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商品介绍
书 名:历史上的阿拉伯人
作 者:〔美〕伯纳德·刘易斯
译 者:马肇椿 马贤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版 次:2015年6月第1版
开 本:1/16 装 帧:软精装
印 张:15 字 数:180千字
书 号:978-7-5075-4309-4
编辑推荐
本书于1950年出版于伦敦,曾多次再版,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尤其在史学界受到普遍的注意和赞扬。一些欧美的历史学家评价这本书时曾说:这是一本“短小精干而又综览全局的论述”。作者以较小的篇幅,对阿拉伯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和必要的资料,对于研究阿拉伯历史和伊斯兰教史是一本值得参考的书籍。中文译本是根据1958年版和经过著者校对阅过的阿拉伯文译本互相对照翻译出来的,这就尽可能地保证了译文,特别是著者所采用的阿拉伯文史料的确切性。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10个篇章讲述了阿拉伯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他们的特点,他们的成就,以及他们发展的几个时期的显著特征,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阿拉伯人从远古时期到至今的漫长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客观地评价了各个历史时期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哲学的思想。
作者简介
伯纳德·刘易斯,英裔美国历史学者、东方研究家及政治评论家,英国学会和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伦敦大学东方研究部伊斯兰历史及中东历史教授,曾多次在美国各大学讲学,出席有关中近东和伊斯兰教历史研究的国际会议。他所写的有关这方面的著作除本书外,还有《今天的土耳其》《英国对阿拉伯学术的贡献》《伊斯玛仪派的起源》《东方与西方》《历史上的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从穆罕默德到君士但丁堡的陷落》《穆斯林发现欧洲》等。
译者简介
马肇椿(1917—1996年),著名语言学家。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46年开始研究世界伊斯兰历史和伊斯兰学术文化。1949年回成都从事民族工作,1956年调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编译组任翻译,并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任教,编写《世界伊斯兰教史》教材。是中国伊协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伊协研究部副主任,并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和审校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伊斯兰教分支学科副主编,参加《中国通史》的编写工作。学术论文有《伊斯兰教简介》《先知穆罕默德传略》《世界伊斯兰教新气象》等。
马贤(1929年—),中国伊斯兰教学者。1945年毕业于平凉陇东师范学校,后师从著名经学家虎嵩山等人到清真寺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和阿拉伯语和波斯语,1952年入北京回民学院学习阿拉伯语。毕业后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80年被选为中国伊协副主任,1987年被选为中国伊协副会长,并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红十字会理事、世界宗教学者和平大会理事等职。他长期从事阿拉伯语编译工作,曾参与《毛泽东选集》(1—4卷)的阿拉伯文本的译审工作,另译有《圣训珠玑》等。1991年荣获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穆巴拉克授予的一级特别勋章。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
第二章 穆罕默德及伊斯兰教的起源
第三章 征服的时期
第四章 阿拉伯王国
第五章 伊斯兰帝国
第六章 伊斯兰起义
第七章 阿拉伯人在欧洲
第八章 伊斯兰教的文化
第九章 阿拉伯人的衰落
第十章 西方的影响
大事年表
索引
附录:最近60余年中东历史舞台上的阿拉伯人
精彩书摘
绪 论
什么是阿拉伯人?人种学上的名词素来是难下定义的。“阿拉伯人”一词的解释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个不明确的定义会被立即抛弃。阿拉伯人可能是一个民族—在法律意义上它还不算是一个国籍。一个自称为“阿拉伯人”的人可以在他的护照上注明伊拉克或黎巴嫩、约旦或沙特阿拉伯、利比亚或苏丹、突尼斯或摩洛哥的国籍,但他不会简单地登记为一个阿拉伯人。现在已经有了许多阿拉伯国家,还有一个阿拉伯国家的联盟,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可以作为所有阿拉伯人的祖国的阿拉伯国家。
但是,即使“阿拉伯主义”没有法律的内容,这却不影响它的实际存在。阿拉伯人对于阿拉伯民族的自豪感,以及他们和古今阿拉伯人发生联系的意识,仍然是十分强烈的。阿拉伯人统一的因素是否是语言—一个阿拉伯人是否只是一个以阿拉伯语为祖国语言的人呢?这是一个简单的,并且乍然看来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但是其中仍然有些疑难。一个说阿拉伯语的伊拉克或也门的犹太人,或者说阿拉伯语的埃及或黎巴嫩的基督教徒,是否是一个阿拉伯人呢?—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可从这些人们或他们的穆斯林邻居中间得到各种不同的回答。甚至一个说阿拉伯语的埃及穆斯林是一个阿拉伯人吗?其中很多人,但不是全部的人,具有这种看法。“阿拉伯人”这个名词在埃及和伊拉克还通常用来指称四周沙漠地带的贝都因人,以区别于大河流域的土著农民。在有些地区那些只会说阿拉伯语的人被尴尬地称为“阿拉伯的传话筒”,以区别于真正的阿拉伯人。
几年前,阿拉伯人的领袖们在一次集会中给“阿拉伯人”下了一个定义:“凡是生活在我们的国土上、说我们的语言、受过我们文化的熏陶、并以我们的光荣而自豪者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西方一位权威学者—哈佛大学的吉布(Gibb)教授所下的一个定义:“那些把穆罕默德传教的使命和阿拉伯王国的功绩看作历史的中心,并把阿拉伯语言和它的文化遗产看成是他们的共同财产的人,都是阿拉伯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定义都不纯粹是语言学的。两者都包含了文化的条件,其中至少有一个定义还加上了宗教的条件。这两个定义必须历史地加以解释,因为只有通过被称为是阿拉伯人的各民族的历史,我们才有可能理解这个名词—从它古代原始的有限制的用法到今天的范围广泛而不明确的含义。我们将会看到,在这漫长的时期里,“阿拉伯人”这个词的含义是不断地在变化着;并且由于这个变化是缓慢、复杂而广泛的,我们还将看到这个名词可以同时具有几种不同的含义,很难对它的内容下一个标准的定义。
……
- 中穆商城 (微信公众号认证)
- 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商城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