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图书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湛庐图书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湛庐┃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监管革新背景下的行业再调整

71.40
运费: ¥ 8.00-25.00
库存: 5 件
湛庐┃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监管革新背景下的行业再调整 商品图0
湛庐┃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监管革新背景下的行业再调整 商品图1
湛庐┃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监管革新背景下的行业再调整 商品缩略图0 湛庐┃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监管革新背景下的行业再调整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带领团队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研究连续12年权威发布

 

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

(平装)
监管革新背景下的行业再调整

                             巴曙松 杨倞 等著

 110万亿资管市场的公认年度晴雨表

   60万权威文字的深入解读

   强监管如何重塑资产管理行业业态,如何引导行业回归本源?

                                互联网金融如何变革与规范? 金融科技如何真正引领金融创新?

 

[基本信息]

资产管理/金融投资

 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

作者:巴曙松、杨倞

定价:109.90           

开本:16K      

页码:574

字数:586000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责编:王文彬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财富汇

ISBN:  978-7-213-08445-4

CIP:  Ⅰ. ①2… Ⅱ. ①巴… Ⅲ. ①证券投资-基金-研究报告-中国-2017 Ⅳ. ①F832.51

 

 

[内容简介]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带领团队深入数百家一线企业实地调研,用近60万字、数百幅图表,对110万亿市场规模的资管行业2017年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研判及预言。

防止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理顺资金流入实业的通道,是金融业存在的本质,也是监管层面始终在坚持的导向。通道问题、杠杆问题、表外问题……都将随着政策的层层加码,成为整个资管行业不得不努力厘清的核心。整个行业的存在形态势必将,随着既有模式的转型而发生深刻的变化。短期而言,这些变化对于资管行业而言是痛苦的。但从长期而言,重归行业发展力量的本源,才是使整个行业的发展是良性的、可持续的。收益与风险的正确匹配,提升主动管理资金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使整个行业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

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于金融行业的广泛渗透,整个行业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兴力量如何能成功地嵌入到既有的资产管理的行业框架,传统的资管企业又如何能够利用新技术提升自身的效率,本书都进行了详尽而细致的解析。

 

[编辑推荐]

权威团队操刀。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带领团队,连续11年权威发布,堪称“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年度晴雨表”,被公认为资产管理从业者必备书。

聚焦前沿热点。聚焦互联网金融等热点话题。透过抽丝拨茧式细致分析,解读新兴力量的发展脉搏、商业模式,并对于传统资管企业如何应对全新挑战提供思路和方法。

揭示未来趋势。通过对政策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世界资管格局的洞察,深入股票、债券、保险等子行业,揭示整个资管行业未来的总趋势。

探索行业本质。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长期的一线实践经历。在分析行业新局面、新状况的同时,巴曙松团队始终坚持着对于资产管理本质的把握,并坚信未来整个行业必将进一步想行业本质回归。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巴曙松 博士

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还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领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的首席专家。巴教授是2006—2015年中文文献经济学领域被引用频次最高的中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

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也多次参加中央决策者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巴教授先后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务,是同时熟悉中国金融市场实际业务运作、金融政策制定以及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金融学家。

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研究》《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等。巴曙松教授曾获209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奖。


 


[目录]

前言 统一严监管驱使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

第一部分行业格局篇

第1章 快速扩张之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新周期

第2章 资产管理行业监管革新及其影响

第3章 互联网资管:监管框架初具雏形,发展路径分化

第4章 资产管理业务的“类投行”开发

第5章 REITS的海外基因与中国实践

第6章 不良资产经营:开启市场化处置新阶段

第7章 挖掘“长尾”投资者蓝海

 

第二部分机构专题篇

第8章 银行理财:监管升级行业发展遇拐点,市场暴跌倒逼净值化提速

第9章 券商资管:严监管下回归主动管理的本源

第10章 信托行业:稳中有升与创新转型

第11章 期货资管:快速发展与艰难转型

第12章 私募股权: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新生态

第13章 公募基金:转型压力较小,发展前景良好

第14章 私募基金: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第15章 保险资管:严监管环境下,回归主业

第16章 高端财富管理:多元化与综合化发展

 

第三部分全球资产管理篇

第17章 美国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18章 欧洲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19章 香港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0章 新兴市场国家资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后记


[序言]

统一严监管驱使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

巴曙松

在央行主导、三个监管部门的共同协调下,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框架开始着手统一起来,监管要求也更趋严格,这种统一的资产管理监管框架、和趋于严格的监管导向,正在促使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在经历前几年的快速扩张之后,开始回归资产管理行业的本源。

过去几年中,资产管理行业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和创新的加速爆发出了让人惊叹的活力;但与此同时,也让人清晰感受到了快速扩张中存在着隐忧。

从数量上看,截止2017年初,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已经突破了120万亿元,和中国一般性存款的规模已经相距不远。但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庞大的规模中有较高的占比为通道类业务或“影子银行”类业务,业务模式有一定比例实际上并不能说是站在投资者的立场管理好受托资产,而是利用监管框架的一些不足,进行活跃的监管套利。虽然说从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历程看,回避监管往往是金融创新的动力之一,但是有一些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在规模迅速扩张之后已经形成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资产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则确实存在一些资产管理机构不注重培育资产管理核心能力的趋势。

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资管的快速推进,使得连接各类市场主体的交易结构和业务模式也变得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旧的基于分业监管、机构监管的金融监管框架、模式和方法,在应对快速发展变化中的金融创新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着滞后和空白。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对强化资产管理领域的监管进行了系统的部署。在这些政策的驱动下,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出现新的变化。

在严监管的驱动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在更多地关注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资产管理行业存在的价值正在于可以更有效率地为社会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风险控制正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还将继续深化,但将更为重视“质”的提升而非仅仅只是简单的“量”的积累。前一阶段在市场快速扩张期广泛活跃的监管套利等业务模式会迅速减少甚至逐渐走向消亡,对委托人资产进行精耕细作式的主动的管理和配置将会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产生附加值的专业价值所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资产管理行业在监管框架更为清晰之后,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会促使新一轮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大潮,给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富和多样的产品与策略,为融资主体提供更为合理而充分的社会资源配置选择。

在这样迅速变化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下,我们继续开展2017年度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跟踪研究。作为十余年持续研究的延续,我们继续在前期的基础上关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动向;同时结合全年监管革新的动态,对于行业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在2017年的报告里,我们继续采用行业格局篇、机构专题篇和全球资产管理篇的全书结构。在第一部分的行业格局篇之中,我们提出了我们对贯穿全年的金融去杠杆和监管革新的跟踪与思考,并高度关注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动向。此外,我们站在产业链的视角,对于资管投行类业务、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和投资者群体研究进行了分析。

在第二部分机构专题中,我们继续采用此前资管行业各个子版块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全球资产管理篇里,我们对于2016年海外资产管理市场进行了回顾,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跟踪和记录。

本年度报告是由我和杨倞负责整体协调组织以及全书的统稿、修订、讨论、出版等事宜,最后由我和陈华良、王超对全书进行全面的修订统稿。各章起草人员包括:巴曙松、杨倞、马文霄起草第一章;巴曙松、范硕、何雅婷起草第二章;王志峰、方竞起草第三章;高扬、禹路、王晓萌起草第四章;周冠南、陶小敏起草第五章;周冠南、夏碧莹起草第六章;刘蕾蕾、张悦起草第七章;王宇杰起草第八章;李科、黄泽娟起草第九章;陶斐起草第十章;沈长征、狄伟超起草第十一章;房瞻起草第十二章;谢婧娴、黄泽娟起草第十三章;张玫妮起草第十四章;孙娴、何芸芸起草第十五章;李要深起草第十六章;黄文礼、邵杨楠、汪修宇起草第十七章;杨洲清、牛淑雅起草第十八章;杨敏、彭佳婕、杨延平起草第十九章;朱茜月、薛瑶起草第二十章。除了章节作者之外,郭兴邦、余淼对于本书组织、修订、校对亦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我们也感谢湛庐文化的编辑团队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持续的专业努力,以及感谢挖财、诺亚财富、中银期货、源乐晟基金、清科、兆尹科技、百瑞信托,和白海峰、刘冬、刘新禹、林常乐(排名不分先后)等活跃在资产管理业务一线的资产管理机构和资深专家的帮助和支持。文中引用他们的观点,仅仅是代表他们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任何机构,另外,文中采用的一些文字记录,未经他们本人审定,因此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也请读者见谅。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张博、张旭、廖慧、牛博坤、刘润佐、苏立早、白铂、李琦、曾智、白海峰、张信军、李羽翔、赵勇、杨安琪、储怀英、毛奔、朱灿、谭迎庆、殷铭、杜渡、刘先丰、季勇、王菁、徐小乐、栾雪剑、陈洁、唐时达、陆琪、冯超、曹云祥等活跃在业界和学界的资深专家和从业人员对于本书也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本书付梓之际,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监管的驱动下,正在迅速的变化之中。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在几年前的年度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的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严监管的驱动下,正在一个个地被正视和逐步改进。我们期望,当前正在进行的监管驱动的资产管理行业变革,为下一阶段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取得更可持续、更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是为序。

 

 

[精彩样章]

传统产业大力布局互金行业

根据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规模可达17.8万亿,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4.67%,2020年预计将达43万亿。近年来,上市公司发力互联网金融热情不减,截至2016年5月,涉及上市公司参与的P2P网贷平台有68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传统产业升级、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政策红利带来的巨大市场机会是目前各市场主体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的动因。平安布局陆金所、联想收购翼龙贷,蒙牛、海尔、万达等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均在拓展互联网金融版图。

互联网金融主体按照背景不同可以分为三大阵营,一是独立互金公司;二是具有金融背景,股东为银行或者金控公司的互金公司;三是实业起家的上市公司或其控股集团。未来,这三大阵营的互金公司将成为市场上的主要玩家。

不同背景的互金平台在其发展路径上也会逐步分化,独立互金公司在前期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用户,在跨界运营方面也具备优势;股东为银行或者金控的互金公司金融产品丰富;而上市公司在资产端整合方面拥有更多资源。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有助于实体经济重构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同时也为互金公司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方面,上市公司或控股集团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资源整合,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或控股集团旗下的互金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细分市场行业龙头的品牌和资源,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同时为业务转型寻找机会。另外,资本层面上看,互金业务布局也会为母公司带来资本的增值效应。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目前,中国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大多数行业都明显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不断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加大,供应链上的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状况加剧,从而催生了互联网介入供应链金融的行业机会。

市场上涉足供应链金融的机构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掌握大量核心客户的商业银行;拥有丰富上下游资源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资金来源比较灵活的P2P平台,主要采用平台提供资金,核心企业帮助做风控的模式。

国内供应链金融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煤炭、钢铁、医药、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及家具制造业等行业。供应链金融3.0阶段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深度介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大服务平台代替核心企业“1”来给平台上的中小企业“N”提供信用支撑。

目前供应链金融行业竞争包含了商业银行、核心企业、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等各个参与方,成功切入并有望主导相关产业链融资业务,需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

1.支撑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产业链需具备大体量的特点,否则金融业务容易触碰到天花板,影响甚至限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长性。

2.融资痛点的存在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提,上下游企业越弱势且群体越庞大,其融资需求越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供应链金融施展相对优势的空间越大。

3.资金提供方在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上下游物流、信息流有较强的控制力;自身融资渠道有优势且成本较低,这样可以带来更丰厚的利润。

4.对线上资金流信息以及真实贸易信息的观察、收集和追踪能力较强,可以通过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产业链中发生的真实交易进行风险评估。

互联网+消费金融

延续2015年“消费金融元年”的态势,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在2016年持续爆发,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参与主体、业务类型和服务人群等方面。

从市场规模来看,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专题分析2016》预计,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整体交易规模可增长至8933.3亿元,增速达146.44%。

从参与主体来看,消费金融持牌机构的数量和市场化服务企业的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在2016年底,监管层对消费金融经营牌照的发放形成一个小高峰。自2010年首批4家试点至今,中国消费金融牌照数量已经扩容至22张,除了银行系股东外,民营企业也多有参与,包括联想、万达、特步、红星美凯龙、携程旅游、58同城、苏宁云商、物美、拉卡拉、TCL集团、重庆百货等。

从业务类型来看,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类型已从车贷、房贷延伸至消费分期、现金贷、校园贷、住房分期、装修分期、旅游分期、教育分期、医美分期等多个垂直细分领域。

从服务人群来看,消费金融所服务的客群由高净值人群、信用卡人群、都市白领、在校大学生等延伸至城市蓝领甚至农村市场,整体呈现更加细分化、大众化、普惠化、便捷化的趋势。

消费金融领域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电商消费金融等纷纷抢滩这一行业。传统银行近年来加大对消费贷款的重视度,各类名目的消费贷产品增加,准入门槛高,额度也高,甚至高达50万至80万不等。但只有30万以下金额可以直接打到贷款人账户由其自行支配,30万以上金额按照银监会要求必须采用受托支付,直接付给交易对象。多数银行对消费用途有明确限制,如严格防止贷款被用于投资、购房等非消费用途。

从各类场景以及应用来看,未来的消费金融必定是线上线下结合。跟随消费升级带动,消费金融正在向多个垂直细分领域进一步渗透。一部分客群和品类比较集中的垂直行业已经出现市占率较高的公司,但其他领域的竞争还远未饱和,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细分行业龙头。

2、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试水互金业务

传统银行试水直销银行

近年来,传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均在互联网银行业务方面开展了多种尝试,直销银行就是其中比较受青睐的模式。直销银行是指几乎不设立实体业务网点,而是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ATM、电子邮件、移动终端等远程实现业务中心与终端客户直接进行业务往来的银行。作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福建百度博瑞网络科技公司作为发起人,入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它与纯民营银行不同的是:有绝对控股的股东(民营银行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为30%);大股东非民营企业(中信银行为国有股份控股);股东数量较少(目前仅有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两个)。

和百度不同的是,BAT中的另两大巨头阿里和腾讯此前都是通过参与设立民营银行的方式来获得银行牌照的。阿里在网商银行股权占比为30%,为第一大股东;腾讯在微众银行股权占比也为30%,为第一大股东。同时,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均为纯互联网运营,不设立物理网点。

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指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对直销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制改革试点。尤其对于一些不能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而言,其与互联网机构合作、设立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意愿会更强,因为借助直销银行,城商行能打破自身服务网络所面临的限制。传统银行有信贷业务的经验优势,互联网公司有客户引流方面的平台优势,两者优势互补,合作的想象空间巨大。

传统券商涉足互联网券商

传统券商的互联网化是当前互联网证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55家券商获得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发的互联网证券业务资格,通过网站、APP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提供开户、打新、业务介绍、理财、交易、财经资讯服务、行情信息、投资建议等功能,帮助企业来获客和扩大交易规模。在发展路径上,主要是自主发展与外部合作两种。

微信平台是券商的发力重点,券商网站与APP存在流量少、获客难等问题,微信服务号则依托微信的庞大用户群以及社交关系、传播途径,有一定的获客优势。很多券商都已在微信端实现账户开立绑定、投资顾问、资产、行情、理财产品销售等服务。

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也是券商发展互联网证券的重要路径,通过与搜索引擎、炒股APP、投资社区等网络平台合作,券商能够批量导入用户。例如腾讯自选股APP与中山证券、国金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多家券商均有开户链接合作;方正证券、平安证券、国联证券等券商与投资社区雪球有相关合作;国金证券与腾讯合作推出佣金宝,以低佣金、网上开户、理财服务为特色。

除了服务传统经纪业务,券商也在尝试一些创新业务,如股票微质押,即小额股票在线质押融资业务,以持有的沪深交易所上市股票、基金及债券作抵押,提供小额贷款融资。上海证券、中山证券、国泰君安、金元证券等券商推出的股票微质押业务,将股票质押式回购的门槛由几十万降至1万,且资金用途也由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拓展到日常消费、应急等场景。

目前来看,券商拥有牌照优势,占据了交易通道,且与银行等机构不同的是,券商以很积极的态度探索互联网业务,在相关领域处于主动地位。但互联网证券热度却不如其他互金领域业态,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证券行业留给互联网改造的机会并不多,传统信贷、保险、理财等交易大都在线下完成,留给了互联网将这些线下活动搬到线上并通过技术提升效率的机会。其次,目前的互联网证券领域创业主要还是集中于炒股工具与社区,盈利模式较难建立起来。最后,证券业本身的高风险和周期性都影响用户的规模与活跃度,进而影响互联网证券的价值。

综合来看,互联网证券的创新点可能来自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于证券行业的变革和效率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向比较多,包括客服聊天机器人、研究报告/申报材料的自动生成,以及通过智能投顾形式依据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推荐合适的资产配置等。另外,开发针对券商的SaaS系统,帮助券商进行客户管理、经纪人与投资顾问管理等,也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

传统金融布局智能投顾

2016年12月,招商银行在其App中推出了“摩羯智投”,该服务根据用户期望的投资期限和风险等级,推荐包含债券、股票和商品类基金的组合,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引入智能投顾模式。与此同时,浦发银行也推出了面向客户自助使用的线上资产配置服务平台“财智机器人”。此外,广发证券推出“i股票”和“i配置”智能投顾服务,为用户提供股票组合与大类资产组合;东吴秀财推出“量身定制”;天弘基金推出“容易宝”等;广发证券、华龙证券等提供基于金融工程理论及大数据的智能化、个性化的投资服务。

从用户基础、数据积累、牌照资质等方面看,传统金融机构涉足智能投顾似乎更具优势。首先,不同于创业公司,用户基础与线下门店能大大降低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智能投顾业务的获客成本。其次,基于大量用户数据积累,传统金融机构能更好地识别用户风险偏好,个人投资者的收入、年龄、性别、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产生不同风险偏好及其变化轨迹,为用户实时跟踪并调整资产配置方案。最后,美国智能投顾企业需要拥有SEC注册的投资顾问牌照,而国内没有贴合业务情况的投资咨询牌照;因此,银行、综合性券商等本身具有开展投资咨询业务资质的机构能规避智能投顾业务的政策风险。

许多传统投资顾问因为受到技术开发等问题的制约,无法规模化开展业务,而创业公司对于市场变化反应迅速,擅于产品创新和提高客户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行业产生了一批面向投资顾问进行线上智能投资和客户管理服务的公司。智能投顾平台的获客成本要高于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与投资顾问及机构合作,可以大大减少其获客成本。

 


 [读者人群]

对投资感兴趣的大众、金融业界学者、企业管理者、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者、研究者、机构与投资者


湛庐图书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湛庐图书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湛庐┃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监管革新背景下的行业再调整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lukehui1230
湛庐阅读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