思维审美能力 个人能力边界的试探与扩展 逐一突破拍照问题 中信出版社 正版
运费: | ¥ 0.00-15.00 |
库存: | 90 件 |
商品详情
书名: 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
定价: 68
作者: 陆奇
装帧: 平
开本: 32
用纸: 超感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21729009
从摄影小白到成为记录自己生活的影像家。要拍出好照片,不能只盯着技法!对艺术创作的感性层面探讨才是提高摄影能力的关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本书将摄影创作看作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新手到成熟,需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时间积淀、国内外摄影前辈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借鉴等汇聚其中。告诉读者如何把自己的个性、过往的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好奇心、观察力、学习能力、商业思维、审美,等等揉入摄影创作中。除了摄影技法以外的这些内容,目前在市面上少有同类书详细阐述过。
从20多年前,作者开始观察父辈那一代的摄影人,到现在通过10年的商业摄影积累的大量实战经验和长期的观察总结中,发现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大部分人摄影还停留在讨论用什么相机和镜头,记各种拍摄参数,严重依赖拍摄技巧,模仿复制他人作品的阶段。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面:要拍出好照片,需要摄影师有自己独立的观察与思考、需要走出舒适区、扩展自我能力的边界、提升自身的眼界与审美、了解自己的弱点并发挥自己的擅长,等等。这些在摄影技能技巧以外的因素被忽视,导致摄影的原创性严重滞后。
而《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被忽视的问题,每一章节会针对一个如何拍出好照片的主题进行讨论。主题的内容涵盖摄影技巧、拍摄实战、影像思维、审美能力和个人能力边界的试探与扩展等。通过丰富的图片示例将众多真实案例分享给大家。每个章节的内容简短精炼,易懂耐读。
推荐序 我们为什么要拍好家庭照
自序 如果不记录,记忆就是空白
第1章 远处是风景,近处才是人生
家是情感的来源
陪伴式拍摄
记录微小,就是见证伟大
感受时间赋予的力量
第2章 怎样拍,才好看
拍家庭,有这两只镜头就够了
光线的秘密
表达情绪营造氛围
锦上添花的后期
胶片的奇妙之处
手机也可以拍出好看的家庭照
第3章 带着眼睛去寻找
多看别人在拍什么
需要打磨的眼睛
用照片呈现故事
第4章 拍摄就是拍自己
在行动中获得力量和认可
什么样的人拍什么样的照片
国内家庭摄影开拓者之一,从业已10年,目前定居成都。
自2010年起就在家庭摄影领域探索,2016年参与创办“家庭日记”。以撰写《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系列文章,推动了更多人关注和拍摄家庭。
作为国内家庭摄影社群引导者,家庭日记为全国的家庭和摄影师建立了一个家庭摄影学习和社交的平台。
家是情感的来源
“我家有什么好拍的?”这是迄今为止,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 从前, 我的父亲用他的YASHICAFX—7 胶片相机,从我出生开始,就持续记录着我的成长。 当年,像我父亲一样把镜头对准自己家庭做持续记录的人还有很多。当我们想要回忆以前和家人在一起都做了什么,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时,都会从柜子里拿出老相册,一页一页、一张一张地翻看。 那时,父亲有一个专门的柜子放着摄影用的干燥箱,箱子里有两台胶片机,还有很多没有用过的胶卷。在干燥箱的边上有好几个大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一条一条“有人影”的黑色胶条。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已经拍过的、显影的胶片,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记忆都在这一条条的胶片中存放着。 父亲对我翻动他的专用柜子总是表现得异常警惕,后来我才明白,这个柜子里存放的都是他对一家人的爱。如果当年被我这个熊孩子把胶片当玩具拿来涂涂画画,估计我现在就看不到我们家当年的模样了吧。 不会重来,无法挽回 对于那个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我想说,的确,家里的那些事太琐碎、太日常,日常到每天每个家庭都会发生。 比如孩子把面条弄一地啦,把水洒桌上啦,吃着吃着饭睡着啦,妻子照顾孩子累得瘫在沙发上啦…… 看到这些场景,我们真的会下意识地说,这些有什么好拍的。但这些就是一家人认真生活的样子,是我们陪伴家人的证明,更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痕迹。在家里可以拍摄的内容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持续记录,目睹照片呈现的时间的力量,可能会让你感叹不已。 家庭日记上海的社区成员庄喆,从女儿出生时就开始记录,基本每周保持一卷胶片的拍摄节奏,到现在已经是第5年。 5 年,1800 多天,看着女儿从一个满脸褶皱的小不点逐渐长大,真是不可思议啊。当这些生活的细节和成长的痕迹被一天一天地记录下来时,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简单的一张张照片被赋予了时间的力量。 不拍家人,都不知道家人这么相爱 家庭摄影不仅仅把镜头对准孩子,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他们的关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都是拍摄的对象。如果不把这些记录下来,可能连我们自己都忘记了曾经过去的每一天,家人之间是那么深刻地相爱着。 我的好朋友家和,曾和我讲过他第三个孩子出生的故事,就是照片中那个最小的小女孩。当她还在妈妈肚子里时,脐带缠绕造成她营养不良,在快出生时又因脐带绕颈,遭遇了难产。出生之后由于体重太轻,被送进暖房观察。家和形容,那会儿她看上去只有一般小孩的三分之一大小。好不容易回了家,又发现耳朵有失聪的可能。这个小家伙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家和跟我说,他每拍下一张家人的照片,就像是一次重生。 在拍下这些照片的很多年前,家和并不那么关心家庭,一心想成为街头摄影大师的他,甚至觉得拍家人是在浪费胶卷。然而父亲的过世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压根就忽略了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以为好风景都在外面。当他看到父亲留在照片里最后的笑容时,一种成年人的无力感直击全身,那个他最想用照片证明自己成事的人不在了,他开始重新将相机对准了身边的家人。 因为拍摄家人,家和不再喝酒应酬,周末的时间也用来陪伴家人。这一刻,他发现近在眼前的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此时就像人生打开了第二次经历一样。 家,是摄影师情感的来源 那么,怎样拍摄自己的家人呢? 我们要让有意识的拍摄成为一种习惯。要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和家人在一起的样子,拍下来比怎么拍得美更重要。就像庄喆和家和,每天拍摄家人已是一种习惯,他们用日常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轨迹,用照片来保存一家人的记忆,呈现一家人平日生活里隐含的情感。 家庭日记成都的社区成员仲铭,记录自己的父母已经多年。在我的周围,长期记录孩子的人还蛮多的,而一直记录自己父母的却不太多,所以我好奇地问过他为什么会拍摄自己的父母。 仲铭说他过去对家一直保持在一个安全距离内,不会过分靠近,甚至想逃避,离开家去很远的地方生活。但后来,他意识到逃避并不能解决与家人的根本问题。他告诉自己,这一生要做一个不停往自己内心走的人,因为人心里面的这个世界,比外面的世界更大、更复杂、更加惊心动魄。 这是仲铭和父母一起去北欧旅行时拍下的《朝夕相处的二十天》。拍摄自己的家庭并不那么容易,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是复杂的,而仲铭选择通过镜头去观察、靠近和了解他的父母。这20 天与父母的相处,仲铭说他自觉不是走 向了遥远的异国,而是走近了他一直逃避但又渴望回来的那个家。 和庄喆、家和、仲铭一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把镜头从外部的街头转向家庭内部。他们通过对家庭生活的记录,引发人们的共情和通感,因为他们发现家庭才是我们每个人情感的来源。 在家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激发和触动情感;在家里,所有的一切都和我们的记忆关联。我们看到在家里拍摄的每一张照片时,都可以让我们回想起和自己有关的欢喜、悲伤和幸福。要知道今天我们所拍下的不是简单的一张照片,而是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是对未来长大的孩子的告白,也是对未来变老的自己的一个交代。 步履不停的生活让我们早已忘记了父母是怎样陪伴我们长大的,如果我们还有埋怨或是不解,翻开那些家庭照,家人的爱早已被凝固在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说“我爱你”,真实得不容辩驳。可能我父亲留下的那一盒盒胶片,就是想和我说他一直很爱很爱我吧。现在,我也拿起了相机,恰逢当年父亲拍摄家人的年纪,似乎我也在用父亲的方式,逐渐认识过去的自己,真切地体会父亲当年对我说的话,还有一直藏在他心里的情感。
- 寻梦天下旅行 (微信公众号认证)
-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影友交流点。丰富的国内外摄影团、特色的摄影活动和摄影课程,还有更多特价旅行等,尽在寻梦天下!等着爱摄影、爱旅行、爱被拍、爱户外的你!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