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新闻主体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杨保军

89.00
运费: ¥ 0.00-20.00
新闻主体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杨保军 商品图0
新闻主体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杨保军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新闻主体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

作者:杨保军

书号:325149

定价:¥119 元

字数:300 千字

印次:1-1

开本:异16

出版时间:2024-03-15

ISBN:978-7-300-32514-9

包装:平


内容简介

《新闻主体论》对新闻活动主体的不同类型——新闻信源主体、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影响主体——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一些不足。

《新闻主体论》不仅建构了系统的“新闻主体论”研究框架,而且初步形成了新闻主体论研究体系,为新闻活动主体研究提供了有益而重要的方法论思路。

本书既着眼于传统新闻业,又特别注重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展开新闻活动主体关系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此版为新修版,订正了讹误,对一些提法做了调整,按最新出版规范重新调整了注释、参考文献格式。


作者介绍

杨保军 1962年10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教育部第二支持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2),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2021),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2021)。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国际新闻界》副主编。

出版学术专著《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观念论》《新闻规律论》等十余部。出版本科生教材《新闻理论教程》(2004、2009、2014、2019、2023)、研究生教材《新闻理论研究引论》(2009)。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获得者。


目 录

前言

导论:新闻活动主体——新闻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


第一章 新闻主体

一、新闻活动的基本结构 

二、新闻主体的构成 

三、新闻主体的活动逻辑 


第二章 新闻传播主体

一、新闻传播主体构成方式的历史演变 

二、共同主体时代不同类型主体间的关系 

三、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内部的构成及其关系 

四、非职业主体的构成及其不同主体间的关系 


第三章 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

一、新闻收受主体的构成与演变 

二、传收关系是新闻活动的核心关系 

三、传收关系的历史演变 

四、传收主体关系的可能模式 



第四章 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源主体

一、新闻信源主体 

二、新闻传播主体与信源主体间的关系 

三、民众新闻中的“源—传”关系特征分析 

四、民众新闻“源—传”结构关系产生的影响 



第五章 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控制主体

一、新闻控制结构分析 

二、新闻控制的基本目标与应当追求 

三、新闻控制的基本手段 

四、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控制主体间的关系 



第六章 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影响主体

一、新闻影响主体 

二、影响主体影响传播主体的基本手段 

三、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影响主体的关系 

四、应对影响主体的影响 




第七章 全球共同新闻传播主体的形成

一、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含义 

二、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 

三、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形成的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精彩样章

新闻活动主体——新闻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

新闻活动是人的活动,是与生俱来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分享(共享)活动、精神交流活动、文化交往活动,是几乎贯穿在人类所有其他生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前提性活动、基础性活动、中介性活动。研究新闻活动,就是研究人在社会场域中开展的新闻活动中的角色与相互关系,研究新闻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作为主体的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可能规律,研究在新闻活动与其他社会领域活动的关系中,新闻活动者或新闻活动主体到底有着怎样的具体角色或身份,发挥着什么样的功能作用,有着怎样的动机,又为着怎样的目标。因而,新闻活动者或新闻活动主体(简称新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才是新闻研究的真正出发点与归宿。“新闻主体论”理应成为新闻理论系统的核心内容。

其一,新闻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类因群居而传播,因传播而群居;由传播而传承,由传承而延续;人类是传播动物,人类在传播中存在;传播“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传播塑造了人类特有的人化(社会化)或文化世界,“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关系的历史演进,始终是人类整体演进的一个重要基础维度,人类“通过传播构成各种关系,并在关系和交往中发展自身;传播活贯穿人类的全部历史,人类借助媒介得到延伸或‘管理'的过程延绵不断”。

新闻活动是传播活动中的一种,贯穿人类存在的始终。新闻现象既是自然自发自在的人类活动现象,又是不断自觉自愿自为的发明创造过程;导新闻活动是人类的本体性活动,新闻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人类存续意义上,新闻活动永存,新闻需要永恒,新闻内容永变,新闻方式永更。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闻图景,“每个时代都是一个信息时代,每个信息时代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只有运用历史方法,我们才能发现任何与历史研究的对象有关的事物。”

对人类来说,人人都是新闻活动者,新闻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新闻活动是人类作为共在者的活动,是天然向着人类开放的活动,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活动。新闻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不断获得新的活动方式,不断以新结构和新形式开展,从而形成了壮阔的新闻活动历史画卷。“每个社会(时代)都有自身独特的信息搜求和采集方式;无论是否使用诸如‘新闻'或‘媒介'这样的概念,每个社会传播信息的方式,就能最大限度地揭示每个社会的独特历史。”

如今,伴随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技术的整体进步与发展,网络化结构、全球化交往、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基本事实,新闻事业格局、新闻媒介生态、新闻信息图景、新闻活动方式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与转型,新闻领域前所未有的景象正在开辟、塑造、建构之中,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直至整体的存在方式,再次进入了结构变革的大时代。因此,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取向,以新闻活动主体为核心对象展开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实践效用。

其二,对任何对象展开研究,都存在着多种方法论观念或多种可能的致思取向。以何种具体方式进行研究,以何种“写法”进行写作,既取决于对象特征,又取决于研究目的,自然还要看研究者的能力偏向以及写作的语境约束,有效研究需要这几方面的有机匹配。

在人类新闻活动各种角色的构成中,新闻传播者有着天然优先的“核心”地位,而且人类又在现代文明的展开过程中,创造了新闻业、新闻传媒,创造了大众化、规模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产生了专门从事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职业,并且逐步塑造、建构了与新闻职业相应的一整套新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专业的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尽管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种新的职业、专业时代正在形成之中。因此,“新闻主体论”的基本方法论观念是:以新闻传播主体为核心,特别是以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为核心参照,设计、建构整个研究框架,划定主要研究范围,设定核心研究问题。

本研究预设的新闻传播主体取向与视角,决定了“新闻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主体论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其实质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新闻传播主体自身,二是新闻传播主体与其他新闻活动主体的关系,三是新闻活动主体特别是传播主体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前两个问题主要着眼于在新闻活动系统内部进行考察,第三个问题则侧重新闻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分析。所有这些内容的具体逻辑结构方式,则既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客观逻辑,也取决于论者选择的比较方便的叙述逻辑。总体上说,我将从新闻传播主体角度切入,把内外两大关系糅合在一起,并以内在关系为主线,展开阐释与叙述。

其三,新闻活动主体,简称新闻主体,是指新闻活动中的主体,包括个体、群体(组织)。从一般原则上说,人类社会中的所有主体都是也都可以成为新闻活动主体。人类是多种活动身份、活动角色的统一体,在不同的活动领域、活动类型、活动方式中,可以把人类界定为不同的活动角色或身份。有些活动角色是人人固然就是的活动角色,而有些活动角色未必如此,新闻活动角色属于前者。

人人都是新闻活动者,这是一个自然自在自发的客观事实,是直接的感性存在,无须论证。欲告知、欲知几乎都是人的生命、生存本能,人的进化、文明化、社会化只是进一步激发、开启和提升了这样的本能。可以说,交流(传播)是人的生命方式、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新闻交流不过是人类众多交流方式中的一种;新闻方式,不过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并为改造世界提供信息前提条件的一种方式。

人人都是自然而然的新闻活动者,这与有无新闻意识、有无新闻观念、有无技术化的传收媒介或多高程度的技术水平、有无新闻业、有无新闻传媒组织,以及有无新闻职业、专业都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伴随自觉新闻意识的产生与提升,人类的新闻活动也逐步成为一种自觉的和自觉水平不断提高的活动,从而使人类新闻活动不断开创出新的境界。

在特定的新闻传收情境中,在区分意义上,可以将新闻活动主体分为基本的五类:新闻信源主体(包括报道对象主体)、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影响主体,每一类主体都有自身的历史构成方式。不管是在什么样态(职业的与非职业的)的新闻活动中,这几种活动角色或身份在客观上都是存在的;但在职业新闻活动中,这样的角色划分更加明显,不同角色界限相对更加清晰。任何具体新闻活动的实际运行,都是在这些不同角色的互动中展开的。

在新闻学视野中,学术界通常重点研究的新闻主体是新闻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而且,在传统新闻理论中,尤其是在中国新闻研究的传统理论中,更是把新闻传播主体限定在职业新闻传播主体范围之内,这可以看作是狭义的新闻主体论域;在广义新闻主体意义上,新闻主体论不仅要研究职业新闻传播主体、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还要研究以其他新闻活动角色呈现的社会主体,以及新闻传播主体与其他角色主体的关系,当然还应该包括其他类型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新闻信源主体,就是在新闻活动中充当新闻信息来源的主体,可以简称为新闻源主体或信源主体。以传收新闻信息为核心的新闻活动,实际上就是围绕新闻信息的获取、加工、制作、传播、收受的活动,因而总是要有一个信息源头,然后才是信息的不断流动或扩散,分享和共享。我把客观上生产新闻信息、拥有新闻信息、知道新闻信息并且实际介入或参与到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个体或群体(组织)主体,称为新闻信源主体。“被报道的对象主体”(报道对象主体)是天然拥有新闻信息、充当新闻信源的主体,所以归入信源主体之中。从过程角度看,新闻信源主体是逻辑上在先的新闻活动主体。

新闻传播主体,就是将新闻信源主体(报道对象主体)与新闻收受主体连接、中介起来的主体,是获取、选择、加工、制作、传播新闻信息的主体,是自然的中介性主体;这样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可以是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也可以是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比如社会大众个体和其他非职业新闻传播群体(组织)。

新闻收受主体,就是在新闻活动中充当新闻信息收受者角色的主体。关于新闻收受主体,人们依据获取新闻的媒介特征,有多种具体的不同名称,如读者(主要针对报刊文字内容)、听众(主要针对音频传播内容)、观众(主要针对视频传播内容)、用户(主要针对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型媒介传播的内容)等;也有根据新闻收受者在新闻收受过程中主动性的强弱,将其命名为“受众”或“用户”或“使用者”等等的。但不管怎样确定收受者的名称,收受新闻信息这一核心活动没有变,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新闻收受者或新闻收受主体,是最直接、最明了的名称界定,“受众”依然是可以接受的、歧义不多的概念。

新闻控制主体,实际上就是控制新闻的主体。本“新闻主体论”中所说的新闻控制,是指从新闻传收系统之外的控制,是指一定社会通过一定方式对新闻传收系统的管理与约束,其重点指向对新闻传播主体传播活动的管理与约束。在一定社会中,这样的控制主体通常由政府和政党来担当。因而,新闻控制主体指的是相对新闻传播主体的“他控主体”,而非新闻传播主体作为“自控主体”的角色。

新闻影响主体(实际上是影响新闻传播的主体,但为了概念上的整齐性,我将其称为影响主体),是指那些从新闻传收系统之外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新闻传收活动的主体;之所以界定为“影响”主体,是因为,这类主体对新闻传收活动的作用不像控制主体那样,是由相关法律、政策、纪律规范专门赋予的权力,而是通过各种社会资源力量(如权本、资本、知本、人情等)对新闻传收活动形成的影响。影响主体在客观逻辑上一定是收受主体,但并不是所有的收受主体都是影响主体。

从主体角度看,新闻活动就是在这些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中得以开展的。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不断建构塑造或生产和再生产着这些主体间的历史关系、时代关系。当然,这些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不限于新闻活动范围之内,而是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或整个社会系统之中。

关于上述不同新闻主体角色之间的总体性和具体性关系,正是“新闻主体论”的主要内容。整个新闻主体论的展开,实质上就是关于这些主体本身及其关系的展开分析与论述。

其四,新闻传播主体是指生产新闻与传播新闻的主体,既有群体(组织)又有个体。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闻传播者,就是生产和传播新闻的人;人类的所有个体,都是天生的新闻传播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从来如此,而非今天如此。

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及不同传播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历史性或历史呈现方式。大众化、公共化新闻传播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的创造;大众化、公共化新闻传播身份的普遍生成,则是互联网络时代开启后的事情,是新兴媒介层出不穷或“后新闻业时代”开启后的新生景象。

传收技术是改变、革新新闻媒介生态结构最有力、最活跃的因素,它从根本上不断改变着人类新闻活动方式。而人类新闻活动方式的每一次革命性变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传播主体结构方式的变化,即表现为不同类型传播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可以说,人类新闻活动演进的一个核心维度,就是传播主体的结构变化。事实上,人类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变革结果,最终也要体现在传播主体结构变化这一核心维度上。如果以近现代西方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生成为基本参照,辅之以通贯人类历史的观察,则可以从新闻传播主体角度,大致将截至目前的人类新闻活动划分为三个大的时代:民众新闻传播者为主的时代,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占据核心的时代,以及正在生成的职业与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共在(或融合)但仍有“偏向”的时代。

大众化、公共化新闻传播主体,可分为群体(组织)和个体两大类型。在媒介化社会环境与新的媒介生态结构中,若是针对一定社会范围而言,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职业主体、民众个体、脱媒主体(即非职业、非个体的其他群体或组织)——业已形成。这一新的结构方式,最具时代特征的表现在于:新的技术激活了民众个体和脱媒主体的新闻生产传播热情与能量,正在改变着传统新闻业时代大众化新闻传播主体结构方式,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微传播”共振或共动现象,塑造着职业新闻传播与非职业新闻传播的新型关系,塑造着人类新闻活动的新景象。

“三元类型结构”的生成,已经使“三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时代传媒领域重大的实践问题、理论问题;“三元主体”关系的演变发展,必将对新闻图景的整体变化产生重要而深刻的作用与影响。若是放眼新闻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关系,这种传媒领域、新闻领域的传播主体结构变革,必将对一定社会以至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运行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

面向未来,在新闻传播学视野中,我们现在可以做出的初步判断是: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特质将更加职业化、专业化,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媒介素质、新闻素养会得到不断提高,互动、互补与矛盾博弈始终是不同类型传播主体间的基本关系。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需要现代新闻生产方式,也就意味着职业新闻人将会伴随现代性的展开而持续存在,“新闻职业消亡论”“职业人消亡论”“新闻专业消亡论”等等,基本属于危言耸听,缺乏现实根据,民众新闻传播者、脱媒新闻传播者,不会也不能完全替代职业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和职能。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并不就是说人人都是媒体组织,“机构新闻”与“个体新闻”有着诸多的不同,作为个人的传播主体与作为组织、作为群体的传播主体是不同的,作为职业新闻群体(组织)的新闻生产与作为非职业群体(组织)的新闻生产也是不同的。当然,新闻传播主体结构关系的变革,必将引起新闻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变革,必将导致新闻传媒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变革。诚如世界著名传媒经济学家罗伯特·皮卡德所说:“今天新闻生产所面临的根本性挑战不是经济方面的,而在于生产模式和结构上的改变。”

除了人们通常关注的职业主体与非职业主体间的关系外,在新闻主体论视野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领域,那就是同类新闻传播主体内部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更为复杂的问题。不同职业新闻传播主体间的关系,不同脱媒主体间的关系,不同类型民众个体间的关系,也许是“新闻主体论”中“传播主体论”的核心问题。顺便可以指出的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机器新闻写作”中的“机器”,不能当作“人”意义上的新闻生产主体去对待,只能看作是新闻生产手段的创新。操控新闻“写作机器”的主体依然是人,而且终将是作为主体的人,机器写作本质上是人作为主体的写作的延伸。机器写作,本质上改变的是写作的方式,而非写作的主体。扩展开来讲,整个技术系统,无论多么发达,都是人的认识、智慧的物质体现,是人的认知能力、智慧能力、实践能力的体现。我坚信,人性能力总归是技术能力的最终边界,人性能力的可能性是技术能力可能性的基本限度。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新闻主体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杨保军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