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图书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湛庐图书旗舰店 微信认证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你可以使用微信联系我们,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38.90
运费: ¥ 8.00-25.00
库存: 31 件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商品图0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商品图1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商品图2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商品缩略图0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商品缩略图1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商品缩略图2

商品详情

湛庐文化·心视界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经典著作全新翻译再版

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直觉到底是什么?我们该不该相信直觉?

《迈尔斯直觉心理学》

Intuition:Its Powers and Perils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罗伯特·斯滕伯格、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前主席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盖洛普咨询公司名誉董事长唐纳德·夫顿联袂推荐

随书赠送27精美直觉卡片,全面总结直觉的潜力与陷阱

 

[基本信息]

心理学

 《迈尔斯直觉心理学》

IntuitionIts Powers and Perils

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

译者:黄珏苹

定价: 59.90元              

开本:16K

出版时间:20167        

责编:王若菡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页码:288                   

字数:240千字

ISBN978-7-213-07609-1

CIP: Ⅰ. ①迈… Ⅱ. ①迈… ②黄… Ⅲ. ①直觉-研究 Ⅳ. ①B017

 

[编辑推荐]

l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经典著作全新翻译再版,迈尔斯亲自撰写中文版序。

l 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直觉到底是什么?我们该不该相信直觉?

l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罗伯特·斯滕伯格评价:“心理学界最好的著作之一,它将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

l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罗伯特·斯滕伯格、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前主席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盖洛普咨询公司名誉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联袂推荐。

l 随书赠送27张精美直觉卡片,全面总结直觉的潜力与陷阱。

l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

l 美国霍普学院心理学教授,国际著名心理学家,面向公众和心理学学生的心理科学传播者,被学生评为“最杰出的教授”。

l 当今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已出版17部著作,他撰写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当今最畅销的心理学教材。他在3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美国心理学家》《心理科学》等;同时他还致力于把心理学知识介绍给普通读者,在近50种科学杂志上撰写过专栏。

l 由于在研究和写作上的突出贡献,迈尔斯获得了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协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贡献奖以及2011年美国听力学学会的总统奖等。2005年,美国心理协会向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各方赞誉]

《迈尔斯直觉心理学》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书,它的作者是心理学界最棒的作者。这本书引用了最新的研究数据,是一部充满理性、值得信赖的作品。它有潜力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令我爱不释手。

罗伯特•斯滕伯格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

 

直觉强烈而有力,但常常会引发危险的错误。戴维•迈尔斯对经典认知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了梳理,巧妙地告诉读者为什么直觉很危险。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前主席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它使我更加意识到人类思维令人惊叹的能力,也对分析性思维提出了警告。

唐纳德•克利夫顿

盖洛普咨询公司名誉董事长

 

[目录]

测一测你的直觉准不准

中文版序关于直觉,你应该知道的四个观点

前言向直觉发起挑战

 

第一部分 直觉的潜力

1潜藏在水下的无意识冰山

儿童如何利用直觉学习

左脑和右脑,各自为政还是亲密无间

为什么我们想不起三岁以前的事

哪些事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

人类是直觉动物还是理性动物

2人际交往依赖于社会直觉

能否一眼看穿一个人

越解释反而越糊涂

情商真的比智商更重要吗

该不该听从身体传达的信号

无处不在的社会直觉

女人的直觉是否比男人更敏锐

3天才的直觉是怎样炼成的

哪些技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直觉是创造力的源泉吗

 

第二部分 直觉的陷阱

4该不该相信记忆和预期

为什么说记忆不靠谱

你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思吗

你能准确预测自己的情绪吗

你能准确预测自己的行为吗

5该不该相信对自己的评价

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

自利偏差:好事归自己,坏事怪别人

过度自信偏差:自我欺骗的陷阱

6该不该相信理性分析

基本归因错误:人的表现到哪儿都一样吗

虚假相关:寻找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信念固着:只有支持我的证据我才信

启发式:多快好省的思维捷径

框架效应: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

总结直觉的潜力与陷阱

 

第三部分 生活中的直觉

7体育运动中的直觉

为什么随机序列看起来不随机

该不该把球传给手气正顺的队友

赛场上出现奇迹的概率有多大

体育领域的其他神话

运动天才的惊人直觉

8投资中的直觉

我们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吗

随机漫步华尔街

冒险投资和稳定收益哪个更有利

企业家的直觉靠谱吗

9临床中的直觉

经验说了算还是数据说了算

为什么说临床直觉靠不住

那些违反直觉的治疗方法有效吗

10面试中的直觉

为什么面试官时常会看错人

决定终生幸福的面试——相亲

结构化面试有什么好处

11对风险的直觉

哪些因素会影响对风险的直觉

如何更明智地评估风险

12赌博中的直觉

谁会去赌博

人们为什么要赌博

如何纠正赌徒的直觉

13超自然直觉

心灵感应真的存在吗

能不能用实验验证超自然直觉

为何我们会相信超自然现象

灵求科学与灵性的和谐

 

后记科学探索人类直觉的奇迹

致谢

译者后记


[中文版序]

关于直觉,你应该知道的四个观点

得知湛庐文化即将再次出版《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的最新中文译本,我感到非常高兴。

在我年轻的时候,常常从岳父口中听到关于中国的故事。他是一名退役的美国陆军军官,曾经在1943—1945年服役期间作为领导人之一加入了“迪克西使团”,这个使团为美国政府和中国延安的革命领导人架起了一座桥梁。

近年来,我有幸三次到访中国,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嘉兴学院参加会议和做演讲。每次来到中国,主办方和中国的新朋友们都让我印象深刻。我在这里体验到了无与伦比的亲切、温暖,以及非常多好吃的食物!

言归正传,本书所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是:直觉力量无穷,但是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加以节制。这一结论已被新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我们现在知道,人类的思维在两个层面上工作着。一个层面是我们的意识觉知和有意为之的决策;在更深层面上则是我们强大的无意识思维——如同飞机上的自动驾驶仪一般的自动化思维,它指导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当今的心理科学正惊叹于这两条思维轨道的“双重加工”模式。

我在本书结尾的“致谢”部分提到,这场关于直觉的探索是站在许多富有创意的研究者的肩膀之上展开的。这些研究者包括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已故的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长期以来很多人都相信,凭着这两人对行为经济学做出的贡献,他们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奖。

当这本书在2002年发行第一版的时候,我给卡尼曼教授寄了一本过去,然后很高兴地收到了他充满善意和鼓励的回应,我也立刻对之进行了回复:“感谢您对于这本书的慷慨评价。您,还有其他很多人,是我写作本书的灵感源泉,因而您的首肯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喜讯传来:我的愿望成了现实——丹尼尔·卡尼曼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新闻中高度赞扬了他“把来自于心理学研究的洞见整合进经济科学,尤其是人类的判断和决策领域”。

在他的诺贝尔奖致辞中,卡尼曼描绘了我们人类思维的双轨模型——我们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个是直觉性的(快速、自动、毫不费力),另一个是推理性的(慢速、按顺序加工、需要主观努力)。

最近的实验确认了我们对于直觉的四个观点:

首先,直觉的力量巨大。今天的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无意识对我们判断的影响的详尽阐述。举例而言,一个荷兰心理学家团队多次发现,当我们做出复杂决策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意识努力思索,而是放手让大脑去做自己的工作,这会让我们获益匪浅。给自己的大脑一点时间,甚至是先去睡上一觉,此时无意识思维机制仍然会勤奋工作。

在一系列的研究当中,研究者们给三组被试呈现了很多复杂信息,用于做出租赁公寓、选择室友以及评价艺术招贴画的判断。第一组被试在阅读四个不同的可选项之后,被要求立刻说出他们的偏好。第二组被试获得了一些时间充分思考和分析信息,结果做出了更好的决定。但是表现得最聪明的是第三组被试,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这让他们的思维有机会在无意识层面处理信息。

批评者提醒我们,刻意的、意识层面的思维也是聪明头脑的组成部分。然而让重大决定自己“孵化”似乎确实能够带来红利。收集信息,权衡各种选择,然后说:“给我点时间,让我不去思考这件事。”无意识思维就会主动工作。

其次,直觉通常是适应性的。我们会对自己身处的环境产生即刻的(直觉性的)感觉和反应,而意识层面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盲视”。盲视病人在意识层面看不见任何东西,却能在走廊里随意漫步,躲开各种障碍。另外我们也会提到“多快好省的启发式”——一种隐含的、自动化的思维捷径,它能让我们立刻对那些和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长得很像的人产生警惕。

再次,有效的直觉源自经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内隐的、直觉性的知识。我们学会了骑上自行车并保持平衡,即便我们可能无法解释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我们的身体心知肚明,我们可以只管去做。象棋大师可以同时跟多人对弈,简单地瞟一眼棋盘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最好,从而赢得每一盘棋。富有经验的音乐家、汽车工程师以及内科医生也一样,他们获得了某种能力,可以迅速评估情境、诊断问题。如同另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言,直觉是“变成了习惯”的分析。

最后,未经检验的直觉可能坏大事。举例而言,当我们在评估风险的时候,我们会出于直觉对那些醒目的、栩栩如生的、容易想象和回忆的危险感到胆战心惊。因为脑海中有飞机坠毁的可怕景象,我们对坐飞机的恐惧甚于驾驶汽车,而实际上坐汽车长途旅行的风险远远高于坐飞机。有时候,我们感觉过度而思考不足。

在这本包含着诸多支持证据和有趣故事的书中,我最初想要传递的信息直到今天依然有效。直觉力量无穷而且多数时候是适应性的,尤其是当它源自大量的经验时。然而直觉也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时时用事实来检验一下我们的直觉是很有益处的。当我们既能够聆听自己看不见的思维的低语,同时又能够用现实来检验自己的预感时,我们的双轨思维就会运转良好,所向披靡。

 

[前言]

向直觉发起挑战

作为一名研究型心理学家与心理科学的传播者,我一直在思考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感觉与事实、直觉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我倾向于对不请自来的预感、富有创意的点子以及神灵的启示报以欢迎的态度。十几岁的时候,我曾在刹那间喜欢上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如今我和她结婚已经快40年了。当我会见应聘者时,直觉反应有时会在几秒钟内发挥作用,我都来不及用语言说清自己的感觉。爱因斯坦的办公室中的一个牌子上这样写道:“并非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说得清,也并非所有说得清的东西都重要。”

然而科学和日常生活也让我知道,我的直觉有时是错误的。我的地理直觉告诉我,里诺在洛杉矶的东面,罗马在纽约的南面,亚特兰大在底特律的东面,但是我全弄错了。爱因斯坦的同行、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说:“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愚弄自己,你是最容易被愚弄的人。 ”

在英语字典和这本书中,直觉是指我们可以不加观察或推理,直接并快速地得出认识与洞见的能力。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指出:“直觉思维的形式就像感知的获取,迅速而毫不费力。”与之相反,“审慎的思维就像推理,具有批判性和分析性”。

我们是否都具有未被发掘的直觉潜力?我们是否配得上莎士比亚的赞美——“人类拥有天神般的思想”?在招聘、解雇和投资时,我们是否应该借助“右脑”的预感?我们是否应该效仿《星球大战》中的卢克·天行者,把电脑关掉,完全相信原力?

是否如怀疑论者所说,直觉是我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一种内在认知,无论事实是对还是错?我们就像诗人艾略特笔下的“脑袋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一样吗?既然聪明人常常相信明显愚蠢的事情,那么我们是不是更需要理性的“左脑”呢?为了更聪明地考虑问题和做事情,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积极地用现实来检验直觉,让富有创造力的预感更多地接受质疑和审查?

 

人人都爱谈直觉

2000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里斯讲座(Reith Lectures)中,查尔斯王子盛赞了心灵的智慧。“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直觉的、由心而生的意识。只要我们愿意,它可以提供最可靠的指引,告诉我们某种行为长期来看是否有利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在这个经验世界里,智慧、同情和慈悲无处容身,而传统智慧却提醒我们:‘没有它们,我们还算真正的人类吗?’”这位未来的国王说,“我们需要更多地听从发自内心的感觉。”

在这个后现代主义的新时代,查尔斯王子有着许多追随者。学者、畅销书作家和工作坊的导师们都在训练人们就像相信自己的头脑一样相信自己的心灵。如果你想开发直觉,那么你有非常多的选择。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和智性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ciences)的创始人艾德加·米切尔(Edgar Mitchell)认为,“直觉是一种内在的认知体验,它可以像逻辑思维一样具体明确”。你可以去参加加勒比海直觉巡游(Caribbean Intuition Cruise),在那里“一流的直觉大师会提供全面的计划,使你能够运用直觉来改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发掘内在的直觉资源,你可以查询有关直觉的网站,听直觉训练磁带,订阅《直觉》杂志以开发“人人都能获得的自然能力”。你还能在一般杂志上看到大量讲述“如何让直觉引导你”的文章(文中的方法包括“允许自己聆听直觉的声音”以及“学会锻炼你的直觉肌肉”)。

你甚至可以更深入地去研究某一本直觉指导手册,它会承诺能够开发你的第六感,使你能够驾驭内心的智慧,释放潜意识思维的力量。

如果你想利用直觉来疗愈身体,那么《直觉治疗法》(The Intuitive Healer)会告诉你,直觉思维中的“个人化药品箱”能够如何帮助你消除疾病。你也可以在《朱迪斯·欧洛芙博士的直觉疗愈指南》(Dr. Judith Orloff’s Guide to Intuitive Healing)中找到“获得身体、情绪及性健康的5个步骤”,还可以在《直觉之心》(The Intuitive Heart)中学会“如何相信直觉,让它引导你、治愈你”。甚至还有专门为厨师和节食者打造的《直觉烹饪》 (Intuitive Cooking)和《吃饭靠直觉》(Intuitive Eating)这样的书籍。

你想让孩子体验“全脑”学习吗?建议他们学校的管理者读一读《直觉校长》(The Intuitive Principal),老师们读一读《理解、教授直觉思维》(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the Intuitive Mind)。如果你的孩子在学业上遇到了困难,你可以考虑看一看《提高阅读与学习能力的直觉法》(The Intuitive Approach to Reading and Learning Abilities)。对于家庭教育,《明智的孩子》(The Wise Child)是你现成的选择。

你是一位商人、经理或投资者吗?如果是,那么《直觉管理者》(The Intuitive Manager)、 《直觉交易者》(The Intuitive Trader)或《获得成功的实用直觉》(Practical Intuition for Success)会对你有所帮助。

想去扩展自己的灵性意识吗?那么你也有很多书可选,其中包括《灵性之路上的直觉思维》(Intuitive Thinking as a Spiritual Path)、《神圣的直觉》(Divine Intuition)和《直觉生活:一条神圣的道路》(Intuitive Living: A Sacred Path)。

如果你只是对智慧和高效率的生活感兴趣,推荐你看一看《直觉的优势》(The Intuitive Edge)或《日常生活中的直觉》(Practical Intuition)。如果你想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那么仔细研读《直觉:内心的故事》(Intuition: The Inside Story)吧。人们应该从什么书开始读呢?如果你是一个直觉很强的人,那么我觉得《你已经知道该去做什么》(Your Already Know What to Do)肯定最适合你,作者是莎伦·弗朗克曼德(Sharon Franquemont),他是一位讨人喜欢的直觉训练者,他在书中宣称“直觉就是我的激情”。

 

直觉的潜力

《优涅读者》(Utne Reader)杂志调查发现“直觉很受追捧”,这是个难以否认的事实。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作坊式的产业?直觉作者和培训师似乎完全不在意心理学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新研究。他们对直觉的直觉是正确的吗?不请自来的真相随时可能到来,是不是只要我们去聆听它那微弱的声音,便会注意到它?或者市面上的直觉作品对于认知科学来说,就像职业摔跤之于竞技体育?他们是否只是提供了一个虚假的世界,用虚幻现实替代了真相?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当下人们对直觉的理解具有两面性。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说过:“世间存在平凡的真理和伟大的真理。平凡的真理的反面只是普通的错误,而伟大的真理的反面还是真理。”人类的直觉也是如此,它具有惊人的力量,也具有惊人的危险性。一方面,认知科学最近揭示出了引人注目的无意识思维(另一种后台思维),这绝非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与十多年前我们对思维的认识相比,思维更多地发生在幕后,而不是台前。

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看到的,有关自动化加工、阈下启动、内隐记忆、启发式策略、自发特质推理、右脑加工、即时情绪、非言语沟通和创造力的研究揭示了我们的直觉能力。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在两个层面上运作的(有意识、蓄意而为的和无意识、自动的),这是一种双重加工。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认为自己所知的要多得多。

想一想以下各种情况。

盲视

因为手术或中风而使部分大脑视觉皮层受损的病人,在意识上知道自己有一部分视野是盲的。在他们的盲区里呈现一些小棍,他们会说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如果让他们猜小棍是垂直的还是水平的,他们却可以说出准确无误的答案。当告诉他们“你猜对了”时,他们会大吃一惊。这些人实际知道的显然比他们以为自己知道的更多。他们会伸手握住对方伸过来的手,即便他们看不见这只手。这些人的大脑中似乎存在着对自己看不见的视觉进行加工的脑区,即平行加工系统。

英国杜伦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米尔纳(David Milner)正是用“看不见的视觉”来描绘大脑的两种视觉系统的。其中一套系统给予我们有意识的感知,引导着我们的行为。另一套被他称为“头脑中的僵尸”。米尔纳讲述了一位大脑受损的女性的故事。这位女性能够看到手背上的毛发,但辨认不出手。让她用拇指和食指来估计一个物体的大小,她做不到,但当她去拿物体的时候,拇指和食指却能够准确地放在物体上。她知道的事比她能意识到的事更多。

面孔失认症

病人患上这种疾病是因为大脑中与识别人脸有关的部分受损了。颞叶部分的相关脑区受损后,病人的感觉是完备的,但知觉存在缺陷。他们能够感觉到视觉信息,能够描述出一张面孔的各种特征,但认不出整张面孔。当看到不熟悉的面孔时,他们会毫无反应。然而当看到一个他们所爱的人的面孔时,他们的身体会显示出他们认出那个人了。患者们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做出反应,出汗增多,脉搏加快。意识不知道的事情,心灵却感受得到。

日常知觉

通过直觉辨认出一张脸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能力。在看照片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像一台进行多任务处理的计算机。它将视觉信息分解成各个子维度,比如颜色、深度、运动和形式,并运用不同的神经网络同时对各个维度进行加工,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如果某个相关的神经网络受到破坏,你便无法感知对应的子维度,比如运动)。最后,大脑将重新构建的图像与以前存储的图像进行比较。瞧,你在一瞬间毫不费力地认出了5年未见面的人。

神经冲动运行的速度比计算机内部信息运行的速度慢100万倍,然而它的瞬间识别能力让任何计算机都望尘莫及。“你可以买到能打败象棋大师的机器,”视觉研究者唐纳德·霍夫曼(Donald Hoffman)说,“但你买不到一台视觉能力能胜过学步幼儿的机器。”如果直觉意味着不需要理性的分析就可以立即知晓一件事,那么感知就是最卓越的直觉。

人类智能是不是也可以超越逻辑性?思维是否不止包含用语言说得出的部分?理解力是否不止包括有意识的认知?当然如此。认知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通过一个故事来具体展现了这一事实:两名乘客靠在轮船的围栏上,眺望大海。其中一个人说:“海洋里一定有很多很多水。”“是啊,我们只看到了它的表面。”他的朋友回答道。

 

直觉的陷阱

确实,直觉不仅很受追捧,而且也是人类决策的一部分。不过需要补充一点事实,那就是直觉经常出错。

试着做一做书前的测试题,在“感觉直觉”部分,你做对了几题?这只是几十幅同类图片中的一小部分,它们说明了人类大脑感知世界的规则是什么样的。这些规则大多数时间能形成正确的直觉,有时却会把我们带到沟里去,正如许多受伤的司机和飞行员(以及那些已经丢掉性命、无法出来作证的司机和飞行员)所证明的那样。事情可能看起来是一个样,但实际却完全是另一种样子。继续往下做,你会发现直觉的错误不仅限于感知错觉。

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像某些后现代主义者那样,认为直觉性的事实是不证自明的,或者我们不应该用西方的逻辑规则来评判它?不应该这样。对于这些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真相来自理性的分析。对于感知问题,尺子说了算,尺子能够测量出客观现实。在小小的赌博游戏中,极少数遵从逻辑的人能够从赌桌上赢到请朋友们吃龙虾大餐的钱,而旁边桌上的直觉大师和他们的朋友只吃得起意大利面。

当然以上这些比赛是在理性的主场上进行的。任何人都会赞同逻辑和测量非常适合完成这类任务。那么想一想直觉与理性在更重要的领域中的紧张关系吧。

科学的历史就是对我们的直觉提出一个接一个挑战的故事。我们的心灵曾告诉我们,心脏是产生思维与情绪的地方。如今心脏仍是爱的象征,但科学在这个问题上早已经替代了直觉。坠入爱河的是你的大脑,而不是心脏。

在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祖先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对此至少存在两种貌似合理的解释:第一,太阳围着地球转;第二,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在旋转。直觉倾向于前者。而伽利略的科学观察认为第二种解释才是正确的。

在我所研究的心理学领域,流行的直觉有时会被证明是对的。持久、忠诚的婚姻对成年人的幸福、孩子的茁壮成长是有利的。媒体描绘的暴力行为及性冲动行为确实会影响观众的态度和行为(尽管在同一个研究中也否定了人们的另一个直觉,即认为只有其他人会受到影响。感到自由和有控制力有利于人们获得幸福与成就。然而与此同时直觉也会告诉我们,熟悉会引发轻视,梦境能够预测未来,高自尊一定是有益的。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些想法。甚至美国加州促进自尊特别小组(California Task Force to Promote Self-Esteem)在报告中都承认,直觉上认为是正确的假定,即高自尊能够带来令人满意的行为,其实证据不足。高自尊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确实比较低,但高自尊也有阴暗面。很多暴力事件都是因为膨胀的自我受到了一点点冒犯而导致的。

最近的研究还将一些看似正确的流行心理学准则扔进了垃圾箱。

遗传倾向、同伴及媒体都会影响儿童的发展,但令人奇怪的是,父母的直接教养对孩子人格及品位的发展几乎没有影响(收养的孩子并不会因为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就形成与其他兄弟姐妹相似的性格)。

人们通常不会抑制极度痛苦或极度令人难过的经历。大屠杀幸存者、见证父母被谋杀的孩子或者强奸受害者能够非常清楚地记得那些可怕的事件。

相信水晶能够提升灵性的人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实验结果否定了这种直觉。其他不靠谱的直觉包括,阈下自助磁带能够重新调整人们的潜意识思维,以及“治疗性触摸”具有治疗效果(其实使用假水晶或令人信以为真的阈下磁带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

理查德·费曼说: “科学是学会如何不自我愚弄的漫长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直觉

了解直觉的力量和危险性重要吗?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法官和陪审团的直觉关系到某些人的命运:她说的是实话吗?如果被释放,他会再次违法吗?判处死刑能够震慑住杀人犯吗?

投资者的直觉会影响到财富:股市已经到底了吗?技术股会出现下一次下跌吗?是时候转向债券了吗?

教练的直觉让他决定由谁上场比赛:今晚她能打出好球吗?他的球技正在退步吗?

临床医生的直觉操纵着他们的行医实践:他有自杀的危险吗?她受到性虐待了吗?

直觉会影响我们的恐惧(我们害怕的是该害怕的事物吗)、印象(我们的刻板印象准确吗)和人际关系(她喜欢我吗)。直觉影响着处于危机中的总统、赌桌上的赌徒、面试中的人事主管。正如得克萨斯州一位高级官员对用死刑来震慑杀人犯的理论的看法:“我从直觉上感到它肯定会有效。”直觉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幸,但有时它也会将我们引向不幸。“没有人能主宰我的行为,”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发生车祸前接受最后一次采访时说,“我靠直觉做事,直觉是我最好的顾问。”

因此,花些时间来探究人类直觉的力量与危险性,分清幻觉与事实,获得智慧,是非常值得的。或许我们可以将宁静祷文稍加改编(请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原谅):

主啊!请赐予我宁静,

去接受真实的事情;

请赐予我勇气,去质疑不真实的事情;

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l  《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绝非迎合猎奇心理的娱乐书籍。它通过很多通俗易懂的事例,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把“直觉”这一神秘莫测的事物解释得非常透彻。

l  神秘的直觉到底是什么?直觉从何而来?当我们在炒股、寻找配偶、招聘或者评估我们自己的能力时,应依靠直觉本能,还是理性分析?

l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藏着我们意识中最大的秘密。戴维·迈尔斯运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对直觉有关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第一次这么完整地进行综合,为人们揭开直觉神秘的面纱。

湛庐图书旗舰店店铺主页二维码
湛庐图书旗舰店 微信公众号认证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随时随地的购物、客服咨询、查询订单和物流...

湛庐┃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用科学揭开直觉的真相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或搜索微信号:lukehui1230
湛庐阅读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