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20世纪初决定东北亚关键转折并具有世界史意义的日俄战争,为什么发生在中国的东北?它与朝鲜、中国及当时其他的殖民帝国又有着怎样的直接关联?东京大学教授、俄罗斯史和朝鲜史专家和田春树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全新研究日俄战争的巨作,它是迄今在占有资料的全面、历史观的公正和写法的新颖方面罕有匹敌的良心之作,2013年获东北亚出版人奖——坡州图书奖。
内容简介
日俄战争,是东北亚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非常关键的历史事件,也是其后日、俄、韩、中各自历史发展或明或显的转折点。以往日本的主流说法认为,这是为了抵抗俄国对远东地区的入侵而不得不为的一场战役;日本代表亚洲黄种人打败了入侵的白人帝国,是一场正义的、主导未来的战争,等等。
本书是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从起源和开战两个维度全新论述了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作者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并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这一观点有力地反驳了日本人一个世纪以来对这场战争的错误认识,诚如作者所言:“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作者和田春树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俄罗斯、苏联和朝鲜问题专家,曾有《朝鲜战争全史》等多部重要著作问世。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2013年获东北亚出版人奖——坡州图书奖。
作者简介
和田春树,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1938年生于大阪府,196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西洋史学科,任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助手,1985年为该所教授,1996—1998年任该所所长,1998年从东京大学退休。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近现代史、现代朝鲜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主要著作有:
《尼古拉-罗素——超*国境的民粹主义者》(上、下,中央公论社,1973),
《马克斯、恩格斯与俄国革命》(劲草书房,1975),
《金日成与满洲抗日战争》(平凡社,1992),
《作为历史的社会主义》,(岩波新书,1992),
《朝鲜战争全史》(岩波书店,2002),
《东北亚共同的家——新地域主义宣言》(平凡社,2003),
《恐怖政治和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前后》(山川出版社,2005),
《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上、下,岩波书店,2009—2010),
《北朝鲜现代史》(岩波新书,2012),
The Korean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Rowan & Littlefield, 2014,
《“和平国家”的诞生——战后日本的原点和变容》(岩波书店,2015)等。
精彩书摘
致中国的读者朋友们 日俄战争是世界史上巨大的事件,它不仅给日本和俄罗斯国民,而且给朝鲜和中国国民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如此,关于这场战争,建立在对日本和俄罗斯资料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几近空白,更遑论兼顾到朝鲜和中国资料的研究。我于2004年日俄战争开战100周年之际开始写作本书,并于2010年——日本合并韩国100周年之时将其出版。书中对中国资料的研究虽然仍显薄弱,但大概可以说是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吧。日本于1945年战败之后,出现了反省本国战争的想法。但是,唯有日俄战争一直被认为是不令人羞耻的,是堂堂正正的,似乎日本人和俄罗斯人的决战是在没有任何人的大地与海洋中进行的一般。然而,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其间陆地上的交战,是在中国东北——汉族、满族、朝鲜族所居住的地方发生的。还有人相信,日俄战争是日本和白人帝国之间的战争,日本将白人打败,给了那些被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奴役的亚洲人民以希望。的确,日俄战争时,当时的法国殖民地越南有很多留学生来到日本,然而,当日本获得战争胜利,吞并朝鲜后,亚洲人民才发现,日本是另外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本书所写下的,是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我将阐明:战争因日本想统治朝鲜的欲望所引发,然后通过入侵朝鲜而肇始。日俄战争始于朝鲜战争,最终发展为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1905年梁启超为越南潘佩珠的著作写过如下序言: 自今以往,世界进化之运,日新月异,其或不许此种披毛戴角之伪文明种,横行噬人于光天化日下,吾观越南人心而信之,吾观越南人才而信之。 正是在日俄战争之时,日本真正成为了那样的“伪文明”的国度、帝国主义国家。本书是我关于日俄战争研究的首次外文翻译。中国朋友们如果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更为深入地认识到日本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历程,我将感到无上喜悦。谨对翻译出版如此长篇著述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相关人士、翻译者易爱华表示感谢。 和田春树2017年3月 书摘二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对俄罗斯的恐惧是如何转化为平视乃至蔑视的?(摘自《日俄战争》第二章第1、2小节) 一,幕府末期维新前夕的日本与俄罗斯 对于普通的俄罗斯人来讲,日本是个遥远的国家。只有少数去过日本的人得以带着各自的强烈印象回国,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游记。其中,尤为著名的有曾在国后岛被松前藩士抓捕、成为囚犯的舰长葛罗宁所著的《日本幽囚记》(1816年),和随同与日本建交、划定国境的普嘉琴使节团来到日本的作家贡洽罗夫的《日本渡航记》(1858年)。虽然历代俄罗斯人都会饶有兴致地阅读这些书,但他们对日本这个国家并没有特别的关心。另一方面,日本人从闭关锁国时代起,就意识到了逼近北方的俄罗斯,一直对其保持着警惕。俄罗斯人向东挺进清国领土的北部,抵达堪察加半岛。17世纪末由此南下,沿着阿伊努[译者注:北海道、萨哈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堪察加半岛南部地域的原住民族]的千岛群岛,逐渐接近日本。18世纪后半期,日本人从南方进入千岛群岛,确切感受到俄罗斯人正在逼近日本。1771年,从堪察加逃走的匈牙利政治犯向长崎的荷兰商行主事呈交了警告俄罗斯有侵略日本意图的文书,引起了日本社会的震动。俄罗斯就此以强势而来的敌人的形象登场。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利用荷兰的书籍研究俄罗斯,还向那些曾经漂流到俄罗斯后回国的人询问俄罗斯的情况。慢慢地,人们知道了彼得大帝的功绩。当时的日本正值打破幕府体制、寻求变革的时期,开始将俄罗斯看作模范之国、师长之邦。日本在闭关锁国时代,通过长崎的出岛(译者注:出岛是1634年江户幕府作为锁国政策的一环在长崎修建的人工岛,呈扇形,面积约13,000平方米。日本自1641年至1859年在此进行对荷兰的贸易。)一直与荷兰、葡萄牙有所交往,除此之外,前来要求日本开国通商的国家就是俄罗斯。18世纪末的俄罗斯使节名叫拉克斯曼,自他之后,1804年,列扎诺夫又带着正式国书来到了日本。但是,在他停留日本六个月后,日本方面做出拒绝通商的答复,同时对使节予以驱逐。列扎诺夫命令部下对萨哈林(库页岛)和国后岛的日本人居住地实施攻击,日本方面出于愤怒,于5年后逮捕并监禁了来到国后岛的俄罗斯舰长葛罗宁。这一事件虽然在葛罗宁的副官里科尔德和商人高田屋嘉兵卫的努力下得以解决,但随后两国在很长时间内断绝了交往。19世纪中期,俄罗斯开始从沿海地区南下,1850年,在阿穆尔河(译者注:中国称黑龙江)流向北海的河口建起一座小城,命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开始向另一个阿伊努的岛屿——萨哈林岛(库页岛)挺进。此时,日本人已经进入了这个岛的南端。这个时候,美国向日本派去使节佩里,要求开国通商。俄罗斯也不甘落后,派出了使节普嘉琴。佩里令黑船排开,始终摆出一副威吓的姿态,而普嘉琴则显得更为绅士。因此,幕府官吏上自老中(译者注:江户幕府中最高的职位名,直属将军,总理一般政务)、下至长崎的通词(译者注:翻译)都对俄罗斯人抱有好感。普嘉琴忍受着旗舰因安政大地震后的海啸而沉没的灾难,坚韧不拔地与日本展开交涉,双方终于在1855年缔结了日俄友好条约,使得俄罗斯继美国、英国之后,与日本建立了邦交。此时,俄罗斯与日本虽然只展开了部分国境划定交涉,但也取得了成功。萨哈林岛(库页岛)没有确定的边界,属于杂居,但在千岛群岛问题上,日本和俄罗斯达成协定,在伊土鲁朴岛(择捉岛)和乌鲁普岛(得抚岛)之间划分国境线。自此以后,长期被视为北方威胁的俄罗斯所具有的敌人意象消失,日本和俄罗斯之间基本和平的时代到来。然而,随着日俄之间新时代的来临,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1858年,阿穆尔河(黑龙江)中游区域出现了一座名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小城。在日本发生樱田门外之变的1860年,俄罗斯在普嘉琴的运作下,通过《北京条约》从清国获得了整个沿海区域。那一年,俄罗斯人在面向太平洋的新领土最南端的海湾建起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征服东方)的据点,在此之前,那里是中国人称作“海参崴”(海参之丘)的小渔村。俄罗斯人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南望去,大海的对面再次横亘着日本列岛。穿过日本前往太平洋、东亚有三条通道:萨哈林(库页岛)和北海道之间的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北海道和本州之间的桑加尔斯基海峡(津轻海峡)以及朝鲜和对马之间的布劳顿海峡(朝鲜海峡)。确保这些通道的安全立即成为俄罗斯海军关注的焦点。1860年6月2日(俄历5月21日),清国海域舰队司令利哈乔夫向海军元帅康斯坦丁大公建议,有必要确保这三个地点的中立性,为此,必须让日本同意在对马设立俄罗斯海军设施,允许俄罗斯分舰队停泊于此。康斯坦丁大公与兄长亚历山大二世皇帝以及外务大臣戈尔恰科夫会商,认为可以“在不发展为外交关系的范围内,让海军与当地的日本当局进行交涉”,推进此事。次年1861年3月13日,比利列夫舰长率领护卫舰“波萨多尼克”号驶入对马的尾崎浦,要求设立军舰修理场,并为之提供木材、食物。4月,利哈乔夫司令乘坐飞剪式帆船(译者注:高速帆船,19世纪中期活跃于远洋航路,船帆瘦长且面积大,船体坚固。)“纳埃兹多尼克”号中途停靠于此。自此之后,比利列夫的要求变得更加强硬,甚至派水兵登陆,占领了岛的一角,气氛愈发紧张。6月,幕府的外国奉行(译者注:武家时代[武家掌握政权的时代,从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为止约680年]的官职名,指负责处理对外事务的人。)终于到达对马,开始与比利列夫谈判。外国奉行通告比利列夫,日本方面同意修理军舰,但不同意租借修理场。另一方面,英国对俄罗斯的行动也有所不满,8月,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霍普率领小舰队来到对马。霍普向日方提出,俄罗斯的行动违反了日俄条约,会使江户人强化对所有外国人的反感,因此希望立即让“波萨多尼克”号离开。他指出,在1855年条约中,日本和俄罗斯不是就开放箱馆、下田、长崎三港达成协议了吗?霍普也给利哈乔夫送去了主旨相同的信函。利哈乔夫认为事情已完全演变成了外交问题,于是命令“波萨多尼克”号撤退。1862年3月,“波萨多尼克”离开了对马。笔者认为,这一事件的出发点在于俄罗斯方面对确保朝鲜海峡安全的关心,但由于操作时把问题想得太简单,因此实质上的意义很有限,只是一种投石问路的行为。不过对日本而言,这一事件是俄罗斯军舰发起的侵略性行为,幕府对此软弱无力,一举深化了民众对幕府的不信任。此事加深了幕府的政治危机,可以说是明治维新的直接前提。 二,明治维新与俄罗斯 1868年,以拥戴天皇、建立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军队进入了旧幕府权力的首都江户,实现了维新革命。成就这场革命的领导者们都通过渡边华山、佐久间象山学习过彼得大帝的政绩。明治维新后不久,自1871年11月起,新政府的要人们就离国1年10个月之久,访问了美国、欧洲诸国。当专聘的外国人提出岩仓使节团(译者注:明治新政府为寻求新的国家建设蓝图,以及为私下交涉修正不平等条约,于明治四年十一月十二日[1871年12月23日]至明治六年九月十三日[1873年9月13日],向美国、欧洲诸国派遣的规模空前的大型使节团。右大臣岩仓具视任特命全权大使,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口尚芳任副使,成员为各部门才俊约50人,加上留学生,出发时总人数超过了100人。)的设想后,要人们在接受这项提案时,或许想到了彼得大帝在掌握政权后不久就离开国家6个月以上、遍访欧洲的故事。1872年,俄罗斯革命知识分子列夫·梅契尼科夫与在瑞士留学的大山岩相识,后被邀请到日本从教。他写道: 领导日本维新的少数国家级人物——以使节团团长岩仓(具视)、原文部卿木户(孝允)、长期担任外务卿的副岛(种臣)为首的多人,自1872年至1874年遍访了全欧洲、美利坚合众国,时至今日他们仍然是“彼得大帝”热烈的粉丝。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岩仓使节团却使日本对俄罗斯的敬意减退了。遥想当年,江户末期,商人大黑屋光太夫漂流到堪察加,他横穿荒凉的西伯利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在艰难跋涉之后,他看到叶卡捷琳娜女皇辉煌的都城,为之倾倒。然而,岩仓使节团首先登陆美国,然后游历欧洲,再从欧洲进入俄罗斯,在见识过伦敦、巴黎、柏林后,他们已经无法对俄罗斯产生震撼、敬畏之感了。一名随行人员的手记这样写道:欧洲五大国中,如果说“最雄伟”的是英、法,那么“最不开化的则是俄国”。“俄罗斯是个外强内贫的国家”这样一种认识开始形成。将其作为敌人的恐惧感消失了,人们抛弃了“忌惮俄国如虎狼的妄测”,产生了应该与之建立和平关系的想法。俄罗斯方面很明显开始以新的眼光看待日本的动向。明治维新后不久,向日本宣传东正教的尼古拉主教和军人探险家米哈伊尔·韦纽科夫以及成为东京外国语学校教师的梅契尼科夫等人都写作、发表了介绍日本的论文和书籍。
- 三联书店231018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出版机构。建店八十余年来,始终秉承“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坚持“一流、新锐”的标准,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