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深海有光:探索生物发光奥秘的生命之旅
定价: 68.00
作者: 伊迪丝·威德,郑昕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 2022-04-11
页码: 320
装帧: 1
开本: 32
ISBN: 9787521741117
*詹姆斯·卡梅隆、瑞·达利欧、理查德·道金斯、西尔维娅·厄尔强烈推jian
一部记录科学冒险与动人发现的奇迹之书,一场在黑暗中探寻生命奥秘的闪光之旅。
黑暗深海中的绚丽“灯光秀”:潜入水下数千英尺、不透日光的海洋中层领域,看大大小小的生物如何发出烟花般绚丽的光芒。揭开水下奇特世界的神秘面纱,看新奇生物如何用光“隐身”,又如何用光“夺人眼球”。
突破极限,面对逆境保持乐观的励志人生:童年顽皮一跳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无数次直坠深渊,作者仍坚持童年梦想,用50年的探索诉说对海洋发光生物的热爱。
风趣幽默的自传式书写:作者在认真科普深海生物发光现象的同时,以自传形式将作者辉煌的科考经历与研究突破融入其生命体验之中,呈现了一个“仰望”深海而又脚踏实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
深海向往者的bi读之书,科考过程收录于BBC 纪录片《蓝色星球II》。
*在地球上,照亮生命的自然光几乎dou来自两个源头:太阳与生物发光。在永无阳光的海洋深处,无数奇异的生物在黑暗中创造着生命的光芒。
关于深海,我们的了解还不及火星。这个被错误描述为“亘古黑暗”的世界,时时刻刻dou有“灯光秀”上演。甲藻、珊瑚、水母、磷虾……还有被误传为“北海巨妖”的大王乌贼,dou在用光的语言编织生命的戏码。
伊迪丝·威德从小就梦想成为海洋生物学家,一次意外导致的短暂性失明经历让她对光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在那之后的50多年来,她越发着迷于海洋深处闪现的神秘光芒,一次又一次回到深海,只为解开生物发光的谜团。
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光意味着什么?在没有庇护的黑暗里,生物如何逃避天敌、吸引伴侣?那些我们闻 所未闻的海洋生物,如何借着光的语言生存?
科学探索是艰难却奇幻的冒险,动人的发现和惊人的奇迹,往往就在冲破界限后闪现。
*前言 与众不同的光
第 一卷 看见深海
第 一章 看见
第二章 要有光
第三章 初次闪光
第四章 海中星
第五章 奇特亮光
第六章 生物发光的“雷区”
第七章 海洋遍布火种
第二卷 了解黑暗
第八章 辉煌的谜团
第九章 黑暗中的故事
第十章 B计划
第十一章 光的语言
第三卷 龙出没
第十二章 地图的边缘
第十三章 北海巨妖
第十四章 同类相食
后记 何以乐观
致谢
伊迪丝·威德,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神经生物学博士,海洋学家,海洋生物学家,海洋研究与保护协会(ORCA)联合创始人,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
威德结合实验室研究和创新技术,致力于发现、观察深海发光生物,探索生物发光现象的意义。她多次参与设计、改进潜水装备和工具,利用自己设计的隐形摄像机等设备初步实现了对海洋环境的无干扰观察。2012年,威德更是利用自己研发的技术,拍摄到了自然栖息状态下大王乌贼的珍贵影像,引发了公众对深海生物的兴趣。
威德致力于通过开发创新技术来科学地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为此,她也投身科普事业,多次参与纪录片拍摄,先后三次在TED演讲中分享自己多年深海探索的经验及成果。
郑昕远,译者
“扣人心弦……威德用欢快、精确、俏皮的语言和闪闪发光的行文,让读者看到了原本无从探查的深海景象。在这个充满水的星球上,我们这些笨拙的陆地居民有责任去了解海洋,记住我们学到的yi切。”
——《纽约时报书评》
威德在艰难中保持乐观,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我梦想要做的事,她做成了——从深海中引出神出鬼没的大王乌贼,还拍下了它的影像。
——詹姆斯·卡梅隆
好莱坞电影导演、编剧
资助开发单人潜水器“深海挑战者”
我曾与威德一起探索深海和深海中奇妙的生命,那是非常精彩的经历。她的书中有很多这样令人深深着迷的故事。非常推jian。
——瑞·达利欧
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作者
为寻找大王乌贼提供科考用船
在这本以光为主题的书中,威德用闪光的文字展现了深海中奇特居民制造出来的光。这是本妙趣横生的惊奇之书,很适合大众阅读,对专业人士也有帮助。
——理查德·道金斯
进化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
在这本讲述生物发光的书里,我们看到了科学家光辉英勇的探索历程,作者本人也闪耀着启迪之光……让威德带你一起潜入深海,探索黑暗世界中星系般的亮光和生命吧。
——西尔维娅·厄尔
“深海女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海洋探险家
“这是一本很有个性的书,使人感到惊奇与敬畏。字里行间充满探索的激情,也为我们敲响保护宝贵海洋的警钟。”
——尤利·贝瓦尔德
《无脊椎:水母科学与脊椎生长艺术》作者
水母早已不知所终,倒是看见一群硕大而精巧的虾,仿佛在没有尽头的暴风雪中滑雪穿行。这是一种深海樱虾(学名Sergestes similis),长长的触须向前下方伸出,随后陡然弯曲,回到两边的腹肢处,形成它们的“ 滑板 ”。那些雪花般的白色絮状物则是海雪,由分解的浮游生物与粪便颗粒组成,从水面沉降而来。成群的樱虾焕发着别样魅力,与拖网中的受损样本截然不同。除了头后方的点点樱桃红,它们通体透明,仿佛由雕花玻璃制成。我真想再多看一眼,可惜时间有限,查理正等着收工吃晚饭。若想看到当初将我引到深海的动物,必须抓紧时间了。
人眼适应黑暗zhi少需要 20 分钟,我关闭泛光灯迎接过渡期。然而,黑暗并未降临。刹那间,我仿佛置身一片星海,无数发光的微粒将我环绕,如同沙漠中无月夜晚的星空。但这些星星不是静止的,它们一刻不停地旋转,好似一幅凡·高《 星空 》的三维画。我已忘记呼吸。
我很难专注地看清一颗星,久而久之我发现,它们并非相互分离的光点。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光体大多像是内部点亮的有机原生质,由 2 到 4 个微型发光球串联组成,外部包裹着轻盈的护套,不禁让人想起“ 人鱼之泪 ”的意象。它们的发光节奏缓慢而目的性强,既不突兀也非稳定持续,而是像由变光开关控制那样依次开启。我曾试图计算光亮延续时间,但它们总在光灭前逃离我的视野。
“ 人鱼之泪 ”似乎是受“ 黄蜂 ”潜水服刺激的产物。船在海面上颠簸摇晃,缆绳另一端的“ 黄峰 ”也随之起伏,形成了耀眼的扩散光环。在我的印象里,正是这种运动为周边生物带来压力,使其绽放泪水般的光芒。串串“ 泪珠 ”不时碰到潜水服的球罩,当起到固定作用的轻盈护套张开时,发光球会变得更亮,随后护套进一步伸展,光芒便消失不见。在这些“ 人鱼之泪 ”中,还混杂着少数微弱而稳定的闪光,好似小团的蓝色发光星云,又似遥远的天体,闪亮 3 秒后熄灭。我惊叹不止,又有些疑惑。
......
查理开始收紧缆绳,我又关上灯,看着发光体如耀眼的流星从身边掠过,我的思绪也飞速运转起来。在水下的世界里,光亮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与陆地上的光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怎样的实验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除了这些科学问题,我还深深地意识到:一旦获得机会来到如此偏远、难以抵达的地球秘境,还发现了如此闪闪发光的宝藏,人们便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无数次回到深海。
-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坚持“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出版理念,以高端优质的内容服务,多样化的内容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与视听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