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认证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始终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为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服务、为科学家和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55.10
运费: ¥ 0.00-18.00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商品图0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商品图1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商品图2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商品缩略图0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商品缩略图1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书名:作物育种学(第二版)
定价:69.8
ISBN:9787030705549
版次:2
出版时间:2021-11

内容提要:
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知识、常规育种方法、现代育种技术、重要性状的鉴定方法、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和主要农作物育种等内容,是一本总论和各论合二为一、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充分考虑教学思路和读者群体、由15所高等院校的一线教师通力合作的统编教材。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部分 作物育种学基本知识
绪论 2
第一节 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与任务 2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 2
二、作物育种学的任务 2
三、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2
四、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3
第二节 作物品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
一、作物品种的概念 3
二、作物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
第三节 作物育种工作的成就与展望 4
一、作物育种工作的成就 4
二、作物育种工作展望 5
三、作物育种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机构 5
本章小结 6
拓展阅读 6
思考题 6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7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7
一、有性繁殖 7
二、无性繁殖 8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8
一、自交的遗传效应 8
二、异交的遗传效应 9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9
一、作物的品种类型 10
二、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10
本章小结 11
拓展阅读 11
思考题 12
第二章 种质资源 13
第一节 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13
一、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13
二、特异种质是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13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14
一、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14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 15
三、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 15
第三节 种质资源工作 16
一、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16
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16
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创新 19
四、种质资源的信息化 20
本章小结 21
拓展阅读 21
思考题 21
第三章 育种目标 23
第一节 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23
一、着眼当前,展望长远 23
二、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23
三、细化目标,明确指标 23
四、设定区域,熟悉详情 23
第二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3
一、高产 24
二、优质 25
三、抗逆 26
四、适应性强 26
本章小结 27
拓展阅读 27
思考题 27
第2部分 常规育种方法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30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30
一、引种的概念与作用 30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 31
三、影响引种的主要因素 32
四、不同类型作物引种的一般规律 33
五、引种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33
六、主要农作物的引种实践 34
七、植物驯化的原理与方法 35
第二节 选择育种 35
一、选择育种的简史与成效 35
二、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37
三、性状鉴定与选择 38
四、单株选择法的利用 39
五、混合选择法的利用 39
本章小结 40
拓展阅读 40
思考题 40
第五章 杂交育种 41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意义 41
一、杂交育种的原理 41
二、杂交育种的意义 41
第二节 杂交亲本的选配 42
一、亲本选配的重要性 42
二、亲本选配的原则 42
第三节 杂交方式和杂交技术 44
一、杂交方式 44
二、杂交技术 46
第四节 …后代的处理 47
一、系谱法 47
二、混合法 49
三、衍生系统法 50
四、单粒传法 51
第五节 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51
一、杂交育种程序 51
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52
本章小结 52
拓展阅读 53
思考题 53
第六章 回交育种 54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54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 54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55
第二节 回交育种方法 55
一、亲本的选择 55
二、回交的次数 55
三、回交所需的植株数 56
四、回交育种程序 56
第三节 回交育种的特点及其应用 58
一、回交育种的特点 58
二、回交育种的用途 58
本章小结 59
拓展阅读 60
思考题 60
第七章 诱变育种 61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成就和特点 61
一、诱变育种的成就 61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 61
第二节 诱变育种的方法 61
一、诱变剂的选择 61
二、处理材料的选择 62
三、处理部位与处理方法 62
四、诱变处理后的选育 63
第三节 诱变育种的发展 63
一、诱变剂的复合处理 63
二、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4
本章小结 64
拓展阅读 64
思考题 65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66
第一节 远缘杂交的重要性 66
第二节 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67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67
二、远缘…夭亡、不育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68
三、远缘…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68
第三节 远缘杂交的育种策略 69
一、品系间杂交 69
二、外源染色体的导入 69
三、染色体片段的转移 70
本章小结 70
拓展阅读 70
思考题 70
第九章 倍性育种 71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71
一、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特点 71
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 72
三、多倍体育种程序 73
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 74
一、单倍体产生的途径 74
二、单倍体的鉴定 75
三、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 76
四、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 76
五、单倍体育种成就 76
本章小结 76
拓展阅读 76
思考题 77
第十章 …优势利用 78
第一节 …优势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78
第二节 …优势的表现特性 79
一、…优势表现的特点 79
二、…优势的度量 80
第三节 …优势的遗传基础 80
一、显性假说 80
二、超显性假说 81
三、染色体组-胞质基因互作模式假说 81
第四节 杂交种品种的选育 81
一、…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81
二、杂交亲本的选配 82
三、杂交种亲本的选育和改良 83
四、配合力及其测定 84
五、杂交种品种类型 85
第五节 利用作物…优势的方法 86
一、人工去雄法 86
二、标记性状法 86
三、化学杀雄法 86
四、自交不亲和性利用法 87
五、雄性不育性利用法 87
第六节 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87
一、雄性不育性的遗传 87
二、雄性不育的生物学特性 89
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方法 89
四、核不育杂交种的选育 91
本章小结 92
拓展阅读 93
思考题 93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 94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94
第二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 94
一、Hardy-Weinberg定律 94
二、群体的进化与改良 95
第三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方法 95
一、轮回选择的基本模式 95
二、基础群体的组建 96
三、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97
四、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100
第四节 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100
一、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在作物轮回改良中的应用 100
二、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在作物群体改良上的应用 101
本章小结 102
拓展阅读 102
思考题 102
第3部分 现代育种技术
第十二章 植物细胞工程 104
第一节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理论 104
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内容 104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104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04
一、培养基及其制备 104
二、无菌操作技术 106
第三节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106
一、原生质体培养 106
二、体细胞杂交 108
第四节 细胞工程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108
一、细胞工程技术与创造变异 108
二、花药培养与加快育种进程 110
三、植物脱毒和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110
四、离体培养与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112
五、胚培养与远缘杂交 112
本章小结 112
拓展阅读 112
思考题 112
第十三章 转基因育种 113
第一节 转基因技术 113
一、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113
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 113
三、转基因技术带来的有利方面 113
第二节 转基因的理论基础 114
一、中心法则 114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及其他工具酶 114
三、DNA、RNA和蛋白质的序列分析 114
四、基因合成技术和基因载体 116
第三节 转基因技术改造植物的内容和步骤 116
一、获取外源DNA或目的基因 116
二、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117
三、目的基因连接载体 117
四、使重组DNA进入受体细胞 117
五、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 118
六、转基因植株的育种利用 119
第四节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 119
一、转基因技术安全性 120
二、转基因作物安全性 120
三、转基因作物产品安全性 120
四、转基因安全管理 120
第五节 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21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概念 121
二、基因编辑技术的特点 121
三、基因编辑技术的类别 121
四、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作物育种应注意的事项 123
五、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123
六、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管理 124
本章小结 125
拓展阅读 125
思考题 125
第十四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27
第一节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原理 127
一、分子标记的类型 127
二、几种主要分子标记的原理 128
第二节 基因定位 130
一、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30
二、主效基因定位 132
三、QTL定位 133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35
一、质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135
二、数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136
三、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37
四、基因定位与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的策略 137
本章小结 138
拓展阅读 138
思考题 138
第4部分 重要性状的鉴定方法
第十五章 抗病虫性的鉴定 140
第一节 作物抗病虫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140
一、作物病虫害的严重性 140
二、作物抗病虫品种的作用 140
三、作物病虫害抗性鉴定和育种的特点 140
第二节 植物寄主与病原物、害虫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140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其遗传变异 140
二、抗病虫性的机制 141
三、抗病虫性的遗传 142
四、寄主的抗性基因与病原物致病、害虫致害基因的相互作用 143
五、品种抗病虫性稳定化对策 145
第三节 抗病虫性鉴定 145
一、抗病虫性鉴定指标 145
二、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145
本章小结 147
拓展阅读 147
思考题 147
第十六章 非生物逆境耐性鉴定 148
第一节 非生物逆境耐性鉴定的意义和特点 148
一、作物逆境种类 148
二、耐逆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148
三、耐逆育种的主要方法 148
第二节 水分逆境耐性鉴定 149
一、耐旱性鉴定 149
二、耐湿性鉴定 150
三、耐渍性鉴定 150
第三节 温度逆境耐性鉴定 151
一、耐冻性鉴定 151
二、耐冷性鉴定 151
三、耐热性鉴定 152
第四节 土壤逆境耐性鉴定 153
一、耐盐性鉴定 153
二、耐瘠薄性鉴定 154
三、重金属耐性鉴定 154
第五节 抗倒性鉴定 155
一、作物倒伏的种类 155
二、抗倒性鉴定方法 155
本章小结 156
拓展阅读 156
思考题 157
第十七章 作物品质性状的鉴定 158
第一节 作物品质性状鉴定的意义和特点 158
一、品质性状鉴定的意义 158
二、品质性状鉴定的特点 158
第二节 作物品质性状及其鉴定方法 159
一、作物品质性状的类别 159
二、品质改良的主要内容 159
三、作物品质性状的鉴定和选择 160
本章小结 162
拓展阅读 162
思考题 162
第5部分 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
第十八章 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 164
第一节 品种试验 164
一、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目的 164
二、区域试验的方法和程序 164
第二节 品种审定与新品种权保护 166
一、我国现行的品种审定组织体制和程序 166
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167
第三节 种子生产 168
一、种子生产程序与技术体系 168
二、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 170
三、原种生产的程序与方法 172
第四节 品种推广 175
一、品种推广的方式 175
二、品种区域化和良种的合理布局与搭配 175
三、良种良法相配套 176
本章小结 177
拓展阅读 177
思考题 177
第6部分 主要农作物育种
第十九章 小麦育种 180
第一节 国内外小麦生产概况 180
一、国外小麦生产 180
二、国内小麦生产 180
第二节 小麦育种目标 180
一、我国小麦生态区划 180
二、我国小麦育种目标 181
第三节 小麦品种资源 181
一、小麦的近缘植物 181
二、国外小麦品种资源 182
三、我国小麦品种特点 184
四、小麦品种的演变 184
第四节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 186
一、产量性状 186
二、品质性状 186
三、抗病虫性状 187
四、耐逆性状 189
第五节 小麦育种方法 192
一、系统育种 192
二、杂交育种 193
三、诱变育种 193
四、单倍体育种 193
五、杂交小麦 193
第六节 小麦育种研究动向与展望 194
一、小麦高产育种 194
二、产量与品质的协调改进 194
三、品种适应性 195
四、转基因育种 195
五、分子标记育种 196
本章小结 197
拓展阅读 197
思考题 197
第二十章 水稻育种 198
第一节 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 198
一、我国水稻育种历程 198
二、国外水稻育种动态 199
第二节 水稻育种目标 199
一、生产需求 199
二、育种目标的具体内容 200
第三节 水稻品种资源 201
一、水稻近缘种 201
二、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 201
三、稻种资源的特性及其育种价值 202
第四节 水稻主要性状的遗传 203
一、品质性状 203
二、产量性状和株型性状 203
三、抗病虫性状 204
第五节 水稻育种方法 204
一、杂交育种 204
二、杂交稻的选育 205
三、诱变育种与花药培养技术 206
四、分子育种 207
第六节 水稻育种研究动向与展望 208
一、水稻超高产育种 208
二、产量与品质的协调改进 209
三、品种适应性 209
四、转基因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 210
五、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211
本章小结 211
拓展阅读 211
思考题 212
第二十一章 玉米育种 213
第一节 国内外玉米育种概况 213
一、国内玉米育种概况 213
二、国外玉米育种概况 215
第二节 玉米育种目标 215
一、生产需求 215
二、育种目标的具体内容 217
第三节 玉米种质资源 219
一、玉米的分类 219
二、玉米种质资源的特性及利用 219
第四节 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 221
一、农艺性状的遗传 221
二、籽粒性状的遗传 222
三、抗病性遗传 223
第五节 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选育 224
一、优良玉米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 225
二、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225
三、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 227
第六节 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动向与展望 229
一、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动向 229
二、新技术的应用 229
本章小结 230
拓展阅读 230
思考题 231
第二十二章 棉花育种 232
第一节 国内外棉花育种概况 232
一、国内棉花育种概况 232
二、世界棉花生产与育种状况 233
第二节 棉花育种目标 233
一、中国棉区划分 233
二、棉花主产区的育种目标 233
第三节 棉花种质资源 234
一、棉属的分类 234
二、棉属种的起源 235
三、棉属的栽培种及其野生种系 235
四、棉花品种类型 236
五、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236
第四节 棉花主要性状的遗传 237
一、产量性状的遗传 237
二、早熟性的遗传 237
三、品质性状的遗传 237
四、抗病虫性状的遗传 238
第五节 棉花育种方法 239
一、选择育种 239
二、杂交育种 240
三、…优势的利用 241
四、远缘杂交育种 244
五、诱变育种 246
第六节 棉花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46
一、细胞与组织培养 246
二、基因工程技术 247
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48
本章小结 249
拓展阅读 249
思考题 249
第二十三章 马铃薯育种 250
第一节 国内外马铃薯生产和育种概况 250
一、国内外马铃薯生产概况 250
二、国内外马铃薯育种概况 250
第二节 马铃薯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 251
一、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划 251
二、马铃薯主要栽培区的育种目标 252
三、马铃薯的遗传特点 252
四、马铃薯主要性状的遗传 253
第三节 马铃薯种质资源 256
一、马铃薯的起源与分类 256
二、野生种资源 257
三、栽培种资源 257
第四节 马铃薯的育种方法 258
一、芽变育种 258
二、杂交育种 258
三、诱变育种 260
四、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 260
第五节 马铃薯育种研究动向 260
一、种质资源的保护、评价与筛选 261
二、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261
三、现代育种技术研究 261
本章小结 262
拓展阅读 262
思考题 262
第二十四章 大豆育种 263
第一节 国内外大豆育种概况 263
一、我国大豆育种概况 263
二、世界大豆育种概况 263
第二节 大豆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的遗传 263
一、大豆育种目标 263
二、大豆主要性状的遗传 264
第三节 大豆种质资源 265
一、大豆的起源与进化 265
二、大豆的分类 266
三、大豆的生态类型 266
四、大豆的种质资源的研究 267
第四节 大豆的育种方法 268
一、选择育种 268
二、杂交育种 268
三、诱变育种 269
四、新技术的利用 270
本章小结 272
拓展阅读 272
思考题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73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科学出版社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始终坚持为科技创新服务、为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服务、为科学家和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作物育种学(第二版)/席章营 陈景堂 李卫华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sciencepress-cspm
科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