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教育科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69.00
运费: ¥ 10.00-25.00
库存: 86 件
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商品图0
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商品缩略图0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作者:陈向明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ISBN:9787519123789

开本:16开

定价:69.00元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质性研究的典范之作;

一本吸引你一口气读完的“研究报告”;

窥探一个时代留美中国学生的困惑与成长。

本书是我国教育质性研究代表人物北京大学陈向明老师的代表作之一,虽写作时间早在20年前,时至今日却依旧堪称质性研究的典范之作。在这本书中,你不仅能看到一个质性研究者从选择研究方法到成文的全部心路历程,还能感受到一个熟练的方法和理论应用者是如何将方法、理论、鲜活的实际和自我的思辨结合在一起的。在这种结合中,一幅跨越年代的留美中国学生挣扎与成长之图徐徐展开,它超越了时空,让你在今天仍旧能感到“旅居者”在文化碰撞中的矛盾与迷茫,唤起你对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再思考。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感动、探索、挣扎、蜕变,从一代留美中国学生的困惑与成长中,窥见自己。

内容介绍

本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群留美中国学生与美国人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阐述了他们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从彷徨、无助到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这一艰难过程。本书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和方法论功底,又以平实、亲切的文笔构建出了一种美好的阅读体验,可供所有质性研究者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者的故事

第一章 绪 论………………………………………………………………003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007

一、中国学生留美史 ……………………………………………… 008

二、人际关系理论 ………………………………………………… 009

三、中美人际交往模式比较 ……………………………………… 012

四、跨文化交流理论 ……………………………………………… 015

五、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 019

第二节 研究构想 ……………………………………………………… 022

第三节 本书结构 ……………………………………………………… 025

第二章 研 究 过 程 …………………………………………………… 028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028

第二节 抽样的标准与方法 …………………………………………… 031

第三节 收集资料的方法 ……………………………………………… 037

一、访谈 …………………………………………………………… 037

二、观察和非正式交谈 …………………………………………… 043

第四节 分析资料及成文的方式 ……………………………………… 045

第五节 有关研究质量的思考 ………………………………………… 054

一、效度问题 ……………………………………………………… 055

二、推广度问题 …………………………………………………… 068

三、伦理道德问题 ………………………………………………… 069

第六节 研究者自身的演变 …………………………………………… 071


第二部分 前景:留学生的交往故事

第三章 “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一位中国留学生的交往故事…………081

第一节 初来乍到 ……………………………………………………… 082

第二节 当头棒喝 ……………………………………………………… 085

第三节 “大小孩” ……………………………………………………… 088

第四节 “交友”之谜 …………………………………………………… 091

第五节 越来越难 ……………………………………………………… 093

第六节 见怪不怪 ……………………………………………………… 098

第七节 变还是不变? ………………………………………………… 102

第四章 “交往”: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107

第一节 对“交往”的定义 …………………………………………… 107

一、“兴趣”和“愿望”:“交往”的首要前提 …………………… 109

二、“有来有往”和“有准备”:“交往”的必要形式 …………… 113

三、“经常”和“深入”:“交往”的发展形态 …………………… 116

第二节 “为什么?”:“交往”的背景因素分析 ……………………… 120

一、生态环境 ……………………………………………………… 121

二、人际交往方式 ………………………………………………… 123

第五章 “人情”:人际交往的底色…………………………………………129

第一节 “关心”和“照顾”别人:人际交往的利他倾向 ……………… 131

一、单面镜 ………………………………………………………… 132

(片段分析之一:“他们从不过问我们 !”)

二、多面镜 ………………………………………………………… 139

第二节 “体谅”和“容忍”:人际交往的内律倾向 ………………… 140

一、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内律行为 ………………………… 140

二、跨文化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内律行为的观察 ………………… 144

第三节 “留面子”和“含蓄”:人际交往中的脸面观 ……………… 149

一、“留面子” ……………………………………………………… 150

二、“公事公办” …………………………………………………… 152

三、“丢面子” ……………………………………………………… 155

(片段分析之二:“他们不给我留面子 !”)

四、“含蓄” ………………………………………………………… 158

第六章 “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情绪倾向………………………………162

第一节 “情感交流”和“emotional exchange”: 

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 163

第二节 “热情”与“温暖”:情感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 ……………… 167

第三节 对跨文化“情感交流”的尝试 ……………………………… 171

(片段分析之三:“这里没有情感交流 !”)

第七章 “交友”:人际交往的理想形态……………………………………182

第一节 “谁是朋友?”:对“朋友”的定义 ………………………… 183

第二节 “交友”的愿望:友谊的必要条件 …………………………… 189

第三节 “铁哥们儿”:友谊的表现形式 ……………………………… 196

一、对“铁哥们儿”的定义 ……………………………………… 196

二、中国“铁哥们儿”与美国“朋友”的区别 ………………… 199

第四节 “说话算数”:友谊的衡量标准 ……………………………… 204

(片段分析之四:“他们说话不算数 !”)

第五节 “亲密无间”:友谊中的心理距离 …………………………… 209

一、“亲密”的表现形式 …………………………………………… 209

二、对“亲密”的困惑 …………………………………………… 214

(片段分析之五:“我不知道他们的亲密是什么 !”)

第六节 “回报”:友谊中的交换观念和方式 ………………………… 222

第三部分 中景:留学生的变化故事

第八章 “局外人”: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特殊形态…………………………231

第一节 “游离在外”:“局外人”的一般状态 ………………………… 232

第二节 “圈子”:人际范围的界定 …………………………………… 234

第三节 “不知所措”:“局外人”的基本心态 ………………………… 241

(片段分析之六:“我必须了解他们的规范”)

第四节 “不安定”和“不安全”:“局外人”眼中的外部世界 ……… 246

第五节 “孤独”和“想家”:“局外人”的内心世界 ………………… 254

第六节 “自由”与“自在”:“局外人”看法律与存在的关系 ……… 259

第九章 “自尊”: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评价…………………………265

第一节 “大小孩”:从人的身心发展所做的评价 …………………… 266

第二节 “低人一等”:从社会分层所做的评价 ……………………… 276

第三节 “民族自尊”:从国际权力格局所做的评价 ………………… 283

第十章 “变化”:跨文化人际交往对个体文化认同的影响………………292

第一节 “不舒服”:对异文化的排斥心理 …………………………… 293

(片段分析之七:“在这儿我觉得特别不舒服 !”)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个体与文化的所属关系 ……………………… 298

一、“我还是中国人吗?” ………………………………………… 299

二、“他们还是中国人吗?” ……………………………………… 307

第三节 “独立自主”: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 314

(片段分析之八:“我不得不依靠我自己 !”)

第四部分 深景:思考的故事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自我和人我关系的文化建构 …………… 330

第一节 中国人的自我定义 …………………………………………… 332

一、文化和自我 …………………………………………………… 333

二、文化、自我与跨文化人际交往 ……………………………… 335

第二节 中国人的自我形象 …………………………………………… 338

第三节 中国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 …………………………………… 342

第四节 中国人的群体界定 …………………………………………… 346

第五节 中国人群体本位观的形成因素 ……………………………… 349

第十二章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个体文化认同的重构 …………………… 353

第一节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应对策略 ……………………………… 355

一、自我适应 ……………………………………………………… 357

二、自我超越 ……………………………………………………… 363

三、重新定位自我 ………………………………………………… 366

第二节 困惑与探索 …………………………………………………… 369

附录一 联系信件 ………………………………………………………… 376

附录二 问 卷 …………………………………………………………… 378

附录三 在中国第一次访谈的提纲 ……………………………………… 380

附录四 在美国第一次访谈的提纲 ……………………………………… 382

附录五 观察指南(以聚会为例) ……………………………………… 385

参考文献………………………………………………………………………387

索 引………………………………………………………………………402

后 记………………………………………………………………………407


教育科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教育科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ESPH1980
教育科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