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作者:沈壮海
书号:318301
定价:¥59.8 元
字数:366 千字
印次:2-1
开本:
出版时间:2023-07-31
ISBN:978-7-300-31830-1
包装:
全书立足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为内核,以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思路和新的逻辑体系,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历史演进、多维价值、存在形态、实践展开及其时、度、效等系列基本问题,视野开阔、内容丰富、论说深入,是一部具有时代新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教材,是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有益探索。此次修订,将充分吸收党的二十大的最新精神,对书稿涉及内容进行更新和修订。
沈壮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领军人才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流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之“学”与“学科”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体系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确立与发展
第三节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
一、本课程的学习意义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与产生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进的总体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第三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成果
一、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坚持中国特色和世界比较相联系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价值
一、塑造主流意识形态
二、传播贯彻国家意志
三、推进实施国家治理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维系协调社会秩序
二、组织实施社会动员
三、形成增进社会凝聚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一、引导个体的社会化
二、培育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其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
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发展
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成
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成发展规律
第三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播化
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播化
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个体转化
第四章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特征
三、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
第二节思想政治素质的结构
一、思想素质
二、政治素质
三、道德素质
四、法治素质
第三节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与发展
一、思想政治素质生成与发展的理论概述
二、思想政治素质生成与发展的一般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生成与发展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内涵与特点
一、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特点
三、研究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意义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态
一、基于构成要素的划分
二、基于时空条件的划分
三、基于社会制度的划分
四、基于显隐程度的划分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运用与创新
一、注重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综合运用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创新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开展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方法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二、因事而化
三、同向同行
四、精细精致
五、知行统一
第七章学校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学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一、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一、课堂教学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
四、将教书育人融入所有课程教学之中
第三节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文化育人
二、实践育人
三、管理育人
四、组织育人
第八章传播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传播媒介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一、传播媒介的内涵与特征
二、传播媒介的历史发展
三、传播媒介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传播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承载和传递功能
二、联结和凝聚功能
三、疏通和导向功能
第三节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的二重性
二、以网络为工具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网络为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九章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制度概说
一、什么是制度
二、制度的类型
三、制度的特性
第二节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
一、制度何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用
二、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举要
三、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的实现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及其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概述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
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度、效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时”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火候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时而进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度”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寸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节奏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者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职责
一、立德树人职责
二、思想理论教育职责
三、价值引领职责
四、组织管理职责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二、科学文化素质
三、身心健康素质
四、业务能力素质
第三节做新时代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一、加强理论学习
二、注重社会实践
三、强化自我修养
四、培养创新思维
后记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丰富的实践探索进程中不断拓展理论探索、开创并不断推进学科建设,为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贡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深深地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宏伟实践中,生动地展现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复兴进程中。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特殊的政治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并不独存于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之中,而是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后便广泛存在的实践活动。它与政治同步而生,随政治发展演化,形态多样,广存于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既需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人类政治社会中的普遍性存在,也需要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概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即一定的阶级或政党为将自己所倡导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意识形态,引导人们形成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自觉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服务于相应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指向人们相应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借助于各式各样教育的途径实现自己的目的。
循史而察,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政治社会的出现一样久远。在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便有各种各样原始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各种礼仪规范、交往规则、秩序意识、习俗禁忌的教育等,其中便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人类社会进入政治社会之后,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产生,成为人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同体诞生”的,也是政治活动所内含的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阶级、一个政党要强化本阶级、本政党成员的归属意识,开展为实现本阶级和政党利益的各种形式的斗争,要赢得更广泛的民意,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必须通过相应的宣传和鼓动,这种宣传和鼓动,亦即我们所称的思想政治教育。执政者要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主张,推行相应的政策,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的理念、主张和政策推及民众,以争取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和认同,给自己的政治行为“盖上社会普遍承认的印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3.。这种传播理念和主张、构建认可和认同的活动,亦即我们所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任何政治目的的达成、任何政治统治的实现、任何政治机器的运转,都是建立在人心认同的基础之上的,都离不开意识形态体系的解释说明、维护支撑。古往今来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在论及政治的时候都特别强调“人心向背”,强调“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管子·心术下》),种种此论,其重要指向,也正在这里。
同样可以看到的是,在任何一个政治社会中,构建并发展、强化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机器赖以运转的基本条件。恩格斯将国家称作“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
同①259.,清晰揭示了国家诞生、确立及其运行中意识形态力量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既然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进行统治,并且决定着某一历史时代的整个面貌,那么,不言而喻,他们在这个历史时代的一切领域中也会这样做,就是说,他们还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179.这一论述,揭示的是人类政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通则。统治阶级调节“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过程,就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就是构建、巩固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过程。“在有阶级和阶级冲突存在的社会里,全部社会生活的再生产必然蕴含着意识形态的再生产,没有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人类社会(这里指阶级社会)的再生产是不可能的。”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3.换言之,只要人类还处于政治社会的发展阶段,就一定有意识形态的再生产问题。而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实现的路径可以而且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极为重要的基本路径之一便是借助教育的渠道。这种借助教育的渠道来推进意识形态再生产,或者说构建、增进相应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的活动,便是思想政治教育。
《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0503.
意识形态再生产,或者说相应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构建、增进,归根到底,亦即人的相应思想政治素质塑造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任何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增强,最根本的评判标准,就在于人们对其接受的广度与深度,唯有当它越来越广泛地深入人心的时候,才能够成为主导性的、主流性的意识形态,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而它向一个个鲜活的社会个体转化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便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自己的方式,致力于相应意识形态的构建、维护和发展,担负着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之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流变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普遍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在历史上很早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用不同的概念来指称这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规律性问题。例如,在中国古代,人们将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称为“德教”“德化”“教化”等。在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便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行教化思想;注重教化,成为儒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西方,对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也有许多称呼,如“价值教育”“道德教育”“政治社会化”“公民教育”“政治教育”等,并建构起了许多相关的学问,流派纷呈。这些丰富多样的概念,所指的都与我们现在讲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类似概念的丰富性,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普遍性存在。在人类思想史上,围绕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从不同角度具体展开的许多理论、学说、思想观点,是我们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应当高度重视的重要思想资源。
-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