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法学论文写作是法律专业人士学术科研的基础要求和实际工作的技能,也是检验法律基本功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首先从对法学作为规范科学、实践科学的理解开始,说明法律论文选题的三种来源;然后讲述,选题之后如何进行规范、案例和文献的检索整理,动笔之前应做何种内容与程度的准备工作;接着分析,标题如何拟定才能信息充沛并且简洁;吸睛,摘要与关键词承担何种功能,论文应如何初步确立结构,导言、正文和结语分别包含哪些内容,怎样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材料如何排比,如何先;粗写后;细写,如何引注以支撑论证并保证文气贯通;最后,文字需要打磨,作者讲述了日常在;义理;辞章上如何积累从而提升论文的语言水平,增强论文的;悦读感。
法学论文写作是法律专业人士学术科研的基础要求和实际工作的常用技能,也是检验法律基本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本书中,张翔教授基于自己写作的具体经验,从实操角度讲述如何撰写法学论文。除了;楔子;附录;尾声之外,本书正文分为四个部分:;选题与准备;结构安排;具体操作;修辞与积累,几乎是;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将作者撰写法学论文的心得和经验讲授给读者,内容系统、完整而语言简洁明快,以十几万字的篇幅,贯穿法学论文写作中从选择主题和标题、确定结构、查找资料到完善文字和修辞的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书内容脉络如下:(1)从对法学作为规范科学、实践科学的理解开始,说明法律论文选题的三种来源;(2)选题之后如何进行规范、案例和文献的检索整理,动笔之前应做何种内容与程度的准备工作;(3)论文应如何初步确立结构,导言、正文和结语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谋篇布局、起承转合;(4)选题初定、结构初分后,如何具体操作:材料如何排比,如何;粗写后;细写,如何引注以支撑论证并保证文气贯通,摘要与关键词承担何种功能,标题如何拟定才能信息充沛并且简洁;吸睛;(5)法学写作的修辞,以及在;义理;辞章上的日常积累。
张 翔 1976年7月生,甘肃张掖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讲授宪法学、基本权利案例分析、法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著有《具体法治中的宪法与部门法》《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宪法释义学:原理.技术 . 实践》等。
楔子/00
作为技能课的法学写作课/00
;自我剖析教学法/00
;勤读书而多为之/00
课程的四个部分/0
选题与准备/0
题目要自己选/0
法学的学科品格/0
法学论文选题的三个来源/0
从实践中来/0
从规范中来/0
从理论中来/0
规范、案例和文献的检索/0
阅读、标记、批注、笔记、综述/0
0000
结构安排/0
导言要说哪些话/0
从一个idea开始强分结构/0
写作中的细分、合并、取消、重拟/0
正文的谋篇布局/0
逻辑、逻辑、逻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0
写好承转的句子和段落/0
结语要写些什么/0
具体操作/
结构甫定,排比材料/
资料梳理的几个问题/
粗写与细写/
永远要有读者视角/
注释/
短文与长文/
摘要怎么写/
关键词是干啥的/
标题怎么拟/
修辞与积累/
修辞三句话/
;诚实与;细密/
法律语言:;自我选择的贫乏/
;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的原则/
消极修辞的例子/
积极修辞:修行在个人/
如何提升积极修辞的能力/
怎么改文章/
学术的日常积累/
积辞与积义/
附录/
尾声/
【前言】这本小书是偶然来的。2017年,我接到开设法学论文写作课的教学任务。任务接受了,但却并不知道怎么教。想起在此之前的2015年,陈柏峰教授曾让我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同学讲过一次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整理过一篇文字《法学写作:规范性与规范》。里面举的范例是我的《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一文。在此之前,赵磊兄跟我说,他也以这篇文章为例,从编辑的视角讲过论文写作。再往前,记得读博士时听朱苏力老师的法学研究方法课,他也是以自己的论文作为范例的。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就以自己的论文为样本,基于自己从选题、架构到梳理资料、铺陈文字等纯粹实际操作的主观视角,把写作过程展示给同学们看?有心的同学们自然会去观察、复刻、实操、反思,最终掌握基本技术,乃至找到自己的风格。这就是这门课程的;自我剖析教学法了。
写作课当时的安排是1个学分,4次课。于是就形成了这本书四讲的规模,分别是:选题与准备、结构安排、具体操作、修辞与积累。2017年第一次上课,我的学生陈伟就录了音。转化而来的文字稿,就是这本书的雏形。这几年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这门课我上了若干遍。每次备课和讲授,都会有些新东西,有的内容已经完全更新了,有的还是最初的样子。读者不难在阅读时发现这些时间的痕迹。2022年夏天,中国知网请我做过一个线上的公益课,主题叫;lsquo;手把手rsquo;教你写法学论文;2022年底,北大法学院又让我主讲了;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这些公开课反响似乎不错,证据是B站上的盗版视频,微信和小红书上的听课笔记和课程整理。
2019年,雷磊教授组织中国政法大学;法思写作坊系列讲座,让我去讲一次。我讲的就是课程的第三讲和第四讲的部分内容。讲座后整理了文字稿,以《法学论文写作:积累与操作》为题收入焦洪昌老师主编的《法学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十讲》一书。这是我的写作课的内容第一次转化出版。
这篇文字后来以《法学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为题在;博雅公法公号上推出。背景是这样:北大法学院在博士培养中有一个环节叫;论文讲评,要求博士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提交一篇论文接受导师们的评价指导。我参加;论文讲评之后,感觉博士生们的写作也还是有一些问题,就把这篇文章发给他们参考。他们问可不可以在;博雅公法公众号推送,我说当然可以。没想到,这篇关于写作的文章被多个公号转发,阅读量加起来可能有二十万次,比我的专业论文的阅读量可多多了。这让我意识到,同学们对于写作训练有很大的需求。尽管之前已经有不少教写作的非常好的书,但似乎还可以有更多。我这种偏重具体操作的讲法,可能也有自己的生态位。此外,劳东燕、车浩、纪海龙、朱虎等学友表示,这篇文章讲的跟他们写作的经验很契合,只是没有做过这样的总结。这些都让我最终有信心把课程的四讲内容都整理出来,作为一本小书出版。
书的内容是课堂录音整理而来,成文时还是保留了口语化的表述,甚至还有不少课堂问答的实录。我把上课的ppt也有选择地插入其中,以增进理解,也会更有现场感。录音整理是很麻烦的,陈伟、胡超、陈芊默、刘书辰、奚若晨、陈婧雯、黄智杰、陈诗宇、陈法均等多位同学为此耗费了不少的精力。赫欣博士做的笔记和大纲整理,也给我的梳理提供了帮助。感谢所有为这本书做过贡献的同学们。
尽管我在;楔子里已经说明,用自己的文章做样本,是自我剖析,绝不是自恋。但整理完再看,还是觉得挺自恋的。自己读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只能请大家宽容,理解。这是教师的职业病的症候。而且,;野人献曝,有些内容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甚至可能是错谬而不自知,也欢迎批评指正。讲修辞时,我引用了;修辞立其诚,我确实也是秉持着诚意去教学,去写这本小书的。
张翔2024年5月5日于陈明楼
【免费在线读】题目要自己选
论文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题目。我写个什么题目呢?我该研究点什么呢?我想每个人在开始学术写作的时候,都遭遇过选题的困难。
我们每年周而复始地指导学生开题、写作、答辩。第一次谈论文肯定是谈选题,一般来说我们都希望同学们自己选。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你们做导师的,给我们个题目,我们写不就完了吗?其实,导师给题目,效果往往不好。当老师的,只要不停止学术思考,脑子里一定有题目。我的脑子里就有无数题目,我觉得我这辈子都写不完,而且还经常会插进来一些不在原来写作计划里的文章。想到什么题目,我会用一个文档记下来,放在一个叫;论文选题与思考碎片的文件夹里,有时候打开看看,会有点惊讶。条件合适的话,我会把这些选题的思考分享给学生。比如,以前有位硕士生来跟我谈学位论文选题。他选的题目,我也思考过。我发现他想的很好,准备也比较充分,就把我当时想到的题目,列的提纲,以及收集的资料都给他。等他写出来,我发现自己也就不用写了。他现在也是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了。但是,严格讲,这个题目并不是我给的,是他自己选的。
如果一个题目是我想到的,是我意识到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学生并没有想过这个题目、没有认识,很难写下去,至少很难写得好。所以,同学们来跟我谈选题的时候,我都会问:;你自己想写什么?我基本上是做否定或者肯定的工作。有时候否定的工作会比较多。记得有位硕士生选题目,前后选了五个,第五个才通过,最后论文写得也不错。
北大历史系荣新江老师在《博士生如何写期刊论文》里说:;一个研究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特别在某些方面比较全面地收集的资料,又看了相关的研究后,就会逐渐地在自己所熟悉、所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发现一些尚待解决,或还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荣老师的意思,也是认为论文选题和论文内容是学生自己的事儿,没有人代替得了。在一个领域内,把所有的文献都看了,自然能选出题目来。如果一个学生到了要选题的时候去找老师请求:;老师你给我选个题目吧,老师的判断会是:你的学生生涯,至少在学术训练层面可能是失败的。各个学科都是一样的。读了好几年法律,总会有什么问题吸引了你,让你有探索兴趣吧?如果没有,建议退学,做个;法学院的逃逸者,也挺好。从法学逃离的人多了,包括很多大文豪,你也可以试试。这当然是开玩笑,我只是想强调,论文题目要自己选,不要指望老师给你一个。
很多老师都讲过论文怎么选题。清华大学法学院何海波老师在《法学论文写作》中认为,选题有三个基本要求: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创新、要切合个人情况。政治学学者李连江老师的《不发表就出局》,就选题问题提出了;三个场所与权衡一与多:第一,跟踪期刊发表论文,从现有已经发表的论文里找题目。但是这里有个重大弊端,已经发表的论文往往是很久之前写作完成的,这些论文经过漫长的评审周期才发表出来,所以这种题目就容易过时。第二,参加学术会议,一般来说大家在学术会议上讲的都是最新的东西。第三,跟踪时事,这种方法也有风险。新题目,容易一哄而上,写出来的东西不深入。这些老师讲的,大家都可以参考。但我想他们都会认同,论文题目得自己找。
法学的学科品格
导师不能给你一个具体的题目,并不意味着不能给你选题的思考方向。在正式进入;题目从哪儿来之前,我想回到一个更基础的层面:法学是什么?有了对法学的基本认识,明白了法学是怎么回事,是研究什么的,你就会明白法学论文的题目从哪儿来。
关于法学的学科品格,我有两点基本判断:第一,法学是规范科学,法学是实践科学;第二,法教义学是法学的学科根本。
所谓;实践科学,不难理解。法律指向社会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特别是法律争议的解决。解决实践争议是法学的核心工作,所以法学具有天然的实践性。怎么理解法学是;规范科学呢?在此意义上,法学可能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学科。法学的核心工作是围绕现行有效的法律展开的解释和建构工作。按照卢曼的说法,法律系统的核心符码是;法/不法。法学的基本工作就是判断;法与;不法。什么是法与不法?举例来说,刑法的核心问题是分析构成犯罪还是不构成犯罪,民法要解决构不构成侵权、构不构成违约,宪法的核心问题就是合宪还是违宪。所以法律人的核心工作实际上就是所谓;围绕规范,从规范出发去判断法与不法的问题。这一点与;实践科学的性质结合,就是要针对实践中的争议问题作出法与不法的判断,这就是法学的基本工作。
我们知道,法治是人类社会当下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治理方式。法治的基本特征就是依据事先制定好的抽象规范来解决社会中发生的具体争议。法学就是为法治提供支撑的一套学问。法学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从法治的特征不难发现,从抽象的规则到具体的事实之间,是有一个跨越的。规则永远是抽象的,而生活永远是具体的。比如,《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到了生活事实层面,故意杀人的具体情形就太多了。这种情况下,要把抽象的规则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需要对法规范进行解释,解释以后才可能在具体情境中适用。通过解释规范,把握事实,然后作出判断,就是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了。
- 新华一城书集 (微信公众号认证)
- 上海新华书店官方微信书店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