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书店 微信认证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新书预售 海洋三部曲 海风下+海之滨+我们身边的海洋 套装3册 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117.00
运费: ¥ 5.00-15.00
新书预售 海洋三部曲 海风下+海之滨+我们身边的海洋 套装3册 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商品图0
新书预售 海洋三部曲 海风下+海之滨+我们身边的海洋 套装3册 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商品图1
新书预售 海洋三部曲 海风下+海之滨+我们身边的海洋 套装3册 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商品缩略图0 新书预售 海洋三部曲 海风下+海之滨+我们身边的海洋 套装3册 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书名: 海洋三部曲 海风下+海之滨+我们身边的海洋套装3册 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定价: 156

出版日期: 2021-03

用纸: 胶版纸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ISBN: 9787220115547T

《海洋三部曲:海风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万物有灵,一切始于大海,也终归大海,海洋的永恒幻化生命的变迁。★附赠英文版,畅听有声书,学习放松两不误

《海洋三部曲:海之滨(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万物有灵,一切始于大海,也终归大海,海洋的永恒幻化生命的变迁。★附赠英文版,畅听有声书,学习放松两不误

《海洋三部曲:我们身边的海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万物有灵,一切始于大海,也终归大海,海洋的永恒幻化生命的变迁。★附赠英文版,畅听有声书,学习放松两不误

《海洋三部曲:海风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海风下》,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作家蕾切尔·卡逊的*部作品,比《寂静的春天 》早了二十年,与后来写作的《我们周围的海洋》《海的边缘》并称卡森的“海洋三部曲”。这部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大海边缘生命的流动与循环,以及海洋、海鸟、鱼类无尽的美与神秘,是海洋科普的代表性作品,堪称海洋版的“动物世界”。

《海洋三部曲:海之滨(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海之滨》是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环境保护运动先驱蕾切尔·卡逊“海洋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压轴作品。这部作品将目光投向与人类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地带,即我们通常理解的海滨、海岸。本书写作回归到海岸,主要以大西洋岸边为背景展开的,书中用优美浪漫的语言详细描述了生活在海滨地区的动物、植物等,以生物的视角写作,描绘海岸大环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泼而完整的面貌,并呼吁人类社会正视和保护日益危殆的海滨生态环境。本书被认为是后世自然写作的标竿,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

《海洋三部曲:我们身边的海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如果说谁能用诗意的语言将海洋的知识唱出来,那只有蕾切尔·卡逊了。《我们身边的海洋》是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环境保护运动先驱蕾切尔·卡逊“海洋三部曲”中的登顶之作,集中反映了蕾切尔·卡逊在这个领域*的写作成就。全书从海洋的诞生、海洋的特性和海洋与人的关系探讨了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海洋之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书稿已经被翻译成世界32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出版。并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持续39周,畅销80余年不衰。真如蕾切尔·卡逊自己对本书的评价:“风、海和潮汐的韵动就是它们本真的样子,如果它们能蕴含着奇迹、美和宏伟,科学会一一发现。如果这些品质并不存在,科学也不会无中生有。如果我描写海洋的书中蕴含诗意,那也并不是我故意为之,因为没有人能在如实描写海洋的文字中去除诗意。


《海洋三部曲:海风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前 言/001

|第一卷|

海之边缘

01.潮水之涨 003

02.春日之迁 016

03.北极之约 028

04.夏日之末 048

05.入海之风 057

|第二卷|

海鸥之径

06.春海之客 067

07.鲭之诞生 072

08.浮游生物之死 080

09.海之港湾 087

10.海之航道 099

11.海之小阳春 110

12.网之围起 122

|第三卷|

河海之交

13.向海之旅 135

14.冬之避所 149

15.回归之旅 163

词汇表/174

《海洋三部曲:海之滨(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自 序/001

前 言/003

|第一章 |世界边缘 001

|第二章 |海滨生物 011

|第三章 |岩石海岸 035

|第四章 |沙滩即景 097

|第五章 |珊瑚丛林 145

|第六章 |浩瀚大洋 185

附录: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189

《海洋三部曲:我们身边的海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1961年版前言/001

致谢/008

|第一部分|海洋母亲

第一章.混沌起始 003

第二章.海面图案 019

第三章.流年变换 032

第四章.无光之海 041

第五章.隐世之地

第六章.雪飘万古 078

第七章.岛屿降世 087

第八章.古海形迹

|第二部分|奔流不息

第九章.风与海行

第十章. 洋流旋转 137

第十一章. 潮汐韵律 155

|第三部分|

我们与海

第十二章. 全球调温 173

第十三章. 海水之宝 192

第十四章. 海的围合 205

后跋/220


《海洋三部曲:海风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海之边缘

潮水之涨

这座岛屿笼罩在阴影之中,这片阴影比那些迅速绵延、悄然掠过东部海湾的阴影深了一点点。在其西海岸,狭长的海滩上,湿湿的沙子映射出微光闪烁的天空,仿佛铺设了一条波光粼粼的水路,从海滩直抵远方的地平线。海水和沙滩都被镀上了金属般的光泽,银光闪闪,让人很难说清楚海陆的分界线究竟在何处。

虽然这是一座小岛,小到一只海鸥扇动二十次翅膀就能飞过去,但夜幕还是已经降临到了它的北部和东部。这里的沼泽草恣意蔓延,没入深色的水中,矮生雪松和代茶冬青也渐渐地被笼罩在浓重的阴影之中。

黄昏时分,一只奇怪的海鸟从海岸外部的筑巢地飞到了这个小岛。它的翅膀是纯黑色的,展开后,双翼之间的距离比成人手臂还要长。它平稳地飞着,不紧不慢地飞过了海湾,就像一点一点吞噬掉那条明亮水路的阴影一般,步调从容,目的明确。这只鸟是一种剪嘴鸥,叫作黑剪嘴鸥。

靠近海岸时,黑剪嘴鸥飞得离海水更近了些,黑色的身躯化作巨大的剪影倒映在灰色的海面上,就像一只大鸟在天空刹那掠过时所留下的影子。它静悄悄地来了,扇动翅膀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纵使有声音,也被湿沙滩上海浪翻滚贝壳的哗啦声所淹没了。

在最后一次朔望潮中,海水在新月的作用下,拍打着海岸沙丘边上的海燕麦。剪嘴鸥和它的同伴来到了海湾与海之间的沙地上。它们在尤卡坦半岛的海岸过完冬,之后便一路向北迁徙至此。沐浴在六月温暖的阳光下,它们在海湾的多沙岛屿和外海滩上产下鸟蛋,孵化出浅黄色的雏鸟。然而,起初长途飞行至此后,它们已疲惫不堪。白天退潮时,它们在沙洲上休息;夜晚时分,它们便在海湾及其周边的沼泽地里游荡。

在满月之前,剪嘴鸥就记住了这个岛屿。岛屿坐落在一个宁静的海湾上,海岸承接着南大西洋的巨浪。岛屿北部,一条幽深的沟壑将岛屿与大陆分割开来,退潮之时,海水在此的冲击甚为强劲。岛屿南部,沙滩坡度平缓,因此在平潮期,渔民可以涉水半英里去耙扇贝或者撒长网捕鱼,直至海水没过他们的腋窝。浅滩地带,幼鱼成群结队捕食着水里的小猎物,小虾向后翻转着尾巴畅游嬉戏。浅滩区的生物种类丰富多彩,吸引着黑剪嘴鸥每晚离开海岸上的筑巢地来此觅食,它们在水面盘旋着,筛选着自己的猎物。

日落时分,潮水已经退却了。此时,潮水又渐渐上涨,淹没了黑剪嘴鸥午后的休憩地,漫过了小水湾,流入了沼泽地。夜晚的大多数时间,黑剪嘴鸥都会去觅食,它们展开纤长的翅膀在水面上滑翔,搜寻着那些随着潮水游走,流入海草萋萋的浅滩地带的小鱼。因为它们总在涨潮时觅食,黑剪嘴鸥也被称作“涨潮鸥”。

在岛屿的南部海滩,那里的水深不足成人的一臂,海水缓缓地流过纹路分明的滩底,黑剪嘴鸥开始在浅滩上盘旋,驻守观望。它以一种奇特而轻盈的姿态翱翔着,向下俯冲,之后又高高扬起双翼。它的头压得很低,这样,它那如剪刀利刃般的长下喙便能够刺入水中。

这个长下喙,或者说是分水角,在海湾平静的水面上划出一道小小的水纹,水面便开始微波荡漾起来。微波穿过海水,到达沙质的海底之后又反弹回水里。正在浅滩漫游觅食的鲇鱼和鳉鱼便收到了这个信号波。在鱼类的世界里,许多讯息都是靠声波来传递的。有时候,水波振动说明像小虾或者桨足甲壳动物这些可以捕食的动物正在上方成群结队地游走。因此,当黑剪嘴鸥飞过水面时,一些饥饿的小鱼便小心翼翼地向水面游去,满怀好奇。而黑剪嘴鸥在上空盘旋一会儿之后,便会原路返回,在它短上喙迅速张合的瞬间,三条鱼就被叼走了。

“啊——”黑剪嘴鸥叫着。“哈——!哈——!哈——!”它的叫声很刺耳,粗大如咆哮,沿着水域传播得很远。从沼泽地那里传来了其他黑剪嘴鸥的应和声,仿佛回音一般。

当海水一点一点地漫上沙滩时,黑剪嘴鸥在小岛的南部沙滩上来回盘旋,引诱鱼儿沿着自己的路径往水面上游,然后在返回时将它们逮住。在它吃了足够多的小鱼来充饥后,它便拍打五六下翅膀,盘旋飞起,绕着岛屿恣意翱翔。它飞到多沼泽地的东部时,一群鳉鱼正在它下面的海草丛里面穿梭。不过它们是安全的,因为黑剪嘴鸥的翼幅太宽大了,让它无法在草丛中飞翔。

黑剪嘴鸥在居民所修建的码头周围忽然掉转方向,越过海沟,飞过盐沼,将其远远地落在身后,它在天空中恣意翱翔着,欢欣鼓舞。在那里,它加入了另外一群黑剪嘴鸥的队伍,它们成群结队,一起飞过了盐沼。它们时而仿若夜幕中出现的黑影,时而如同一群鬼魅;就像燕子在空中盘旋一般,露出了白色的胸脯和闪闪发亮的腹部。它们一边翱翔着,一边提高嗓音鸣唱着,组成了一支奇异的黑剪嘴鸥夜间合唱团。它们的曲调甚是古怪,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轻柔得如同哀鸠在咕咕低鸣,时而刺耳得好似乌鸦在哑哑啼叫。整个合唱团的歌声忽高忽低,忽强忽弱,渐渐地,仿佛远处传来的犬吠声一般,消失于静谧的夜空之中。

涨潮鸥绕着岛屿飞翔,一次又一次地越过了浅滩地区,往南部飞去。整个涨潮期间,它们会成群结队地在海湾平静的水面上觅食。它们喜欢漆黑的夜晚,而今夜厚厚的云朵隔在水天之间,遮蔽了皎皎月光。

海滩上,海水轻抚着一排排不等蛤和小扇贝,发出柔和悦耳的叮当声。海水轻快地流过成堆的海白菜,唤醒了下午退潮时来此躲避的沙蚤。沙蚤乘着波浪的冲力漂了出来,在回流的海水中仰泳。在海水里,它们是相对安全的,不会受到它们的天敌沙蟹的攻击,虽然沙蟹悄无声息,身手敏捷,但是它们一般是夜间才在沙滩上出没的。

在岛屿周围的水域里,除了黑剪嘴鸥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生物夜间会在浅滩上觅食。随着夜色渐浓,拍打着沼泽草的潮水也越涨越高,两只钻纹龟悄悄地溜进潮水之中,加入到它们同类的游行队伍中。这两只是雌性的钻纹龟,它们刚刚在高潮线以上的沙滩里产完卵。它们在松软的沙滩上用自己的后肢刨出了一个深度不及自己身体长度的壶状巢穴,然后它们在里面产卵,一只钻纹龟产下了五枚卵,另一只钻纹龟产下了八枚卵。它们小心翼翼地用沙子将卵覆盖起来,然后在周围爬来爬去,抚平沙面,掩藏巢穴的位置。在沙滩上还有不少其他的巢穴,但是没有一个巢穴出现的时间超过两周,因为钻纹龟的产卵季从五月才开始。

《海洋三部曲:海之滨(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世界边缘

海滨奇妙而美丽。纵观地球漫长的发展演变,海滨一直动荡不安。海浪用力拍打着陆地,潮水向陆地步步紧逼,退潮、涨潮,周而复始。海岸线每天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潮水有节奏地逼进和逃离陆地,海平面也时高时低。海平面的高度,取决于冰川的消融、深海盆地沉积物的累积,以及地壳内部张力作用下大陆边缘的弯曲变形。今天,被海水淹没的陆地也许会多点,而明天,则可能少些。海滨一直是个难以捉摸、难以界定的分界线。

海岸具有双重属性,伴随潮水的涨落而变化,此刻属于陆地,彼时又归于海洋。退潮时,海岸裸露在酷暑严寒、狂风暴雨和炎炎烈日下,充分感受到陆地世界的极端恶劣。而涨潮时,海岸又变成一片汪洋,暂时回到相对稳定的远海状态。

只有最顽强、最能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在如此变幻莫测的环境下生存,不过,涨潮线一带仍然挤满各种动植物。海岸的条件艰苦,但生物却几乎占领了每一处可以容身的角落,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活力。最显眼的,占据了潮间带的岩石,其他的遮遮掩掩躲在裂缝和空隙里,蜗居在大卵石底下,或者藏身于潮湿阴暗的海底洞穴中。还有一些,粗心的观察者也许会说那里看不见什么生物,但实际上,它们深藏在沙底的洞穴、坑道和缝隙中。它们在坚固的岩石里挖掘隧道,钻进泥炭和黏土。它们覆盖在野草、漂浮的桅杆或者龙虾坚硬的外壳上。它们体型微小,犹如蔓延滋生的细菌遍布岩石或者码头木桩;有的像狭小的针孔,恰似海面上闪闪发光的球状原生动物,还有的称得上“小人国”的居民,漫游于沙砾间的暗池一带。

海岸是个古老的世界,自从诞生陆地和海洋,便有了这块水陆交汇之地。在这里,你随时都能感受到持续的创造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每次走近海岸,我总能发现新的美感,体会更深的寓意,欣赏错综复杂的生命网。每一种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以及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提及海岸,我顿时想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美轮美奂。那是一块隐藏在洞穴中的水潭,每年只有潮水退到最低时才能见到,也许正因为机会难得,所以才魅力无穷。我趁着低潮期,希望能目睹其芳容。潮水会在黎明时分退去。我清楚,如果西北风能停,远处的风暴也不来捣乱的话,海平面就会降到水潭入口以下。谁知夜里突然下起阵雨,雨点像一把把沙砾噼噼啪啪砸在屋顶。清晨,太阳还没升起,天空泛出鱼肚白。海湾对面,月亮如一轮圆盘挂在西天,悬在遥远海岸模糊的地平线上——八月的满月将潮水牵引到最低处,露出陌生的海洋一角。就在我凝神远眺的时候,一只海鸥从云杉林上空飞过,胸脯被尚未喷薄而出的阳光染成玫瑰色。看样子,天气还行。

随后,我站在靠近水潭入口的潮际线上方,玫瑰色的霞光让人心头充满希望。我站在一处陡峭的岩壁,脚下一块长满苔藓的暗礁伸进深水区。礁石边缘,海浪汹涌,暗褐色的海藻在随波舞动,像皮革般柔顺光亮。突出的礁石是通往隐秘小洞穴和水潭的唯一路径。偶尔涌来一波强劲的水流,吞没礁石顶端,被岩壁击打成飞沫。幸好波浪的间隔足够长,让我能走过礁石,对这个神奇的水潭一探究竟。机会难得,转瞬即逝。

我跪在苔藓铺成的、湿漉漉的地毯上,朝水潭望去,洞里一片幽暗,池水很浅。洞穴底部距离洞顶只有几英尺高,澄澈的水平坦得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生长在洞顶的生物。

水面下,透过玻璃般透明的水体,可以望见水潭底部生长的绿色海绵。一块块灰白色的海鞘在洞顶闪闪发光,水底长满一丛丛浅杏色的软珊瑚。就在我往洞穴底部张望的时候,一只精灵般的小海星从洞顶垂下来,悬在一根细线上,或许是它的一根管足。海星垂到水面,触碰自己的倒影,影子纤毫毕现,仿佛不是一只海星,而是一对海星重叠在一起。水中的倒影和清澈的潭水,美景稍纵即逝,很快,海水就会涌进洞穴,将水潭灌满,一切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每次春潮退去,走进这片神奇的区域,我都会寻找海岸生物中最精致美丽的那一种——外形像花朵,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绽放在更深海域的入口处。在这个神奇的洞穴,我总能有所收获。从洞顶垂下的花朵是筒螅,呈淡粉色,镶有花边,像秋牡丹一样纤弱。洞里的生物雅致小巧,看起来不太真实。它们的美丽太脆弱,让人觉得不适合生长在这个潮水横冲直撞的世界里。然而,每一处细节都有其独到的功用,每一段茎干,每一只水螅,每一根花瓣状的触手,都为环境而生。我知道,它们只是在等待涨潮,等待海水归来。当水流再次涌入水潭,浪花飞溅,这些精致的花朵又会充满活力。纤细的茎干随波摇曳,长长的触手滤过水流,寻找生存所需的养料。

在这块被施了魔法的海陆交汇之地,我的心情,与一小时前在内陆时完全不同。有点像我黄昏时踩在乔治亚州海岸辽阔的沙滩上,寂寥、落寞,但表现的方式不同。那一次,日头西沉,我沿着湿漉漉的、闪闪发光的沙滩,走到退潮后的海水边缘。回望广袤无垠的滩涂,海风掠过,沟渠里灌满海水,退潮时留下的浅水坑随处可见。我突然意识到,这片潮间带虽然会被大海习惯性地暂时遗忘,但只要一涨潮,就会被潮水重新淹没。站在低潮区的边缘,海滩和陆地显得格外遥远,只能听见海风声、潮水声和海鸟的鸣叫声,还有就是海风掠过水面,海水冲刷沙滩,以及浪头翻滚、溅起浪花的声音。滩涂因为海鸟而热闹起来,北美鹬叫得此起彼伏。一只鹬鸟站在海水边缘,发出响亮急促的呼喊,遥远的海岸上传来应答声,两只海鸟随即朝对方飞去,彼此会合。

黄昏渐渐逼近,滩涂呈现出一派神秘景象。散落的水洼和小溪反射出夜晚来临前的最后一抹亮光。随后,海鸟变成黑暗的阴影,羽毛已经无法分辨色彩。三趾滨鹬像小幽灵一样在沙滩上疾走,随处能见到北美鹬矗立的影子,只是阴影更浓重。常常等我走到离海鸟很近的地方时,它们才有所警觉——三趾滨鹬奔跑起来,北美鹬则惊叫着到处乱飞。黑剪嘴鸥贴着海水边缘翱翔,身影映在凝重、黯淡的天穹,或者像灰黑色的大飞蛾一样在沙滩上空翩翩起舞。有时,它们会“剪开”蜿蜒的潮水。水面上微微泛起的涟漪,意味着水下有小鱼出没。

《海洋三部曲:我们身边的海洋(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第一章

混沌起始

一切虚无而缥缈;深渊之上是一片黑暗。——《创世记》

创世伊始,万物混沌,海洋——孕育生命的伟大母亲——也是自混沌而起。海洋到底是什么时候在地球上诞生的?人们有各种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毫不意外,都在意料之中。因为毋庸置疑,没有任何人能有幸见证海洋的诞生。然而无人见证就必然会导致观点出现分歧。所以,我在这里讲述海洋在年轻地球上的安家故事,将是一个从多方面拼凑而来的故事,还有整篇整章的细枝末节全是想象出来的。这个故事的基石就是那些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那些跟地球同生共长的岩石。而故事参考的其他证据都来自月球,地球的卫星的表面;还有些证据存在于太阳和璀璨星空的历史里。即使没有任何人能有幸见证宇宙诞生的动人时刻,但是,恒星、月球和岩石却在那里,现今地球上海洋的形成也确实跟这些见证者休戚相关。

我在这里写的故事至少发生在20亿年前,科学研究也告诉我们这个时间大约就是地球的年龄,也就是说,海洋跟地球几乎是同时诞生。人们现在通过测量岩石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率,就能得到地球地壳中岩石的年龄。地球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在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发现的)距今约有23亿年之久。假若地球上的物质需要1亿年左右的时间来冷却沉淀形成地壳,那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大约在25亿年前,地球在大爆炸中诞生了。但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人们随时都有可能发现另一块更古老的岩石。

年轻的地球在刚刚从太阳母亲那里脱离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充满着回旋气体的球体,这一炙热球体在宇宙的无垠黑暗中横冲直撞,剧烈的洪荒之力完全控制着它所走的路径和速度。慢慢地,这个带着熊熊火焰的气体球体冷却了。这些气体也开始液化,地球变成了熔岩质体。这些质体内的物质最终都按照特定的模式固定下来:最重的物质在中心,次重一些的物质围绕着中心,而最轻的物质形成了外围的边缘。而这一组成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地心层是熔融的铁质,还一直保持着2亿年前的炙热,中间层由半塑性玄武岩构成,还有最外层的地壳——相较之下非常薄的坚硬外壳——由固体玄武岩和花岗岩所构成。

可想而知,年轻地球的地壳一定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变化才成功从液体状态转变成固体状态,而且人们相信,月球形成——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在地壳固化完成之前。当你在迷人夜色里散步于海滩上,凝望着海面上明亮的月光时,倾听由月亮所驱动的潮涨潮落时,请不要忘了月亮本身就是地球物质被巨大的潮汐波吸引到太空中所形成的(译者注:此学说后逐渐被学界抛弃),并且还要记得如果月亮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那么这一事件也和海洋盆地以及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陆板块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新生的地球上,潮汐的存在远远早于海洋。地球表层的熔浆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如潮汐般在整个地球表面肆意翻腾。随着地壳慢慢冷却凝固变硬,这些“潮汐”才慢慢减弱,直到逐渐消失。那些持有“月球是地球之子”观点的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形成的初期,一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不断翻滚的黏稠潮汐凝聚了足够的速度和动力,向上升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这些地球上最大的潮汐目前已知产生于共振力,因为当时既是太阳潮汐形成的阶段,也同样是液体地球自由震荡的形成阶段,所以每一次太阳潮汐都被赋予了逐渐增大的动力,由于地球震荡的推动而产生每天两次的潮汐,每次都比前一次要更加巨大。物理学家们已经计算出来,经过500年这样的巨大而稳定增长的潮汐之后,那些向着太阳而去的潮汐已经变得过高,而不能够保持稳定。一个巨大潮汐波就这样被撕扯而席卷到了太空中。当然这个新产生的卫星立即就变成了应用物理定律的场所,它一直围绕着地球不断旋转,这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月球。

人们有很多理由相信这一事件发生在地球地壳略微变硬之后,而不是在地壳部分呈流体状态的阶段。时至今日,地球表面还有一个巨大的“疤痕”,而这个“疤痕”或者说这个大坑就承载着如今的太平洋。根据一些地质学家的观点,太平洋海底由玄武岩构成,也就是地球中间层的组成物质,而其他大洋的海底由薄薄一层花岗岩构成,而花岗岩恰巧是组成地球地壳层的主要物质。我们立刻就想知道太平洋的花岗岩洋底去了哪里,而最容易得到的猜想就是,月亮形成时发生的剥离。而且这里也有进一步的证据,月球的主要密度远小于地球的密度(3.23相对于5.5)。这说明月球没有带走地球非常重的铁质内核,而仅仅带走了由花岗岩和玄武岩所构成的地壳外层。

月亮的诞生可能促进了地球上除太平洋之外的其他大洋地区的形成过程。当地壳有一部分被剥离出去,剩余的花岗岩表层必然会产生张力。也许就是月亮“伤疤”相对的花岗岩层恰巧开裂了;当地球沿着自转轴旋转的时候,裂痕也许就加大了,花岗岩块就开始漂流四散,走走停停,逐渐慢慢硬化成了玄武岩。玄武岩外层部分也逐渐变得坚硬,而漂移中的大陆也到了这里停歇,形成接纳海洋的中间盆地。尽管跟理论相反,但重要的地理证据似乎已经证明,如今主要的海洋盆地和主要的大陆陆地的位置,与地球早期刚刚形成时相比基本相同。


中信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新书预售 海洋三部曲 海风下+海之滨+我们身边的海洋 套装3册 赠送英文原版+扫码有声听书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iticbooks-wx
中信书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