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美德反思:行善的边界与智慧 【美】琼·哈利法克斯

41.30
运费: ¥ 0.00-20.00
商品已售罄 收藏 / 分享
美德反思:行善的边界与智慧   【美】琼·哈利法克斯 商品图0
美德反思:行善的边界与智慧   【美】琼·哈利法克斯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书名:美德反思:行善的边界与智慧  
定价:75.0  
ISBN:9787300282190  
作者:【美】琼·哈利法克斯(Joan Halifax)  
版次:1  
出版时间:2020-07  


为什么一味地为他人着想,而忽略自我的感受,会成为病态的理他主义?

为什么对他人的痛苦共情更多,会让我们自己痛不欲生?

为什么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侵蚀了我们的社会和世界的根基?

为什么我们时常会陷入道德痛苦之中?

为什么太投入就会让我们产生倦怠?

其实,人的精神状态宛如一个生态系统。这里的地形时而安全宜人,时而危险丛生。在相互对立事物的交汇之处,就是所谓的“边缘状态”。

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五种品质——利他、共情、正直、尊重、投入,是使人类过上富有同情心的、勇敢的生活的关键,但这些“善”的行为都存在着“边缘状态”。

一旦我们学会了识别生活中美德的边缘状态,就能站在变化的门槛上,为我们的内心生活和这个我们共享的宏伟世界,创建一个清晰的避难所。我们也会因为拥有在美德的悬崖边反思的勇气,真正做到常怀慈悲,抵达行善的最高境界。


编辑推荐

1.         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资深讲师、隐喻故事疗法资深讲师邱丽娃作序推荐。

2.         全球20余位各领域大师鼎力推荐。

3.         从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投入等多个方面,以更为思辨的方式解读美德,阐释美德背后的美德。

4.         文中多数案例来自作者亲身经历,生动震撼,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琼·哈利法克斯的《美德反思》,反映了她巨大的勇气、慈悲和智慧。她乐于走近这个伟大的秘密,把恐惧转化成了好奇。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本精彩的书字里行间都闪耀着她伟大的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庄重的生活之路。

拉姆·达斯(Ram Dass),《活在当下》(Be Here Now)作者

 

在阅读《美德反思》时,我被琼·哈利法克斯的诚实和难得的谦逊所打动。这是一项不同寻常、充满勇气、鼓舞人心的工作,是让人能在那些动荡和危险的时刻站稳脚跟的真正指南。

马克·爱普斯坦(Mark Epstein),医学博士,《弗洛伊德遇见佛陀》(Open To Desire)作者

 

《美德反思》是一本指南之书,帮助我们培养勇气和创造力,以面对那些现实生活的挑战,因为世界是变化着的,而且我们还要面对许多麻烦和混乱。本书作者琼·哈利法克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强大的框架,以理解利他主义的“边缘状态”——共情、正直、尊重、投入和慈悲,研究它们所具有的那些重要的优点,并帮助我们发现其固有的缺点。她创建了一个基本的阅读指南,为我们的内心生活和这个我们共享的宏伟世界,创建了一个清晰的避难所。这是一部用心之作,充满了作者得之不易的智慧。琼是一位智者,也是我们爱戴的向导,不管你正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无论你是正处于人生旅程起点的年轻人,还是在人生和职业生涯中途的中年人,抑或是功成名就的老年人,她都会给你带来改变生命的洞见,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如何在提高内心韧性、服务他人的同时,拥抱充实的生活中全面而有深度的观点。这是一项肯定人生、改变人生的工作,是送给我们所有人的礼物。

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医学博士、《第七感》(Mindsight)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教授

 

琼·哈利法克斯知道她在说什么。《美德反思》是强有力的、诚实的、明智的 , 也是人性化的。

莎伦·莎兹伯格(Sharon Salzberg),《真正的幸福与爱》(Real Happiness and Real Love)作者

 

《美德反思》是对以热情的关切拥抱生活这一主题的感人又及时的反映,琼分享了她通过佛教禅宗、社会交往、神经系统科学,尤其是在半个世纪的无畏生活中所获得的感悟。

斯蒂芬·巴彻勒(Stephen Batchelor),《后佛教》(After Buddhism)作者

 

我本以为,我了解这些词——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和投入。直到我读了《美德反思》,我才意识到我并没有真正透彻地理解这些词。《美德反思》是作者多年精神修行和服务的结晶。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我们需要锚定自己,以便在我们当前现实的暴风骤雨中生存。

达摩难陀长老(Dhammananda Bhikkhuni),马来西亚、新加坡南传首座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易于获取的教育,能告诉我们如何在压力和痛苦之下保持健康——无论是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周围人的压力与痛苦。琼·哈利法克斯给我们绘制了一幅地图,能指引我们把那些人人都曾经历过的困难状态转变为成长状态——为我们迫切需要的能量打下基础,使我们更有应对压力的弹性,也更有同情心。书里没有什么抽象的内容。通过科学和沉思的智慧,通过勇敢生活的例子,特别是哈利法克斯自己生活的强有力的示范和对人道主义事业的巨大贡献,你将看到你是如何勇敢地克服恐惧的,从而尽可能让自己过上最好的生活。

埃利萨·埃佩尔(Elissa Epel)博士、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畅销书《端粒效应》(The Telomere Effect)合著者

 

《美德反思》这本书能激励我们做更好的自己,并为我们提供相应的工具。

简·方达(Jane Fonda),演员

 

《美德反思》文笔优美,琼·哈利法克斯在书中把精神导师的深度、心理学家的洞察力和先知的远见结合起来,帮助我们履行对他人的人道责任,同时保持对自己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尊重和关怀。

伽柏·美特(Gabor Maté),医学博士,《饿鬼国》(In The Realm of Hungry Ghosts)作者

 

《美德反思》集中了作者从与癌症患者、临床医生、教师、赈灾人员、首席执行官和禅宗弟子的合作中提炼出的智慧,并重塑成了我们目前生活方式的指南。它是有紧迫感的、有原则的、实用的,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知识。这是一件令人惊叹的礼物。

安东尼·巴克(Anthony Back),医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甘比亚高级姑息治疗中心教授、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教授、VitalTalk 创始人

 

我喜欢《美德反思》。这本书让作者琼与那些伟大的上师和修行者比肩而立,如佩玛·丘卓(Pema Chödrön)、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甘地、多萝茜·戴(Dorothy Day)、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马丁·路德·金博士等。在阅读本书时,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不要只是做什么——要站在那里!”通过探讨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投入和慈悲等宏大主题,琼帮助我们在逆境中站稳立场,让我们知道自身的立场在哪里,当置身此地,我们的内心充盈着智慧和慈悲。我们这个世界还充斥着暴力和不人道,这本书出版得很及时,它将帮助我们变得更加非暴力、更加人性化,为一个更加非暴力的世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了琼作为我们的向导,我们也可以站在边缘,学会看到人性的新视野,并进入普遍的慈悲、非暴力与和平中去。这是多好的礼物啊!

约翰·迪尔(John Dear)神父,《非暴力的生活与和平的八福》(The Nonviolent Life and The Beatitudes of Peace)作者

 

不仅所有临床医生都该读这本《美德反思》,而且所有关心他人疾苦的人也都该读。琼有这样一种天赋:她能将复杂的科学、神学和哲学理论转化为实用的模型,让每个人都能表达对他人的慈悲。她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共担痛苦——包括陪伴和爱。

克里斯蒂娜·普哈尔斯基(Christina Puchalski),医学博士、医学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精神与健康研究所主任

 

作者在《美德反思》中定义并探索了人类的一些基本品质。这些品质——正直、尊重、利他主义、共情、慈悲心和投入,在为更大的人类社群服务的同时,对于我们如何充实地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她称之为边缘状态,因为其中每种状态都有潜在的阴暗面或“近乎敌对”的一面,这在我们的精神旅程中代表着陷阱。为了说明如何来区分它们,琼借鉴了自己长达几十年的冥想练习的经验、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她向萨满巫医、禅师和美国土著长老学习的经验。这本书以一种清晰的、引人入胜的风格写成,并由许多感人的故事加以佐证,对于那些精神探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Stanislav Grof),医学博士、《未来心理学》(Psychology of the Future)作者

 

琼·哈利法克斯一生都是一个“边缘”冒险家。我对她在这么多领域、这么多地方,仅凭追随自己的好奇心和爱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惊。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她对自己所看到的和所做的事的理解消化及概念化的能力。因此,作为她的读者,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险峻的“边缘”时,可以向她学习成长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把个人经历与所涉及的各种研究和技法结合起来,对于任何试图在这个悲剧世界中生存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有价值的资料手册——它能让我们睁大眼睛,敞开心扉,伸出援助之手。

诺曼·费希尔(Norman Fischer),诗人、禅宗牧师、《何为禅》(What Is Zen)作者

 

在这部细腻的作品中,作者带我们游历了这个变幻着的充满慈悲的世界,用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探索了那些宝贵的品质——“边缘状态”——它们能促成成功的慈悲行动,而它们阴暗的死穴也可能会导致挫败感和倦怠感。这本书对那些从事护理和帮助工作的人特别有用,它将成为所有渴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的基本指南。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佛教全球救助创始人

 

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那些决定性的时刻总是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我们在这些时刻所做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会对我们自己及周围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些时刻,我们通常会“立于边缘”——我们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害怕、想要自我保护,并且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采取行动,我们也可能会发掘出关怀、慈悲、耐心和慷慨的能力。在这本感人、鼓舞人心的书中,作者深入探索了这些“边缘状态”,并以开放和优雅的态度为我们提供了路线图和实践,以在这些决定性的时刻为我们提供支持。智慧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就会出现!

马克·T. 格林伯格(Mark T. Greenberg)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埃德娜·贝内特·皮尔斯预防研究中心贝内特预防研究教授

 

作者可谓一位熟练的攀登者,敏捷地引导读者攀过通往善良和智慧高地的刀锋般的山脊。这是对精神平衡的深刻的、微妙的、非常有益的沉思。

比尔·奇亚印娜雅·堪(Pir Zia Inayat-Khan),《混合的水》(Mingled Waters)作者

 

在《美德反思》中,作者针对那些为生命赋予了深层意义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全面而又细节化的观点。以数十年来与各种形式的苦难的深入接触为积淀,作者的文字清晰且发人深思。当我们对自己的渴望和意图力有不逮时,她的文字所传达出的智慧、诚实和对自我更新能力的希望感,对我们有着疗愈作用。她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明显可感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可以通过接近、有时甚至超越我们视野的边界而获得,从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克利福德·萨伦(Clifford Saron)博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精神与大脑研究中心的科学家

 

琼在《美德反思》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而艰巨的挑战:要想活得充实,就必须活在边缘。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意味着我们被迫更忙碌地行动,以某种方式应对所遇到的苦难。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同情需要我们识别出一个隐藏的礼物。《美德反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拥抱伟大光明的前景,还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离自己内心阴影的悬崖仅有一步之遥。对于这个分裂的世界,对于我们这些追求健康、富有同情心的生活方式的人来说,琼从生活经历中得来的智慧和她写下的文字来得正是时候。

约翰·保罗·莱德拉赫(John Paul Lederach),圣母大学名誉教授、人道联合组织高级研究员

 

我们通往有意义生活的旅程是由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和投入等积极品质引导的。然而,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述,这些品质也有阴暗的一面,会把我们的生活推向混乱。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苦难中学到很多,并从中发现无限的可能性。《美德反思》提醒我们,妥善地应对苦难可以给我们创造新的生活,有了慈悲心,我们的生活将坚定地向着通往圆满的道路上延展。我发现这本书非常鼓舞人心,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并在我们心中培养了慈悲心。

帕·佩萨尔·维萨洛(Phra Paisal Visalo),帕苏卡托寺(Wat Pasukato)住持、“应学法”(Sekiya dhamma)联合创始人、日本基金会亚洲公共知识分子奖学金获得者

 

理解边缘状态的复杂性,为我们应对当今这个不确定的、危险的世界提供了一种勇敢的方式。这是邀请我们用慈悲心、洞察力和智慧来接纳我们的力量和痛苦。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在混乱、复杂和冲突中保持正直品行的入门书。

辛达·拉什顿(Cynda Rushton)博士,注册护士、美国护理科学学院院士(FAA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临床伦理学教授


1利他主义

站在利他主义的边缘 / 004

从利他主义的边缘坠落:病态的利他主义 / 010

利他主义和其他边缘状态 / 021

支持利他主义的修习 / 024

在利他主义边缘的发现 / 031

2

站在共情的边缘 / 044

从共情的边缘坠落:共情痛苦 / 054

共情和其他边缘状态 / 063

支持共情的修习 / 065

在共情边缘的发现 / 068

3

站在正直的边缘 / 075

从正直的边缘坠落:道德痛苦 / 081

正直和其他边缘状态 / 096

支持正直的修习 / 100

在正直边缘的发现 / 105

4

站在尊重的边缘 / 110

从尊重的边缘坠落:不尊重 / 117

尊重和其他边缘状态 / 132

支持尊重的修习 / 135

在尊重边缘的发现 / 139

5

站在投入的边缘 / 145

从投入的边缘坠落:倦怠 / 150

投入和其他边缘状态 / 156

支持投入的修习 / 159

在投入边缘的发现 / 165

6慈悲的边缘

最仁慈的生存 / 174

慈悲的三张面孔 / 179

六波罗蜜多 / 187

慈悲的敌人 / 192

描绘通往慈悲之路 / 198

慈悲心修习 / 201

体验死亡中萌生的慈悲 / 204

 



推荐序一

邱丽娃

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资深讲师、隐喻故事疗法资深讲师

 

很高兴为《美德反思》写推荐序。看到一位西方人对东方哲学有如此深刻的体会,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相信当东方与西方的一些哲思融合在一起时,可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

这本书提到了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和投入这几种美德 , 你对它们是不是很熟悉?你是不是也在生命中实践着这些美德?此刻,请你停下来思考,你在实践的过程中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又心怀什么样的信念?你在实践的过程遇到困难了吗?产生疑惑了吗?或又感受到怎样的心灵震颤?

你在实践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和投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产生的疑惑,这本书都阐述得很清楚,而且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过本书作者琼·哈利法克斯的题为《慈悲心与共情的真正含义》(Compassion and the True Meaning of Empathy)的 TED 演讲视频后,深受感动。她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讲到动情之处,让人几欲落泪。我觉得,琼是在用她的真情实感和真实的生命体验写成了这本书。

然而,《美德反思》这本书并不是回忆录,也不是传记,而是一本生活指南,是一张人生蓝图,告诉我们关于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投入这些美德所具有的那些重要优点,并帮助我们发现逾越它们的边缘后又会遇到什么。更重要的是,琼还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如何深入内在,从而让我们稳稳地立足于边缘状态,不致于坠落。

当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就好像踏上了一段旅程,一段通往自我完善的旅程。一路经过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和投入这几个停靠车站,最终可以抵达慈悲。

于是,我买了一张绿皮车的车票,决心从起始点坐到终点。这辆绿皮车以其独特的节奏缓缓前行,每一站都有形形色色的乘客上上下下,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我很喜欢这些故事,深深地被它们感动。故事丰富而精彩,有些是我熟悉的领域——佛教的、心理学的,但更多的是我不熟悉的领域——医学的、脑神经科学的……不管是否熟悉,都能让我更了解每一个停靠站的风景,也能让我更加深入地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投入。

琼对于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投入,有详细的引导,有概念、有理论,理论中还提出众多的论点,佐以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经验分享,宛如一张经纬交织、脉络分明的地图,指引着读者从对一些道理似懂非懂的状态,慢慢走向清晰明了。

琼在这本书中还阐述了系统的概念,她说道:我听说事物总是从边缘地带生发出来的。例如,生态系统就是从它们的边界处向外扩展的,在那里,它们往往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命类型。我发现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是的,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我们所处的社会、工作的环境,也有着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家庭也有家庭系统……我们的身体内部,也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生理系统。琼说:我相信研究我们的内在生态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自身何时处于边缘地带,正处于从健康向病态滑落的危险之中。当我们真的沉沦于那些不太宜居的思想境界时,可以就地学习领悟。

此外,作者还对利他主义、共情、正直、尊重、投入、慈悲逐一进行探究说明,你既可以看见大的系统,也可以看见小的系统,而这一个个美德又交织成一个更大的内在系统。当我们从书中找到方法以巩固美德后,我们的内在系统就会变得很稳固,在这个信息爆炸、3C 产品发达、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可以拥有内在的平静。

我认为,对于想要获得自我成长的人,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实现内在的改变与成长;对于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回溯自己利他助人的初心;对于助人工作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感受到慈悲的力量;哪怕你只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也可以在这本书中读到很多真实又动人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琼不仅拥有出世的眼光,还经历过入世的历练。打开这本书,就会带你踏上一段美妙又深刻的旅程。

出发吧!

 

 

推荐序二

 

丽贝卡·索尔尼特(Rebecca Solnit

作家、历史学家、活动家

我与琼·哈利法克斯曾一起行进于青藏高原古老的商旅之路上,一起沿着新墨西哥州人迹罕至的山坡直行而上,进入清澈溪流淙淙、夏日雷暴高发的高山地区。我知道她曾多次绕行凯拉什这座供人朝拜的圣山,曾在北非和墨西哥北部的沙漠中独自漫游,曾走遍曼哈顿,在她自己的禅宗中心及美国北部和亚洲各地的许多寺庙里经行。作为一名医学人类学家、佛教上师和社会活动家,她在旅途中打破了许多无形的障碍,并带来了许多东西。琼是一名头脑清醒、无所畏惧的旅行者,在这本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穿越某些领域的旅行中所学到的东西。对这样的领域,我们许多人才刚刚开始在个人和社会变化的地平线上了解、注意或欣

赏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人性的理解经历了一场革命。人类在本质上是自私的,人类对物质、性爱乐趣和家庭关系的需求本质上是私人的,这一假设在许多领域中被推翻了。当代经济学、社会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都表明,人类从起源上就是富有同情心的生物,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痛苦。20世纪 60 年代的“公共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理论认为,人们太自私了,因此不愿意去照顾属于共有的系统、土地和商品。可与此相反,从田园社会中的放牧权利到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此类系统的众多变体在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很顺利地运转,而事实也确乎如此[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她在著作中探讨了成功的经济合作]。

灾难社会学家记录并证明,在地震和飓风等突发灾难中,普通人是勇敢的、随机应变的、非常无私的,作为因受到感召而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他们经常在自己所做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发现快乐和意义。还有资料显示,训练士兵去杀人是很难的;他们中的许多人要么以微妙但明显的方式抗拒,要么会深受这种经历的伤害。来自进化生物学、社会学、神经科学和许多其他领域的证据表明,我们必须摒弃那种陈旧的厌恶人类(和厌女症)的观念,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性。

这种对人性本质的另一种感受一直在发生和积累着,其内在意义是重大的、非常鼓舞人心的。从这些关于我们是谁或有能力成为谁的不同假设出发,我们可以为自己、我们的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制订一个更加宽宏大量的计划。这就像我们已经绘制了一幅新的人性地图,或者说通过生活经验和精神教诲绘制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却被西方人那种认为人性冷酷、自私、不合作,以及生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竞争而不是合作的观念抹杀了。这幅新兴的地图本身就是非同寻常的。它为我们以新的、充满希望的方式想象自己和我们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并且提醒我们,我们那种认为自己不堪且不幸的大部分看法都是被灌输的,而非固有的或不可避免的。不过,这幅图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草图或概观,而不是能够给出具体步骤和指引的导游图。

也就是说,这项探索在最大程度上指向了一个属于更美好、更理想、更慷慨、更富有慈悲心、更勇敢的自我的应许之地。然而,仅仅做更好的自己的希望可能是天真的。即使我们成了最好的自己,即使是在我们最好的日子里,我们也会遇到障碍,包括共情的痛苦、道德上的伤害,以及琼在这本书中娴熟地描述过的其他心理挑战。她告诉我们,做一个好人不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项工程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领域,包括我们犯下的错误和遭遇的失败。

琼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她游历了这些领域,通过自己和他人(包括遭受了苦难的人和努力解脱痛苦的人)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她已经知道,减轻痛苦的尝试本身是如何给人带来新的痛苦的,以及如何才能避开这样的痛苦,避免自己的生命力枯竭。她在这些复杂的人性景观中走得很远很远,知道它们远不只是远处那亮闪闪的美德之地。她看到了许多人只能从远处指点、眺望的东西——危险、误区、陷阱和失望的泥沼,当然还有高峰和可能性。在这本书中,琼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为了我们自己和全人类的利益,如何勇敢而富有成果地去探索的地图。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人民大学出版社微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人大出版社自营微店,正版人大出版社书籍直发,品质保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美德反思:行善的边界与智慧 【美】琼·哈利法克斯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crup-teacher
人大社教师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