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作家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局部紫禁城

160.00
运费: ¥ 0.00-16.00
局部紫禁城 商品图0
局部紫禁城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屋顶

与西方古典宫殿建筑相比较,中国古典宫殿建筑有着鲜明的特点。其外观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那巨大的屋顶。黄色琉璃瓦的大屋顶与深红色的墙,还构成了其独特的色彩风格。如果在紫禁城北面的景山鸟瞰这座皇家宫殿的全貌,尽收眼底的,是一片由大大小小众多屋顶构成的金黄色。大屋顶由一根根硕大的木料为骨架,钻入屋顶的内部观看,体量之大,非常震撼。

由于木质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远不及石材,导致中国现存古建筑的年龄远不如欧洲建筑。紫禁城是中国现存的最高规制的宫殿古建筑,在它600年的历史中,很多宫殿多次因火灾而重建。紫禁城中最高规制的单体建筑是太和殿,它采用的理所当然是最高规制的屋顶——重檐庑殿顶。太和殿的屋顶是紫禁城建筑群中最大的屋顶,也是中国古典宫殿建筑中最大的屋顶。其屋顶上的功能性、装饰性的琉璃构件及檐下的彩画、门窗上的窗花也是规制最高的。宫殿飞檐上的走兽,最高规制为10个,若想看到全部的,也只能来到太和殿。

高低错落的殿宇楼台、亭轩廊庑(),构成了紫禁城古代建筑群。从建筑的外观轮廓看,各种建筑的屋顶好像很相似,都是檐角分明的屋顶上覆盖着以黄色为主的琉璃瓦,但仔细看来,则样式繁多,各不相同,不但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卷棚顶之分,还有单檐、重檐之别。人们漫步在古建筑群中,辨认、玩味这多变的屋顶,实在是一种雅致的闲趣。

采用什么样的屋顶形式,也是根据建筑等级、用途的不同来确定的。重檐庑殿顶为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重檐歇山顶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其后依次为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卷棚顶等。紫禁城建筑屋顶的多样形式不仅区别着建筑的级别,而且是中国皇家建筑多样统一美学风格的具体体现。

 

庑殿顶

庑殿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把屋顶做成前、后、左、右四大坡,雨水可从四面连续流淌,所以又称庑殿顶为四阿式或四注式顶。庑殿顶的四面坡相交形成四条斜屋脊,加上屋顶的横向正脊一共有五条脊,因此又称其为五脊殿。早在《周礼》中就有重屋四阿的记载,四阿顶显然为中国较早的屋顶形式之一。正因为此,它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风格的屋顶。

单檐庑殿顶建筑的屋顶构架宏大,四个坡面的檐角均做成反曲的弧线形,体态稳定,轮廓优美,翼角舒展,表现出宏伟的气势,严肃的精神,强劲的力度,具有突出的雄壮之美。这种形式的屋顶多用在皇宫、王府、寺庙等级别较高的建筑中。紫禁城中的英华殿、景阳宫、体仁阁、弘义阁等就是这种屋顶形式。

庑殿顶还有一种重檐形式,就是在四阿顶的下面增加一层腰檐,扩大屋身和屋顶的体量,增加屋顶的高度和层次,把单檐庑殿顶的宏伟、庄严、雄壮之美推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最隆重的屋顶形制,也是最高级别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高等级的建筑,屋顶形式理所当然采用了重檐庑殿顶。此外,乾清宫、坤宁宫、奉先殿和皇极殿等紫禁城内较高级别的建筑,也覆以重檐庑殿顶。

 

歇山顶

歇山顶比庑殿顶略低一级,它是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形式,从外观看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前后两面坡的形式,左右两端是用山花、博缝板做成的垂直立面。下部为类似于四面坡的庑殿顶形式。由于它上部有正脊与四垂脊,檐部有四条岔脊或称戗脊,共计九条脊,所以又称九脊殿。歇山顶形态构成复杂,翼角舒张,轮廓丰美,脊饰丰富,既有宏大豪迈的气势又有华丽多姿的韵味。紫禁城内歇山建筑的山墙为红色,山花板隐刻的图案涂以金色,红底金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紫禁城内的殿、阁、门、楼很多都采用歇山顶。东西六宫前殿也都是歇山顶。歇山顶也有重檐的做法,称为重檐歇山顶,多用于高大的殿阁,如天安门、端门、太和门、保和殿、宁寿宫、慈宁宫等。重檐歇山顶强化了单檐歇山顶壮美的一面,又赋予它隆重的形象,使它超过单檐庑殿顶的气势,成为一种仅次于重檐庑顶殿的建筑屋顶形式。保和殿建筑等级仅次于太和殿,便采用了重檐歇山顶。

 

攒尖顶

攒尖顶大致可分为四角攒尖顶和圆形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分成相等的四面坡,四面坡和四条脊逐渐向上收缩聚拢,最终汇为一点,上面再安装宝顶固定,成为屋顶的最高点。攒尖顶多用于花园中的建筑。花园中的凝香亭、玉翠亭、耸秀亭、撷芳亭均采用的是小巧玲珑的四角攒尖顶。如果级别高的宫殿采用四角攒尖顶,顶端往往会安装镀金圆宝顶,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如中和殿和交泰殿。四角攒尖顶也有重檐做法,如午门的四角亭。

圆形攒尖顶同样向上汇聚一点,但是没有脊,不分成几面,是圆形的,整个屋顶的形状与从前的油纸雨伞很是相像。屋面瓦垄自下而上,每垄筒、板瓦逐渐缩小,称竹节瓦。圆形攒尖顶的最高端同样安装有宝顶。御花园中的千秋亭、万春亭,采用的就是这种屋顶。

悬山顶

悬山顶是我国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屋顶有前后两面坡,屋顶左右两端悬挑出墙面,故称为悬山顶。悬山顶建筑沿着两山檩头钉有博缝板。这种屋顶两山的表现力很弱,适合于充当靠边站的配角,一般用于等级较低的建筑上。主要庭院中的配房,如文华殿、武英殿的配殿采用的就是悬山顶。紫禁城内悬山顶建筑形式较简单,檐口平直,轮廓单一,显得简洁、淡雅。

硬山顶

硬山与悬山很相似,都是由正脊、四条垂脊和两面坡组成。不同的是硬山顶的左右不超出墙面,与山墙平齐。硬山顶比悬山顶更加朴素、憨厚,并略有一些拘谨。这种屋顶用于等级较低的建筑中。紫禁城中低等级的房屋,如耳房、廊庑等多使用硬山顶。有的硬山顶的山墙用琉璃贴面,为的是加强屋顶的装饰性。大多数民房,实际上采用的就是硬山顶。

卷棚顶

卷棚顶是建筑的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不做大脊,瓦垄直接卷过屋面,屋顶的正脊隐匿于屋瓦下面。因此在屋顶两面坡的交接处看不到正脊,取而代之的是两面坡的屋瓦不间断的弧形过渡。远远看去,卷棚顶的最高处是弧形的。卷棚顶有卷棚硬山顶、卷棚悬山顶、卷棚歇山顶三种形式。其实它们就是看不到正脊的硬山顶、悬山顶和歇山顶。

卷棚顶的感觉不如庑殿顶、歇山顶庄重、华贵,但卷棚顶却彰显着轻快、柔和、流畅、简洁的艺术魅力。这种美学风格,注定了卷棚顶一般不用于重要的宫殿建筑上,而多用于花园中比较随便、活泼的建筑。紫禁城宁寿宫花园内的倦勤斋、景祺阁、梵华楼等建筑的屋顶都采用了卷棚形式。此外,民间的私家花园也大量采用了卷棚顶。

盝顶

盝顶形似古代存放印玺的匮匣,屋脊用一道交圈的女儿墙,围成一个矩形,矩形内是平顶,平顶下是四面坡。更好理解的描述是,盝顶就像是一个庑殿顶被拦腰截断。盝顶矩形的平顶宛若一个水池子,雨天很容易积水,怎样才能把屋顶的积水排出去呢?古代设计师巧妙地在屋脊之下、两筒瓦垄之间、板瓦垄之上安装一个过水当沟,使池子里的水顺利排出。紫禁城内盝顶建筑很少,御花园的钦安殿和花园内的两个井亭为盝顶形式。井亭顶采用的是八角形结构的盝顶,顶子中央随形开了一个八角形洞口。

 

角楼

紫禁城长方形城墙的四个角各有一座角楼,虽体量不大,但它们的独特和美丽,却使之成了紫禁城建筑群中大明星般的标志性建筑。

角楼的实际作用是瞭望警戒,但是为了追求天宫仙阁般的意境,角楼没有采用简单的方形或圆形,而是采用多角、多檐、多山花、多屋脊的玲珑绮丽的造型。远远望去,但见檐角起翘,参差错落,层层叠立,轮廓繁复,婀娜多姿,颇似画中楼阁。角楼平面呈曲尺形,屋顶是三重檐。上层檐由四角攒尖顶和歇山顶组成,屋脊纵横交叉,屋顶正中安铜质镀金宝顶。中层檐采用抱厦和亮山相互勾连的歇山顶。下层檐采用多角相连的屋顶。数不清角楼共有多少个角和吻兽,这一直是游人的一个游趣,实际上角楼共由六个歇山顶组合而成,三层屋檐共有28个翼角,10面山花,72条脊,屋脊上的吻兽共230只。

形式之繁复,工艺之复杂,角楼在中国古建筑中可谓之最。传说当年建造角楼时,明成主朱棣梦见一座动人的建筑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外形美妙无比。于是命匠人照此样建造,并须在九天内完成,做不出来就要杀头。由于设计难度大、工期紧,设计师们心急如焚,废寝忘食,但还是琢磨不出它的样子来。结果匠师们的辛劳感动了神仙鲁班,他化成一位长者,从天宫下凡到工匠们的住所,搁下了一个蝈蝈笼就离开了。工匠们看着这个笼子苦思冥想,终于悟出这个蝈蝈笼恰好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正是角楼的模型。角楼便依此建成。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却说明了设计、建造角楼的难度。

角楼建在沉实、简单、长且平的城墙上,外观显得上浮下紧,颜色则下素上彩,这种对比的配置,更增加了角楼的气势。风和日丽时,角楼的影子倒映在护城河的碧波中,上下呼应,宛若琼岛仙境,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飞檐

古代诗歌中用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象地描绘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出檐大,微微反曲,飞檐翘角的特点。笨重的大屋顶竟然会给人以小鸟展翅飞翔的轻盈感觉,这是人类建筑美学上的一个重要成就,也是中国古建筑主要的美学特征之一。然而飞檐的形成,却首先源于实用目的。

中国古建筑的木质门窗和窗户纸都很怕雨淋,砖墙的底部也怕长期被水浸泡,只有大大的屋檐,才能弥补这种材料方面的缺陷。然而大屋檐又很不利于室内采光,这对没有电力照明,没有玻璃窗,又三面无窗的殿堂来说是难以容忍的。如何解决挡雨和遮光这对矛盾呢?于是便将屋檐微微扬起。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意思就是将屋檐稍稍向上翻起,屋内才能感受到阳光的照射。飞檐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和缓上扬的屋檐曲线可减缓屋顶上雨水的流速,从而减小了它对地面的冲击破坏力。

中国越是往南方,雨水越大,所以越往南方,飞檐就越长越翘,而我国南北建筑,北以雄健胜,南以秀丽纤巧见长的风格差异,也是与北方建筑檐角的平实庄重、南方的轻灵妩媚相辅相成的。

关于屋檐起翘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解释,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巍峨高耸的屋顶,如翼轻展的屋檐,再配以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和神秘生动的脊兽装饰所形成的极其堂皇的冠冕模样,是中国古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龙吻

远远望去,太和殿屋顶正脊两端各有一个龙头模样的构件。它龙纹造型,四爪腾空,张口吞脊,尾部上卷,背插宝剑,这便是大吻。因其安置在建筑的正脊上,所以也称为正吻。又因它的形象似龙,而称龙吻

大吻是从古代建筑上的鸱(chī)尾演变而来的。《唐会要》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汉代的宫殿柏梁殿被火烧毁,越地的巫师说海里有一种鱼,鱼尾的形状像鸱(猫头鹰),拍打海浪就能下雨,把这种动物放在屋顶上,可以起到镇火消灾的作用,于是人们开始在屋脊上安放鸱尾。后来,鸱尾逐渐演变为鸱吻,明清时定型为龙吻。鸱尾与龙吻的形象有所不同。鸱尾突出的是高峻雄健的尾部;大吻则突出的是大口吞脊,因此称之为。虽然形象有所区别,但含义都是镇火消灾。民间传说龙生九子,其中第二子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说的就是这个动物。至于它背上的宝剑,传说是怕它逃遁而将之插定稳住的。

大吻不只用来装饰,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它吞住的是正脊和垂脊的交会点,有强化交接点、加强牢固性的作用。大吻上方还有小开口,用来灌注填充物,剑把实际上是封闭这个开口的塞子。

太和殿大吻高3.40米,宽2.68米,厚0.52米,重约4.3吨,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大吻。清代对吻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龙吻只能用于官式建筑上,吻的大小要依宫殿的大小、建筑的等级而定。建筑等级越高,吻的体积就越大,不得越制。太和殿是故宫内等级最高的建筑,大吻的尺寸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

古代把建筑上的大吻视为神兽,非常重视。大吻制成后,要派一品大员前往烧造窑厂迎接。安装大吻,要选择良辰吉日,还要焚香,行跪拜仪式,以表敬意


作家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作家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局部紫禁城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zjswxsc
作家出版社微店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