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泥与焰:南方笔记 中国当代散文集 如汉语中的凡·高

49.00 新书速递 原价:¥null
运费: ¥ 8.00-25.00
库存: 1 件
泥与焰:南方笔记 中国当代散文集 如汉语中的凡·高 商品图0
泥与焰:南方笔记 中国当代散文集 如汉语中的凡·高 商品图1
泥与焰:南方笔记 中国当代散文集 如汉语中的凡·高 商品缩略图0 泥与焰:南方笔记 中国当代散文集 如汉语中的凡·高 商品缩略图1

商品详情

        书名:泥与焰:南方笔记

        ISBN编号:9787549599752

        作者:黑陶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定价:49元

       这块地域,像硕大粗艳的琥珀,透过重体力劳作和清贫世俗生活的外围,能看见在它的内部,那晶莹的、昼夜不歇的熊熊火焰。

       以乡土苦恋之窑火,重塑汉字中的江南。

 ——谢大光

       黑陶的文字,字字叩心,是一个写作者披沙拣金铸就的“金蔷薇”。《泥与焰》是他的少年记忆和生命密码,包蕴着烈烈男儿气和强烈个人化表达。 

——陆梅

     《泥与焰:南方笔记》,一个作家的南方个人史,一个作家地理与精神的南方,一个作家诗意而纯美文字里的南方——南方与最美汉语的化合反应,让我们共赴作家黑陶的南方精神之旅!

     《泥与焰:南方笔记》是由99篇文章构成的一部关于故乡江南的散文集。在书中,镇江、湖州、渎边公路、气息的后宅、古龙窑、农宅形式、蠡河、山中一夜、九月之书、一个人的一瞬、少年的寂静行走、底层亲人的清贫生活……汇集成一个个密集的词汇,犹如泉源一般喷涌而出,形成本书全部的篇章。在这些篇章里,作者黑陶所有的故乡记忆、少年记忆,以及那些成长中曾经遭逢过的逼真、复杂气息,全部珍贵地涵藏于中。

     《泥与焰:南方笔记》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南所发生的剧烈变迁。书中所记,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许多已经彻底改变或丧失,无从再觅。由是,黑陶目睹并亲历了一场故乡沧桑。此书,便也成为这种沧桑的一份见证。同时,黑陶又以独特的“黑陶式”语言——激烈,简捷,注重色彩和画面,有明显的个人辨识度,向我们再现了汉语修辞的魅力。

序:故乡之所以是故乡 / 刘烨园 

1.  幻稻与火焰    / 001

2.  阴影灼烫    / 003

3.  吴越草木札记    / 007

4.  镇江    / 012

5.  红木    / 014

6.  灶    / 015

7.  夜叉    / 020

8.  狗    / 026

9.  说童年方言的地域    / 029

10.  内部    / 031

11.  一条街道的忧郁和神秘    / 033

12.  油,或油菜    / 034

13.  湖州想象    / 039

14.  火焰地    / 041

15.  南方中国的雨    / 043

16.  白色    / 045

17.  渎边公路    / 047

18.  四月之书    / 050

19.  河流的四种说法    / 053

20.  米    / 055

21.  屺亭    / 057

22.  东坡肉    / 060

23.  古琴名私记    / 063

24.  散发和呈现南方特质的弘一    / 067

25.  像夜晚一般狰狞的粉尘    / 070

26.  麦    / 072

27.  气息的后宅    / 073

28.  大海    / 077

29.  漫长清贫生活里的美好一刻    / 078

30.  洪水    / 082

31.  南方    / 086

32.  夏季闪烁    / 102

33.  闪电    / 105

34.  镇    / 107

35.  雨    / 113

36.  致    / 114

37.  吴谣:儿歌     / 115

38.    神鱼    / 119  

39.    露水    / 120  

40.    花果疏    / 122       

41.    芦花    / 127  

42.    下午的讲经    / 129         

43.    夜晚的河流上    / 131     

44.    一位诗人    / 133   

45.    吴谣:情歌     / 136       

46.    梦    / 141      

47.    古龙窑    / 144       

48.    晚暮    / 147  

49.    农宅形式    / 150   

50.    蠡河    / 157  

51.    酒席    / 161  

52.    祠    / 164      

53.    油坊    / 165  

54.    粥    / 167      

55.    痴女婿故事    / 168         

56.    泥土与火焰交织之地 / 171

57.    词汇    / 175  

58.    雨意浸渗的岁暮故乡 / 176

59.    路途    / 181  

60.  陈独秀墓    / 183

61.  旅馆    / 184

62.  塘溪    / 186

63.  伤    / 188

64.  吴    / 190

65.  午后    / 194

66.  山中一夜    / 197

67.  夏脞录    / 204

68.  幽凉汉语的面影    / 216

69.  八月空旷    / 219

70.  河边仓库    / 221

71.  漆黑    / 223

72.  时间之伤    / 225

73.  合新陶瓷厂    / 228

74.  往丁蜀中学之路    / 234

75.  九月之书    / 243

76.  收音机    / 248

77.  一天上午的乡村    / 249

78.  夜晚    / 254

79.  正午    / 257

80.  虹星桥镇    / 258

81.  江东    / 26

82.  楚之梦    / 263

83.  乡镇,或南方的毁灭    / 265

84.  一句话    / 267

85.  黎明    / 268

86.  早春    / 270

87.  一个背书包的少年在寂静行走    / 271

88.  乡戏    / 273

89.  夜与街    / 276

90.  运河    / 279

91.  三种颜色    / 282

92.  赤壁    / 284

93.  竹    / 287

94.  河埠    / 293

95.  一个人的一瞬    / 295

96.  在书场    / 298

97.  三月二十九日    / 302

98.  我在湖边的房子给你写信    / 304

99.  少年忆(一份备忘)  / 307

       黑陶,1968年出生于中国南方陶都——江苏宜兴丁蜀镇。母亲是农民,父亲是烧陶工人。16岁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外出求学,23岁毕业于苏州大学。现居无锡。

       火焰和大海,这两种独特的江南元素,滋养了这位南方之子。有评论称:“黑陶的散文,已为南方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红木

       颓败的蕉叶上滑落晚秋之雨。南方的厅堂已经升起暗红烛笼。沉腻、冰凉,并且深隐花纹,那沉重木器的肌理近乎人的肌肤——被岁月烟火熏炙的,曾经美丽的肌肤。红木椅子。靠背的木格间嵌有天然大理石片,波动的云水在石面邈远而又寂然,这是寄寓于此的制作者的细小理想。精致的扶手、坚硬的靠背、微凹的椅面以及由这些部件所构成的空间,在厅堂深处依然晃耀洁净的铜镜里,奇异地形成一个整体,进而与人建立起一种跟原初完全相反的关系:排斥。它已需要独处并沉醉于自己虚无的世界。斑斓红鳞的黎明,新妇在热气腾腾的红漆浴盆内濯洗如藕婴孩——这些昔日的音响和温度,现在被颓败蕉叶上持续滑落的晚秋之雨敛尽。但是,木头并没有被拆散或锯断,它的内部仍然存留香气,存留,一个家族的秘密香气。 

1999 年 11 月 17 日

九月之书 

       茂壮繁密的绿帚棵,连同簇拥其间的疯长胡琴草和蓬乱晚饭花,在小块水泥场的边缘,组成大半人高的绿篱,隔开了屋前聚满鹅拔草的粼粼池塘。尽管最终命运是被刈割、晒干、束扎成农家扫帚,但墨青的绿帚棵,现在仍是那么不遗余力地使劲生长。胡琴草叶上很重的闪亮秋露,有的早在黎明就被昆虫或鸟雀碰碎,更多的,是被越来越烫的阳光蒸发;逆光里,毛茸茸的草芒正在喷射熠耀辉煌的金边。昨日黄昏还如云如波的浓香晚饭花,现在已经全部蔫掉(零星黑圆的花籽隐现其间),她们娇嫩的脸面太易被太阳灼伤。绿篱内部的复杂空间,逡巡飞行着许多小蜻蜓。这些拥有三对细足,身子如一枚缝衣针大小的可爱昆虫,像极了微型直升机。这些在绿篱的密林里穿行的直升机刷有不同颜色:有的是蟹壳黄头 部,淡青身子;有的是淡青头部,棕红身子。飞得累了,它们便歇停于细枝或叶缘,于是,花叶枝茎勾连纠缠的幽暗王国内,偶尔,就会闪现极其细微的亮斑——蜻蜓两对近乎透明的羽翅,是这些神秘亮斑的直接光源。

      池塘的淘米埠头暂时还是冷清的。虽然,在由裸露的枫杨树根、鹅拔草和河埠条石围成的角落里,沉漾着污黑塑料袋(白色垃圾),但是,池塘的水还是清可鉴脸。一条或者两条深灰色的窜条鱼,静静悬停于水里,像正在等待命令的隐蔽潜艇,稍有风吹草动,它或它们,激扭着瞬间便没了踪影。那种超乎寻常的灵捷,让人惊叹。 河埠条石上还遗落有青红斑驳的圆枣,这是孩子们喊叫蹦跳着,在用竹竿打枣——绿篱边两棵叶子稀疏的枣树上,累累密密挂满了诱人甜果。大叶子的柿子树枝叶纷披,那悬于墨绿枝叶间的一只只果实灯笼,现在仍是纯青的,要等待更深更浓的秋日之焰,才会将它们内部的秘藏之烛,尽情点燃。

       在塘溪,现在几乎每户农家的场地上,都摊晒着收割下来的红梗老苋菜,准备收籽。二三尺长的梗(茎)都极粗极壮,因为渗透了漫长夏季白昼的浓酽日色,皮色一律又紫又红。花叶早已枯萎,然而折断有力的茎,用牙齿嚼咬,仍有酸甜的汁水。苋菜棵间,从田野追随上来的老嫩蚱蜢在繁忙跳跃。灰褐的老蚱蜢有一双特别发达的后腿,后腿上密密麻麻的小钩刺,会扎痛人手;躲在苋菜枯叶阴影里的小蚱蜢,则又嫩又怯,它们沿着弯扭的红梗慢 慢爬移,像让人一见生怜的纯青微型玉雕。太阳的曝晒,人畜的踩踏,粗茎枯叶的底下,已经积有疏漏的一层漆黑菜籽。扁圆形的苋菜籽,大概是南方农家常见植物种子中最为细小的——仅有一粒芝麻的三分之一大小,所以在塘溪,说一个人特别吝啬,总是这样表示:“他的量气么,比苋菜籽还要小!”芝麻也已经收获。晒干的芝麻秆被归到檐下,这是秋冬上好的灶屋燃料。蓝天下的乡村风口处,人们将沉重的竹簸箕举至头高,里面,盛满了掺杂草枝焦叶的芝麻。向风缓缓倾倒簸箕,黑沙似的芝麻瀑布随即泻入地上摆放的大圆竹匾,枯脆的草啊叶啊,便被风吹散于匾外。线条柔和的芝麻沙丘,在竹匾内越积越大——这就是弥漫村庄的,青团子内芝麻糖馅的美味和金澄澄麻油的浓香。

       凤仙花是燃烧在塘溪的一丛丛红云。旧墙角落,井栏周围,屋后僻地,猪舍旁边,到处是它们蔓延的火姿。深红的,紫红的,粉红的(还有深红和粉红聚于一朵的), 或者单瓣,或者重瓣,全在尽情喷涌各自的生命。我看见了秋天激越灼耀的血液——深藏于乡村大地内部的血液,被万千凤仙茁壮的艳茎抽输,最后短暂呈现于秋天的视野,并且,映红着曾经如此熟悉,现在似乎变得陌生的村庄。因为凤仙不生虫秽,所以农民们并不去砍斫伤害这些怒放的草花。这个季节,村庄上奔跑疯玩的野丫头们的手指甲,几乎个个都是用凤仙花染红的。染甲的方式,仍是千年一贯:“凤仙花红者,捣碎入明矾少许,染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如此三四次,则其色深红,洗涤不去。”(南宋•周密《癸辛杂志》)读过古书的村中 老人,还了解染红指甲的起源。传说杨贵妃生来“手足甲爪”都是艳红色泽,于是朝野女子效仿,终成流俗。站在大丛的凤仙花旁,裸露的皮肤常会被飞溅的细粒击痛,这是成熟的花果在弹射种子。凤仙果实椭圆形,略小于橄榄,成熟时自动弹开,褐黑若六神丸的密集种子就如碎雨般溅出——来年,这里就将有更大一片的汹涌花焰。 懂得烹调的农民在这时总要收集花籽,日后煨肉时放入少许,肉就极易煮烂。

       更为广阔的村庄外面的世界,仍是绚烂近于迷幻的植物大海。成片的黄豆棵倾斜或倒伏,黄绿、深黄或枯蔫的叶子间,饱满的、毛茸茸的豆荚累累密密,成万上亿的碧青豆粒,在黑暗的荚壳内叫喊,急着出来。被粗倔的红皮大山芋顶裂的长长地垄上,一浪浪的山芋藤已经翻卷过来,紫红色的藤蔓,如网乱缠,老韧灼眼。数亩纤长的韭菜在野风和阳光里亭亭乱舞,顶端白色的花 台簇拥摇曳,像抛撒并凝定在半空的白色大米,又似一条古老迷离的月光河流。散落田地各处,习惯聚生的芋 头绿棵高过人头,它们成蓬的椭圆形块茎(有毛皮的“芋 婆”和“芋子”),要等到霜降之前开挖。和芋头棵相类,但是更加高长的,是浅塘里的群荷。荷梗荷叶狼藉凌乱,已经不见了鲜红荷朵和烛盏莲蓬。有田鸡伏跳的田池里,荷叶荷梗同样狼藉凌乱的阴影在其间触碰嬉戏,极尽幻美。依然炽热的秋阳接近头顶,被两侧植物覆拥,由塘溪通往城镇的小路上,上午卖完菜的村人已经骑着挂有空篮的自行车陆续归来。艳尾高翘的大公鸡使劲伸展脖子,在杨树和扁豆荫下,偶尔高声打鸣。淡天蓝色的炊烟开始袅袅显现,随即,又被清凉的湖风吹散于瓦屋之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店铺主页二维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的微信店铺

泥与焰:南方笔记 中国当代散文集 如汉语中的凡·高

手机启动微信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扫一扫购买

收藏到微信 or 发给朋友

1.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侧二维码

2. 点击右上角图标

点击右上角分享图标

3.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