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171.00 - 1182.00
运费: ¥ 9.00-35.00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图0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图1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图2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图3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缩略图0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缩略图1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缩略图2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商品缩略图3

商品详情



《江城》


【美】彼得·海斯勒  作品

李雪顺 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ISBN:9787532756728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58元


《江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美国再次相遇。

美国《纽约客》专栏作家彼得·海斯勒深入中国内地,用陌生的眼光,重新观察中国,发现了很多为我们所忽略的事情。让人既惊喜,又惊异。

本书是海斯勒中国纪实三部曲的第一部。至今仍广受好评。

1996年,海斯勒来到涪陵师专支教,在融入当地生活的过程中,他开始发现,当时的涪陵正同中国内地的许多贫困小城一样,处于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充满了变革与活力,紧张与革新。他把这些变革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加入自己的思考,汇聚成本书。

◎我是从重庆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的。那是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长江上空星斗闪烁,漆黑的水面却映不出微弱的点点星光。学校派来的小车载着我们,以码头为起点,蜿蜒行进在窄小的街道上。星光下,这座城市不断向后掠去,显得陌生而又迷离。

◎在涪陵,钱对我来说不太重要。我每个月的收入有一千元,而中国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有四百三十元,如果按照官方兑换率一美元兑换八点几元的话,只相当于五十多美元。

◎我们挑了一家馆子,然后在人行道上找了张桌子坐了下来。我们到的时候,周围都静了下来。两女子点好了菜,亚当和我便开始操练起惯常的中式套路,互称对方为“洋鬼子”、“走狗”、“走资派”。

◎充满着坦率、热情、洞察力和亲历接触,《江城》雄辩地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当代中国。读来精彩。

——哈金,美籍华裔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

◎何伟是《纽约客》驻北京的记者,他的首本报导文学《江城》,通过许多小故事,写变动中的中国,十分生动深刻。其中单篇文字在《纽约客》上刊出时,早已脍炙人口,集结成书后更是好评如云。

——余英时,历史学家

◎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说明

第一部

第一章 顺江而下

城市

第二章 有中国特色的莎士比亚

插旗山

第三章 跑步

白鹤梁

第四章 大坝

乌江

第五章 鸦片战争

白山坪

第六章 暴风雨

第二部

第七章 暑假

神甫

第八章 中国生活

老板

第九章 钱

老师

第十章 农历新年

土地

第十一章 又一春

长江

第十二章 溯江而上

致谢

回到涪陵

译后记

《寻路中国》


【美】彼得·海斯勒  作品

李雪顺 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ISBN:9787532752805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58元


《寻路中国》 


本书是作者中国纪实三部曲的尾曲。它主要关注经济方面,着眼于微观的个体,探究个人对社会变革的应对。


书中记录了彼得·海斯勒横跨中国东西的自驾之旅。2001年,海斯勒考取了中国的驾照,为了观察广袤中国的变化,他开着一辆汽车,记录沿途遇到的人和事,通过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哀愁与欢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剧变。

本书有几条线索。第一条是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第二条线索,则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作者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第三条线索,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

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 这就是中国的驾校课程里隐含的哲学命题:如果某样东西从技术的角度看起来特别有难度,那么它必定就是有用的。可是,这类极具挑战性的技能却是因地、因教练不同而不同的。


◎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修建长城以来,对外贸易一直进行得非常艰难。回顾过去,汉人跟北方游牧部落的联系最为紧密,其中的经验让中国历朝帝国确信,外来者没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

◎ 太棒了!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是我读过的描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十分好的一本书......彼得在中国待了很久,作为《纽约客》的记者,他通过驾车环游的方式捕捉现代中国。


——托尼·惠勒,Lonely Planet创始人


◎ 毫无疑问,彼得·海斯勒是关注现代中国的甚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他对当代中国的描写,极富人性。

——《华尔街日报》

第一部 城墙

第二部 村庄

第三部 工厂

致谢

资料来源

译后记

《奇石》

【美】彼得·海斯勒  作品

李雪顺 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ISBN:9787532764952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55元


《奇石》


本书是作者在《纽约客》上的“中国来信”专栏的文集。本书精选了何伟十年来在《纽约客》发表的十几篇侧写当代中国的报道,从*早写广东的《老鼠汤》,到*近他回到美国后的《西行记》,充分表现了何伟这十年来对当代中国观察的独特视角和认识,其中有些篇目国内读者十分熟悉,比如《遍走长城》、《胡同姻缘》等等。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译文纪实·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那个酸楚就是剧变的实质——人*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柴静
“何伟的作品平静而充满自信,以绝妙的语调和姿态赋予他所描绘的时刻以生命。他知道何时应该参与行动,何时应该等待事情发生。”
——史景迁
“《寻路中国》的确比起之前的《江城》、《甲骨文》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我真的觉得这是一本我们绝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现代中国作家都写不出来的一本书。”
——梁文道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译者,李雪顺,长江师范学院教授。2005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得英语语言教学研究生(PGDELT)学历。2006年应邀赴美国查尔斯顿大学讲学交流。

先知书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先知书店
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何伟纪实作品三书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