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鸣沙丛书套装8册
定价: 751.0
ISBN: 9787520182010T
作者: 邱捷,包伟民,章清,张先清,张仲民,王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晚清官场镜像》
本书是研究“杜凤治日记”的专著,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杜风治的生平及日记的史料价值;第二,官员之间、官绅、官民的关系,并讲述同治、光绪年间广东各级官员的一些故事;第三,晚清州县官的公务,包括主持考试、审理案件、地方教化、缉捕盗匪、管理省城、对外交涉等方面;第四,州县钱粮催征和州县官的收支;第五,州县官与士绅的合作与冲突。
《陆游的乡村世界》
南宋诗人陆游的一生仕少闲多,长期生活在家乡浙东乡村。在陆游存世的海量诗作中,有六七成是与其家乡生活有关的。集中解读陆游的诗篇,借其目光观察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生活,展示其心目中的“乡村世界”,虽然吉光片羽,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剖析陆游“乡村世界”这一个案,可以提供三个方面的信息:陆游的乡村生活是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以陆游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在乡村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重复杂的角色;由陆游所感知与描述的既丰富多彩又民生艰难的乡村生活,在程度上为我们想象“宋代农村”提供了几个可以依凭的支点。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思想界”及其他“~界”“~~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现,乃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告别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探求。聚焦“思想界”,是期望探讨这两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此可以看出,清季民国时期由新型传播媒介营造的思想环境有哪些特征,形成了怎样的“思想版图”;而读书人与此的互动,又如何导致其写作方式、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帝国潜流》
明代中期重新传入的天主教,由于与早期全球化紧密联系,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与佛教、道教不同的文化意义。不仅展现了中国卷入世界体系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中国社会应对全球化与西方文明的早期方式。本书尝试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中西档案文献,对清代前期中国天主教信仰世界进行深度考察,涉及历史记忆、民族主义、社会网络、性别意识、书籍传播、时间文化、医疗仪式、空间改易等主题。全书力求通过具体而微的个案,从细节处揭示清代前期天主教的本土化与底层社会的普遍联系过程。
《种瓜得豆》
本书为2016年版基础上的修订再版,重点考察近代中国一些来自西方(包括日本)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如何传播的。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等,它们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各种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知识人阅读和使用的;这些富有新义或现代性含义的知识与符号又是怎样成为时人新的崇拜,被传递到不同空间中不那么精英的受众那里的;这些受众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样的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
《鸣沙丛书·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由作者不同时期的11篇文章构成。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作者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这些文章涉及不同的主题,写作于不同的时期,在方法上都有特点,体现了作者方法上的自觉,可以说是作者三十年来学术探索的一个总结。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的学术轨迹,从数据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开始,到对下层民众和日常生活的深描,最后致力于历史文本的多角度阐释,反映了作者从社会科学方法,到人文学方法的回归,以及所采取的新文化史、微观史和人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取向。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江南史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在农业开发、市镇兴起以及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等诸多领域有了丰富的认识。而对这一过程的另一面,即水上人上岸成为定居人群的过程,特别是对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能动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变化及其内在逻辑,尚有待深入挖掘。本书以太湖东山的刘猛将信仰为切入点,试图对东太湖地区水上人上岸的过程及其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加以梳理,为江南地区农业聚落的形成、商业与市镇的繁荣和宗族建构等问题寻找一条新的解释路径。本书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认识江南社会呈现出已知面貌的“所以然”,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社会不同区域发展道路的共性。
《鸣沙丛书 荣禄与晚清政局(典藏版)》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满洲权贵荣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书是《荣禄与晚清政局》的修订本,作者做了很多修订,并添加了一些图片。书中通过研究和剖析这个时期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晚清官场镜像》
绪言
第一章 杜凤治和他的日记
一 杜凤治其人
二 日记介绍
第二章 杜凤治宦粤时的广东社会
一 同光之际广东的治乱
二 日记反映的中外关系
三 日记中的广东民生礼俗
第三章 杜凤治和他的日记
一 官场的生态
二 杜凤治的上司同僚
三 官场的底层
四 州县衙门的附属群体
第四章 州县衙门的公务
一 州县官与科举考试
二 州县官的审判权力
三 杜凤治审案案例
四 州县官的缉捕权责
五 南海知县的特殊公务
第五章 赋税征收与州县官的收支
一 钱粮的征收
二 征收群体与利益分配
三 州县官的银两
第六章 州县官与士绅的合作与冲突
一 日记中的广东士绅
二 州县官与士绅的合作
三 州县官与士绅的矛盾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陆游的乡村世界》
引言 / 1
一 山会平原 / 13
第一章 区域开发:湖山处处有诗材 / 13
二 田野聚落 / 22
三 别业庄园 / 33
第二章 乡里社会:男丁共结春耕耦 / 45
一 家国之间 / 45
二 乡都亭长 / 50
三 邻里世旧 / 57
一 农耕产业 / 71
第三章 农业经济:稻未分秧麦已秋 / 71
二 蚕麦俱收 / 82
三 躬耕百亩 / 95
第四章 饮食生计:从来楚俗惯鱼餐 / 103
一 三餐米面 / 103
二 肉食菜羹 / 110
三 安身家业 / 113
一 米盐之市 / 120
第五章 商贸聚集:村店堆盘豆荚肥 / 120
二 犬吠船归 / 125
三 交易内容 / 133
一 四方书问 / 143
第六章 乡居生活:垫巾风度人争看 / 143
二 八世为儒 / 155
三 社会角色 / 159
结语 / 163
参考文献 / 166
后记 / 173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引言作为“场域”的“思想界”:新型媒介与读书人001
一援西入中:报章与晚清社会002
二初识报章:“上下通”与“中外通”014
三作为“场域”的“思想界”022
第一章“合群”的诉求:“思想界”形成的背景035
一作为“合群”载体的报章、学会及学校036
二报章作为“合群”的要素047
三互为代派:报章销售网络的建立056
四“自改革”:与官方的互动060
第二章“思想界”的浮现:社会重组下的“亚文化圈世界”083
一晚清对“思想界”的表述084
二从“省界”到“业界”——“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094
三“中等社会”及其阶级意识的萌芽108
四“思想界”与中国社会的重新组织116
五“思想界”的潜流:来自官方的反应129
第三章由隐性走向前台的“思想界”:“思想版图”的拓展142
一民国时期报章所呈现的“思想版图”143
二“思想版图”的结构与节奏151
三隐然已存在的“思想界”177
第四章“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学术189
一“学战”意识下对“报章”的认知190
二分科观念左右下的“报章”197
三西学汇编资料中的“报章”209
四大学·刊物·社会:报章的另一种“生意”218
五“学高于政”:“思想革命”的流行228
第五章“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政治238
一读书人的组织与“思想冲突”的加剧239
二“思想界”的“主义”264
三政治势力如何借重“思想界”275
第六章书局·报章·读书人:共同的“生意”301
一作为“生意”的报章302
二书籍与报章的关联312
三另一种“生意”:新式书局与读书人338
四读书人的“生意经”350
第七章“思想界”的另一面:读书人表达方式的转变364
一作为“三不朽”之“立言”365
二新型媒介与表达方式的转变376
三围绕报章文字的争辩386
四笔走偏锋:“思想界”的另一面412
第八章阅读报章:读书人“晋升的阶梯”424
一“阅读公众”的培育:上下的互动425
二由邸报到新式报章:阅读的转向445
三报章与新知:科举改制引发的冲击467
四阅读报章:读书人通向社会之阶梯484
五中心与边缘:不同的阅读体验493
结语“思想界”:清季民国时期的“公共舆论”513
一新型传播媒介与文明的建构514
二“思想界”成为解析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519
三“思想界”:延续不绝的反省与批评525
四何为“公共”?谁的“公共”?529
主要参考文献546
后记572
再版后记577
《帝国潜流》
导论帝国、边缘性与历史现场001
第一章1692年容教诏令:一份康熙谕旨及其历史记忆013
一康熙前期的政教关系014
二杭州教案与容教诏令的出台023
三诏令颁布的原因038
四容教诏令的反响046
五余音057
第二章传教士与民族主义:1774~1784年北京天主教团体的权力交替068
一前奏069
二教权之争072
三产业之争082
四妥协的结局087
第三章家族、乡邻与职场:清前期天主教徒的社会人际网络093
一家族095
二乡邻102
三职场105
第四章礼教与习教:清前期的女性天主教徒119
一半边天121
二身份、阶层与皈依124
三礼教与习教139
四圣母、救赎与虔修147
第五章刊书传教: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经卷在民间社会的流传155
一禁教案所见经卷流传情况156
二经卷的种类173
三经卷的流通渠道182
四经卷与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的本土化200
第六章聚众诵经:清前期天主教会的集体信仰形式206
一聚众诵经与日常宗教生活207
二教历、时间与集体信仰216
三仪式、边界与认同感224
第七章鸮鸾不并鸣:清前期天主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232
一“夜聚男女于密室”:令人生疑的“教派”233
二从“白莲教徒”到“天主教徒”238
三乾嘉年间的民间宗教起事对天主教传播的影响241
四传教士“去邪教化”的努力254
第八章疾病的隐喻:清前期天主教传播中的医疗文化260
一抚州女子的故事260
二医疗传教264
三疾病与社会想象274
四仪式对话281
第九章神圣的空间:清前期天主教堂的改易及其象征意义289
一教堂改为官署、公仓289
二教堂改为书院、社学293
三教堂改为祠宇宫庙295
四改易与空间隐喻:一种象征意义解说299
结论本土化、底层社会与共生秩序308
参考文献323
中西人名对照表336
后记341
《种瓜得豆》
引论/001
一“新名词入诗”/001
二新名词之批评/008
三捍卫新名词/024
四表达与实践/033
五新名词之运用/037
六本书主旨/053
第一章清季启蒙人士改造大众阅读文化的论述与实践/055
导言/055
一前现代中国阅读文化管窥/058
二新小说/070
三改良戏曲/080
四检讨/093
小结/115
第二章“淫书”的社会史/120
导言/120
一强种关怀/121
二广告宣传/124
三著译旨趣/137
四译者与作者/146
五支持者的表态/155
六反对者的批评/162
七梁启超的指责/173
小结/184
第三章“黑格尔”的接受史/188
导言/188
一译介黑格尔/192
二哲学译著中的黑格尔/201
三援用黑格尔/208
四章太炎与黑格尔/222
小结/231
第四章“古腾堡”的接受史/238
导言/238
一古腾堡的西方形象/241
二中西印刷术对比/262
三发明古腾堡/276
四中国印刷术与古腾堡/292
小结/300
第五章世界语的接受史/311
导言/311
一刘师培初倡世界语/313
二刘章分歧/318
三坐言起行/327
四事随境迁/338
小结/348
第六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在地化/354
导言/354
一出道/356
二福湘女校事件/360
三《湖南教育月刊》/364
四求助名流/371
五其他活动/376
六接受及传播/379
小结/383
结语种瓜得豆/387
一“唯公言是听”/387
二“亡国之媒”/419
三“以学亡国”/438
参考文献/444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
导言 三十年的学术探索
第一编
早期研究:以计量史学为中心(1980~1990年代)
第一章 计量历史:清代四川人口、耕地及粮食问题
一 清初四川人口的恢复与移民
二 人口的数量考察
三 耕地面积的修正
四 粮食亩产和总产估计
五 清代四川的人口压力
六 人口、耕地与粮食问题
第二章 施坚雅的影响:近代长江上游城市系统与市场结构
一 经济区域与市场系统
二 高级市场与城镇发展
三 集市的作用及其功能
四 市场密度与农民活动半径
五 区域市场发展的局限
第三章 跨国研究:华人社区的冲突、控制与自治
——二战前美国城市中的中国传统社会组织
一 华人社区中的社会组织
二 华人社区组织的功能
三 组织间的冲突
四 华人社区内的控制和自治
五 华人组织在不成功的同化过程中的角色
六 融合还是同化
第二编
中期研究:以日常生活为中心(1990~2000年代)
第四章 从下往上看:晚清街头文化、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
一 街头与城市商业
二 街头与民众日常生活
三 谋生街头
四 街头的节日庆典
五 街头改良
六 街头控制
七 创造新的地方政治空间
八 从改良到革命
第五章 下层群体的考察:“茶博士”
——抗战时期成都茶馆的工人、职场文化与性别冲突
一 茶馆业和雇工
二 “茶博士”
三 在男人的世界讨生活
四 工会及会员问题
五 性别冲突与工会内部权力斗争
六 暴力阴影下的茶馆工人
七 男女茶房的社会形象
八 政府管控
九 下层民众之间的冲突
第六章 诗歌作为历史资料:城市之韵
——19世纪竹枝词里的成都日常生活
一 竹枝词及其作者
二 城市景观与公共空间
三 节日、庆典和宗教仪式
四 大众娱乐活动
五 对城市人的描述
六 阶层、民族和性别
七 精英对民众的批判
八 诗歌中的历史
第七章 从微观到宏观:微观世界的宏观思考
——从成都个案看中国城市史研究
一 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城市
二 进入城市的底层
三 茶馆的微观历史
四 变化和延续
五 公共政治中的民众和精英
六 “无意义”的小题目怎么变成有意义
第三编
近期研究:以文本解读为中心(2000~2010年代)
第八章 图像的解读:图像与想象
——都市历史的视觉重构
一 什么是历史的想象
二 想象和情感与历史观和方法论
三 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四 图像的解读
五 图像与想象
六 图像的局限
第九章 文本解读:乡村秘密社会的多种叙事
——1940年代四川袍哥的文本解读
一 档案中的叙事
二 社会学调查的叙事
三 小说的叙事
四 袍哥的个人叙事
五 文史资料的叙事
六 怎样解读不同的叙事
第十章 从语言看历史:神秘的语言和沟通
——19世纪四川袍哥的隐语、身份认同与政治文化
一 联络的秘密政治
二 隐语与自我身份认同
三 饮茶吟诗中的力量角逐
四 从语言揭示隐秘的历史
第十一章 社会学的启发:社会学与1940年代的秘密社会调查
——以沈宝媛《一个农村社团家庭》为中心
一 沈宝媛与“农村工作者”
二 沈宝媛社会调查的学术渊源
三 调查者沈宝媛
四 沈宝媛的调查方法
五 沈宝媛对袍哥命运的认识
六 社会学调查怎样成为历史资料
后记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鸣沙丛书 荣禄与晚清政局(典藏版)》
邱捷,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台湾研究所所所长等职务。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孙中山研究、辛亥革命革命研究、近代商人、晚清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等。著有《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与清末民初的广东》、《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合著),参加《孙中山年谱长编》、《孙中山全集》等书的编纂,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了一批论文。
包伟民,男,汉族,出生于1956年,浙江宁波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在浙江大学任教多年,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起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研究方向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传统国家与社会:960~l279年》《宋代城市研究》《走向自觉中国近古历史研究论集》。主编大型史料丛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5辑96卷。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中国近古时期乡村社会问题。
章清,本书作者章清,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重点研究基地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常务副主任,2013年入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为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科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先后出版《胡适评传》、《学术与社会——近代中国“社会重心”的转移与读书人新的角色》、《“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获“第八届上海市优秀社科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等专著。
张先清,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系主任、特聘教授,民族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地带的族群、社会与文化、海洋人类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东南族群关系与社会文化,著有《滨海而居:中国东南的水上世界》《跨文化接触:基督教与近代中西对话》《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19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太姥石刻文书》。
张仲民,河南尉氏县人,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教授,兼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兼从事史料辑佚与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工作,著有《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弄假成真:近代上海的医药广告研究》《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叶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在《历史研究》《史林》《清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书评数十篇。
王笛 出生于四川成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历史学家。曾担任美国得克萨斯A & M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成果丰硕,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等。相关作品荣获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著作奖、吕梁文学奖等多个图书奖。
- 中信书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 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