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作者:[美]本·赫克特
·摄影:Cocu(刘辰)
·译者:陆特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页码:272页
·ISBN:978-7-5596-087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145*210
·正文语种:中文
定价:58.00元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内容简介
他从异乡而来,在庞大的都市漂泊。
他每天寻找故事,讲述同一个城市里的不同命运。
他走进人们的灵魂深处,体味无穷无尽的悲情告解。
从闪闪发光的密歇根大街,到社会逃犯心中最黑暗的沉思;
从金融领袖的高谈阔论,到移民短工的绝望独白;
从华裔诗人到卖栗小贩,从失业母亲到地下酒馆歌女……
芝加哥是理想、悲剧、幻梦的狂欢之地。
美国著名编剧本·赫克特用敏锐而生动的笔触,
描绘出爵士时代芝加哥的一切愤怒、紧张和荒谬。
我流连于这城的每一处
像只苍蝇在巨大的钟盘里巡飞
街道、妓院、警察局、法院、剧院、监狱、美容院、贫民窟、疯人院、火灾、谋杀、暴动、宴会、书店……
贪婪地体味,不眠不休
沉醉于轰鸣而去的时间洪流
我曾在无数城市生活过
但只有它长存于心
——本·赫克特
编辑推荐
★“好莱坞的莎士比亚”本·赫克特成名作国内首次出版,青年编剧陆特丹精彩献译
★《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同名专栏集结。58篇文章,47个人物故事,以文学写新闻,堪称一部经典都市多幕剧。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多家媒体盛赞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深受本书影响,走上写作之路
★没有《芝加哥的1001个下午》,就没有《乱世佳人》《埃及艳后》《爱德华大夫》等影史名作
★“是他,发现了芝加哥。”
★芝加哥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都会,孕育了美国现代电影业以及爵士乐,是美国乃至世界城市文化的缩影
★赫克特笔下的芝加哥如同今天的北上广,城市小人物的漂泊命运令人感同身受,他们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
★收录人气摄影师Cocu(刘辰)的30余幅芝加哥城市影像,今昔呼应,呈现多面城市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随赫克特晃荡在芝加哥的街头,在那些失业的南方移民、受审的女人、酒馆演员、内心充满挣扎的警察、疲累不堪的母亲身上,强烈的戏剧性消散了,真实的张力却显现出来。如果你身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国大城市,也许亦曾在某些瞬间意识到:周围的人像一枚枚齿轮,毫无意义、彼此无干地运转,因而感到孤独;又同时因想到这个城市每个角落里都有着与你一样孤独的个体,从而感到温暖。阅读《芝加哥的1001个下午》,百年前的芝加哥仿佛就是你此刻所在的城市,时空相隔,你与赫克特进行了一次温热无言的握手。
——陆特丹(本书译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雾中风景】我们都迷失雾中,踟蹰漫步,没有方向。城市失去了轮廓。落单的飘浮者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向何处,毫无意义。
【密歇根大街】这条街道的魔法在我们脑中植入了幻觉,让我们觉得浪漫的奇遇就在身边。
【修表匠】世界上有太多坏掉的手表,外表光鲜,里面一团糟。我总感觉自己也像一只坏掉的手表,会有人把我握在手中,拿出放大镜把我修好,让我能继续运转。
【李星的魂儿】美国居民身份所蕴含的统计意义只跟那具拥有湖滨公园大道一家洗衣
店的躯壳有关,而李星真正的魂儿却在别处。
【势利小人】活着的时候她是被男孩们嘲笑的女仆克拉拉,而死后,却成为了一具要求万众瞩目的尸体。她记下富人讣告中的词句,把它们通通用在自己的讣告中。
【黑暗中的秘密】他是位理想的租客——当然,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理想租客。这天晚上,已经过了午夜2点,巴尔莫夫人醒了。黑暗的空间里嘈杂一片,有个男人的尖叫声。
【罗德耶兹克夫人的最后一份工作】天黑之前得赶紧做完。必须做完,不然没法交差。这位清洁工把手垂在身侧,灼痛把她的手引向那儿,又转而钻进脑子。疼痛应该被遗忘。
【追捕】外面雪还在下,依然很安静。大家都在工作,有趣的是,整座城市只有汤米·奥康纳一个自由人。没有人能体会到他现在的感受。
【人情扑克】虽然跟这些死囚打牌都会赢,但我却从未要过他们一分一毫。临行前的牌局只是一场人情游戏而已,我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安然地度过最后时光。
【回家的路】那片故土是如此遥远,远过他的墨西哥同伴梦中被阳光烤得焦热的马路。那片故土已经被这精巧的世界永远抛弃,那片故土曾经通向山峦、海洋和天空。
媒体推荐
赫克特之于芝加哥,就像狄更斯之于伦敦。他惊惧地站立着,面对着街头汹涌而神秘的人群。他与潦倒的失意者为伍,孜孜不倦地勾勒这座大都市的整体风貌。
——《洛杉矶时报》
这本书如同早期嘈杂芝加哥的一粒时间胶囊,年代虽然久远,却能开启读者的无穷想象。他天才般地捕捉到了那个年代的闪光片段。
——《芝加哥论坛报》
好莱坞著名编剧赫克特最棒的地方在于永不过时的人物刻画,为社会历史的片段提供了别样趣味。
——《声音文学增刊》
作为一名记者,赫克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芝加哥。他细心观察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寻找新闻头条背后的故事,并以文学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吉姆·斯里普,耶鲁大学讲师
媒体推荐
赫克特之于芝加哥,就像狄更斯之于伦敦。他惊惧地站立着,面对着街头汹涌而神秘的人群。他与潦倒的失意者为伍,孜孜不倦地勾勒这座大都市的整体风貌。
——《洛杉矶时报》
这本书如同早期嘈杂芝加哥的一粒时间胶囊,年代虽然久远,却能开启读者的无穷想象。他天才般地捕捉到了那个年代的闪光片段。
——《芝加哥论坛报》
好莱坞著名编剧赫克特最棒的地方在于永不过时的人物刻画,为社会历史的片段提供了别样趣味。
——《声音文学增刊》
作为一名记者,赫克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芝加哥。他细心观察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寻找新闻头条背后的故事,并以文学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吉姆·斯里普,耶鲁大学讲师
作者简介
本·赫克特 Ben Hecht (1894-1964)
美国编剧、导演、制片人、剧作家、记者、小说家。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编剧之一,被赞誉为“好莱坞的莎士比亚”。剧本《地下世界》获得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另有5部作品获最佳剧本提名。其代表作品《乱世佳人》《爱德华大夫》《埃及艳后》《街角的商店》《美丽世界》《疤面人》等无一不是影史经典。20世纪20年代,他为《芝加哥每日新闻报》撰写专栏“芝加哥的1001个下午”,尝试用极具个人风格的文学笔调讲述芝加哥发生的新闻事件。一生创作颇丰,参与70多部电影的剧本创作,出版有35部小说。
Cocu(刘辰)
生于北京,现居美国旧金山。苹果官方合作手机摄影师,IPPA手机摄影季节类冠军,2015年CBRE年度都市摄影师。他喜爱拍摄街头光影及都市摩天建筑,影像风格简洁写意,善于利用建筑空间的几何构图,作品留给观者广阔的想象空间。现为信号纪实摄影小组正式成员之一。Instagram: @cocu_liu
陆特丹
生于四川,漂于北京,影视行业码字工,意译派支持者。做过书,教过书,翻过书,皆是乐事;以书明理,以书周游,以书识人,都有妙缘。译有《恐怖电影逃生指南》等。
译者序
我一开始的兴趣源自这些文章的作者本·赫克特,作为一名六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作家,他在专心剧本创作之前的一段记者生涯无疑令人浮想联翩。赫克特于1921年开始在《芝加哥每日新闻报》上写作专栏,它被命名为“芝加哥的1001个下午”(由《一千零一夜》所获得的灵感),主要报道每天的社会新闻,情杀案、审判、盗窃、名流绯闻、天气、旅游热点,庞杂琐碎,无所不包。可单纯写这样的新闻有什么意思?
赫克特和他的编辑决定用与众不同的随笔式文体来呈现这些新闻,在这些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简讯里加入他自己的构思,展开小小的故事或一幅图景。他像写小说一样把新闻再创造,赋予它文学的魅力,同时也烙上了赫克特鲜明的个人印记。赫克特是人物速写和对话方面的大师,简练、准确又不乏幽默感,尽管每则文章篇幅不长,但那些人物却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开始翻译这本书之前,我问自己,怎么会有人愿意花钱读这些发生在一百年前美国芝加哥的社会新闻?
它太奇怪了!不,准确地说,这颗淹没在时空中的星球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给出它的坐标比得知它的存在更让人吃惊。
然而,在翻阅这些短小的故事或者说随笔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某种感觉袭击。好像突然打破镜子,瞬间的脆响和一地明晃晃的玻璃碎片扯开了记忆的暗区,模糊的意识中,我经历着:声响、碎片的排列、阳光下的浮尘,心里承受着空旷的震荡,引起意识的深谷中清晰明确的回声。熟悉的、来过的,身体被这些强烈的感受塞满,猫尾一扫,又无影踪。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似曾相识吧。
遥远又陌生的似曾相识,故事里有,看故事的人也经历过。
一百年前的芝加哥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第一城,便捷的水陆运输极大地刺激了工商业发展,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财富、工作机遇、人口伴随着犯罪、污染、混乱一起向它涌来。20世纪20年代美国禁酒令时期,芝加哥黑帮势力横行,从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的影片中便可窥见一斑,臭名昭著的黑帮老大、卡巴莱3酒馆的风骚舞女、马戏团狡猾的老板、大腹便便的银行家,这些是电影和小说里常常出现的戏剧化的标签。跟随赫克特晃荡在芝加哥的街头,在那些失业的南方移民、受审的女人、酒馆演员、内心充满挣扎的警察、疲累不堪的母亲身上,强烈的戏剧性消散了,真实的张力却显现出来。赫克特的内心牵挂着这些都市人,把他们融进街灯、时钟、烟雾、人流之中,拼凑出这座宏伟城市的模样。渺小的不同汇聚成宏大的统一体,这大概是现代都市永恒的诗意所在。如果你身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国大城市,也许亦曾在某些瞬间意识到:周围的人像一枚枚齿轮,毫无意义、彼此无干地运转,因而感到孤独;又同时因想到这个城市每个角落里都有着与你一样孤独的个体,从而感到温暖。阅读《芝加哥的1001个下午》,百年前的芝加哥仿佛就是你此刻所在的城市,时空相隔,你与赫克特进行了一次温热无言的握手。
孤独,呵,说起孤独让我又羞又怕。“孤独”这个词被用滥了,听起来一点儿都不真诚,让本就孤独的悲惨人儿更加悲惨。其实孤独哪有那么遭人嫌弃?许多人都默默攥着它,像攥着一张地下拳击赛的秘密门票,不露声色,心里却充满期待。孤独是相遇的前提,与某人,与某地,与某物,都如是。这个秘密,记者先生聪明,他只看不说,再写出来的,全是故事。
2016年春
于安仁又一个见不到日光的下午
-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
-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官方直营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