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改造后代:遇见来自生物工程的生命

36.80
运费: ¥ 7.00-20.00
商品已售罄 收藏 / 分享
改造后代:遇见来自生物工程的生命 商品图0
改造后代:遇见来自生物工程的生命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改造后代:遇见来自生物工程的生命
定价:49.0
ISBN:9787300271262
作者:【美】迈克尔·贝丝
版次:1
出版时间:2019-09

内容提要:
生物技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一样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它不仅可以不断提高人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改变人的能力,甚到改变人的心智模式。就在我们可见的未来的数十年间,先进的医药、生物电子学和遗传干预将不仅用于医治病人,而是要促进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的表现。改造我们的后代不再仅仅是梦想。 人们会活得更长、更健康,160岁可能成为现实。人们还会调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将产生相当复杂和微妙形式的知识和洞察力。但这些技术也可能扩大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社会和经济形式可能带来新的裂变。自然选择、上帝之手可能转换成权利的选择。我们能否接受这样的未来?怎样接受这样的未来?这是我们要共同面对和不得不面对现实。

作者简介:
迈克尔·贝斯(Michael Bess)是范德堡大学校长、历史学教授,曾获得古根汉姆基金会、美国学术团体协会、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麦克阿瑟基金会及富布莱特项目的重大研究基金。作者此前的一本书《炮火下的抉择》(Choices Under Fire),被杰弗里·沃德评价为:“明智的,判断正确的,有说服力的”。作者的另一本书《浅绿社会》(The Light-Green Society)曾获得美国环境史学会的乔治·珀金斯·马什奖。

目录:
欢迎来到未来

*一部分改造人类

*一章畅想未来:杰森一家与奇点之间

*二章药物

第三章生物电子学

第四章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

第五章百搭牌: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

与合成生物学



*二部分公平

第六章我们是否应该再造人类社会

第七章谁得到增强

第八章一个分裂的物种:生物学骨子里的文化偏好

第九章如果我来经营动物园:试探植物、动物、人、

机器之间的边界



第三部分身份

第十章自我机械化

第十一章道德增强

第十二章共享隐私:监测和传递精神信息

第十三章虚拟现实和另一个现实

第十四章直到死亡我们才不再分开:极长寿命的影响

第十五章老调重弹:性、食品、隐私、艺术和战争



第四部分抉择

第十六章为什么要推迟**端的改造

第十七章适度增强世界中的人文价值

第十八章现-在的你我能做什么

第十九章加强谦卑:*后的想法



影片集锦



参考书目



致谢

在线试读:
欢迎来到未来

2049年秋天一个午后的思考
他们叫我阿米什*
阿米什人是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基督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以拒绝使用现代科技闻名。此处暗指“我”跟不上时代发展。——译者注先生。如今他们就是这样叫像我这样的人的。我只能微微一笑,耸一耸肩。我的儿子、我的孙子孙女——他们并无刻薄之意。他们把手臂搭在我的肩膀上,轻轻地搂住我,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爱意。阿米什爷爷,我好像成了了解过去的一个窗口。

自从玛莎19年前去世后,我不再使用各种花哨的药丸、移植和表观遗传增强技术。我保留了已经接受的生物增强技术,但却对它们置之不理,不再升级,不再改进。我已经受够了。

他们很难理解这一点。他们与我争论,我的儿子甚到恳求我:“你会感觉好些的,爸,你知道的。”
可如果我并不想感觉好些呢?

我的眼睛扫过客厅,瞥见了我的孙子肯尼,他正在和妹妹格温多琳玩三维象棋。肯尼10岁,格温多琳8岁。他们面对面坐在靠近窗户的地板上,闭着双眼,戴着耳机。窗外是一棵老枫树,沐浴在午后阳光里的橙色和黄色的枫叶,在秋风的吹拂下飘落在地面上。

过去我很擅长下国际象棋——那种老掉牙的二维象棋。但肯尼6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我打败了。现在他们玩的都是三维象棋,行棋、吃子、开场都是上下同步的,比过去复杂很多倍。两个人正在一比高下。格温多琳甚到比肯尼下得还好。

可能会让你很好奇。这是因为我们让他们在早上吃神经药物和维生素,做作业的时候戴上刺激大脑皮层的耳机,还通过表观遗传增强技术调整他们的记忆力和敏锐度。接着,我的儿子惊讶地发现他的女儿在卧室里一边哭、一边读《纽约时报》。你怎么跟一个8岁的孩子解释种族大屠杀呢?问题是,她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是人性让她感到困惑。

当我跟皮特提起这些的时候,他只是盯着我,好像我一无所知似的,“你想让我怎么办呢,爸?停止这一切?让所有人在原地打转?”
当然,不是只有我有这种感受。在这一切开始前出生的所有人,有时很难适应这一切。

我没想到这一切来得这么快、这么早。我是1979年出生的,我见证了互联网的诞生,看着它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我明白技术在加速发展,到少我觉得我明白。见鬼,我甚到还投资了,靠表观遗传学的股票赚了一大笔钱。

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是令人惊异的——各种发明在我们周围出现,就像电影里的一个快进镜头;花园里的花一下子全都开放了。这些发明从很多方面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今年12月我就70岁了,可我觉得我只有45岁。确实好多了。

但是其他方面……要是我真的说实话……

未来几十年——可能比大部分人想的要早得多——下一波技术大变革就会席卷我们的生活。在迅猛程度上,它的影响将类似于计算机、手机和互联网。但这一次,改变的不是我们的工具,而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理。这次变革的影响力将比过去的工业大革命更为深远。它不仅将改变我们谋生、交流和彼此互动的方式,而且也将让我们直接、精准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人们可以逐渐地自我改造,改造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认知,再造自己的性格和个性。我们将一年又一年地经历这一过程,始终惊叹人类变得多么可塑。

要是问一问这一变革的发起者——那些在生物技术的前沿不知疲倦地工作的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承认自己曾预料到这一切。他们坚持认为,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改变人类,而是尽*大的努力去救死扶伤。一旦你后退一步,从大局着眼,推断他们杰出的工作所造成的累积性影响,就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无论是否有意为之,他们都为人类提供了可以彻底改造自己的工具。如今我们已经可以使用这些尚不成熟的工具,要不了几十年,它们就会盛行起来。等到我们的子孙成年时,这一波技术变革就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明中。

结果将是喜忧参半的。有些新的生物增强能力将蔚为壮观(体验起来也是如此)。人们将活得更长、更健康、更有意义;人们将通过可直接互动的无缝网络彼此相连;人们将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过程;人们将通过全新的方式与机器互动;增强后的头脑也将产生复杂和精细得令人惊讶的知识和见识。

同时,这些技术也将带来难以应付的挑战。假如只有富人能使用*强大的生物增强技术,这将扩大已经十分严重的贫富差距。对*尖*的增强产品的争夺将异常激烈,因为个人在职业和社会中的成功将受到威胁。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它们将不断抬高“正常”表现的标准,迫使人们为了跟上变化而陷入不断的升级和进步。人们将倾向于对自己特定的“增强属性”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集聚成为新的社会和文化群体,世界因而产生新的偏见、敌对和直接冲突。有些生物增强技术将实现对情感和情绪的精细控制,有可能把人类变成情绪化的木偶。如果超越了自身属性一定的极限,个人就将获得异常强大的能力,也将不再被明确地认为是人类。

在人类历史上,直到*近,主要的技术分水岭才逐渐出现,它们将绵延几百年甚到更长时间。举例来说,从石器时代到金属时代,从游牧式的狩猎采集到定居式的农业生产,从人类和动物能源到机械动力,在这些例子中,人类和社会体制都有时间去适应——逐渐有了新的价值观、标准和习惯来适应已经改变了的物质条件。但眼下这次划时代的转变并非如此。这一次,根本性的创新出现得相对突然——只用了40到50年,*多一个世纪。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当代社会并未做好准备来迎接未来即将发生的巨变,而这样的巨变已经在加速发生,这是十分危险的。

更具体地说,我的论点有以下三层意思。

(1)它几乎必然会发生。先进的增强技术将变成现实,即便它们*初会受到相当数量的少数人的反对。这些技术之所以会出现,不是因为这是一个超出人类控制范围的客观的决定性的过程,而是因为人们会主动选择它们。实践证明,这些技术中有很多对大多数的公民而言是**具诱惑力的,一旦宣布这些技术是安全的,当它们出现在市场上时,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去购买。

(2)机遇与风险并存。大部分生物增强技术不仅有显著的益处,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有些益处本质上是极好的,可以带来神奇的新能力和新力量。但有些风险也是极大的,会远远超过一切益处,从而证明禁止或延迟某些类型的改造是合理的。

(3)它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增强技术——即使是明显*合理、*良性的技术——将动摇人类社会秩序的重要方面,以及我们关于人类“是什么”的理解。影响我们人生的很多价值观念和概念——家庭关系、人生阶段、作为凡人和有限生物的自我意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必须重新审视,甚到可能需要重构。

你的有色眼镜是什么颜色

放眼未来,*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在悲观和乐观之间小心翼翼。如果将重点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悲观的一面——战争、压迫、背叛、贪婪、仇恨上,毫无疑问将歪曲你对未来的想象。相反,如果将视线放在社会过去令人鼓舞的一面——合作、发明、解放、相互谅解上,将产生一幅完全不同的未来图景。

在本书中,我选择了两者之间的一条路,因为我相信人类历史——就像增强技术一样——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历史太过复杂(和有趣),很难一刀切地做出判断,如“60%是坏的,40%是好的”,或者“70%是好的,30%是坏的”。好和坏,时时处处都是形影不离的。

我不是从一个科技史学者(这是我的全职工作)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而是以一个有一儿一女、担心儿女未来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的中年父亲的身份。当然,对于未知的未来,为人父母的的确有很多东西需要担忧,但真正令我不安的是一个让人头痛的想法:如果总体上一切进展得其实都还不错,我们的社会以某种方式成功避免了那些困扰人类的明显的威胁,如流行病、经济衰退、气候变化、大规模恐怖袭击或者战争,情况会怎么样呢?接下来又怎样呢?

我的观点是,即便从这种乐观的角度去设想,医药工程——关于治疗、建造和发明的艺术——这个相对令人惊奇的领域还是会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些领域一般被视为人类活动中相对良性的一面,但近年来却变得过于强大和复杂,给我们带来了艰难的选择和不少难题。该什么时候拆去维持我们患病家人的生命的设备(当他们的自我已不再完整)?我们要怎样去对待一个生了三胞胎的66岁的老太太呢?将动植物的基因植入人类胚胎中是错误的吗?

如果这样的抉择现-在就已经难倒我们、让我们产生了意见分歧,试想一下,今后40到50年,当生物技术应用已经在人类中盛行的时候,这些抉择将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困扰啊!增强我们属性和能力的主要技术将蔓延到人类的全部体验中,可它们真的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吗?当大量的人——不是成百上千的人,而是数百万人——开始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全球的社会秩序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些技术有可能会渐渐破坏或扰乱我们*珍惜的某些东西吗?或者,从整体来看,它们是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人类更大的繁荣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呢?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在*一部分“改造人类”中,我阐述了自己设想中短期未来将采用的策略。虽然我们都没有预言未来的水晶球,但我提出,21世纪中期的方方面面并非都是不确定的或者不可预测的,所以对未来社会形式的某些规范的推测*终是有益的。接着,我研究了目前*先进的生物增强技术,重点关注三个领域,即药物、生物电子学和遗传学,通过这些技术,在未来几十年很有可能实现意义*深远的人类改造。这一部分主要侧重于专家自己是如何预言各自领域未来可能的创新轨迹的。

在*二部分“公平”中,我探讨了生物增强技术对集体和社会的影响。第三部分“身份”则侧重于探讨生物增强技术对我们个人的潜在影响。我避免对“增强事业”一概而论,避免像摩尼教*

又作明教、牟尼教,相传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译者注那样单一地称赞或贬低。相反,我对每种增强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综合起来,这几章是有意互为补充的,就像七巧板,让读者更生动地看到21世纪中期的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以及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会有什么感觉。
在*后一部分“抉择”中,我对人类增强事业所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概述。我对比了彻底的增强与适度、有限的干预,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明改造”的基本问题:在用生物技术改变人类身体这条路上,我们想走多远?我们应该接受哪种改造?我们应该拒绝哪些改造?在决定这些设备和技术如何走进我们生活这件事上,我们究@有多大的发言权?

为了让讨论更具体,我特意在某些章节中插入了一些简短的虚构情境。在这些情境中,我描述了人类增强后的未来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就像我在本文的开篇中所做的那样。诚然,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这些虚构的情境中哪些方面*后可能会实现。但是,只要我们记住这些情境纯属推测——规范的猜测,它们就能生动地说明我们的子孙后代未来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由于本书涉及很多尖*科技,我特意创建了一个同步网站,我会定期更新这些领域不断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及相应的社会和道德影响。在这个网站上,我也会上传两份本书完整的参考书目,*一份是按主题安排的,另一份则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另外还会有一些附录,我会在其中更深入地探讨因为篇幅问题而从本书正文中删去的某些观点或问题。我还会开设一个“对话页”,以回应本书读者所提出的批评、观察和新想法。这个网站的网址是:www.ourgandchildrenredesigned.org。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改造后代:遇见来自生物工程的生命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