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画廊店铺主页二维码
映画廊
“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画册看得少……”爱好摄影的人们,想在北京寻觅一处充电学习的好去处,像素书店必是你的选择之一。 位于798艺术区七星中街的像素书店是映艺术中心/映画廊的附属空间。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238.80 限时折扣 原价:¥398.00
运费: ¥ 0.00-18.00
库存: 80 件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0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1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2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3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4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5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6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7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8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9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10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11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12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13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图14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0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1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2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3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4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5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6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7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8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9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10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11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12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13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缩略图14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遥远的山村·变迁》

摄影:陈杰

撰文:卢菲娅 、刘旻             

定价:398元

ISBN号:9787541099571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装帧:精装 

开本:34cm×24cm×2.5cm

页数:256

版次:2022年3月

内容简介

这本画册由五个专题组成。

2014年当陈杰决定辞去主编职务重回一线的时候,对于摄影记者如何走出转型困境大抵已经有了思路,就是后来他所称的“解困影像调查”。

“悬崖村”的选题是他在拍摄金沙江流域的过程中发现的,在此之前,村民们已经如此攀天梯上下数百年了。从发现悬崖村、推动钢梯修建,到记录悬崖村精准扶贫户整体搬迁,他5年间十多次到访,上下悬崖20多次。报道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借精准扶贫和全面小康的政策红利,带来了切实的“解困”。

五年来,陈杰在贫困和环保问题领域的深耕皆着眼于推动现实层面的进步,他不追随热点,而是要让重要的问题成为热点。

如对中国最贫困区域的关注,自2016年以来,他先后多次探访四川凉山、甘肃定西、贵州毕节、云南曲靖等地,持续系统记录了这些区域的贫困现状,并先后发起十多个助学助贫助残公益项目,在改变一个个个体困境的同时,撬动巨大的政府和社会资源,助力一些地区的整体改变。

现实锋利,影像如刀,结合深度调查文字与纪录短片,这是久违了的属于新闻摄影的“议程设置”。在镜头无限逼近现场的同时,陈杰的另一只眼睛始终观照着时代的大视野,见微知著是影像言说者的必由之路,唯如此,才能跳出题材先行的猎奇,在解困他人的同时,解困新闻摄影自身。


作者简介

摄影:

陈杰(Chen Jie)

《新京报》首席记者。

2014 年 9 月报道的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触动中国环保风暴,问责 280 多人。 2016 年 5 月独家报道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孩子爬天梯上学的现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给悬崖村乃至凉山彝族自治州精准扶贫工作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从事媒体工作 16 年,2016 年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奖(荷赛)、先后 5 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 次获得金镜头年度杰出记者、2015 年被评为中国最佳环境记者、获得第六届阿拉善 SEE 奖、2016 年当选 CCTV 中国十大法治人物、2017 年腾讯传媒奖年度记者,2018年获得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2019年获得映纪实摄影奖,以及侯登科纪实摄影大奖等。

著有《从旁观到介入》、《走下悬崖村》。


撰文:

卢菲娅(Faye Lo)

创业者与公益人。 

卢菲娅女士致力于推动环保,儿童教育、扶贫等等慈善工作。2020年2月疫情期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求学期间发起抗疫物资捐助,感召同学校友合力发放抗疫物资到达国内外八十家医院第一线。 2016年和摄影家陈杰发起的“四川大凉山影像扶贫“等调研项目,推出一系列专题报道,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触动高层,撬动了政府和社会巨大资源,推动改变。2013年创办“爱的小屋”种子基金,六年孵化超过55个公益项目。2010年她联合创办麦田教育基金会,为中国第一家由草根公益组织成功转型为合法注册的公益基金会。2015年她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善学院合办的国际慈善管理硕士课程。2017年获得哈佛肯尼迪学院的奖学金课程“高级慈善领导力” 。


刘旻(Liu Min )

《新京报》首席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媒体传播专家组成员。先后发表的十多篇篇涉及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调查报道影响巨大,其中《长江源保护之争》、《煤矿盗采“伤口”威胁三江源》、《中铝兰州铝业偷埋万吨危废》、《宁夏腾格里沙漠再现污染》得到高层批示,由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2016 年到 2020 年,年参与主创的四川《悬崖村》系列报道,不仅彻底改变了悬崖村现状,而且给整个凉山州扶贫工作带了巨大促进作用。因在环境报道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019 年获得第八届“阿拉善 SEE 生态奖”。作品先后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等。先后出版:《大城记》(三册——北京 60 年城市发展史)、《热走京郊》、《北京地理》丛书(《名家宅院》、《民间绝艺》、《王谢门庭》、《古都城门》、《传世字号》)、走读中国之《漫步怀柔》、《走下悬崖村》。


目录

序一 / 忠实的观察者—陈杰       008

序二 / 图片中的进步                   020

甘肃·定西                                     027

四川·悬崖村                                 069

贵州·溜索村                                 167

贵州·毕节                                     131

云南·会泽                                     207

后记一 / 卢菲娅的十年传奇公益之路            248

后记二 / 我们的公益之路                                250


画册内页


前言

忠实的观察者——陈杰

鲍昆


相对于新时期八十年代中期以北京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报产生的“第一代”新时期摄影记者,陈杰属于传媒都市报化摄影记者的第二代。

“第一代”摄影记者的特点是脱离了特定意识形态宣传的桎梏,将摄影的题材范围拓展,将镜头的视角全方位地瞄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普通民众的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以及那些还未获得权威认可的却预示着社会改革进步的事件。摄影本来真实性的基本特征,在这一代摄影记者中获得了地位,追求真实也成了这一代记者的时代特征。即使仍然是服从任务的宣传摄影,一些记者也是以淡化直接目的,转而以曲折委婉的“花边”、“花絮”的摄影方式来完成任务,比如揉进一些摄影艺术性的修辞,将直白的宣传转成艺术化的表达。这既符合当时整个社会文革后高扬的审美化需求,也为后续泛滥的唯美化的“假大空”埋下了种子。不过“第一代”新闻摄影记者中以李晓斌、安哥、胡武功、贺延光、郑鸣、雍和、解海龙等人为首的一支新闻摄影力量,则以坚定地直面记录社会,勇敢发现历史新现象、新事物,以新闻摄影记者的社会责任为圭臬,为那个变革的时代承担生产、推动历史前行的生动视觉信息。这一新力量,让中国的新闻摄影与国际同行的水平拉近了距离,开始显现中国记者必须对历史“在场”的这一永恒的专业素质要求。其中,胡武功和他陕西的新闻摄影同行们,与身在北京的新闻摄影界老前辈蒋齐生先生共同呼应,从理论的角度积极强调、倡导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的新闻摄影伦理,抵制和清理长久的虚假宣传摄影的造假风气。他们举办的《艰巨历程》大型摄影展览,里面专辟一个板块就是“假照片”,供同行和公众讨论新闻的道德伦理。这无疑为新闻的“诚实”、“客观“、”独立”、“责任”、“公平”等价值观的建立,做了理论上的启蒙与实践性的警示。“第一代”的探索,是在传统阻力的重重禁锢中艰难突破的。在今天看来,“第一代”可谓居功至伟。因为他们为改革的中国,何为新闻摄影的观念建构,从实践和理论都给出了历史性的回答。

当历史进入到改革的深化阶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物质生产有了今非昔比的跃升,新型印刷技术的引进和电子通讯的进步,新闻的生产力已经迈入现代化的门槛。随着城市化的进步,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纷纷出现报业传媒的新面孔“都市报”和印刷精美的杂志。它们所以新,是因为其世俗阅读风格的定位,语言新鲜、活泼,很少说教,从国际国内政治新闻,到文化阅读和娱乐报道及评价,强调版面视觉效果的丰富多彩,都非常符合公众阅读接受的普遍性。在样式上,都市报和杂志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图片化和色彩化,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广告,都市报和琳琅满目的杂志成为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报纸和杂志的图片化,养育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新闻报道摄影记者队伍。恰逢其时,高等院校纷纷开立的摄影教育专业,也为了这支队伍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也可以反过来说,大量受过高等摄影教育的人才,也促成了都市印刷传媒图片化的景观。这批摄影人才,构成了中国新闻摄影新理念与实践的“第二代”。也是这些原因,一个新的摄影概念出现了,就是“传媒摄影”。这种摄影类型有较为鲜明的影像特征,普遍追求影像的视觉刺激感,利用广角镜头的景深范围大、夸张的透视变形制造戏剧性,以博取读者的关注。这颇为符合现代传媒的传播学要求,即吸引眼球,并一目了然。这种带有戏剧性的效果,被很多摄影记者们称为“视觉冲击力”(visual impact)。不过这种单纯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倾向,往往会带来因只求效果,却忽略新闻内涵的缺陷,影像虽然夸张却并不真实。这无疑是一种浮夸,对新闻影像真正的真实性是一种伤害。至于中国新闻摄影久远的摆拍造假恶习,“第二代”新闻摄影记者们也并未完全摆脱,个别没有道德的记者则还利用他们掌握的数码新技术,进行高超的影像后期编辑改动。但这个问题并非是中国摄影记者独有的现象,而是一个国际新闻摄影界普遍头疼的“犯罪”,只是中国记者也并不例外。所以,新闻的道德伦理问题并不分国家和区域,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问题。

近十多年来,印刷传媒受到网络传播媒介越来越强大的碾压,报纸、杂志的订数在直线性下滑。电子屏幕改变了人们的纸质阅读方式,尤其是移动互联终端的出现,彻底地颠覆了传统媒介的存在感。人们的阅读方式或主动、或被动地随潮流转变、或无奈被技术的翻新淘汰出局,耽溺固化在电视这种粗暴的单向度输授中。在这一巨大的变化中,纸质传媒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媒体从业人员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职场危机。在上世纪末,欧美发达国家的媒体纷纷开始裁撤摄影部门,现在除了大型媒体之外,一般媒体已经不再雇用专业的摄影记者。在这个新情况下,个别摄影人士转为新兴的网络媒体雇员,多数的则成为自由撰稿人式的摄影记者,其发布平台也基本转为利用自媒体,而报酬的取得也形式多样,非常不稳定。这一背景的转换,造成许多“第二代”摄影人转而为了生存放弃新闻职业向艺术市场发展。这一变动,对承担观察社会、监督社会的新闻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队伍影响巨大,但也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让真正具有使命感的摄影人,获得了自己真正深化的能力。可以说,剩下的是更好更优秀的记者与纪实摄影家。

长期在都市报摄影一线的陈杰,就是一个历经变迁却仍然坚持的优秀报道摄影记者。陈杰是《新京报》2003年创刊时的首批摄影记者,在近二十年《新京报》的摄影工作中,他先后任摄影部副主编、主编等关键职位,但他还是放不下用镜头直接观察和记录社会的那种激情和执念。2014年,陈杰选择辞去主编,转任首席记者,重归一线记者的身份。陈杰的这一回归,开始了他释放自我生命的巨大能量之程。

2014年以来,陈杰先后发表的十多篇关于环境问题的重大事件摄影报道。这些报道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要求整改的批示,并导致由国务院督办,直至将问题全面和部分解决。如陈杰2014年关于腾格里沙漠腹地,因被化学工业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导致当地相关的一百多名官员被问责,并建立隔绝污染设施,保证了沙漠和地下水的纯净。2017年8月2日,陈杰对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非法盗采煤矿的报道,有效地保护了中国水源圣地三江源的纯净,也为三分之一个中国的水资源安全起到了警示的作用。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相当于445吨TNT当量的巨大爆炸事件,造成173人死亡,1.7万户居民房屋受损,8000多辆车被焚毁,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使其成为中国近年来代价最大的人为灾难事件。陈杰用小飞机航拍的视角对爆炸现场的俯瞰,让读者公众对此事件的危害一目了然,颇具震撼力。陈杰用自己的敬业精神,保持着一个新闻记者的品格,将这些社会的突发事件负责任地记录下来,为公众的知情权利做好分内的贡献。这显然需要更为深刻的人格坚持,那就是陈杰对自己总结的一句话:“我不会去粉饰太平”。这也是一个记者为了揭露真相而应该执守的诺言。

如果说陈杰返回记者身份后,在忠实地履行记者职责,为社会的信息价值努力工作的话,那么他还有一些作品则鲜明地呈现了他作为人的温暖情怀。《4尺校长:一个都不能少》的摄影报道则就做到感人的细腻。“4尺校长“是陈杰拍摄的云南省马关县夹寒箐镇么龙村么龙小学校长熊朝贵的故事。这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它没有具体的刺激性的事件,只有一个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日出而学,日落而息的平常。唯一的不平常,就是熊朝贵不足4中国尺(1.38米)的身高。这个与大部分坐着的学生等高,甚至还要低的老师,带的是六个老师和六个年级二百多学生,而且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陈杰报道的影像平和,毫无一般媒体摄影的那种夸张的视觉冲击力,这样反而将一个身残男人面对现实的坚强表达得更平实和更有力量。陈杰也通过对熊朝贵的影像刻画,婉转地表达了相机取景框后面,他对善良和责任的敬意。

对于任何一个资深的摄影记者来说,在职业生涯中能够以自己的作品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都是一个孜孜以求的目的。但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我想离不开前面所提到的“诚实”、“客观” 、”独立”、“责任”、“公平”等这几个价值观的坚持,而保证这些价值观实现的,则是记者本人应具有的勇气和汗水。那么,老记者陈杰最后就是凭着这些要求,让他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以《悬崖村》这个惊动全国公众的新闻摄影报道,获得他在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声誉。

2016年5月24日,新京报刊发陈杰与刘旻合作的题为《悬崖上的村庄》的图文报道,首次将“悬崖村”的话题带入大众视野,而且将从1986年开始的国家扶贫行动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基础,就是东亚地区的村落农耕文化。由于中国多山的地形,造成长期的发展不平衡。再加之历史上民族群落之间的利益政治,在广大的西部山岳地区存在大量的 “少数民族”聚集区。由于交通不变,和现代的市场化落后,这些地区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整个国家的现代性进程所遗弃的。许多高山上的彝、苗、壮等族群,还处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整个东部平原地区的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陈杰和刘旻所报道的四川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是一座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七十余户彝族人家居住的“悬崖村”。该村通往外界的道路就建立在悬崖之上,由木架和滕索构成。但是,这条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天梯”的交通线,应该存在了百年以上,但却被外界所“遗忘”。只有阿土列尔村的老老少少,像杂技演员一样,冒着生命危险,经年累月在这危险的“路”上上上下下,来保持他们和村庄之外世界的联系。在今天整个社会高歌扶贫的环境下,这里成了遗忘角落里的“奇观”。陈杰和刘旻的报道,终于让光亮照进了这个角落。美国新闻评论家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与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在他们合著的《新闻十大基本原则》[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作者: [美]比尔·科瓦奇 著 刘海龙、连晓东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 第二版P169

]一书中写道:“最早的新闻记者,把检视社会中被忽视的角落的作为自己的责任,并坚定地将该责任作为新闻的核心原则”(The earliest journalists firmly established as a core principle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examine unseen corners of society.)。所以,陈杰和刘旻就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是民众眼界的拓展和延伸。陈杰和刘旻的“悬崖村”报道,有力地弥补了扶贫运动可能出现的漏洞,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协助,“悬崖村”里面的人们也因此得到了脱贫。中国地域广袤,或许还会有类似悬崖村的角落,但是“悬崖村”的报道,则提醒社会应该睁大眼睛,不要被花哨的赞歌迷乱了视线。中国的脱贫是一场漫长的工作,并不存在一蹴而就的逻辑关系。


陈杰的作品要作阶段总结性的出版了,其出版意义不仅止于陈杰的自我总结,而是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提示——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平衡的,在光鲜幸福之外的不幸福是一对长久相伴的存在。我们必须像陈杰一样持续地观察,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谨以此序向陈杰和无数忠实的观察者们致敬。

2021/07/23

                                                                          

 ①《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作者: [美]比尔·科瓦奇 著 刘海龙、连晓东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 第二版P169

映画廊店铺主页二维码
映画廊
“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画册看得少……”爱好摄影的人们,想在北京寻觅一处充电学习的好去处,像素书店必是你的选择之一。 位于798艺术区七星中街的像素书店是映艺术中心/映画廊的附属空间。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签名版】《遥远的山村·变迁》摄影陈杰/撰文卢菲娅/刘旻/四川美术出版社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