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教育的浪费》
—
[美]布莱恩·卡普兰 著
蔡维 译
出版: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ISBN:9787500171119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78元
一位经济学家眼中的教育投资
——探寻教育的真正价值
《什么是教育》
—
[德]雅思贝尔斯 著,陈巍 等译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ISBN:9787208177611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98元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收集和总结了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关于教育的论述,为考察他的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基础。他对“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因为一个自由的、行动的、使自身成为目的的人,与为了实现从外部强加给他的某一目的而被培养、被谋制的人是相互反衬的。雅思贝尔斯的“教育哲学”将人视为活生生的、社会性的和历史性的存在者,它与某种现代的、以可计划性和可用性为导向的、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类之表象是相互反衬的。
《教育的目的》
—
[英]怀特海 著,周邦宪 等译
出版: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ISBN:9787100226639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68元
教育的目的
本书是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
《教育的方法:蔡元培谈教育》
—
蔡元培 著
出版: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553816555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58元
教育的方法:蔡元培谈教育
教育家蔡元培谈教育的文章选集,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给当时的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生与活力。本书所选编的三十余篇文章,既有蔡元培先生谈新教育的文章,又有他在中学、大学的演讲,如“对新教育之意见”“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等等,均深刻体现了他先进的教育理念,而这些教育理念,时至今日,仍不过时,仍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常常称道和借鉴的,本书的选编也正是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教育的目的》
—
[英]怀特海 著,周邦宪 等译
出版: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ISBN:9787100226639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68元
纪念蔡元培诞辰150周年特别版
学者熊月之全新长篇导读
《蔡元培传》为近现代史名家唐振常所撰写的蔡元培传记,从其生平事业思想文章入手,回顾了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蔡元培对后世的影响。
《蔡元培传》书后还附有唐振常撰写的若干蔡元培研究文章,已使传记更为完整。
光绪二十至二十一年(一八九四——一八九五年),在近代中国史上是充满着耻辱的年代。自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老大封建帝国的门禁,从此,中国人民在封建主义的重压之下,加上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欺凌。如何富国强兵,如何救国救民,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案,经营了三十年的洋务运动,也引进了不少古所未有的事物。然而,巍巍帝国,经营多年号称强盛的海军,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于蕞尔日本,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知识分子自然一马当先,率先议论。维新图强的呼声日肆高扬。
唐振常(1922年-2002年),四川成都人,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文章家、新闻工作者。1946年燕京大学文学士。历任上海、香港、天津大公报记者、编辑、采访主任、政法文教部主任,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上海文汇报文艺部主任、笔会副刊部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研究范围主要为中国近现代史及上海史。著有《唐振常文集》(七卷)。其行文风格独树一帜,被著名历史学家黎澍誉为“中国难得的一支笔”。
导读 《蔡元培传》学习笔记
序言——蔡元培研究我见
一、家世和教养
二、在科举道路上
三、思想一变
四、委身教育
五、昌言革命
六、同盟会前后
七、四年老学生
八、民国教育总长与壬子迎袁
九、去官求学由德而法
十、兼容并包,孕育新北大
十一、“君子难罔以非其道”
十二、“于我多恕词”
十三、科学事业培育者
十四、行在民主自由
十五、寂寞晚年
附录
两部失而复得的近代史重要资料——兼为传播谬说自责
一代通人蔡元培
蔡元培与中国现代化
蔡元培与北大精神
蔡元培之大
一个待研究的课题
北大能容蔡元培否
蔡元培之丧补记
蔡元培先生不朽
编辑后记
《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史》
—
刘道玉 著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ISBN:9787568071703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198元
《刘道玉口述史》
作为改革家,他大胆创新、甘冒风险;作为教育家,他慧眼识珠、成就斐然;作为良师益友,他爱才如命、义薄云天;作为知识分子,他刚直不阿,不慕权位……如易中天所说,刘道玉不是一个圣人,他是一个战士。
离任武大校长后,刘道玉“生不愿万户侯”——拒绝了担任某部部长的仕途安排,也拒绝了国外诸多名校请其担任校长的邀请。三十年来潜心研究教育、公益和中国的改革命运,并不断有新的文章问世。
◎体会教育家精神,探索真正的教育:在充满理想主义的80年代,刘道玉校长在中国南疆创造的教育奇迹,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蔡元培”“中国四十年最好的校长”。80年代末,教育改革受阻,刘道玉被迫辞去武大校长,壮志未酬,然而他的成就和影响,早已超出校园和时代,至今无人望其项背。
◎揭示教育改革背后不为人知的思想与生命历程:刚刚出版的《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史》一书,除了真实还原80年代的教育奇迹以及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还汇集了刘道玉最近三十多年的思想历程与研究成果,书中最后一章,更是刘道玉未完成的改革设想的首次公开。因此,《其命维新》是88岁高龄的刘道玉迄今最看重的一本书。
本书是以下四类读者的必读书:曾受益于刘道玉校长的“武大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焦虑的家长和莘莘学子、关注中国改革前景者。为此先知书店诚荐本书,欢迎读者下单购买!
◎ 回到家中,我把工作组传达中央书记处的任命告诉了夫人刘高伟,她开口就说:“绝对不能干,宁愿受处分。”她进一步说,事不宜迟,你到北京向中央申诉理由,说你干不了。我觉得她的建议也正是我想要采取的措施。
◎ 一个真正的爱才者,需要具有两识,一是卓识,二是胆识,前者是指要有发现人才的智慧,后者是指要敢于保护有争议或身处困境的人才。赵林现在是武汉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研究西方哲学的著名学者,有武汉大学第一名嘴之称。但是,他在1984年研究生毕业时,却是一个没有任何单位敢接受的所谓:“危险人物。”在分配不出去的情况下,我把他留在由我担任所长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工作,暂时把他保护起来。
◎ 1986年9月16日,我率代表团访问美国和加拿大十多所大学。9月16日,他邀请我们一行到他家中做客,在波士顿的武汉大学的所有留学生都参加了。他们夫妇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们也一饱口福。
◎ 我并不认为刘道玉是圣人。当然,他也不是伟人或完人。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战士。一个冲在最前面的战士,有理想,有担当,也有失策,有失误。于是,他烟尘满面,伤痕累累,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跌倒又爬起来。
——易中天,作家,学者
◎ 武大有先生,实天下学子之幸也。武大无先生,亦后世史家之哀也。先生盛年见弃于浊世,道德文章,几成绝响。今先生亦垂垂老矣,平生抱负,耿耿于胸竟不得大展于世,其先生之悲抑天下之悲乎。
——野夫,作家
◎ 刘校长的气节已经影响了一代武大人。
——陈加宽,复旦大学教授
刘道玉,1933年11月24日出生,湖北枣阳蔡阳镇刘坡村人,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为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81至1988年年起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一位校长。1988年3月6日,刘道玉被国家教委干部局负责人奉命宣布免去武汉大学校长职务。现任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
第一章 改革引论
第二章 卧薪尝胆
第三章 人才兴校
第四章 独辟蹊径
第五章 解放思想
第六章 创建新系
第七章 爱生如子
第八章 改革之果
第九章 创新不止
附录
跋语
《教育思想的演进》
—
[法]涂尔干 著,李康 译
出版: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ISBN:9787100117517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73元
《教育思想的演进》根据涂尔干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
作者介绍:
涂尔干(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著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作品。
译者简介:
李康,男,汉族,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导言
第一编
第一讲 法国中等教育史
第二讲 早期教会与教育
第三讲 早期教会与教育(终)——加洛林文化复兴前的修道院学校
第四讲 加洛林文化复兴
第五讲 加洛林文化复兴(终)——文法的讲授
第六讲 大学的起源
第七讲 巴黎大学的诞生——就职礼(inceptio)与执教权(licentia docendi)
第八讲 “universitas”一词的含义——教俗兼具的巴黎大学;以同乡会和教授会为单位的内部组织
第九讲 艺学院——内部组织;学院
第十讲 学院(终)
第十一讲 艺学院的教学——学位;研习课程
第十二讲 大学中的辩证法教学
第十三讲 辩证法与论辩——艺学院里的学科
第十四讲 关于巴黎大学的结论——文艺复兴
第二编
第十五讲 文艺复兴——拉伯雷或博学派运动
第十六讲 文艺复兴(终)——人文主义运动;伊拉斯谟
第十七讲 16世纪的教育理论——人文主义运动与学院派运动之比较
第十八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结论)
第十九讲 耶稣会
第二十讲 耶稣会(终)——教育的外在组织形式
第二十一讲 耶稣会体系与巴黎大学体系
第二十二讲 关于古典教育的结论
第二十三讲 现实主义者的教育理论——它的起源:夸美纽斯、罗兰与大革命
第二十四讲 大革命——中央学校
第二十五讲 19世纪课程体系的变化——中等教育的界定
第二十六讲 结论——教育与人世
第二十七讲 结论(终)——教育与自然:科学;以语言为工具的逻辑修养
译者后记
- 先知书店
-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