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罗马日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用意大利语书写的新随笔集,一共二十三篇文章,记录了她学习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寻找一种“新的声音”的漫长过程。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语言学习笔记,而是一位小说家开拓新领域的心灵启示录——语言的、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创作者在某个时刻感到有必要改变路径:这是一种疯狂的冲动,它可能意味着放弃自己作为表达者原有的特性与标志;这也是大胆的纵身一跃,收获的是创作与人生更丰富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出生于1967 年,印度裔美国作家。1999 年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获得2000 年“普利策奖”小说奖,成为该奖项史上最年轻获得者。2003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同名人》。2008 年出版第二部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被《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评为年度十佳图书,获“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低地》,入围“布克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决选名单。拉希莉曾任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委员,目前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意写作课教授。
译者简介:
张亦非,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欧洲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小说,也写小说。译作有《永生者》《差不多两人的战争》《大自然有条隐形线》等。
精彩书摘
★ 二十年来,我学习意大利语的方式就像沿着湖边游泳,总是紧靠我的主导语言——英语,总是停留在岸边。这的确是颇为有效的训练,对肌肉和大脑有益,却难以激动人心。以这种方式学习一门外语,是绝不会溺水的,另一门语言始终在近旁支持你,随时可以相助。然而,安全地浮在水面上,排除了溺水和没顶的可能性,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掌握一门新语言,完全沉浸其中,就必须离开岸边。别穿救生衣。别依赖脚底的地面。
★ 自从买下第一本词典,已经过去差不多二十年,我决定搬到罗马长住。动身之前,我向曾在罗马居住多年的朋友询问电子词典有没有用,比如某些手机应用,可以随时查找生词。他笑起来,告诉我:“你很快就要住进意大利语词典里面了。”
★ 在那里的一周主要用来欣赏各种建筑物,广场和教堂。但从一开始,我和意大利的关系就不只是视觉性的,也是听觉性的。汽车不算多,但这座城市仍然在不断嗡鸣。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听到一种令人愉悦的声音,充斥着对话、句子、词语。仿佛整座城市是一座剧场,而其中稍嫌躁动的观众正在演出开始前低声交谈。
★ 我多多少少已经习惯了语言上的流亡。在美国,我的母语孟加拉语是一门外语。你自己的语言在你生活的国家被当作外语,这会导致一种持久的疏离感。你在说一门隐秘的、不为人知的语言,它与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呼应,这种缺失会在内心造出一段距离。
★ 说到底,想学会一门语言,想感受到你与它之间的联系,就必须用它来对话,不管说得多么幼稚、多么不准确。
★ 意大利语仍然难以掌握,又易于忘记。它只在老师来的时候出现。她把意大利语带进我家待一小时,然后又把它带走。只有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这门语言才显得具体可感。
★ 那些不认识的单词总在提醒我,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 毕竟,能改变我们生活的东西总是在我们自身以外。
★ 视野是无限的,尽管总是存在某种局限。用另一种语言阅读意味着永远处在成长的状态,拥有可能性。我知道,作为学徒我的任务永远不会结束。
★ 笔记本里的所有单词都标志着一种具体可感、有条不紊的成长。我想起孩子们刚出生的那几周,每周我都带他们去儿科医生那儿量体重。每盎司都被记录,评估。每盎司都是他们存在于世的具体证据。我对意大利语的理解也以类似的方式加深。我一天接一天、一个词接一个词地获得我的词汇。
★ 这是一个我可以在其中游荡、学习、遗忘、失败的空间。我也可以在这里满怀希望。
★ 自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只属于我的词语。我没有所谓祖国,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不写作,不和词语打交道,我就无法感觉到自己还活在世上。
★ 我成了一个英语作家,接着,出乎意料地有了点名气,还得了一个奖。但我确信这是不应得的,它更像是个误会。尽管那是一项荣誉,但我还是充满怀疑。我还没来得及把自己和这种认可联系起来,它就已经改变了我的生活。从那时起,我就被当作一位成功的写作者,不再是默默无闻、几近无名的学徒。我的写作源自一个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被发现的地方。可是第一本书出版之后仅仅一年,这种匿名性就消失了。
★ 对于马蒂斯来说,剪纸不仅是一种新技术,而且是一种新体系,用于思考和拓展形状、颜色与构图的可能性。这是对他艺术策略的一次重新思考。这位画家说:“这次旅程的状况百分之百不同。”马蒂斯把这种被他称作“剪刀作画”的新方法比喻成一次飞行。
★ 他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走上了一条未知的路,到更广阔的范围内探索。
- 今日美术馆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