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作者:许秋汉/丛书主编,董子凡/分册主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定价:32.80元
页码:128页
ISBN 978-7-5086-7581-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185mm×240mm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25千字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编辑推荐
·680万粉丝热爱的科普杂志《博物》13年精华内容
《博物》杂志从2004年创刊至今,积累了18个主题方向和栏目,3000多篇原创科普文章,这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宝藏”。“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是博物团队精心梳理13年杂志内容,选取孩子感兴趣、与学科相关、能提升科学素养的主题,为7~12岁的孩子们编著的专属百科丛书!
·国内外知名科研专家编写,科普达人和名师审校推荐!
这套“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是一次由国内本土科学家、科普达人们带来的一桌丰盛、成体系的“科学大餐”,符合国内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特别适合亲子共读,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涨知识,这将是一段超幸福的童年记忆!
·扩展孩子视野、提升科学素养!
第一辑6本主题分别为:恐龙、鸟类、人体知识、身边的科学、零食奥秘和神奇建筑,分别由古生物学家、鸟类研究者、医学专家、博物学达人、营养师和北京四中名师改编推荐,以独特视角,用精美的图片、轻松严谨的文字,成体系的科学知识,为孩子带来一次全新的科学之旅。
帮孩子们建立科学思维,扩展孩子知识面,提升孩子科学素养,为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学习打好基础。
《博物》杂志简介
《博物》创刊于2004年,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科普杂志。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开拓、科学意识培养及科学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博物》杂志拥有众多青少年读者,微博账号粉丝680万,微信公众号粉丝40余万。
目录
1 注意!游园须知
06 走进“新”时代 生命史上的“大爆发”
20 末日浩劫 地球生命大灭绝事件
2 快看!各种各样的恐龙
36 异特龙 侏罗纪追猎者
40 梁龙 恐龙长度冠军
46 腕龙 恐龙高度冠军
52 剑龙 恐龙装甲双雄(上)
60 甲龙 恐龙装甲双雄(下)
66 棘龙 风帆猎手
70 镰刀龙 利器在身,体胖不愁
76 鸭嘴龙 白垩纪牛群
82 羽毛恐龙 鸟类的大表哥
3 还有!其他远古动物
90 三叶虫 伟大的史前“小强”
96 石炭纪巨虫 生活在富氧时代
102 巨型翼龙 白垩纪死亡之翼
110 剑齿虎 大猫中的刀锋战士
116 猛犸象 冰川时代的草原之王
122 死于人类 南半球的“三巨鸟”
文摘
走出“单细胞”
5.3亿年前,阳光照耀着温暖的浅海,海百合如花枝般摇曳,三叶虫在海底爬行,水母随波沉浮,小巧的昆明鱼穿行在岩石中。忽然一片阴影遮蔽了阳光,寒武纪最可怕的海洋生物——奇虾,大驾光临。它体长超过体组成的复眼。在这艘“超级战舰”面前,昆明鱼只有纷纷躲进石缝藏身——距离它们的后代称霸海洋,还有1亿年呢。
以上景象,来自生命史上的大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的历史长达46亿年,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又在20多亿年前出现了有完善细胞结构的生物。然而在此之后很长时期,地球生命基本都是简单、微小的“单细胞”状态。
直到大约5.41亿年前,地质年代进入了寒武纪。在2000万~3000万年间的“较短”时期内,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突然增多。尤其在动物界,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几乎所有现代动物的“门”级分类单位,当时都在海洋里出现了。其中还涌现了最早一批真正有腿、眼睛和外壳的动物,比如著名的三叶虫、可怕的奇虾……至于昆明鱼,它们已经有了原始的脊椎,可能是包括人类在内各类脊椎动物的“老祖宗”。
实际上,在比寒武纪更早的约6 亿年前,地球上也曾有过一些多细胞动物,它们在一次冰川期灭绝殆尽。冰川退去后,原始藻类空前繁盛,光合作用提升着大气含氧量,催化了动物的大发展。在地球生命史上,只有寒武纪这一次被科学家正式称为“生命大爆发”,它为后来的生物演化奠定了基础。
白垩纪捕鱼达人
棘龙生活在大约1.06亿~9500万年前白垩纪时的非洲北部沿海地区。今天那里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的一部分,但在当时还是大片植被茂密、食物充足的河口三角洲。与棘龙分享同一片土地的,还有鲨齿龙等多种大中型肉食恐龙,不过它们很少跟棘龙抢食。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棘龙化石的一些化学成分明显不同于陆生爬行动物,却很接近半水生的鳄鱼、水龟。研究者由此推测,在棘龙的一生中,相当长的时间是在水中栖息的。如此庞然大物泡在水里当然不是为了洗澡,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抓鱼!
棘龙的身体结构,尤其是头骨、牙齿,也显示它们非常适应捕鱼生活。它们的上下颌又长又窄,可以紧密嵌合,便于牢牢固定住滑溜溜的大鱼。此外,棘龙的颌骨上还有许多小凹孔,今天的短吻鳄也有类似构造,可以埋在水里探测周围水流的变化,从而确定鱼的位置。
其他大型肉食恐龙的牙齿,一般呈匕首形,边缘带有锯齿; 棘龙的牙齿却呈圆锥形,表面还有纵向纹路。从外形看,这种牙齿很像鳄鱼牙,不擅长切割、撕裂,倒很适合穿透和紧咬不放。在棘龙的领地里,河湖、浅海并不少见,其中不乏2~3米长的大鱼供它们享用。
作为捕鱼高手,棘龙不仅有“专用”的脑袋和牙齿,还有特化的前肢。尽管至今尚未发现棘龙的四肢化石,不过参考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的重爪龙、似鳄龙等,研究者推测棘龙的前肢可能长达2米。而根据零碎的前爪化石推测,它们光是前爪每个指头就有近半米长。棘龙捕鱼时,可能会站在水边或浅水中,抬起锋利、弯曲的大爪子,等有鱼靠近就一巴掌将其打到岸上去。
最早的飞行霸王
以优美的飞行身姿、凶猛的捕食习性闻名的蜻蜓,在英语中被称作“dragonfly”——龙之飞虫。蜻蜓拥有昆虫中最发达的视力,却是一类古老的昆虫,不能折叠的翅膀就是一种原始特征。在距今3亿年前的晚石炭世,还曾有过一种更具“龙威”的蜻蜓——巨脉蜻蜓。它们和今天的蜻蜓一样有细长的身体、巨大的复眼和两对透明翅膀,但身体大小可是天差地别:巨脉蜻蜓翅膀展开足有75厘米宽,几乎跟喜鹊一样大。
由于体型实在惊人,科学家们曾认为巨脉蜻蜓无法飞行,只能笨拙地滑翔。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它们也能以现代蜻蜓的方式飞翔,只是未必能做出那些精巧的“特技飞行动作”。为补充飞行消耗的高能量,普通小虫已无法满足巨脉蜻蜓的胃口,当时的其他巨虫乃至中小型两栖动物才是它们的主要目标。如果今天的牛蛙、蟾蜍穿越到石炭纪,恐怕也会是它们的口中餐……
巨脉蜻蜓不仅是地球史上最大的飞行昆虫,也是最早飞上天空的动物之一。根据已知化石,最早长出翅膀的昆虫属于“原直翅目”,模样类似螽(zhōng)斯;又过了2000万年则出现了巨脉蜻蜓等“古蜻蜓目”的成员。尽管巨脉蜻蜓这一支在石炭纪末期灭绝,并不是今天蜻蜓的直系祖先,但比起后来的蜜蜂、蝴蝶、甲虫,以及翼龙、鸟、蝙蝠……巨脉蜻蜓可谓是飞行界的卓越先驱。
内容简介
地球上的生命,从35亿年前产生并演化至今,中间经历了5次大爆发和5次大灭绝。恐龙就是在第5次大灭绝中消失,最终成为地层中的化石。
本书精选《博物》杂志“远古动物园”栏目13年精华内容,由古生物学家撰写和改编,以《博物》编辑独特的视角带你重回远古世界,通过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文字,让你对恐龙和古生物知识了如指掌;大量手绘恐龙图片和准确细腻的复原图,还原恐龙时代古生物的生活场景,关于恐龙和古生物的各种秘密,你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感受生命进化的震撼及力量,珍惜我们当前的物种和环境!
-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
-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官方直营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