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142.80
运费: ¥ 0.00-12.00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0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1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2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3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4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5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6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7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8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图9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0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1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2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3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4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5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6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7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8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商品缩略图9

商品详情

书名: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定价:168.0  
ISBN:9787122451132  
作者:陈健、王啸、郑珩 等 编著  
版次:第1版  
出版时间:2024-06  
内容提要: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工业副产气排放的特点与现状、副产气综合利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碳减排的影响。涉及的副产气主要包括焦炉煤气、低阶煤热解气、炼厂气、转炉气、高炉气、电石炉尾气与黄磷尾气、氯碱与氯酸钠副产气、沼气、填埋气与煤层气、化工合成排放气、含硫工业尾气、烟道气与发酵气等,全面阐述了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如制氢、制甲醇、制天然气、合成氨、制乙醇、制合成气等涉及的净化、分离、提纯、催化转化、合成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最新进展。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炼油、化工、冶金、能源、建材、环境保护等专业的教师、学者、学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规划与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无  

目录:  
第1章绪论 001  
1.1工业副产气的来源与种类 002  
1.1.1工业副产气的来源 002  
1.1.2工业副产气的种类 002  
1.2工业副产气的排放与利用状况 003  
1.2.1国内工业副产气的排放与利用状况 003  
1.2.2国外工业副产气的排放与利用状况 010  
1.3工业副产气利用的相关产业政策 011  
1.4工业副产气利用与碳减排 011  
1.4.1工业副产气碳排放概况 012  
1.4.2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与碳减排分析 013  
1.4.3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与碳减排展望 015  
参考文献 016  

第2章焦炉煤气 018  
2.1焦炉煤气的性质特点与现状 019  
2.1.1焦炉煤气的性质特点 019  
2.1.2我国焦炉煤气现状 020  
2.2焦炉煤气利用关键技术 022  
2.2.1净化技术 022  
2.2.2压缩技术 034  
2.2.3转化及变换工艺 036  
2.2.4分离技术 041  
2.3焦炉煤气制氢 043  
2.3.1氢气提纯与标准要求 043  
2.3.2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工艺 044  
2.4焦炉煤气制甲醇 048  
2.4.1甲醇制备技术 048  
2.4.2焦炉煤气制甲醇工艺 054  
2.5焦炉煤气制天然气 056  
2.5.1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工艺 057  
2.5.2焦炉煤气制天然气路线优势与产业展望 068  
2.6焦炉煤气制合成氨 070  
2.6.1合成氨生产技术 070  
2.6.2焦炉煤气制合成氨工艺 072  
2.6.3焦炉煤气制合成氨路线优势与展望 075  
2.7焦炉煤气制乙醇 075  
2.7.1乙醇合成技术 075  
2.7.2焦炉煤气制乙醇工艺 081  
2.7.3乙醇下游产业链展望 090  
2.8焦炉煤气综合利用 092  
2.8.1焦炉煤气多联产利用技术 092  
2.8.2焦炉煤气制合成气及下游高值化学品展望 094  
2.9焦炉煤气与二氧化碳综合利用 098  
2.9.1焦炉煤气补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098  
2.9.2焦炉煤气补二氧化碳制甲醇 101  
2.9.3焦炉煤气补二氧化碳制LNG 103  
2.9.4焦炉煤气补二氧化碳技术路线意义及展望 104  
参考文献 105  

第3章低阶煤热解气 110  
3.1低阶煤热解气的种类、性质特点及排放利用现状 111  
3.1.1高氮低阶煤热解气(兰炭尾气) 111  
3.1.2低氮低阶煤热解气 112  
3.1.3低阶煤热解气的特点 113  
3.1.4我国低阶煤热解气的排放和利用现状 113  
3.2低阶煤热解气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 114  
3.3低阶煤热解气制氢 115  
3.3.1低阶煤热解气直接提氢 115  
3.3.2低阶煤热解气变换提氢 118  
3.3.3低阶煤热解气转化制氢 120  
3.3.4热解气制氢综合计算数据比较 123  
3.4低阶煤热解气制天然气 124  
3.4.1低阶煤热解气制天然气典型工艺路线 124  
3.4.2低阶煤热解气完全甲烷化制天然气 125  
3.4.3低阶煤热解气部分甲烷化制天然气 128  
3.4.4低阶煤热解气无甲烷化制天然气 130  
3.5低阶煤热解气制低碳化学品合成气 133  
3.5.1低阶煤热解气常规转化制化学品合成气 133  
3.5.2低阶煤热解气带CO2 循环的转化制化学品合成气 136  
3.6低阶煤热解气制合成氨 139  
3.6.1低阶煤热解气变换工艺制合成氨 140  
3.6.2低阶煤热解气转化工艺制合成氨 142  
3.6.3低阶煤热解气制合成氨综合计算数据比较 145  
3.7结语与展望 145  
参考文献 146  

第4章炼厂气 147  
4.1炼厂气的种类及特点 148  
4.1.1催化裂化干气 148  
4.1.2延迟焦化尾气 149  
4.1.3催化重整尾气 150  
4.1.4其他富氢气源 152  
4.2我国炼厂气排放现状 153  
4.2.1排放情况 153  
4.2.2利用情况 154  
4.3炼厂气制氢 155  
4.3.1炼厂气制氢工艺 155  
4.3.2炼厂气制燃料电池用氢气工艺 158  
4.3.3炼厂气制氢工业应用 158  
4.4炼厂气回收碳二资源 161  
4.4.1碳二回收技术 161  
4.4.2吸附法回收碳二工艺 162  
4.4.3炼厂气回收碳二工业应用 165  
4.5炼厂气综合利用展望 167  
4.5.1炼厂气制氢发展与展望 167  
4.5.2炼厂气回收碳二发展与展望 168  
4.5.3水合物分离技术 169  
参考文献 170  

第5章转炉气、高炉气 172  
5.1转炉气、高炉气的性质及特点 173  
5.1.1转炉气 173  
5.1.2高炉气 174  
5.2我国转炉气、高炉气排放及利用现状 175  
5.2.1排放量综述 175  
5.2.2排放分布现状 176  
5.2.3利用现状 177  
5.3转炉气、高炉气资源化利用 178  
5.3.1净化技术 178  
5.3.2转炉气分离提纯一氧化碳 182  
5.3.3转炉气制化学品 184  
5.3.4高炉气富化技术 186  
5.3.5高炉气制合成氨 187  
5.4转炉气、高炉气应用展望 189  
5.4.1探索氢冶金等新兴的低碳技术 189  
5.4.2通过技术耦合制备化学品 190  
5.4.3开发优质吸附剂或吸收剂,高收率提取高价值气体 190  
5.4.4开发低能耗、低成本的新技术 191  
参考文献 192  

第6章电石炉尾气、黄磷尾气 193  
6.1电石炉尾气、黄磷尾气的来源及特点 194  
6.1.1电石炉尾气的来源及特点 194  
6.1.2黄磷尾气的来源及特点 196  
6.2我国电石炉尾气、黄磷尾气排放现状 197  
6.2.1电石炉尾气排放及分布情况 197  
6.2.2黄磷尾气排放及分布情况 199  
6.3电石炉尾气、黄磷尾气利用关键技术 201  
6.3.1电石炉尾气利用关键技术 201  
6.3.2黄磷尾气利用关键技术 204  
6.4电石炉尾气、黄磷尾气的工业应用 205  
6.4.1典型的CO 利用技术 207  
6.4.2电石炉尾气制甲醇工程案例1 208  
6.4.3电石炉尾气制甲醇工程案例2 211  
6.4.4黄磷尾气制甲酸工程案例 216  
6.5电石炉尾气、黄磷尾气利用展望 218  
参考文献 219  

第7章氯碱副产气、氯酸钠副产气 221  
7.1氯碱副产气、氯酸钠副产气的特点及现状 222  
7.1.1氯碱副产气、氯酸钠副产气的种类与特点 223  
7.1.2氯碱副产气、氯酸钠副产气现状 224  
7.2氯碱副产气、氯酸钠副产气利用的关键技术 225  
7.2.1净化技术 225  
7.2.2分离技术 226  
7.3氯乙烯精馏尾气回收氯乙烯、乙炔和氢气 228  
7.3.1氯乙烯尾气回收技术的发展 228  
7.3.2典型氯乙烯精馏尾气回收工艺 229  
7.3.3氯乙烯精馏尾气资源化利用的经济评价 232  
7.4副产气中氢气的纯化与工业应用 232  
7.4.1氯碱副产氢气的纯化 233  
7.4.2氯酸钠副产氢气的纯化 235  
7.5副产氢气资源化利用与碳减排的展望 237  
7.5.1发展规模化的氢能产业 237  
7.5.2副产氢气与一氧化碳合成有机化学品 237  
7.5.3实现二氧化碳化学利用与碳减排 238  
参考文献 239  

第8章沼气、填埋气、煤层气 240  
8.1沼气、填埋气、煤层气的组成特点及利用现状 241  
8.1.1沼气、填埋气、煤层气的组成特点 241  
8.1.2沼气、填埋气、煤层气的利用现状 242  
8.2沼气、填埋气、煤层气利用关键技术 244  
8.2.1净化技术 244  
8.2.2分离技术 245  
8.3沼气、填埋气提浓制天然气工业应用 247  
8.3.1典型工艺流程 247  
8.3.2工业应用实例 248  
8.4煤层气工业应用 249  
8.4.1典型工艺流程 249  
8.4.2煤层气工业应用实例 249  
8.5沼气、填埋气、煤层气利用展望 250  
参考文献 251  

第9章甲醇弛放气、合成氨弛放气、丙烷脱氢尾气 252  
9.1排放气的种类及特点 253  
9.1.1甲醇弛放气 253  
9.1.2合成氨弛放气 255  
9.1.3丙烷脱氢尾气 256  
9.2甲醇弛放气利用 259  
9.2.1甲醇弛放气制氢 259  
9.2.2甲醇弛放气合成甲醇 260  
9.2.3甲醇弛放气合成氨 260  
9.3合成氨弛放气利用 261  
9.3.1合成氨弛放气制氢技术 261  
9.3.2典型案例 263  
9.4丙烷脱氢尾气利用 263  
9.5排放气利用展望 264  
9.5.1富氢排放气耦合多级高效利用 264  
9.5.2富氢排放气大型化开发和应用 265  
参考文献 266  

第10章含硫工业尾气 267  
10.1含硫工业排放气现状及特点 268  
10.2含硫工业尾气净化 269  
10.2.1含硫工业尾气净化技术 269  
10.2.2含硫工业尾气净化展望 288  
10.3含硫工业尾气资源化利用 289  
10.3.1硫黄生产技术 289  
10.3.2合成化学品技术 293  
10.3.3含硫工业尾气资源化利用展望 297  
参考文献 297  

第11章烟道气、发酵气等富二氧化碳气 299  
11.1富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现状及特点 300  
11.2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301  
11.2.1物理吸收法 301  
11.2.2膜分离法 302  
11.2.3低温精馏法 303  
11.2.4化学吸收法 303  
11.2.5变压吸附法 306  
11.3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313  
11.3.1化学品合成技术 313  
11.3.2采油应用 319  
11.4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展望 321  
参考文献 321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工业副产气资源化利用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ip1953
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